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4410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1.docx

《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1.docx

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1

20XXXX届XX专业毕业生论文(设计)

 

课题名称:

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

 

学生姓名:

薛元杰

 

指导教师:

章兴鸣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年月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姓名

校外学习中心

学号

证件号

批次

层次

专业

指导教师

课题名称

(第稿)

指导教师

评语

 

终稿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摘要:

论文主要通过对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化解基层矛盾的案例进行调查,研究社区基层矛盾的主要类型,总结当前新吴区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矛盾化解的做法与经验,分析街道社区化解基层矛盾治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桂溪街道社区化解基层矛盾的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我国的社区基础中,还存在着众多的社区矛盾,在对这些矛盾进行解决时,还是采用私下协商、民事诉讼、政府部门行政诉讼、基层街道社区工作委员会调解等方式进行解决。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解决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实需求。

导致很多矛盾无法得到有效地化解,这不但对城市社区的稳定与发展造成阻碍,也不利于和谐社会工作的展开。

当前社区矛盾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矛盾、民生养老矛盾等几个个方面,针对以上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提出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化解基层矛盾的途径与方法,在多元化矛盾化解纠纷思想的指导下,探讨多元化的社区基层矛盾化解处理方式,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纠纷化解机制,针对不同的类型矛盾提出不同的化解方式,有效地推进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的治理。

关键词:

社区;基层;矛盾化解;公共服务

 

一、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经验的必要性及作用

(一)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经验的必要性

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城市居民的构成变得更加复杂化,人员的复杂构成导致社区矛盾增多,如何有效地化解社区矛盾成为城市社区稳定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利益结构以及经济体制都发生深刻的变化,社区成员结构的复杂化,人员的利益追求多元化,社区居民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等,都导致社区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发展比较稳定,但是社区的民生服务矛盾、公共服务矛盾、社会治安矛盾成为社区众多矛盾较为突出的矛盾。

如何有效地解决城市社区的矛盾,把握社区矛盾的特点与规律,化解社区矛盾,从而使得社区治理取得实际成效成为社区治理、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社区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经验的作用

一是理论意义。

社区基层矛盾化解是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上看,学者关于社区治理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但是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层矛盾的解决上,较少从社区这一基层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较少运用社会治理创新理论对社区矛盾问题进行分析;因此,本文通过以街道社区为例,分析新吴区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的基层矛盾类型,从社会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有效地丰富该理论体系。

二是实践意义。

新吴区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对于社区基层矛盾地化解提出“社会矛盾社会治”的大调解机制,提出社会矛盾的治理要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要体现社区居民的利益,要尊重社区居民的利益表达与诉求。

通过运用社会管理创新的手段与方法,采用“以人为本”的社区矛盾化解机制,转变传统行政式的管理模式,有助于科学化解社会基层矛盾[]。

二、新吴区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的社会矛盾管理现状

(一)社区概况

无锡市新区鸿山街道鸿泰苑第一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鸿山街道鸿泰苑第一社区居民委员会主要经营[2]。

无锡市新区鸿山街道鸿泰苑第一社区居民委员会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了所有合作伙伴的高标准质检及认可。

为开拓市场,实现互惠互利,我们将本着“价格,质量”双优,“诚信,服务”共赢的经营理念,竭诚为广大客户服务。

我们公司本着“不争价格最低,但求质量最好”的原则,竭诚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诚信的服务。

无锡新区鸿山街道鸿泰苑第一社区小区分鸿泰苑一区、二区、三区、五区四个区域,占地面积50.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9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52.59万平方米,车库面积9.12万平方米,商业用房3.26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2.62万平方米。

现有安置房150幢,356个单元;安置居民4583户,13750人。

(二)社区矛盾及原因分析

1、村委会到居委会的形式转变

鸿山街道社区化解基层矛盾的工作中,居民对于矛盾化解工作的积极性不足[],而且鸿山街道社区的调解机制也并不完善,调解的方式主要是依靠社区居委会进行调解。

从社区的矛盾纠纷化解上看,农村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村委会的权威比较大,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通过村委会进行调解的结果能够为村民接受,而且村委会的主任等人员在村民心中有一定的分量,这种通过村民选举的方式选举的村民委员会主任等主体进行的调解,能够有效的对村民的纠纷矛盾问题进行调解,结果能够使得双方当事人遵守。

