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树地基基础类国标中强制性_精品文档.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2051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玉树地基基础类国标中强制性_精品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方玉树地基基础类国标中强制性_精品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方玉树地基基础类国标中强制性_精品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方玉树地基基础类国标中强制性_精品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方玉树地基基础类国标中强制性_精品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玉树地基基础类国标中强制性_精品文档.ppt

《方玉树地基基础类国标中强制性_精品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玉树地基基础类国标中强制性_精品文档.ppt(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方玉树地基基础类国标中强制性_精品文档.ppt

地基基础类国标中强制性条文地基基础类国标中强制性条文制定存在的问题制定存在的问题方玉树1何平2黄家愉3(1后勤工程学院)(2重庆市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监督站)(3重庆市设计院)1引言n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对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影响重大,因而制定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必须慎之又慎。

在学习和应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过程中,发现它们在强制性条文制定方面尚有不够完善之处,本文对此进行讨论,欢迎批评指正。

n上述规范分别简称勘察规范、地基设计规范和地基施工规范或统称三部国标。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勘察规范和地基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包含了非强制、不应强制、无法强制和无需强制的内容。

这些不应有的内容使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难以检查和评价,是否违反了强制性条文难以判断,是违反了行政法规还是违反了技术标准难以辨明。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1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第1.0.3条规定:

“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1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n“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属于无需写入勘察规范或其它技术标准的内容,从而也属于无需强制的内容。

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并不是一个技术上的要求,而是先于三国标在2002年9月25日就已发布施行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规定。

未经勘察即进行设计和施工不是技术上的违规行为而是直接的违反行政法规行为。

将其写入强制性条文,使该条文所在国标成为含有行政法规内容的非纯技术的标准,使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成为含有建设法规监督的监督活动。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1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n“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属于不应强制的内容。

各勘察阶段的要求很多,严格程度不同(有的用“必须”和“严禁“,有的用“应”或“不应”、“不得”,有的用“宜”、“可”或“不宜”),大多数未要求强制执行(即不是强制性条文)。

把“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纳入强制性条文,使是否违反了强制性条文难以判断。

如:

第4.1.6条(非强制性条文)规定“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按表4.1.6确定”,这是初勘阶段要求的一部分,未按该表确定间距是否违反强制性条文?

对此难以作出判断。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1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n“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和“资料完整、评价正确”属于无法强制的内容。

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正确反映”、“查明”、“精心”和“评价正确”的要求并无硬指标;由于在资料提供的规定(见第14章)方面除勘察报告文字部分的要求外不但无强制性条文而且几处用了“宜”、“可”和“必要时”具备哪些资料才算达到“资料完整”的要求也无硬指标。

将这些要求纳入强制性条文使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无法检查和评价。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1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第4.1.18条第4款规定: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第5款规定:

“在上述规定范围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这属于无法强制的内容。

加深多少才算“适当”,怎样调整深度才算达到“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的要求,并无硬指标,这样的规定纳入强制性条文使是否违反强制性条文难以判断。

第5款同时也是不应强制的内容,因为违反该条款并不会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1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第4.1.17条规定:

“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

从严格程度用词为“可”的角度来说,这属于非强制的内容.从“适当减少”一语来看,这属于无法强制的内容,减少多少才算“适当减少”并无硬指标.从内容的性质来看,这属于不应强制的内容,不减少勘探点数量,并不会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1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第4.1.20条规定:

详细勘察中“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

这属于无法强制的内容。

在某种情况下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为多少才算达到“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确定的要求,并无硬指标.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2地基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第3.0.2条第3款规定:

“表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

这属于不应强制和非强制的内容。

一方面对表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作了变形验算对保证工程安全和正常使用无任何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条文中的严格程度用词是“可”。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2地基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第3.0.4条第1款规定: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此项规定实际上是要求在确定基础底面积或桩数时采用定值设计法。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2地基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这属于不应强制的内容。

地基设计规范可以而且应该对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和桩数提出安全度要求,不应不允许各地方采用以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因为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符合国标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GBJ8385)、国标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和国标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规定,相对于定值设计法前进了一步。

原来的重庆地基设计规范用的是极限状态设计法,这一做法成为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理由之一,此次修编时,为了不明显违反强制性条文,又回到定值设计法且不得不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这两个无法合理解释的概念。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2地基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第7.2.7条规定:

“地基土为欠固结土、膨胀土、湿性黄土、可液化土等特殊性土时,设计要综合考虑土体的特殊性质,选用适当的增强体和施工工艺”。

这属于无法强制的内容。

哪些增强体和施工工艺是“适当”的,在地基规范中并没有明文规定。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2地基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第10.1.1条规定:

“基槽检验可用触探或其它方法。

”这属于非强制的内容。

本条规定并没有排除哪些方法且严格程度用词为“可”,因而不具有强制性质。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2地基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第10.2.9条规定:

“加层、扩建建筑物”和“需要积累建筑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工程”“应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进行变形观测”。

n“加层、扩建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进行变形观测”属于不应强制的内容。

有些建筑物加层或扩建后仍是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物,它们显然不是非进行沉降观测不可。

n“需要积累建筑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工程”“应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进行变形观测”属于无需强制的内容。

这类工程的监测纯粹是积累建筑经验和进行设计反分析这两项工作自身的需要,并不是保证建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的需要。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2地基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第5.3.4条规定:

“对表中未包括的建筑物,其地基变形允许值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确定”。

这属于无法强制的内容。

确定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对某一建筑物给出的某一地基变形允许值是否与“使用上的要求”和“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匹配(是过严还是过松),不同的专家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2地基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第6.1.1条规定:

“山区(包括丘陵地带)地基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

a.建设场区内,在自然条件下,有无滑坡现象,有无断层破碎带;b.施工过程中,(因)挖方、填方、堆载和卸载(等)对山坡稳定性的影响;c.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性;d.岩溶、土洞的发育程度;e.出现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可能性;f.地面水、地下水对建筑地基和建设场区的影响”。

2强制性条文中不应有的内容2.2地基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应有内容这基本上属于无需写入地基设计规范的内容,从而也属于无需强制的内容。

上述问题除第二个问题外都属于勘察需要查明的工程地质条件方面的问题,都应在勘察成果文件中得到反映。

设计单位应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工程设计并不是一个技术上的要求。

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设计单位未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工程设计并不是技术上的违规行为而是直接的违反行政法规行为。

该条也属于无法强制的内容。

“考虑下列因素”这样的要求是不明确的,工作做到什么程度算“考虑”了“下列因素”并无硬指标。

3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当助动词强制性条文应是无条件执行的条文,故主句应采用最严格的助动词。

根据三部国标的“用词说明”,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是“必须”和“严禁”。

但勘察规范的全部强制性条文,地基设计规范的全部强制性条文和地基施工规范除第7.1.3条外的全部强制性条文都没有这样做。

这些强制性条文主句所用助动词有下列情形(不包括上一节所述强制性条文中主句所用助动词为“可”的不应有的内容)。

3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当助动词n助动词均用“应”和“不应”(或“不得”)勘察规范第4.1.11条、条4.1.17条、第4.1.18条、第4.1.20条、第4.8.5条、第4.9.1条、第5.1.1条、第5.2.1条、第5.3.1条、第5.4.1条、第5.7.2条、第5.7.8条、第5.7.10条、第7.2.2条和第14.3.3条共15条;地基设计规范第3.0.2条、第3.0.4条、第5.1.3条、第5.3.1条、第5.3.10条、第6.1.1条、第7.2.7条、第7.2.8条、第8.2.7条、第8.4.5条、第8.4.7条、第8.4.9条、第8.4.13条、第8.5.9条、第8.5.10条、第8.5.18条、第8.5.19条、第9.1.3条、第9.1.6条、第10.1.1条、第10.1.6条、第10.1.8条和第10.2.9条共23条;地基施工规范第5.1.5条。

3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当用词n“应”、“不应”(或“不得”)与“必须”、“严禁”混用勘察规范第1.0.3条;地基设计规范第6.4.1条和第9.2.8条地基施工规范第4.1.5条、第5.1.3条和第7.1.7条。

3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当用词n部分用“要”地基设计规范第7.2.7条;地基施工规范第5.1.4条。

n部分未用助动词地基设计规范第3.0.4条、第5.3.4条和第6.3.1条;施工规范第4.1.6条和第7.1.7条。

3强制性条文中的不当用词顺便指出,勘察规范和地基设计规范中的不当用词并非仅仅出现在强制性条文中,在非强制性条文中还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不该用“可”之处用“可”。

据粗略统计,存在这种情况的,在勘察规范中有41条,在地基设计规范中有38条。

根据勘察规范和地基设计规范的“用词说明”,在这两部规范中“可”与“宜”同义而不取“允许”或“能够”之义。

但在不少条文中,所用“可”是取“允许”或“能够”之义(多取“允许”之义)而不是与“宜”同义。

4强制性条文的“错位”根据地基设计规范“总则”中对其适用范围的规定,地基设计规范只能制定关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的强制性条文。

但该规范中一些强制性条文已经超出其适用范围。

因而,严格地说,这些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