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阅读一百天8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3946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0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阅读一百天8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 阅读一百天8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 阅读一百天8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 阅读一百天8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 阅读一百天8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阅读一百天88.docx

《中考语文 阅读一百天8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阅读一百天88.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 阅读一百天88.docx

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88

2019-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88

一、古诗词阅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

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首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请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二、文言文阅读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3.下面斜体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苟富

贵,无相忘  苟:

苟且。

B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

适逢。

C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

爱戴。

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

通“倡”,首发。

4.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先天下之忧而忧

子的独立性。

5.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

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B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

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6.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

三、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雪地上的画

孟祥菊

①那是是我生命中最寒冷的一个冬天。

由于工作失误,我给单位造成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做出适度赔偿之后,只好引咎辞职。

这期间,与我相恋了整整两年的男友,也打着去外省读研的借口,与我分道扬镳。

为了平复心情,我只身回到遥远的东北老家去疗伤。

②家中赋闲的日子,我每天除了读书就是看电视,再就是百无聊赖地睡大觉。

看着我日渐消沉的瘦弱模样,上了年岁的父母虽然心疼,却不敢多说什么,只怕为我增忧伤。

③一个晴朗的冬日,我照例睡到自然醒。

睁眼一看,外面竟然是白茫茫的一片。

下雪了。

我胡乱吃了几口饭,静静地走到户外去散心。

乡村的雪景很美,整个山村都被一层纯净的银白色覆盖着,变得素雅而清爽。

道路两侧落光了叶子的洋槐树上,零星地挂着一些小雪球,风儿一吹,便有细碎的小花瓣簌簌地落下来,俏皮地钻进路人脖颈。

④拐过那条熟悉的老街口,我来到村中央处一块狭长的开阔地。

记忆中,这里是一片无人管辖的荒甸子,一年四季,臭气冲天。

近几年,却在村支书的带领下,逐步将其开发成一个小型游乐场,供人们茶余饭后健身之用。

⑤大概是天冷的缘故,偌大的游乐场里只有几个孩子在热热闹闹地滚雪球,时高时低的笑声,震落了树上的片片积雪。

忽然,我被东南角处的两个人影吸引了去,那显然是一对母子,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红

色的,像燃烧在雪地里的两团火。

走到近前,我看到年轻的女人蹲在地上,正耐心地教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子用树枝作画。

纤尘不染的雪地上,清晰地映着男孩子做的画,那是一座有门窗的小房子,旁边还有一棵枝大粗壮的大树。

男孩正在女人的指点下,哆嗦着右手在大树顶端涂着什么……

⑥女人见我走近,礼貌地站了起来,我也微笑着与她打了招呼,并连夸男孩的画画得好。

男孩听到声音,抬头望了望我,露出一脸的木然,随后低头继续作画,一边画一边用不大清晰的口吻自言自语着:

“小房子——我和妈妈——的家……”年轻的母亲对男孩的表达竖起大拇指,并俯身在男孩的额前轻轻地亲了一下,露出一脸的骄傲。

⑦趁着男孩画画的空当,我和女人攀谈起来。

女人告诉我,她的儿子患有先天性脑瘤,吐字不清,走路不稳,医生预言,儿子最多活不过三年。

讲到这里,女人看了看儿子,略带欣喜地继续说道:

医生的话不能全信!

今天就是我儿子五周岁的生日!

