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3752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docx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docx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

的4倍是________,6个

是_______。

2、小货车每次运

吨货物,4

吨货物要运________次。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米,长与宽的比是3∶2,它的面积是________。

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则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5、分针长度为1cm,当时间由12:

00到13:

30,分针走了___圈,它的尖端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_。

6、圆的周长是628cm,它的半径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

7、图书馆共有180本书,按4:

5的比例分配各甲乙两个班,甲班可分________本,乙班可分________本。

8、18∶3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8∶36的比值是()。

9、()∶()=

=9÷()=

10、

是(),()的

二、判断题(5分)

1、如果A:

B=4:

5,那么A=4,B=5()

2、大牛和小牛的头数比是4:

5,表示大牛一定比小牛少。

()

3、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6倍()

4、某商品打“八五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85倍出售()

5、一瓶纯牛奶,亮亮第一次喝了,然后在瓶里兑满水,又接着喝去。

亮亮第一次喝的纯奶多。

()

三、选择题(5分)

1、与0.25:

0.45比值相等的是()

A、2.5:

45B、5:

9C、9:

5

2、甲是乙的

,乙是丙的

,甲是乙的()

A、

B、25C、

3、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长和宽之比为5:

3,长方形的面积是()

A、16B、30C、60

4、已知a的

等于b的

(a,b都不为0),a、b关系为()

A、a=bB、a>bC、a

5

四、化简下面各比为最简整数比(6分)

6:

10=12:

21=

:

=

0.4:

0.6=18:

24:

36=240:

100:

300=

五、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2=

×

=

÷

=8×

×

=

=(

+

)×2=3÷

÷3=24:

36=

2.解方程6分

x=

=8

3.列式计算:

(12分)

<1>、一个数的

,这个数的

是多少?

<2>、55的

减去

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3>、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数是30,乙数是多少?

六、应用题(38分)

1、小明和小华共收集了96枚邮票,他们各自邮票的比是13:

11。

小明和小华各有多少邮票?

2、红星小学五年级有男生98人,女生112人。

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的

,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3、一个草地的平面图如下:

请分别求出草地的周长和面积。

4、某粮店上一周卖出面粉18吨,卖出的大米比面粉多

,粮店上周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5、我国人均土地面积比世界人均土地面积少

,世界人均土地面积为

公顷,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为多少?

七、附加题(10分)

下图是学校的运动场。

跑道宽5米。

小明跑内道,小华跑外道。

       

(1)两人跑完一圈各是多少米?

(2)两人要在这样的跑道上比赛,要经过一个弯道,终点一样,那么两人的起跑点要相距多远才公平?

 

课题

分数混合运算

备课

执教

设计

理念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重点抓“运算顺序、计算方法和书写形式”这样三个关键问题,这就是混合运算教学的重点,这样从讨论内容和评价内容突出这三个关键问题在本节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教学重点突出

学习

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知道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能正确按混合运算顺序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过程与

方法

.知道在分数混合运算中,有时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并能正确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简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地、灵活地应用运算定律来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简算。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地、灵活地应用运算定律来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简算。

教学准备

算式若干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法

学法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23+16=38-14=47×25=59÷56=

二、进行新课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师:

前面学习过哪些混合运算呢?

教师:

计算这些混合运算时要注意哪几个问题呢?

通过教师的追问引发学生的积极回忆。

2.出示教学例1:

34-34×16

         29÷[(12+16)×43]

  先抽学生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然后抽学生在黑板上来计算,让其他学生注意这个同学的计算顺序和书写形式

学生汇报结果,并分别说一说一步计算的分数加、减、乘、除法该怎样计算?

学生:

学习过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生答:

第一题的运算顺序是: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第二题的运算顺序是:

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第六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3.出示例2:

38+13÷59+25。

  

(1)教师先让学生观察:

这道题按上一节课学习的运算顺序,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即:

  38+②13÷①59+③25

(2)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三、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教师:

在分数混合运算中是否所有的题都能使用运算律来使计算更加简便呢?

  学生:

不是。

  教师:

那怎样才能在分数混合运算中合理、灵活的运用运算定律来计算呢?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

先要观察题中的数的特点,然后根据每个计算步骤的前后具体情况分析,能否用运算律?

能用什么运算律?

四、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

(按要求添括号)

2.练习二十一第1题剩余题目,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

五、课堂小结

  教师: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在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试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一第6~9题

教后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1

备课

执教

设计

理念

本节课以具体的三峡工程情境为基础,以问题解决的过程为主线,强调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同时注重以一个点的解决从而获得整个问题的解决

学习

目标

知识与

能力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与

方法

能解决求此类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法

学法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分析分率句。

  小黑板出示:

  

(1)梨树棵数是杨树的45。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的67。

  教师提问:

这两句话中,分别是把谁看作单位“1”?

