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绩效管理期末复习题答案.docx
《公共绩效管理期末复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绩效管理期末复习题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绩效管理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简述
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特点和背景。
背景:
①政府膨胀与低效引发的不满②财政压力③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
特点:
1、采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拨款和绩效评价等三环节管理:
与传统的以基数法预算下的管理不同,绩效管理要求将公共资金的管理分为绩效目标设定、绩效拨款和绩效评价三环节。
2、以财政效率为核心,以“顾客”为对象
1)政府绩效管理是以财政效率为核心展开的
①政府绩效管理的重点不是各行政部门做了什么,而是社会从中获得什么利益,或在多大程度上增进了公共利益?
②政府服务的效果是多方面的,有些具有不可测性,政府绩效管理要求将公共服务效果限定在可测定的方面上,然后通过相应的方法去测定。
2)政府绩效管理以“顾客”为对象:
①绩效预算和拨款指标设计应当体现“顾客”,即受益人的要求。
②绩效评价指标必须体现顾客的权利。
③为顾客服务”体现于政府职能的设定上。
3、公共服务的多目标量化管理:
①通过多项可测定指标来描述效果②将多目标管理转化为“指标效果”
③以量化指标来描述评价结果
4、追求有效供给,而不是“省钱”
①政府绩效管理并非以“省钱”,而是以实现有效保障为目的,但实际结果却是最节约的预算。
5、多种形式联合应用:
①绩效预算管理②项目绩效管理③公共部门的市场化管理④公共部门的非营利组织化管理
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与私人部门绩效管理的差异
1.环境差异:
竞争环境VS非竞争环境
2.目标差异:
一维目标VS多维目标
3.理念差异:
①企业绩效源于管理者内在的要求②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源于外在监督压力
4.功能差异:
①企业提升绩效意识,提升人的能力,强化社会责任②公共部门作为管理手段。
3、绩效目标有何作用?
绩效目标是争睹开展绩效评估与管理最终所期望达到的一种结果。
绩效目标可以衡量并且转化为具体的计划加以实施,控制和评估。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协调和沟通作用
4考核和评价作用
4、绩效目标的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
绩效目标设定的原则(SMART原则)
S(Specific)——明确性:
即明确做什么,达到什么结果
M(Measurable)——衡量性:
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Attainable)——可接受性:
绩效目标要有挑战性,但一定是经过努力可达成的。
R(Relevant)——相关性:
设定的目标要和政府的工作职责相关联
T(Time-based)——时限性:
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5、绩效指标体系的内容模式有哪几种?
职能指标:
是政府在其职能范围内所表现出的绩效水平。
影响指标:
测量政府管理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成效的影响和贡献,反映人民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潜力指标:
测量政府在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方面的工作效果。
反映政府内部的管理水平。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容
影响指标
经济
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外来投资占GDP比重
社会
人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平均教育程度
人口与环境
环境与生态,非农人口比重,人口自然增长
职能指标
经济调节
GDP增长率,失业率,财政收支
市场监管
法规完善度,执法状况,企业满意度
社会管理
贫困人口,刑事案件发生率,生产交通事故死亡率
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信息公开,公民满意度
国资管理
保值增值率,国有企业利润增长率
潜力指标
人力资源状况
行政人员学历,领导班子团队建设,人力资源开发
廉洁状况
腐败案件发生率,机关工作作风,公民评议情况
行政效率
行政经费比重,行政人员比重,信息管理水平
6、绩效指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导向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
硬指标与软指标相结合原则
7、一个绩效计划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绩效计划要说明机构的目标。
即机构及其项目存在的意义、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极其时间要求,说明机构长期发展方向及机构管理者的近期行动。
包括:
1.一个综合性的使命陈述2.总目标和分目标3.一个关于如何落实目标的说明4.对关键因素做出陈述
8、绩效计划编制的原则有哪些?
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重点突出原则
弹性原则
民主原则
可行性原则
9、绩效计划的作用有哪些?
1.为组织成员指明方向,协调组织活动2.预测未来,减少变化的冲击
3.减少组织活动的重叠和资源的浪费4.设立目标和标准以利于控制
10、标杆管理的实施步骤如何?