你看他各种生命体征基本完好,不仅能用简单的语言与成人对话,还会独立走路,更主要的是他正变得越来越聪明,已经能够按照大人的指点,画出内容丰富的画来……女人

一直在陶醉地讲述着,堆满细纹的脸上露出憧憬的模样。

过了一会儿,男孩的画画完了,我终于认出,他胡乱涂抹的,是一轮残缺的太阳,参差的边缘处,居然透着浅浅的光芒……

⑧女人提醒男孩该回家吃药了,男孩机械地站起身来,露出一脸的痴笑,我忙说了句“祝你生日快乐”,并随手将左手腕部的一串平安珠送给了他。

男孩囫囵着说了一句“谢——谢——”,然后乖巧地牵着母亲的手,簸着右脚,奋力朝着家的方向挪去。

⑨望着

男孩残留在雪地上的画,我的内心猛地一颤。

其实,男孩本身就是一轮不曾圆满的太阳,他却以微弱之光,驱走了年轻母亲心中的阴霾,并唤起一家人坦然面对生活的勇气。

于是,属于他们的每个日子,才会在一种有望的等待中,变得愈发有了奔头……

⑩第二天一早,我欣然辞别父母,径直回到我跌倒过的城市去打拼。

多年后,我终于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完成了自身职业生涯的“三级跳”,并径直做到了总经理助理的位置。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而今,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我的眼前总会映出脑瘤男孩雪地上留下的那轮残日,它虽不完满,也不耀眼,但发出的光和热,足以能够将我前行的路照亮……

7.根据下面的提示,梳理文章的情节:

       ——户外看男孩雪地作画——          

8.分析第七段中“他胡乱涂抹的,是一轮残缺的太阳,参差的边缘处

,居然透着浅浅的光芒……”中“居然”一词的含义。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

“居然”有“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之意,一

9.第八段中画线句子“男孩囫囵着说了一句“谢——谢——”,然后乖巧地牵着母亲的手,簸着右脚,奋力朝着家的方向挪去。

”有什么表达效果。

10.阅读全文,说说“我”见到那对母子前后,有什么心理变化?

11.通过阅读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二)议论文

阅读

百无一用非书生

常有人言:

“百无一用是书生。

”其实大谬!

②君不见:

蔺相如,书生也,完璧归赵,义折廉颇,谱就千古佳话;西汉张子房,书生也,“运

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大汉三百年锦绣江山;蜀汉诸葛亮,书生也,怀五湖四海之志,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功成八阵图;北宋范仲淹,书生也,西陲守土,保疆卫国,令强寇丧胆;康有为、梁启超,书生也,奋发意气,公车上书,励志图存,戊戌变法。

虽只百日,却给暮气沉沉的晚清带来了一线生机。

 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一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读书人,以主宰国家命运的雄心壮志,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才伟略,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激情,让中国大地

换了人间。

④意气书生,不为帝王唱颂歌,只为苍生伸正义,社会在他们的呼喊声中变革,历史在他们的手里改写,世界在他们的智慧推动中前进;书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吟风弄月、舞文弄墨,本是看家本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更显超迈才情。

悠悠华夏五千载,光辉灿烂的文明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由此可见,百无一用非书生!

  ⑤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书生的作用更是巨大!

⑥国家的竞争中,科技和知

识的载体——书生们,理所当然地成为综合国力比拼中的决定因素!

科教兴国,各行各业的书生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亿万书生正以一身所学,建设锦绣家邦,复兴伟大中华。

⑦百无一用的书生,指的是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书呆子。

真正的书生绝非“纸上之阅历多,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

,经济之精神少

”的书呆子。

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俊杰!

⑻百无一用非书生,天生书生必有用。

(选自《格言·2013增刊》作者:

孙亮略有改动)

7.阅读文章①一④段,简要分析①一④段的论证思路。

(3分)

8..文章第⑤段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起到哪些作用?

(3分)

9.请为第⑥段划线句补写一个具体的事实论

据。

(2分)

10.你怎样理解第⑦段中“寻章摘句”一词?

(2分)

11.真正“有用”的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

(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略。

 

2019-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89

一、古诗词阅读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尾联诗人引用了“黄金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乙】班超字仲升

,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

,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左右皆笑之。

超曰: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3.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2)由是先主遂诣亮

(3)不耻劳辱               (4)尝辍业投笔叹曰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2)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5.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

”表达效果相同的句子。

【答案】左右皆笑之。

6.试结合原文分析两文在刻画人物这方面的异同点。

三、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32个未接电话

①去年12月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似乎要下雪。

②我和同班同学小华

留在学校补课,直到下午3点半才离开学校。

我们一路小跑着来到车站,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辆公共汽车开走了。

还好,没多久,又来了一辆,我们想都没想就跳上车

,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

这时,天色渐暗了,街道两旁亮起了路灯。

令人惊喜的是,下雪了!

