工艺流程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6380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流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工艺流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工艺流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工艺流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工艺流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艺流程设计.docx

《工艺流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流程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艺流程设计.docx

工艺流程设计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

第一节概述

工艺流程设计和车间布置设计是工艺设计的两个主要内容,是决定工厂的工艺计算、车间组成、生产设备及其布置的关键步骤。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在整个工艺设计中最先开始,但随着工艺及其他专业设计的展开,通常需要对初步的工艺流程设计进行局部修改,所以几乎是最后才完成。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确定由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生产过程及顺序,即说明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及流向,应用了哪些生物反应或化工过程及设备。

其二是绘制工艺流程图。

在发酵生产过程中,原料往往不是直接变成产品,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半成品或中间产品再变成成品,同时还有副产品和废液、废渣等生成,“三废”必须严格治理。

因为工艺流程设计是最关键的设计,与其他专业设计息息相关,所以需要由浅人深和分阶段进行。

同时必须经过反复推敲,精心安排和计算,不断修改和完善,才能完成设计任务。

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往往经历三个阶段,即: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生产工艺流程草图、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地说,生产方法和生产规模确定后就可以开展设计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工艺流程示意图作出后,就可以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以及部分设备计算和选型。

待设备设计全部完成后,再修改、充实工艺流程草图,根据流程草图和设备设计进行车间布置设计。

根据车间布置图再来修改工艺流程草图,最后得出生产工艺流程图。

当然上面介绍的示意图、草图、流程图的设计程序并非一成不变,还需根据设计项目的难度、技术的成熟程度、设计人员水平及实践经验等多方面因素决定。

若设计人员经验丰富,而且是难度不大、技术成熟的项目,甚至可以一次完成生产工艺流程图的设计。

第二节生产方法的选择和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是整个工艺设计的基础,工艺流程图是指导施工的重要图纸。

通常,生产方法的选择和工艺流程设计,是决定设计成败的关键工作。

一、生产方法的选择

生产方法即工艺路线的选择,是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的关键步骤。

一般要对可选择的各种生产方法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以保证项目投产后能达到高产、低耗、优质和安全运转。

以发酵工厂为例,介绍选择生产方法的主要依据。

1.原料来源、种类和性质

如需应用进口原料如啤酒生产的麦芽,则必须采取先进的生产方法和技术,以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供出口或内销。

原料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则生产方法也要相应改变。

对酒精生产,采用糖蜜或淀粉作原料,则工艺路线就大不相同。

即便是淀粉质原料,也有谷类、薯类原料和野生植物淀粉质原料之分,其工艺流程也有一定差异。

2.产品的质量和规格

糖蜜原料发酵生产三级酒精,可采用两塔式液相过塔蒸馏流程;若生产一级或优级酒精,则必须采用三塔式或多塔式流程。

又如啤酒生产中,淡色啤酒或浓色啤酒的糖化、煮沸工艺就不相同。

3.生产规模

工厂的设计生产能力对工艺流程的选择也有影响。

生产规模较小时,可采用分批发酵法;对于大型企业,则采用连续发酵工艺有利于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稳产高产的实现。

4.技术水平

生产方法的选择也必须考虑技术水平。

如酒精生产,连续发酵技术要求较高的操作技术,而间歇生产则较易掌握。

又如味精生产,应用糖蜜原料发酵谷氨酸的方法,具有产酸高、经济效益好的优点,但对菌种和生产技术水平要求严格。

所以生产工艺既要考虑先进性,又要保证切实可行。

5.建厂地区的自然环境

如在热带地区建厂,就必须配套冷冻系统,才能保证正常发酵的温度要求。

6.经济合理性

对选用的生产方法应切实做好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尽量选用投资省、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的生产方法,以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二、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

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几项原则:

(1)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外销产品还必须满足销售地区的质量要求。

(2)尽量采用成熟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努力提高原料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水、电、汽及其他能量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使工厂建成后能迅速投产,在短期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要求,并做到生产稳定、安全、可靠。