但是社区居委会不同,村委会对村民进行管理,管理本村的事务,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威,而社区居委会是提供社区服务工作的组织,对于社区居更多地体现现是服务的职能,管理的对象不仅仅包括本区的原有居民,也有更多的外来人口,而且社区居委会并不管理社区的经济职能,使得社区居委会难以在社区居民中形成一定的行政权威。

从社区提供的服务上看,随着城市的多元化发展,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的完善,城市社区的居民享受的社会公共服务不仅仅可以从社区居委会中获得,也可以从城市的其他主体购买,这种情况下,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居民中的威严性不足,一旦出现矛盾纠纷或者是社区居委会要求社区居民配合的情况时,多数的社区居民是漠不关心的态度。

2、平房到楼房生活方式的改变

从社会形态的角度上看,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中国社会的生活形态是一种农村平房式的生活,民众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处于地缘与亲缘关系的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民众之间都是“熟人”,一旦出现内部的纠纷与矛盾时,往往会通过自我协商或者是通过其他熟悉的人员进行调解,能够快速地化解纠纷矛盾。

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商品房的隔离式生活,这种楼房的生活方式使得社区居民对面不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少,而且随着社区外来人口的增多,人口的流动大,对于社区的管理根本无暇顾及,一旦发生社区居民之间的纠纷,只要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城市社区生活不仅隔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与社区事务的关注度不足,在农村地区民众对于群体性事务的关注度高,而且人口相传,信息的传递较快,在城市的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少,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存在兴趣缺乏的现象,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少,而且如果多嘴或者是多管闲事会被辱骂或者是嫌弃。

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人的沟通交流少,在社区的基层矛盾上很多都是缺乏沟通引起的,如上下楼的阳台晾晒问题,上下楼的漏水渗透问题等,沟通少,容易产生较大的矛盾纠纷。

此外,许多居民进入城市社区生活,认为城市需要缴纳水费、物业费存在不理解,许多人不愿意缴纳,导致社区的管理存在诸多的难题。

[]

3、基层社区调解组织力量薄弱

从鸿山街道目前的基层调解组织构建上看,虽然鸿山街道一直倡导要将基层的矛盾通过基层的方式进行解决,要求各个社区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方式,推广社会大调解机制的建立,但是从社区的调解组织的成员构成上看,基本是由社区的干部担任调解员,导致社区干部不仅要处理日常的行政职能的工作,还需要兼职担任调解员,而且缺乏专业性的调解员,一旦出现突发性的事件,调解委员会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在鸿山街道的社区调解组织的成员中,部分的调解员不愿意解决纠纷问题,主要在于调解员是由社区的干部担任,调解组织的调解权限有限、而且调解组织的经费也十分的有限,导致调解人员的积极性受挫。

[]

4、基层矛盾调解组织协调性不足

在鸿山街道的基层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中,主要是依靠社区居委会作为调解纠纷的主要组织,然而居委会的力量小,调解人员的专业化素质不高,容易导致矛盾纠纷的调解不到位,难以切实的解决纠纷的现状。

造成鸿山街道社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基层的矛盾调解组织之间缺乏有效地协调陛,基层派出所、社区居委会、人民调解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特别是社区居委会等组织将矛盾推给基层的派出所,导致派出所不仅要承担社区的维稳,而且还要变成矛盾纠纷化解的“应急队”,有许多基层社区的矛盾纠纷根本不属于派出所的管辖范围,如经济纠纷、房屋拆迁纠纷等,都被其他的部门或者组织推卸给派出所,导致矛盾纠纷化解难度加大。

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各个组织之间独立处理矛盾问题,通常一个矛盾纠纷问题由一个部门推给另一个部门,导致纠纷难以有效的化解。

(三)社区化解社会矛盾管理现状

1、民生养老矛盾

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78%,其中企业的职工参保的比例占据全部参保人数比例的94%,制度性覆盖率增长到81%,农民工参保的比例为6.4%,比去年增长15.3%02016年12月,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全年的城镇就业人数达到1.1万人,失业率为3.48%。

