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4957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

64学分:

4

 

适用专业:

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

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

学体系。

《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

 

基础课程。

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

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过

 

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体现“三基”

 

思想,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达到全国康复治疗士执

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

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

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

 

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

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

 

学环节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

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

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

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

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

 

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

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

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

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本生理指标测量、人体形态学测量、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肌张力评

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及ADL评定的相关基本理论;

 

2.理解心肺功能评定、疼痛的评定、运动控制障碍评定及高级脑功能障碍评定的相关

理论;

3.了解环境的评定、生活质量评定的相应理论。

(二)能力目标:

1.独立并规范地完成基本生理指标测量、人体形态学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徒手

肌力和肌张力测定、协调与平衡功能的评定、疼痛的评定和感觉功能评定;

2.会应用量表进行ADL、言语功能、认知功能和吞咽功能的评定;

3.了解应用仪器设备进行等速肌力测定、肺功能测定、心功能评定和步态分析;

4.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

 

5.能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三)素质目标:

1.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体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耐心和细心;

2.热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有较好的学习兴趣;

3.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尊敬师长,尊重患者。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内容选取

表1课程项目和学习情境设计一览表

 

项目

 

项目名称

情境

学习内容

 

1康复评定总纲康复评定

 

物理疗法评定

 

作业疗法评定

 

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

 

人体形态学测量

 

2运动功能评定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1.掌握康复评定的基本概念、

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康复评

定的注意事项

2.熟悉康复评定的三个层面、

常用的康复评定实施方法

3.了解康复评定在康复临床决

策过程中的作用及检查与测

 

量方法的评估

 

1.掌握评定目的及评定的工作

流程

2.熟悉评定方法和评定步骤

3.熟悉评定项目分类

1.掌握作业活动及分类、作业

评定的工作流程、作业评定的

评定步骤

2.熟悉作业评定的方法

3.熟悉人-环境-作业活动模式

及影响作业活动的因素

1.掌握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的定义及体温、呼吸、脉搏、

血压的测量方法

2.3.熟悉基本生理指标的调节

机制

 

1.掌握各体表标志点及人体形

态学测量的测量方法

2.熟悉注意事项

1.掌握关节活动度的定义与分

类、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生理因

素及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

2.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测量

目的和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方

法与步骤

 

10

 

10

 

3.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适应

症与禁忌证和结果分析与记

 

1.掌握肌力的定义与肌的分

类、肌收缩类型与影响肌力的

徒手肌力检查

因素及各肌力的具体检查方

2.熟悉评定目的和适应症与禁

忌证

1.掌握肌张力的定义、肌张力

的检查方法及痉挛的评定标

肌张力的评定

2.熟悉异常肌张力

3.熟悉功能评定量表

1.掌握步态分析的目的、步行

周期的定义、正常步行周期的

步态分析

基本构成及常见病理步态的

原因及表现

2.熟悉适应症与禁忌证定性与

定量分析法

1.掌握肌肉耐力、心肺耐力的

定义及最大摄氧量、无氧阈、

耐力的评定

代谢当量的定义

2.熟悉耐力评定的结果分析及

肌肉耐力的评定

3

发育性反射及

反射检查

1.掌握反射与反射弧、反射的4

反应的评定

分类及反射的检查方法

2.熟悉反射检查的目的和反射

检查的注意事项

3.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

发育性反射与反应的评

1.掌握脊髓、脑干和中脑及大

脑皮质所控制的反射或反应

2.熟悉脊髓、脑干和中脑及大

 

4

运动控制功能

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

的评定

 

平衡功能的评定

 

运动控制障碍的评定

 

5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

 

6高级脑功能的评定

感觉功能的评定

 

疼痛的评定

 

高级脑功能障碍的评定

 

(认知功能)

 

脑皮质所控制的反射或反应

的检查方法,以及这些反射或

反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和临

床意义

1.掌握协调运动与协调运动障6

碍的分类及评定的方法与步

2.熟悉评定的注意事项

3.了解评定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1.掌握平衡的定义、平衡功能

的分类及平衡功能的评定方

2.熟悉适应症与禁忌证

1.掌握评定内容与方法及

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阶段

2.熟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

的运动控制障碍及评定目的

3.了解运动控制的模型与结论

1.掌握心电运动试验方法的选2

择及禁忌证和适应证

2.熟悉六分钟步行试验及心功

能分级

3.了解心电运动试验结果分析

1.掌握躯体感觉传导通路、躯22

体感觉分类及检查步骤与方

2.熟悉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3.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

1.掌握疼痛的分类及疼痛评定

方法

2.熟悉疼痛评定的目的

3.了解疼痛评定的结果记录

1.掌握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

碍、感觉、知觉的定义及知觉

 

吞咽功能的评定

 

言语功能的评定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作业活动的评估

 