例如,味精厂糖化车间工艺流程设计,以前采用酸法糖化或酶酸法糖化的工艺流程。

现在应采用较先进的双酶法糖化工艺流程,它明显优于传统的酸法或酶酸法糖化工艺。

采用耐高温a一淀粉酶喷射液化及高转化率液体糖化酶糖化生产工艺,有着转化率高、糖液质量好、提取率及收得率高的优点。

应用表明,味精行业应用双酶法糖化工艺流程,对大米糖转化率可达到95%以上,比酸法或酶酸法工艺提高3%一5%,所制得的糖液透光率在85%一90%,比酸法或酶酸法提高1倍左右。

啤酒厂糖化车间工艺流程设计中,以前均采用麦汁二段冷却,现在应采用麦汁一段冷却新技术,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比原二段冷却节电40%,节水27%,降低煤耗5%,同时降低载冷剂用量,降低啤酒生产成本。

在啤酒厂成熟啤酒的过滤生产流程设计中,应根据啤酒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过滤设备的不同组合。

如采用硅藻土过滤(单级),啤酒浊度EBC在一。

采用硅藻土过滤、精滤纸板过滤的组合,能明显提高啤酒的光亮透明度,EBC≤0.5。

采用硅藻土过滤、精滤纸板*无菌过滤的组合流程,可生产EBC<的纯生啤酒。

采用硅藻土(加硅胶)过滤}PVPP吸附过滤*精滤纸板的过滤流程,可酿制高稳定性啤酒。

硅藻土过滤机有三种型式,即板框式、叶片式和烛式过滤机,各有优缺点。

对大型厂以烛式为好,板框式过滤机操作最安全。

近十几年来,我国啤酒、柠檬酸、酒精、酶制剂等行业引进许多先进工艺流程和设备,在进行工艺流程设计时,要充分调查研究,吸收利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3)实施清洁生产,有完善的三废治理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并做好三废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4)确保安全生产,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5)生产过程尽量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实现稳产、高产。

第三节工艺流程的设计步骤

生产方法确定后,即开始工艺流程的设计。

工艺流程图的设计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

(1)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2)生产工艺流程草图;

(3)生产工艺流程图。

以下进行具体的叙述说明。

一、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在物料衡算前进行,其主要作用是:

定性地表明原料变成产品的路线和顺序,以及应用的过程及设备。

在设计工艺流程示意图时,首先要弄清楚原料变成产品要经过哪些单元操作,其次要确定采用何种操作方式—连续或间歇。

工艺流程示意图可以用简单的设备流程图表示,甚至可用文字示意图表达。

例如啤酒生产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可用图3一1表示。

二、工艺流程草图的设计

完成工艺流程示意图后,即开展物料平衡计算。

通过物料平衡计算,求出原料、半成品、产品、副产品以及与物料计算有关的废水、废料等的规格、质量和体积等,并据此开始设备设计。

设备设计通常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的设计内容是:

计算、确定计量和贮存设备的容积以及决定这些容积型设备的尺寸和台数等。

第一阶段设备设计完成后,即开展工艺流程草图的设计,并进行第二阶段设备设计与水、电、汽等能量计算。

第二阶段的设备设计主要解决生物反应过程和化工单元操作的技术问题,如过滤面积、传热面积等,对专业设备和通用设备进行设计或选型。

至此,所有设备的规格、型号、尺寸、台数等均已求出,据此对工艺流程草图进行修改和充实,并进行初步平面布置。

(一)工艺流程草图的制图要求

工艺流程草图是由物料流程、图例、设备一览表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所组成,一般是初步设计阶段c良草图。

其制图要求如下:

(1)应表示出厂房各层楼面的标高。

(2)画出设备示意图,设备的尺寸大小应适当相称且大致形似,并标明其流程号。

(3)画出设备的物料及水、汽、真空、压缩空气、冷冻剂等管线和流动方向,以及管线

上的主要阀门及管路附件如过滤器、疏水器等。

(4)画出必要的计量器具和控制仪表,如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

(5)必要的文字注释,如废水的下水道,废料、废气及半成品、副产品的去向等。

(6)附注图例,并按国家规定画出图签、图框。

制图比例大致按1:

100进行绘制,如设备过小或过大时则可采用1:

50或1:

200。

(二)工艺流程草图的绘图步骤

作图时,按工艺流程由左至右展开画出,具体步骤为:

(1)把各层楼面的地面线用双细线绘出,注上标高。

(2)根据设备所处的相对高度,自左至右用细实线画出各设备的外形轮廓,设备之间留有一定间距。

(3)物料管线用粗实线画出,用箭头标明流向。

(4)水、汽、真空、压缩空气等动力管线用细实线绘出,并标出流向。

(5)画出设备和管道上主要附件、计量和控制仪器以及阀门等。

(6)标注设备流程号和辅助线。

(7)最后写上必要的文字说明。

有关图例和物料代号在本章第四节有专题论述和介绍。

三、工艺流程图的设计

当设备设计和工艺流程草图设计完成后,便开始车间布置设计。

在这阶段,可能会发现工艺流程草图设计中某些设备的空间位置不合适,或是个别设备的型式和主要尺寸选取不当,因此需要修改和完善。

经过多次反复逐项审查后,确认设计合理无误后才正式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

显然,工艺流程图的内容比工艺流程草图更加全面、完整和合理。

作为正式的设计成果,工艺流程图将被编人设计文件,供上级部门审批和今后施工使用。

生产工艺流程图的例子见本章第四节图3-4和图3一5。

由前所述,工艺流程示意图、生产工艺流程草图和工艺流程图并不是单独完成的,而必须同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设计计算以及车间布置设计等交叉进行。

因此,从事工艺设计时,必须全面、综合考虑,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前后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这项复杂叹细致的设计任务。

第四节工艺流程图

一、概述

工艺流程图是用来表达工艺生产流程的图样,一般有如下几种。

1.全厂总工艺流程图或物料平衡图

总工艺流程图,在工厂设计中是为总体说明部分提供的全厂总流程图样。

有的工厂则改称为全厂物料平衡图(如图3一2)。

图上用细实线画成长方框来表示各车间(工段)。

流程线只画出主要物料,用粗实线表示。

流程方向用箭头画在流程线上。

图上还.注明了车间名称,各车间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名称、平衡数据和来源、去向等。

关于图线规格可参阅附录四表1。

2物料流程图

物料流程图(如图3一3)一般是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工艺平衡计算后,在全厂总工艺流程图基础上绘制的。

它是一种以图形与表格结合的形式,反映设计计算结果,表达各车间内部工艺物料流程的图样。

图样采用展开图形式,按工艺流程次序,自左至右画出一系列设备的图形,并配以物料流程线和必要的标注与说明。

在流程上标注出各物料的组分、流量以及设备特性数据等,是这种图样的一个特点。

如无变动,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中不再重行绘制。

3.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是内容较为详细的一种工艺流程图。

在管线和设备上画出配置的某些管件、阀门、自控仪表等有关符号,可供生产和施工、安装使用。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是工艺设计必须完成的图样。

图3-4为初步设计阶段提供的图样,图3一5为施工图设计阶段提供的图样。

本节以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的表达内容和绘制方法进行讨论。

二、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是表示全部工艺设备、物料管道、阀门、设备附件以及工艺和自控仪表的图例、符号等的一种工艺流程图,也称生产控制流程图或工艺控制流程图。

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均要提供这种图样。

由工艺专业和自控专业人员合作绘制而成。

它是设备布置、仪表测量和控制设计的依据,并可供施工安装、生产操作时参考。

本节主要讨论施工图设计中的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掌握了这种图样的表达方法以后,再与同一项目的初步设计图样对照,以掌握初步设计阶段中的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一)视图内容和表示方法

1.视图内容

(1)图形将各设备的简单外形按工艺流程次序,展开在同一平面上,配以连接的主辅管线及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符号等。

(2)标注注写设备位号及名称、管段编号、控制点代号、必要的尺寸、数据等。

(3)图例代号、符号及其他标注的说明,有时还有设备位号的索引等。

(4)标题栏注写图名、图号、设计阶段等。

2.表示方法

(1)比例与图幅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可以车间(装置)或工段(分区或工序)为主项进行绘制,原则上一个主项绘一张图样。