你从分率句中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2.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引入:

这是我搜集到的有关三峡工程的一个信息。

出示例1及条形图。

学生观察:

你从这道题中获得哪些信息?

你能完整的叙述一下吗?

(2)分析信息,理解关键句

教师提问:

这些信息中,你觉得哪些信息比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

同桌互说,

  全班交流

较重要?

你对“比___的水位低752”、“比___提高19156”怎样理解的?

用分析分率句的方法和同桌间说说它们的意思。

3)解决问题,交流方法。

教师: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求出___的水位是多少米吗?

自己在练习本试一试

(4)学生独立解决“___的水位米数”问题,全班评价

2.比较小结,即时练习。

  

(1)教师提问:

比较几种不同的解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你更喜欢哪种解法?

回顾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今天解决的分数乘法问题有什么特点?

关键是什么?

三、同类拓展,应用提高

  1.课堂活动第2题。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各自的解法

四、全课小结

  通过学习,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可以怎么解决?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学生默读课堂活动第2题,理解分率句“我国占其中的14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二第5、6题

教后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

备课

执教

设计

理念

本课围绕问题解决的一般模式,按照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小结的程序进行教学,给学生今后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

同时注重学生知识的主动获得,注重在不同的解题思路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

目标

知识与

能力

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过程与

方法

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入

  1.分析分率句。

  ①八月比七月节约了111。

②现在的产量比原来增加了18。

  在弄清单位“1”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从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全班评价。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分数问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主题图,教师提问:

你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教师提问: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画图帮助我们分析。

  教师: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题中的信息画出来。

 全班交流画图情况,教师结合长方形图进行分析。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对于简单的问题直接列式解决

全班交流画图情况

教师:

这道题的两个分率句都是谁为单位“1”,要求两年共退耕还林多少公顷必须先求出什么?

  学生交流后,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并板书在黑板上。

全班交流两种解法:

  

(1)1840×12+1840×38

(2)1840×(12+38)

教师重点分析第2种解法

同桌互相交流两种解法。

  教师:

按照刚才我们分析方法,这道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并解决)

  学生在练习本上提出问题,并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2.即时练习,应用提高。

  练习二十二第7题。

三、课堂小结

  教师: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解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略

 

板书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完成,边做边思考:

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全班讨论:

用去了13和用去了13千克有什么不同?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二第8~10题

教后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3

备课

执教

设计

理念

从原有知识出发,紧紧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多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同时注重解决方法的迁移,充分尊重与相信学生,让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解题思路,在对比中深刻体会同一问题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得到解决,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

目标

知识与

能力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过程与

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出示:

  

(1)白海货运码头有540吨货物,运走了59,运走了多少吨?

  

(2)白海货运码头有540吨货物,运走了59,还剩多少吨?

2.多媒体课件再出示:

  白海货运码头有一批货物,运走了59,运走了300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

 3.综合前面解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前面的解决问题中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

  教师:

这道题和我们前面复习的哪道题比较相似?

    教师:

我们把这两道题对比分析。

指导学生说出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列表分析

生独立算

全班交流,画线段图

全班讨论

学生:

和前面复习的例题比较相似。

教师:

像这样的问题该怎样解答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在前面解决问题中,我们经常用到哪些分析方法呢?

  让学生对照板书说出前面用到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画图分析法、找等量关系和分析数量关系等方法。

  教师:

下面请同学们在这几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

有采用画图分析法来解决问题的吗?

请一个同学来汇报一下。

  在选择用画图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学生中选一名学生代表汇报。

  先让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画的线段图:

教师选择一位用算术方法解决的同学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汇报:

  240÷(1-59)=540(吨)

  教师结合算式和线段图重点追问:

(1-59)是指什么?

第二步为什么要用除法?

 2.练习。

  教师:

刚才同学们用画图分析法和找等量关系等方法解决了例3的问题,下面请你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第111页课堂活动第1题。

四、总结

  教师: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先独立分析,再小组交流,最后抽学生汇报。

 

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画的线段图:

 

生举手回答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三第1、2、3、4题

教后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4

备课

执教

设计

理念

本课中,仍然以分率句分析为突破口,通过分率句中得出的大量信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学生解题思路的叙述能力培养,并以此带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强调同一问题不同解题思路比较,在比较交流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习

目标

知识与

能力

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

过程与

方法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解题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

一个花园种了茶花35株,是牡丹花的57,牡丹花种了多少株?