第一步:
确定标杆企业和标杆项目,并确定标杆目标。
第二步:
制定具体计划与策略。
第三步:
比较与系统学习。
第四步:
效果评估与改进。
11、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如何?
a)科恩和布兰德的四步骤模式:
第一步:
建设质量改进小组确定谁是顾客,顾客需要什么?
和供应商协作,和顾客协作,分析顾客需要分析自己的工作
b)三大步,五环节:
统一认识和组织落实选择要素和展开活动分解职责和资源
1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试实施有哪些关键点?
1、选择绩效管理试实施的地点或部门。
(1)实验规模适当
(2)实验对象典型
2、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实验部门的管理者实施相应的培训,提高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同程度,并为绩效管理成功实施创造更多的条件。
3、第三,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实验部门的政府雇员即公务员,实施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绩效管理。
4、实验对象选择过程中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一是注意实验对象的接受程度。
二是注意除实验对象以外的其他单位的支持和认同。
三是注意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1)选择试实施的地点或部门
原则:
①实验规模适当②实验对象典型
2)对试实施的内容和程序进行初步分析
明确试验和正式实施步骤相似但不同
树立理念最重要,培训很重要
对管理者培训,提高管理者认同度非常关键
对公务员培训,改变传统被动状态试验中注意问题
①注意实验对象的接受程度
②注意其他单位的支持与认同
③注意高层管理者支持
13、制定绩效框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职能分离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高层领导的支持②充分授权③书面形式的绩效协议很关键
④在执行机构内部建立预警机制或风险管理机制⑤建立对执行机构的有效监督机制
13、公共部门绩效激励的两个基点是什么?
1)工作积极性:
努力工作并干好工作的愿望:
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成正比
提高工作积极性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2)公共服务绩效,激励的另一个支点:
①公共服务是公共部门最基本的工作
②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是公共部门效能的主要衡量标准③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是公共部门改进的动力源
14、公共部门绩效激励系统包括哪些方面?
影响因素有哪些?
构成:
一是人—事匹配系统:
合理用人
公共部门的彼德定律:
公共部门的每一个人倾向于他所不能胜任的层级
二是目标系统:
目标的明确本身具有激励作用
三是奖惩系统:
①奖惩制度是提升工作积极性的基本手段②功绩制的利弊
四是公平系统
五是授权系统
六是自我实现激励
影响因素:
1、对公共部门领导和管理者过于严格的约束,会限制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2、公共部门中相对紊乱且不连续的决策过程,使部门领导和公务员的使命感和对自身影响力的认识也受到冲击。
3、许多公共组织是相对复杂的,并且具有约束性的结构,包括对激励手段的限制
4、个人和组织目标不明确
15、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功能和构成要素。
功能:
1)对绩效管理的基础性作用
①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起承上启下作用
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依据
绩效评估影响管理:
GDP崇拜
②绩效评估凸显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
谁来评:
对谁负责
谁什么:
绩效目标
怎么评:
怎么干
2)绩效评估是公共部门内部管理的重要机制
①绩效评估是一种管理控制机制②绩效评估为公共部门管理提供了监督机制
③绩效评估为公共部门管理提供了激励机制
17、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平衡计分卡法:
以信息为基础,系统考虑组织业绩驱动因素,多维度平衡评估的一种新型的组织业绩评估系统。
360度绩效评估:
也称为全方位反馈评估或多源反馈评估。
它是一种从不同层面的人员中收集评估信息,从多个视角对被评估对象进行综合反馈评估的方法。
(书P144)
其它方法
18、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包括哪些内容?
1)顾客维度:
①顾客是谁②要为顾客创造什么价值
2)财务维度:
①成本效益,支出控制
3)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①在顾客满意和预算约束双重约束下如何改善流程
4)员工学习维度:
①如何成长与改变
19、360度绩效评估的优点。
a)通过全面测评能够获得对被考评人全面的意见
b)能够对被评估人做出客观、公平的评价
c)为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d)有助于形成团队精神
e)相应地减轻了管理者考评负担
20、绩效预算与传统预算有何不同?