2016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0.5万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的人数达到6.45万人。

鸿泰苑一社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不断增加,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居民对于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视度不足,存在社会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少,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困难。

从调查中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法治化的不断推进,鸿泰苑一社区居民对于养老保险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但是从参保的人数上看,被调查的居民中有部分的居民依然没有购买养老保险。

这部分居民中有部分的家庭主妇没有参加工作,而个人承担养老保险的费用过高,居民不愿意购买。

此外,有部分的企业存在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现象,企业并不为劳动者购买养老保险,导致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社区居民的养老保险参保率过低。

从上述的调查中发现,部分的灵活就业者并不会购买养老保险,主要在于个人承担的费用过高,其难以承担而不愿意购买。

一些职工在购买养老保险上存在随意的态度,即使用人单位不为其购买社保,为了不丢失工作而妥协。

因此,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居民的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上一直难以提升,农民户籍的养老保险购买上虽然参保率高,但是农村养老保险的给付标准过低,也难以保障居民的生活。

2、社会治安矛盾

社区的治安关系着社区的稳定,关系着社区居民的人身与财产的安全,社区的治安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人口的流动,而流动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城市犯罪的频率增加。

街道社区的人口构成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员属于外来人口,这部分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街道对于流动性人口的摸底排查机制并不完善,社区工作人员无法准确的掌握外来人口的数量与具体的情况。

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会产生社会治安的问题,对于街道来说,外来人口的构成也比较复杂,不仅有本地的农村人口,还有外省人口。

在改革开放之前,街道的人口流动比较稳定,处于一个熟人社会中,犯罪率比较低,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使得人员构成变得复杂,而街道缺乏针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导致容易出现社会治安问题。

随着街道招商引资政策的不断推进,街道的人口中也有大量的外国人口,而对外国人口的管理也是一个难题,在人口的流动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发生社会犯罪问题。

从街道的治安管理的实践上看,“两抢”“两盗”等暴力型犯罪、侵犯社区居民财产的案件虽然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也对社区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社区居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最近几年街道的暴力型犯罪逐渐下降,主要的暴力型犯罪的立案率下降30%,但是盗窃案件不断增多,占据同期案件的一半以上。

图1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矛盾情况

(四)社区社会管理方式创新之经验

1、开展“大走访”活动倾听民声问题

鸿泰苑一社区为更好的改善服务水平、切实帮助辖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党风建设工作的开展等,在2018年3月13日组织了一次“大走访”活动。

这次走访主要是针对鸿泰苑一社区,走访了便民服务中心、欧尚超市、如家酒店等十五家单位,共征求到巧条建议。

该次走访的单位是经过多次筛选确认的,走访行业与内容是在征集辖区居民的意见基础上筛选的,是该辖区内最涉及民生、关注度最高的问题。

任何事情的解决都要坚持一定的方法与步骤,只有在充分了解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对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此,街道的南新社区作为街道“大走访”的试点社区将继续开展“大走访”活动,了解基础人们的需求、切实解决基层的各类有关民生的难题。

2、“四方着力”解决社区治安问题

一是加大社区宣传力度。

通过对鸿泰苑一社区的走访调查可知,校园、社区、广场等均张贴有“讲平安、送平安”的宣传图画,图画内容包括:

如何识别诈骗、黄赌毒的危害、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远离邪教、如何提高安全意识等,根据不同内容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图文并茂的讲解,提高居民对宣传内容的接受程度。

为改善治安情况、街道成立了联防队,定点在辖区内进行巡逻,对可疑个体进行询问排查。

二是提升纠纷处理能力。

2017年街道建立19个便民服务综治中心,中心由公检法共同派员构成,负责对辖区内纠纷问题进行调节,对居民的法律疑问进行解答等。

截止到2017年12月末,综治中心累计调解了432件纠纷,其中调解成功395件。

三、完善化解社区社会矛盾管理方式创新的建议

(一)明确重点,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

社区的事务关系着社区居民的利益,而社区的矛盾会导致社区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对于社区的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来说,其矛盾要顺利的解决,必须要构建一套完善的纠纷化解机制。