生活质量的评定

 

8社会心理及环境的评定

 

社会心理及环境的评定

 

(二)学习情境设计

 

障碍分类

2.熟悉注意障碍的评定方法及

记忆障碍的评定方法

3.了解执行功能的评定方法

1.掌握吞咽障碍的定义、吞咽

过程与解剖结构及评定方法

2.熟悉评定步骤及辅助检查

3.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及引起

吞咽障碍的疾病

1.掌握失语症的分类

2.熟悉构音障碍评定方法

3.了解失语症评定的常用量表

1.掌握ADL的评定方法、ADL

的定义及常用的评定工具和

使用方法

2.熟悉生产性活动的定义、分

类及评定的对象与评定时期

3.了解生产性活动评定的必要

性与目的和生产性活动的评

定内容与方法及休闲活动的

评定

1.掌握生活质量的定义及ADL

与QOL的关系

2.了解评定的方法、内容与构

成及结果分析

1.掌握心理技能、社会技能的

定义及自我管理技能的定义

2.了解社会心理技能和心理成

分评定的目的及评定方法

3.了解环境评定的定义和方法,及评定的临床意义

 

6

 

2

 

2

表2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1物理疗法评定学时4

 

知识目标:

1.掌握评定目的及评定的工作流程

2.熟悉评定方法和评定步骤

3.熟悉评定项目分类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会康复评定得工作流程和评定方法。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具备与病人沟

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1.评定目的及评定的工作流程

案例法

模拟实训

2.评定方法和评定步骤

角色扮演法

小组讨论

3.评定项目分类

媒体与媒介

学生具备能力

教师要求

多媒体设备

1.掌握评定目的及评定的工作流程

;熟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

各种评定工具

悉评定方法和评定步骤;

了解评定项目

的掌握和理解。

分类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2.会康复评定得工作流程和评定方法。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3.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

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

 

的能力。

 

学习情境2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学时

10

知识目标:

1.掌握关节活动度的定义与分类、

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生理

因素及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学习目标

2.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测量目的和关节活动度测量的

方法与步骤

3.了解关节活动度测量的适应症与禁忌证和结果分析与

记录

能力目标:

会使用常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得方法和步骤。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具备与病人沟

 

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1.掌握关节活动度的定义与分类、影响关

案例法

模拟实训

节活动度的生理因素及各关节活动度的

角色扮演法

小组讨论

具体测量

2.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测量目的和关节

活动度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3.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和结果分析与记录

媒体与媒介

学生具备能力

教师要求

多媒体设备

1.掌握关节活动度的定义与分类、影响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

各种评定工具和量

关节活动度的生理因素及各关节活动

的掌握和理解。

度的具体测量;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测量目的和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方法与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步骤;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适应症与

禁忌证和结果分析与记录。

2.会使用关节活动度测量得方法和步

骤。

3.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

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

指导患者运动

的能力。

 

学习情境3发育性反射及反应的评定学时10

 

知识目标:

1.掌握反射与反射弧、反射的分类及反射的检查方法

2.熟悉反射检查的目的和反射检查的注意事项

3.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会使用反射的检查方法。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具备与病人沟

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1.掌握反射与反射弧、反射的分类及反射

案例法

模拟实训

的检查方法

角色扮演法

小组讨论

2.熟悉反射检查的目的和反射检查的注意

 

事项

3.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

 

媒体与媒介

学生具备能力

教师要求

多媒体设备

1.掌握反射与反射弧、反射的分类及反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

各种评定工具和量

射的检查方法;熟悉反射检查的目的和

的掌握和理解。

反射检查的注意事项;了解结果记录与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分析。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2.会使用反射的检查方法。

3.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

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

的能力。

 

学习情境4

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

学时

4

知识目标:

1.掌握协调运动与协调运动障碍的分类及评定的方法与步

2.熟悉评定的注意事项

学习目标

3.了解评定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能力目标:

会协调运动与协调运动障碍的分类及评定的方法与步骤。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具备与病人沟

 

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1.掌握协调运动与协调运动障碍的分类及

案例法

模拟实训

评定的方法与步骤

角色扮演法

小组讨论

2.熟悉评定的注意事项

3.了解评定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媒体与媒介

学生具备能力

教师要求

多媒体设备

1.掌握协调运动与协调运动障碍的分类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

各种评定工具和量

及评定的方法与步骤;

熟悉评定的注意

的掌握和理解。

事项;了解评定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2.会协调运动与协调运动障碍的分类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及评定的方法与步骤。

3.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

 

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

 

的能力。

 

学习情境5心肺功能评定学时2

 

知识目标:

1.掌握心电运动试验方法的选择及禁忌证和适应证

2.熟悉六分钟步行试验及心功能分级

3.了解心电运动试验结果分析

学习目标能力目标:

会心电运动试验方法的选择及六分钟步行试验及心功能

 

分级。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具备与病人沟

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1.掌握心电运动试验方法的选择及禁忌证

案例法

模拟实训

和适应证

角色扮演法

小组讨论

2.熟悉六分钟步行试验及心功能分级

3.了解心电运动试验结果分析

媒体与媒介

学生具备能力

教师要求

多媒体设备

1.掌握心电运动试验方法的选择及禁忌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

各种评定工具和量

证和适应证;熟悉六分钟步行试验及心

的掌握和理解。

功能分级;了解心电运动试验结果分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析。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2.会心电运动试验方法的选择及六分

钟步行试验及心功能分级。

3.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

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

指导患者运动

的能力。

 

学习情境

 

6

 

知识目标:

 

感觉功能的评定

 

1.掌握躯体感觉传导通路、

 

学时2

 

躯体感觉分类及检查步骤与方

学习目标

2.熟悉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3.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

能力目标:

会躯体感觉分类及检查步骤与方法。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具备与病人沟

 

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1.掌握躯体感觉传导通路、躯体感觉分类

案例法

模拟实训

及检查步骤与方法

角色扮演法

小组讨论

2.熟悉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3.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

媒体与媒介

学生具备能力

教师要求

多媒体设备

1.掌握躯体感觉传导通路、躯体感觉分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

各种评定工具和量

类及检查步骤与方法;

熟悉感觉障碍的

的掌握和理解。

定位诊断;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2.会躯体感觉分类及检查步骤与方法。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3.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

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

指导患者运动

的能力。

 

学习情境7作业活动的评估学时6

 

知识目标:

1.掌握ADL的评定方法、ADL的定义及常用的评定工具

和使用方法

2.熟悉生产性活动的定义、分类及评定的对象与评定时期

 

学习目标

3.了解生产性活动评定的必要性与目的和生产性活动的

 

评定内容与方法及休闲活动的评定

能力目标:

会使用ADL常用评定工具得方法和步骤。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具备与病人沟

 

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1.掌握ADL的评定方法、ADL的定义及

案例法

模拟实训

常用的评定工具和使用方法

角色扮演法

小组讨论

2.熟悉生产性活动的定义、分类及评定的

 

对象与评定时期

3.了解生产性活动评定的必要性与目的和

生产性活动的评定内容与方法及休闲活

动的评定

媒体与媒介

学生具备能力

教师要求

多媒体设备

1.掌握ADL的评定方法、ADL的定义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

各种评定工具和量

及常用的评定工具和使用方法;

熟悉生

的掌握和理解。

产性活动的定义、分类及评定的对象与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评定时期;了解生产性活动评定的必要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性与目的和生产性活动的评定内容与

方法及休闲活动的评定。

2.会使用ADL常用评定工具得方法和步骤。

 

3.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

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

 

的能力。

 

学习情境8社会心理及环境的评定学时2

 

知识目标:

1.掌握心理技能、社会技能的定义及自我管理技能的定义

2.了解社会心理技能和心理成分评定的目的及评定方法

3.了解环境评定的定义和方法,及评定的临床意义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会使用常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得方法和步骤。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具备与病人沟

 

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1.掌握心理技能、社会技能的定义及自我

案例法

模拟实训

管理技能的定义

角色扮演法

小组讨论

2.了解社会心理技能和心理成分评定的目

的及评定方法

3.了解环境评定的定义和方法,及评定的

临床意义

 

媒体与媒介

学生具备能力

教师要求

多媒体设备

1.掌握心理技能、社会技能的定义及自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

各种评定工具和量

我管理技能的定义;了解社会心理技能

的掌握和理解。

和心理成分评定的目的及评定方法;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解环境评定的定义和方法,及评定的临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床意义。

2.会使用常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得方

法和步骤。

 

3.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

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

 

的能力。

 

六、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教材编写必须遵循六个原则:

教育性原则、学生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教材编写应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确定教材深度,并注重教材

内容的衔接。

要注意实用性和实践性。

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和用人单位需求确定教材内容,注

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引入,及时对原版教材内容进行更新。

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充分发

挥文字、音像、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综合作用,努力使静态教材变为动态教材。

要多从学生

的角度考虑教材的编写方法,考虑学生对教材的感受。

建立理论课到实习课一体化的教材编

写观念,充分考虑教材对实践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积极探讨行为导向法等新方法编写教材,

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方法。

(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运用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现场教学、

启发式、鼓励式、点评式、师生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工作,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形成思维习惯,要把学生在教

师指导下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使讲授知识和发展能力

 

相统一。

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实物辅助教学,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

解,对相关技能训练的认识。

采用提前布置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教学基本条件

本课程教学由具备医师资格并获卫生技术系列职称的教师担任,专职教师要求为“双师”

型教师,每年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