1.导向不同:
投入为导向结果为导向
2.目标不同:
合规性绩效
3.理念不同:
集权和控制分权和管理
4.责任不同:
对投入负责对结果负责
5.会计支持不同:
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21、简述绩效预算的流程。
1、进行广泛的调研,形成预算基本指导框架,建立绩效预算的总体控制体系。
2、确定预算的具体项目计划,拟定预算的预期绩效目标。
各部门根据预算指导框架制定本财政年度的详细支出计划,按一定准则详列支出项目及预期目标。
3、制定预算的绩效指标及相应的衡量标准,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
引进权责制会计制度,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4、经法定程序报立法机关进行审批,形成预算法律文件,签署预算绩效协议,建立责任机制
5、本财政年度结束时,由指定机构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预算的实际效果。
6、对评估结果的反馈运用,根据绩效协议规定对预算单位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把效益评估结果作为下一个财政年度预算计划调整及审批的依据
22、简述公共部门绩效预算的保障机制。
1、基础条件——引入权责制会计制度,确定政府的绩效成本
2、技术支持——设计有效业绩管理系统,完善信息反馈机制
3、外在保障——健全严格公开的审计制度,强化预算法律约束力
4、激励机制——建立政府问责制度,形成预算公共责任基础
23、公共部门绩效审计的动因。
审计的产生:
受托责任,财务审查与评价
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背景
1)公共受托责任:
社会基础——政府存在道德风险
2)民主政治的发展:
政治基础——民主政治:
分权,监督
3)新公共管理理论:
学科基础——顾客导向:
直接对公民负责
24、简述中国绩效审计面临的挑战。
1)绩效审计机关缺乏独立性:
仍是行政模式,双重领导
2)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特别是二级三级单位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的现象还很严重
3)缺乏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评价标准:
目前的审计准则和审计规范主要是合法性和真实性的,绩效方面的没有;
没有统一的政府和非营利部门绩效指标体系
4)缺少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二、分析
1、在公共部门推进绩效管理会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
2、比较政府、第三部分、公众作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主体的优劣。
一、政府作为绩效管理的主体
1、合理性:
1)法定责任:
政府是对公共利益具有法定责任的主体,有义务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2)选举压力:
没有绩效的政府可能面临下台3)财政压力:
预算的制约,政府风险
4)政府自身的特点:
①信息优势②层级节制
2、存在的问题:
1)公共部门自身是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2)往往重视那些易衡量、易见效的指标
3)目标的激励性不足(留有余地)
二、第三部门作为绩效管理主体
1、合理性:
①专业性:
独立的评估机构、质量检测机构等例子:
美国的国家绩效评审委员会
②客观公正性:
第三方立场③沟通桥梁,反映民众对绩效的要求
2、不足之处:
①受政府控制而丧失独立性②公益的狭隘性③能力问题
三、社会公众作为绩效管理主体
1、有利方面:
①更具有客观性,更能代表公共利益②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积极意义③对政府的监督更容易
2、不利方面:
①公民参与的机会和意愿受到公共部门权威体制的影响②公民素质影响③参与方式与成本问题
3、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
一、根据绩效评价的目的、绩效评估的内容,以及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确定绩效评价指标。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将指标分成目标层、状态层、元素层、指标层,最终形成一个由许多相互联系的指标组成的多层次的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邀请专家对指标库中的指标进行分析、权衡、补充、选择,最后确定评价指标。
二、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相对于项目总体绩效的重要性,并用数量化的方法表示出来,即赋予每个指标一定的权重。
指标权重是指在一个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所占的比重。
是对评价内容重要程度的认定标志。
指标权重的确定:
1)主观法:
①专家调查法(Delphi)②层次分析法(AHP)
2)客观法:
①主成分分析法②熵值法
三、通过适当的方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参照标准,即确定指标的标准值。
指标标准是评估指标的具体化和明晰化,是给评估对象在某个具体指标上进行打分的参考尺度和操作细则。
4、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对公共部门有哪些要求?
1)创建良好的组织环境:
①政治环境:
高层支持②经济环境:
专项资金③社会环境:
与社会良性互动
2)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①培训②技术支持
3)创建良好的组织文化:
①质量意识②变革意识③服务意识④团队意识
5、公共部门如何实现顾客导向?