  教师小结:

解决分数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分率句,找出数量关系,用比、方程、分数的方法进行解决。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运用前面研究的方法继续解决分数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教师出示例4,学生说说题目中的信息。

  教师:

这些信息中,哪句最关键?

你从分率句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你说能出哪些数量关系?

  全班反馈,教师重点板书等量关系:

  观赏植物种类+食用植物比观赏植物多的=食用植物的种类

  食用植物的种类-观赏植物种类=食用植物比观赏植物多的

  食用植物的种类-食用植物比观赏植物多的=观赏植物种类

  教师提问:

根据这些等量关系,你能列方程解决这道题吗?

  学生列方程解决,教师巡视。

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你是怎样做的?

同桌相互说说得到的信息和数量关系

全班交流,

教师:

除了用方程,这道题还可以怎么解决?

  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还会有用比的方法解:

610÷(50+11)×50

  用分数的方法解:

610÷(1+1150)

对于不同的解法,教师要追问解决问题的思路。

  小组讨论:

比较几种解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你喜欢哪种解法。

  全班汇报,教师强调不同解法的优点,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题。

2.对比练习。

  练习二十三第6题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三第5题。

  让学生弄清表格中的信息,提问:

这几句话中分别是以谁为单位“1”的?

  抽学生回答后,请学生自己提出两个问题并解决。

抽学生展示不同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全班评价。

然后同桌互评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解题方法。

  2.练习二十三第9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箩筐:

15×

水泵:

320×

再加起来

30+9+192=231元

②先算三种农具的总价,再算打折后的价

 

学生交流

 

学生独立解决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三第7、8题。

教后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5

备课

执教

设计

理念

本课打破工程问题旧有的教学模式,以工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为基础,以假设法引领学生探究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特别是通过“假设数据不同,得到结果相同”的讨论,深入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

学习

目标

知识与

能力

.让学生经历用“假设法”解决分数工程问题的过程

过程与

方法

理解并掌握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的分数工程问题的基本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利用假设法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

能利用假设法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法

学法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

  教师:

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先让我们看一个修路队修路的情况。

  课件出示一个修路队修路的情况:

  

(1)修一条300米的公路,甲队修10周完成,平均每周修多少米?

  

(2)修一条300米的公路,甲队每周修30米,多少周能完成?

指名学生口答,教师提问:

你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的?

根据回答,教师板书: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追问:

要求工作时间,需要知道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分析题目信息。

  王庄村要修一条公路,甲队10周完成,乙队15周完成。

如果两队同时从公路两端修,几周可以完成?

  教师:

观察题目,要求合修的时间,需要知道什么?

(教师指着数量关系)

学生口答

生:

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

学生:

需要知道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

教师:

这里工作总量,也就是公路全长并没有告诉我们?

我们可以怎么解决?

2.辨析各种解法。

  

(1)学生用假设法解决,老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各种方法,并抽不同假设的同学板书自己的方法。

  

(2)小组交流:

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方法,看看其他同学的方法能给你什么启示?

  (3)全班展示并评价各种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3.分析工程问题的特点。

  评价:

除了假设300米,60米和单位“1”的,其他同学假设的多少?

得到的结果又是多少呢?

  引发思考: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你们各自假设的公路全长不同,但答案都是6周,为什么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全班交流:

你有些什么发现?

与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4.即时练习。

  像合修一段路的问题,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

  出示:

一件工作任务,甲要4小时完成,乙要6小时完成。

如果两人合作,几小时可以完成这件工作?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5.揭示课题。

  像做一项工作、修一条公路这样的做工问题我们把它叫做“工程问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6.小结反思:

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解决的工程问题,你觉得有什么特点?

可以怎样解决?

  根据全班的讨论,得出解决工程问题可以用假设法,利用具体的数量关系进行解决,也可利用分数方法进行解决。

三、巩固反馈,同类拓展

  1.课堂活动第1、2题。

2.拓展练习。

一批布,可单独做上衣20件,单独做裤子可做30件。

如果将上衣和裤子配套做,可做多少套?

四、全课小结

  说说今天你的收获?

小组交流:

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方法,看看其他同学的方法能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四第3~6题

教后反思

课题

负数初步认识

备课

执教

学习

目标

知识与

能力

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过程与

方法

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法

学法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

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教师小结:

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

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

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

  同学们,你们对情境中的内容一定相当熟悉吧?

你能给大家讲讲“哈尔滨零下6至3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

  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

活动:

先独立思考并举例,然后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奇数,偶数……

学生讨论思考后反馈

负数的初步认识

(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

试试看。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2。

(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出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和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18页试一试。

  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3.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我们把像+6、3、+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55等这样的数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