在社区的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纠纷化解工作机制,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纠纷化解工作中[]。

社区基层矛盾化解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群众,社区矛盾化解是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社区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中,需要坚持以社区居民的利益为核心,要体现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

当前鸿山街道在社区基层矛盾化解的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如创立“社会矛盾社会治”的大调解机制,一定程度上反映尊重社区居民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新时代社区基层矛盾依然需要从社区的实际、社区居民的需求作为落脚点进行解决。

在鸿山街道社区基层矛盾化解工作中,要坚持“人”作为矛盾化解的核心要素,要鼓励社区居民积极的参与到社区矛盾地化解工作中,让社区矛盾化解工作真正体现社区居民的需求,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

在社区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机制建设上要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通过社区居民对社区居民进行纠纷的化解工作,使得矛盾在社区居民内部解决。

(二)创新主体,加强多元化管理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1、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矛盾化解工作

社区基层矛盾地化解工作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对于鸿山街道的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上看,从笔者的访谈调查结果上看,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关注度不足,社区居民缺乏对社区事务参与的热情。

在社区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中主要是依靠社区居委会的力量,较少有社区居民作为志愿者进行社区基层矛盾地化解工作。

通过建立社区居民议事会的方式,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通过聘请社区中有一定威望的社区居民担任社区居民议事会的成员,定期听取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报告,并且对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提出改进的意见以及建议。

社区居民议事会可以对社区居民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通过鼓励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矛盾的调解中,能够发动群众的力量进行矛盾纠纷的解决,真正实现“社会矛盾社会治”,通过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的方式,将各种矛盾进行分化解决,有效地提升社区治理的质量。

2、优化调解组织

第三方的调解能够有效地化解社区基层矛盾纠纷,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其矛盾主要是一些邻里的纠纷矛盾,对于邻里的纠纷矛盾,要积极地创新工作机制,要尊重社区居民的利益表达机制,要通过社区调解组织机构的完善,有效地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矛盾纠纷问题。

目前鸿山街道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上存在调解组织不专业,调解结果的执行力不足的现象,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人民调解是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的基础上,由第三方主体进行的调解,人民调解能够将社区基层矛盾纠纷在社区居民内部消化,有效地维护社区的稳定。

目前鸿山街道的人民调解机制上存在不足,只有几个主要的大社区建立人民调解制度,导致社区居民的矛盾纠纷无法通过社区进行有效的解决。

通过推广人民调解工作室,将社区居民的矛盾纠纷进行专门化、专业性的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社区的资源进行矛盾纠纷的解决,而且通过人民调解工作室的调解,能够组建专业性的调解团队,对社区居民的矛盾纠纷进行恰当的处理。

鸿山街道人民调解工作室是由社区的律师、社区法律工作者、社区居委会成员组成,通过发挥社区律师的专业性对社区居民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不仅能够让社区居民信服,而且由律师组织的调解,更加具有公正性。

(三)创新体制,完善社区管理体系

鸿山街道社区高度重视社区基层矛盾化解服务工作,为推进社区矛盾化解工作的又快又好的发展,多次组织干部、党员深入学习领会了鸿山街道社区《关于加强基层矛盾化解服务工作的意见》精神,确定了以鸿山街道社区的实际为出发点,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鸿山街道社区基层矛盾化解服务工作。

在社会建设与服务方面,首先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以街道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

统筹协调、总体规划、重大问题研究决策、考核评价等。

其次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鸿山街道社区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和重大方案,服务内容包括社区、居委会的教育、培训、就业、医疗、救助、保险、维权等;引导企业、集体和个人组建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社团组织、中介组织等“两新”组织建设服务。

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深化社区综合改革,强化社区社会公共管理服务工作,巩固社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社区委员会的自制能力,结合鸿山街道社区实际,组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主要负责政策法规宣传,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建设规划,教育、就业、医疗等各项管理服务,引导“两新”组织建设,提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协调服务。

第二,完善社区“一站、五组、一室”建设。

一站为:

鸿山街道党委在每个社区下派一支由3至5人组成的驻社区工作站,每周驻社区工作一天;五组为:

在社区成立社会服务中心,并下设五个服务组,集中办公,方便解决群众的问题、收集群众的意见及建议;一室为:

由司法所牵头在社区成立法律服务室,做好法律的宣传、矛盾调处和政策解析等工作。

通过“一站、五组、一室”的建设,即满足了社区的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又为群众解决了实际的困难,满足了群众的生活需求。

第三,充分发挥“社区社会事务管理协会”在社区矛盾化解管理中的作用。

鸿山街道社区“社区社会事务管理协会”结合鸿山街道社区实际,在党委、政府领导和支持下,协调各有关社区干部、党员、群众参与,保证了鸿山街道社区社会稳步发展。

针对部分鸿山街道社区班子力量不均衡、社区干部之间缺乏日常工作交流平台等问题,协会成员协同鸿山街道社区两级组织进行重点攻坚,在开发区征占土地等市区重点工作的推进,在调节社区与社区之间因占地界限,在重大节日、庆典期间的安保维护稳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四,大力开展民心工程。

首先设立教育奖励基金,对鸿山街道社区考上大学的农业户口的家庭子女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其次办理“敬老医疗卡”。

解决鸿山街道社区60周岁以上老人的看病问题。

再次实施意外伤害救助。

鸿山街道社区内凡是遭受火灾、失窃、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居民均可申请这项基金。

最后是拓宽社区居民就业途径,积极动员鸿山街道社区企业吸引鸿山街道社区劳动力,解决群众就业的实际困难。

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论证相结合,立足于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鸿泰苑一社区化解基层矛盾的实际案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通过个案折射我国社区基层矛盾化解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后,为我国社区基层矛盾化解提供了经验,推动社区更加持续健康地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社区作为城市的重要基层单位,社区的稳定关系着城市的发展,社区基层矛盾地化解机制能够有效地促进社区的和谐,维护城市的稳定。

鸿山街道首创的“社会矛盾社会治”的大调解机制,将社区基层矛盾化解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基层,有效地推动鸿山街道的稳定与发展。

本文通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式,结合社区治理、社区创新管理的理论,对鸿山街道的社区基层矛盾化解机制进行案例分析,总结鸿山街道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的成果,并总结归纳具体的问题与原因,从而提出具体的完善策略,为我国其他地区基层矛盾化解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在社区基层矛盾地化解机制中应当做好服务工作。

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倡导与动员方式去鼓励基层矛盾在基层解决,通过政府财政支持,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解决社区公共服务矛盾、社区治安管理矛盾、社区养老服务等。

2.在社区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的构建上,要建立社会大调解的机制。

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建立多级调解机制的方式,特别是要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才能真正让社区矛盾纠纷的化解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体现社区居民的利益。

3.社区基层矛盾化解机制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大发展环境进行管理上的创新。

我国提出要让律师进入到基层矛盾的调解中,而律师介入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能够有效地解决社区基层矛盾问题。

鸿山街道未来的社会大调解机制也应当包括律师调解工作室的调解方式,积极的结合社会发展进行调解机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陈蕾.切实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矛盾化解作用[J].党政论坛,2018(07):

40-41.

[2]陈蕾.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矛盾化解的政策支持[J].党政论坛,2018(04):

44-45.

[3]李聪媛.民族旅游社区矛盾及其类型探析[J].经贸实践,2018(08):

234.

[4]朱丽霞.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矛盾源头防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社区治理的视角[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8(01):

67-71.

[5]史纪忠.浅议基层党建组织在解决社区矛盾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7(34):

136+139.

[6]吴立忠.论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功能[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33(03):

14-18.

[7]何琼琼.社会组织介入社区矛盾调解的案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8]杨继星.个体化时代的集体行动:

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的动机诉求与矛盾冲突——以广场舞为例[J].体育与科学,2016,37(03):

82-88.

[9]陈荣卓,颜慧娟.民生法治视域下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治理之道[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8-14+128.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姓名

校外学习中心

学号

证件号

批次

层次

专业

指导教师

课题名称

(第稿)

指导教师

评语

 

终稿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