顾客导向是绩效管理的本质:
绩效最终由顾客评价;绩效改进源于顾客需要;服务性产品的特征。
创建顾客导向的机制:
(1)顾客质量保证:
公布服务保障和标准(承诺);建立申诉和救济手段
(2)服务质量测评:
把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质量的标准;引进外部参与测评
6、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什么问题?
1)物质激励不平衡:
①工资构成不平衡,职务工资比重过大,同级差距过小
②地区间不平衡③部门之间不平衡
2)精神激励流于形式:
①奖励力度小②口号式宣传
3)内在激励不足:
①以事为中心,对人的发展不够重视②对人的工作兴趣不够重视
③对下级公务员决策参与不够支持④职业生涯管理不够
4)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
①考核体系不科学②重数量轻质量③重效率轻绩效④考核走过场
5)晋升机制不完善:
①机会少,激励不够②晋升不够公开公平公正民主
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的内容:
(1)顾客维度:
顾客是谁;要为顾客创造什么价值
(2)财务维度:
成本效益,支出控制(3)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在顾客满意和预算约束双重约束下如何改善流程(4)员工学习维度:
如何成长与改变
特点:
平衡计分卡目的是实现公共组织宗旨;平衡计分卡实施的核心仍然是战略;顾客维度的提升反映了公共部门的特点;财务维度相对弱势也反映了公共部门的特点;公务员的素质影响平衡计分卡效果
7、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这个题要自己稍微修改下的)
6、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概括而言,我们对公共支出绩效评估工作实施的基础条件,评估全过程的准确性,评估工作的有效性以及评估结果的充分运用缺乏深入研究,也没有给予充分有效的保障,实践上也难于取得突破。
这对我国公共支出绩效评估工作健康、持续、稳定、有效地开展形成制约。
(一)共性问题
1.确定绩效目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1)目标多元化问题
(2)目标排序与权重分配的问题(3)公民需求表达的问题
2.设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1)公共支出类别繁多
(2)同类公共支出适用的指标也不完全一致
(3)部分指标难以甚至无法量化
3.绩效报告运用存在的问题:
(1)绩效报告的质量要求问题:
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沟通、评估主体的客观公正性等因素
(2)绩效报告的有效运用问题:
信息公开机制、激励与问责机制
(3)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悖论
(二)个性问题
1、市场化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1)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政府集政治、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于一身。
然而,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目前的改革实践来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政府”仍然没有完全消解,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还拥有着过多的经济管理职能。
造成:
A.公共支出范围没有准确清晰地确定;
B.公共支出绩效评估在导向上侧重于经济目标方面;
C.由于政府职能过于宽泛,使得指标设计十分复杂,加之受上级“条条”领导的约束,指标之间缺乏系统性和有机性。
(2)公共权力的制衡与分权问题
A.我国:
实行相对集权的政权体制,行政权力运作自上而下。
实际运作中,由于行政管理层次多,幅度宽,权力结构自上而下的梯次走向,不能产生平行制衡的作用。
B.相对集权的政权结构还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管人”文化、政府官员由上级选任的选拔制度以及不健全的人事辞退制度,都对实施公共支出绩效评估构成阻碍。
a.公共支出的绩效目标偏向于经济增长方面,相比而言,忽视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
b.公共支出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估过程受上级领导意志的影响,缺乏客观公正性;
c.公共支出绩效评估改革受领导更换的影响,缺乏连续稳定性。
2、法治化改革有待进一步健全
(1)法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没有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专门立法,也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评估机制。
具体体现在:
A.公共支出绩效评估的评估主体、评估机构及其评估权没有法律依据;
B.评估程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C.评估方法单一;
D.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也没有以制度的形式予以规定;
E.缺乏与评估结果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和公共问责机制。
(2)制度的执行不规范
A.由于缺乏法制基础,容易导致执行中多变;
B.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管理注重过程管理而忽视结果管理,即只注重下级绝对服从并执行上级指令,而忽视执行的结果以及指令是否正确。
从而使得公共管理者形成了只需对上级负责,而不需对公众负责的意识及行为选择。
因此,公共支出绩效评估在具体执行中会受领导意志的影响;
C.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可能因碍于权力或者关系而使评估结果失真。
3.民主化进程有待进一步推进
(1)缺乏公众参与评估与监督的基础(政务不公开)
(2)绝大部分公众缺乏参政议政的意识,很少置疑甚至反对政府的决定
(3)公众难以真实的表达意愿(信息不充分、公共责任机制缺失等原因)
对策:
改革思路:
现阶段应在坚定改革方向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现实,循序渐进。
对于共性问题:
应不断推进技术更新,加强信息化建设,寻求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对于个性问题:
应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引入竞争机制;适应政府多元化目标的需求,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分权化改革的力度;加强立法且严格执行,使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加快民主化进程,激励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为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
(一)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转变政府职能
十七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和公正。
相应的,政府职能应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其中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应处于核心位置,这样公共支出绩效评估工作也应以公共服务为主要评估内容和目标导向。
(二)夯实公共支出绩效评估的制度基础
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支出绩效水平
(1)推进分权化改革。
分权将给公共部门及其个人提供更自由的空间,从而产生促进绩效的动力。
(2)适度加强政府间竞争。
政府间的竞争能够削减政府部门的开支,使得在一定范围内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传统的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
2.加强法制化建设,规范公共支出绩效评估工作:
立法保障是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
(1)公共支出绩效评估应成为法定要求,应从立法上确立公共支出绩效评估的地位,保证其成为政府工作的基本环节;
(2)应从法律上树立绩效评估主体的权威性与独立超然性,评估主体享有法定评估权,且不受任何行政权力的干扰。
具体制度涉及:
战略规划制度;绩效计划和审核制度;绩效信息获取和认定制度;定期绩效报告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绩效评估结果的有效运用制度;绩效评估工作的领导和推进制度等。
(3)在法制保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公共责任机制进行激励和约束,严格执行程序。
3.加快民主化进程,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公众参与度与监督力度
(1)公共支出绩效评估工作也应以公民为本,倾听公民的呼声,及时回应公民的需求;
(2)公共支出的目标和结果,增加透明度,激励公民参与并监督;
(3)尊重并增加公民的选择权,使公民成为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估者。
(三)加强技术改革和创新,促进公共支出绩效评估机制自身的完善
1.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注重体现经济、社会、自然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指标
(2)注重设计指标的实际操作性
坚持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正面指标与负面指标或否决性指标相结合,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2.改进评估方法。
对已有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评估方法。
3.促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8、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的绩效预算?
1)渐进式推进,逐步完善
2)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权责发生制会计)
3)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
4)以绩效审计和绩效评估带动绩效预算的实行
5)依靠群众进行绩效执行情况评估
9、简述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共部门绩效审计的发展。
1)改革和完善现行政府审计管理体制:
①向立法模式发展②注重部门审计
2)完善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评价标准:
①制定绩效审计准则②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建立高素质的队伍
4)加强绩效审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5)明确绩效审计的战略地位,确立审计重点领域
三、名词
绩效管理:
组织在积极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在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因素与伦理政治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相统一的基础上,为获得产出最大化的过程。
是一种注重结果的管理,将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整合在一起,使组织处于高激励、高服务状态。
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是所期望达到的绩效水平,表现为一个明确而又可计量的目标,可以作为衡量实际成果的参照标准。
绩效计划:
名词:
公共部门绩效计划就是指通过文字或数字指标表示出来的政府工作或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动词:
公共部门绩效计划是为了实现政府工作目标而事先制定政府工作的内容和步骤。
绩效指标:
用来描述与员工或组织绩效产出有关的指标或指标体系。
由三部分组成:
考评要素、考评标志、考评标度。
绩效激励:
绩效评估:
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政府机关的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政府绩效进行改善和提高。
绩效预算:
绩效预算指政府部门按所完成的各项职能进行预算,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的基础上,干多少事拨多少钱。
绩效审计:
是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和众认知的共同标准,对政府公共责任,配置管理和利用经济社会资源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进行的审查、考量、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