我们住的城市几乎从不下雪……我们兴奋地望着窗外。

在柔和的灯光下,雪花在空中轻轻飞舞,把整个城市装点得格外宁静、祥和。

如果雪一直下到明天,这个城市将会变得一片银白,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

想着,想着,不知过了多久,我觉得大约该下车了。

定睛一看,糟了!

怎么这么陌生?

原来我们搭错车了!

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找手机,想联系妈妈。

可是翻遍了书包也没有找到,一定是早上落在家里了。

更令人沮丧的是,我还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手机号码。

四下张望,尽是陌生的面孔,我有些害怕了。

我和小华决定不下车,跟着车返回到上车的地方。

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上车时的车站。

更糟糕的是,由于下雪,我们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停运了!

小华忙给家里打电话,可是她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

这么晚了,我还没到家,爸爸妈妈一定很着急!

我自己也急得想哭。

我们俩孤零零地站在车站,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害怕,我们不停地哆嗦……

  ③我是一个15岁的女孩,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是那种看见客人来了就想往房间里躲的孩子。

从小我就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他们也很疼爱我。

爸爸妈妈在塔沃拉地区开了一家服装公司,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要到半夜

才回家。

因为不放心我和弟弟,所以放学后让我们直接去公司,在那里吃饭、做作业。

  ④去年,我上了当地一所著名的高中。

学校功课很多,考试也很难。

不过,为了妈妈,再难我也愿意。

学校离公司很远,还好,学校附近就是车站,开往各地的公共汽车很多。

平常我总是中午1点钟放学,两点钟就可以乘公共汽车到达公司……

  ⑤大雪还在下,这时我们已丝毫没有了欣赏雪景的心情,只是呆呆地站着。

终于,小华的手机响了,是她的一个朋友打来的,问小华是否和我在一起,还说我妈妈很担心我,问我们为什么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

挂断电话后不久,弟弟打来了电话,他一个劲儿地责怪我:

怎么在外面呆了这么久,妈妈急得都哭了,说再不回来就要报警了

我告诉他,我们搭错了车。

晚上7点左右,终于盼来了叔叔,他先把小华送回家,然后带我回家。

  ⑥一到家,我马上去拿手机,手机上的来电显示让我震惊:

32

个未接电话!

20条信息!

在我没有回来的这几个小时里,妈妈居然给我打了32个电话,发了20条信息!

顿时,强烈的自责让我无地自容。

我哭了,我无法想象这几个小时妈妈是怎么度过的

!

  ⑦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对不起妈妈。

第二天一大早,我见到了一脸疲惫的妈妈,我流着眼泪向妈妈道歉。

妈妈慈爱地说:

“你长大了,以后出门一定要记得带手机。

  ⑧通过这件事,我想了很多。

是的,我已经长大了。

也许,我要改掉的不是忘带手机的毛病,也不是记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而是要学会应付突发事件。

妈妈,请您放心吧!

以后,我一定会变得坚强起来!

7.分析文章以“32个未接电话”为标题的作用。

8.选文的第③④语段属于什么写作顺序?

作用是什么?

9.说说文中有关“我”和小华被叔叔送回家这一情节只用了一句话来叙述的的原因。

10.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我”或者妈妈的性格特征。

11.选文第②⑤语段的环境描

写有何作用?

12.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说说你得到的启示(至少说3个方面)。

   

于与家长交流:

从错过车站、忘带手机等谈做事要心细等。

(二)议论文阅读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

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

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

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

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

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

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

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

其三,就是功利化。

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

这个社会都在

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

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

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

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

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1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4.“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指代什么?

15.第②节从哪些方面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慢阅读”?

16.文中④到⑥节从哪两个方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

论述的角度与前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17.阅读最后一段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