图3-4是以一个车间为主项绘制的图样。

若流程复杂,一个主项也可以分成数张(或分系统)绘制,但仍算一张图样,且需要使用同一个图号。

必要时也可适当缩小比例进行绘制。

①比例:

图上的设备图形及其高低间相对位置大致按1:

100或1:

200的比例绘制,流程简单时也有用1:

50的比例。

一般流程图用展开画法,实际上并不全按比例绘制,故于标题栏内不予注明。

②图幅:

图形采用展开图形式,呈长条形,因此可采用标准幅面加长的规格。

但不宜太长,以阅读方便为前提。

(2)设备的画法①图形:

设备在图上一般按比例用细线(b/3)绘制,画出设备的主要轮廓,如图3-6

(1)。

有时也画出具有工艺特征的内件示意结构(如塔板、填充物、冷却管、搅拌器等),可以用虚线绘制或用剖视形式表示,如图3-6

(2)、图3-6(3)。

设备上的管口一般不予画出,若需要画出则可用单线表示,如图3一6(3)所示。

设备上的传动装置应简单示意画出,如图3一6(3)。

某些过大或过小的设备图,可适当缩小或放大比例。

常用的设备,其图形画法可参考附录四表20

②相对位置:

设备间的高低和楼面高低的相对位置,一般按比例绘制。

低于地面的,也要相应画在地平线以下,尽可能符合实际安装情况。

有位差要求的设备,需注明其限定尺寸。

设备的横向顺序应与主要物料管线一致,勿使管线曲折往返过多。

设备间的横向间距,要合理布置,避免管线过长或过密。

目前国内除了对有位差要求的设备按相对位置绘制外,也有不按高低相对位置绘制的情况。

国外则大部分不按高低相对位置画出。

③相同系统(或设备)的处理: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系统(或设备),一般应全部画出,但也有只画出一套者(例如发酵罐罐数较多时,可只画出一套)。

只画出一套时,被省略部分的系统(或设备),则需用双点划线绘出矩形框表示。

框内注明设备的位号、名称,并绘出引至该套系统(或设备)的一套支管。

如图3一7所示。

(3)设备的标注

①标注内容:

设备在图上应标注位号和名称。

设备位号在整个车间(装置)内不得重复。

施工图设计与初步设计中的编号应一致。

如果施工图设计中设备有增减,则位号应按顺序补充或取消(即保留空号)。

设备名称也应前后一致。

②标注方式:

设备的位号、名称一般标注在相应设备的图形上方或下方,即在图纸的上端及下端两处,各设备在横向之间的标注方式应基本排成一行,如图3-4中所示。

在图纸同一高度方向出现两个设备图形时,将偏上方的设备标注在图纸上端。

若在同一高度方向出现两个以上设备图形时,则可按设备的相对位置将某些设备的标注放在另一设备标注的下方。

也有一些图样,其设备位号仍用指引线引出,注在设备图形的空白处。

设备的标注方式,如图3一8、图3一9、图3一10所示。

图3一8中水平线上方的“B-201a”为设备位号,设备位号可由设备分类代号、工段(分区)序号、设备序号等组成。

设备分类代号一般规定见表3一1。

同位号的设备在位号的尾端加注“a,.、“b"、“c"等字样以示区别。

如数量不止一台而仅画出一台时,则在位号中应予注全,如"225a一c"即表示该设备共有3台,如图3一9所示。

设备位号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如图3一10所示,设备名称注写在水平线下方,并需注意反映设备的用途。

(4)管道的表示方法图上一般应画出所有工艺物料和辅助物料(如蒸汽、冷却水、冷冻盐水等)的管道。

当辅助管道系统比较简单时,可将其总管道绘制在流程图的上方,其支管道则下引至有关设备。

当辅助管道系统比较复杂时,待工艺管道布置设计完成后,另绘辅助管道系统图予以补充,此时流程图上只绘出与设备相连接位置的一段辅助管道(包括操作所需要的阀门等)。

蒸汽伴热管道比较复杂的系统,通常还需另绘蒸汽伴管系统图。

①管道的画法:

i线型规定:

工艺物料管道用粗实线(常用b=0.9mm左右)绘制,辅助管道用中实线(b=0.6mm左右)绘制,仪表管则用细虚线左右)或细实线绘制。

有些图样上,保温、伴热等管道除了按规定线型画出外,还示意画出一小段(约l0mm)保温层。

有关各种常用管道的规定线型,可参考图3一11。

ii交叉与转弯:

绘制管道时,应尽量注意避免穿过设备或使管道交叉,不能避免时,应将横向的管道断开一段,如图3一12所示。

管道要尽量画成水平或垂直,不用斜线。

若斜线不可避免时,应只画出一小段,以保持图面整齐。

图上管道转弯处,一般应画成直角而不是圆弧形。

iii放气口、排液管及液封管:

管道上的取样口、放气口、排液管、液封管等应全部画出。

放气口应画在管道的上边,排液管则绘于管道下侧,U型液封管尽可能按实际比例长度表示,如图3一13。

iv来向和去向:

本流程图与其他流程图连接的物料管道(即在本图上的始端与末端)应引至近图框处。

与其他主项(在不同图号的图纸上)连接者,在管道端部画一个由细线构成的空心箭心,如图3一14。

箭头框中写明来向或去向的设备图号,上方则注明物料来向或去向的设备位号。

与本主项另一张图纸(图号相同)上的设备连接者,则在管道端部画一个如图3一15所示的符号,外圆用细线绘制。

习惯来向集中在图纸左侧,去向集中在图纸右侧。

②管道的标注:

每段管道上都要有相应的标注,横向管道标注在管线的上方,竖向管道则标注在管线的左方,若标注位置不够时,可用引线引出标注。

标注内容和标注方式如图3一16所示。

i管道尺寸:

用管道公称直径表示,如图3一16中所表示的l00mm。

ii物料代号:

根据《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管路》(GB-1986)规定,管路中介质的类别代号用相应的英语名称的第一位大写字母表示。

如不同介质的类别代号重复时,则用前两位大写字母表示。

也可采用该介质化合物分子式符号(如硫酸为HZSO,)或国际通用代号(如聚抓乙烯为PVC)表示其类别。

必要时可在类别代号的右下角注上阿拉伯数字,以区别该类介质的不同状态和性质。

原《机械制图》(GB140-1959)的规定,管路中介质类别以汉语拼音的为首字母为代号,已停止使用。

管道物料的英文字母代号,参见附录四表3。

iii管段序号:

序号可按工艺流程顺序编写,其中第一位数字为工段(或分区)号,工段有10个以上,则可用两位数字表示,如“2003”即第二工段中该物料管道的第三段。

有些图样不按物料编号,无需标注物料代号,而用与物料管道相连接的设备编号和管道编号表示,具有易于辨认的特点,给施工安装带来方便。

如图3一17中“3212”表示与第三工段第21号设备连接的第二段管道。

图3一5中的管道标注也采用这种表示方法。

iv管道等级:

管道按温度、压力、介质腐蚀等情况,预先设计各种不同管材、壁厚及阀门等附件的规格,作出等级规定,图上标注各管道的等级代号,便于按等级规定施工。

也有些图样不标注管道等级代号,而注出管材代号与壁厚尺寸等,给施工辨认带来方便。

如图3一17中,“B为不锈钢管的代号(铝管的代号为“L"、铜管为"T"等),无缝钢管则在外径尺寸前冠以“劝”符号,水、煤气输送钢管的尺寸采用公称直径“DA,’标注,例DIVl5,表示公称直径为25mm的水、煤气钢管。

为简化方便,工艺流程图管道标注用W一Φ89x4或Φ89x4表示也可(初步设计),或宝图的表示方法也可,管道等级、保温等级可以不标。

v保温等级:

根据图上标注的管道等级代号,可确定施工时管道保温所需的保温材料、规格等。

目前有些图纸尚未采用这一注法,则保温规格需查阅其有关设计资料。

管道标注中,若包括了保温等级代号,就不必再画出一小段保温层了。

vi物料流向:

可标注在管线上(如图3一16),或标注在尺寸后(如图3一17)。

vii其他尺寸:

工艺上对某些管道有一定的尺寸要求时,也要在图上注出,如液封管长度,安装坡度(如图3一18中倾斜度为3‰)等。

异径管(异径接头)有时需注明其两端所连接管道的公称直径,如70/50或D970/50),一般直径大者写在前面。

当管道转折较多时,管道的标注有时需做适当重复,以便看图。

(5)管件与阀门的表示方法在管道上需用细实线画出全部阀门和部分管件(如阻火器、异径接头、盲板、视镜、下水漏斗等)的符号。

管件中的一般连接件,如法兰、三通、弯头、管接头等,若无特殊需要均不予画出。

有些图上将所有管线上的控制阀组(包括正常生产时检修该阀所需之前后阀及旁路阀)编成控制阀表附在图样的左下角,按有控制阀组的仪表,分项一一填注各阀的有关数据,如图3一19所示。

有了控制阀表,在流程图上就不必一一画出控制阀组了。

图3-20即为两种表达方法的对比情况。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阀门的表示方法,如图3-21,详细内容可参阅附录四表40

(6)仪表控制点的表示方法工艺生产流程中的仪表及控制点应该在有关管道上,并大致按安装位置用代号、符号给以表示。

代号、符号的规定如下:

①参量的代号:

常用参量的代号如表3一2所示。

②功能的代号:

常用的仪表功能代号如表3一3所示。

③仪表控制点的符号:

仪表控制点的图形符号,一般用细线绘制,常用者如表3一4所示。

④调节阀的符号:

调节阀的图形符号,用细线绘制,图形由执行机构与阀体两个部分组成。

各种执行机构的规定符号如图3一22所示。

各种调节阀的规定符号如图3一23所示。

图3-20中⑧表示:

一个引至控制室仪表盘安装的压力计,其编号为"305",它具有记录和调节的功能。

(7)地面及楼面的表示方法地面线在图上可用细实线画出,也可以不画。

有时在图上用细线画出楼板及其剖面,并与地面一起注上标高(以建筑物底层室内地面为基准的高度尺寸,单位为m),以帮助表达设备与设备间的高低位置。

如图3-5所示。

(8)图例和索引图上有关代号、符号等图例说明,在流程图简单时,可放在图纸的右上方。

流程图复杂且图样分成数张绘制时,代号、符号的图例说明及需要编制的设备位号的索引等往往单独绘制,作为工艺流程图的第一张图纸。

(二)不同设计阶段中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的区别

初步设计阶段的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如图3-4),其作用在于表达各生产环节之间的宏观联系,反映在原料和产品给定的情况下,生产过程的组成和生产方法的合理性,并为施工图阶段工艺流程图的设计提供依据。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如图3一5),其作用在于表达各生产环节的具体联系,给施工和安装提供具体的内容,在工艺流程的施工安装中起到指导作用。

因此,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图样表达的深度不同。

从总的方面讲.初步设计的表达比较粗略,面得较为简单,而施工图设计的表达较细致、详细,内容更深人、更完善、更丰富,图面更复杂。

施工图设计时,可以对初步设计进行修改。

它们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的表达

(1)设备数量方面在初步设计阶段,流程图所表达的设备,可以不包括备用的设备,以及同一系统中的同一型号、同一规格且同一作用的设备。

具体地说,凡是并联的相同设备,可以只绘制一台,其余予以省略。

但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为了表示出所有系统中的全部设备,凡设计中所选用的一切工艺设备都要在流程图中反映出来。

例如图3-4为初步设计阶段,往复泵(B一501)、离心泵(B一509)只画出一台,在施工图阶段的图3一5中,工艺流程中的所有泵均需画出,如B-501a一b,B-509a一b。

(2)设备的轮廓在初步设计阶段只对主要和关键的设备进行稍微详细的设计,而次要设备的考虑比较粗略。

因此,设备的结构型式画得较简单,一般只画出主体外廓。

而在施工图设计时,对次要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