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1.docx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1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本节课在观察种子这一环节的时候,当对种子外部观察前,我先引导学生思考:
观察种子的哪些方面?
对于观察形状、颜色、大小学生都能谈到,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观察大树的方法,学生就能想到通过闻、摸等方法能获得关于种子更多的信息。
通过外部观察,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
对于三下的学生,仅仅观察到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表面的光滑度还不够。
于是,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十分重要,我认为时间要充足,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观察向纵深方向发展,也能帮助学生建立种子相同特点的认识。
学生通过解剖豌豆、花生、瓜子等种子,发现它们还有一层薄薄的皮,而且种子还能掰成两瓣,一瓣上还有小芽。
通过观察、梳理,学生认识到种子有种皮,还有胚根和胚芽。
值得提醒的是:
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所带的黄豆、绿豆未经过浸泡,导致种子不易掰开,即使掰开了,里面什么也看不到。
希望各位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准备材料时一定要做有心人,不要犯我同样的错误了。
本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和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已有认识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
《种植我们的植物》
植物的生长要经历播种-发芽-出苗-开花-结果-形成种子六个过程,本课重点的是掌握播种的方法,并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今天让学生准备材料做播种的实验,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氛围非常活跃,早就蠢蠢欲动想自己亲自播种,可是我却压制学生对播种的好奇心,先将播种的方法等一系列要注意事项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中规中矩的按照我设计的方式进行播种实验。
播种完后为了更好的观察种子在土壤中成长过程,直接引导出下一个用透明杯观察种子发芽的实验,看见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顺利的做好实验,我天真的认为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
可是,经过校长的点评,我犹如当头棒喝,顿时醒悟。
是啊!
这种方法不正是过去填鸭式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死方法吗?
这不正与新课标相悖吗?
惭愧之余把教案作一番修改,在三(6)班上同样的一节课,学生的反应和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做实验时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圈牢,他们的想象能力得到了足够大的空间,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不正是科学课上寻求的效果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只是传授方法,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疑惑的难题,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老师最后概括总结学生的结论,得出正确科学观点,这才是最终目的。
《我们先看到了根》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观察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并知道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熟悉的植物的变化过程进行教学,从根的生长,根的作用两方面,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数据、相互交流学习活动中,体会观察和研究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认识植物的“模型”,为学生认识和研究其他植物奠定基础。
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讲求实证的意识。
《种子变成了幼苗》
在五班教学此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对种植的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交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只有1/3的小组种植的植物张了两片子叶),通过交流反馈,我发现学生对观察的过程记录不够,每个班级只有少数同学进行了全程记录,这也是让我感到苦恼的地方。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高度和叶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植株(茎)的高度,观察叶有中心向四周生长的分布形态。
对于植物的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的认识,我采取了让学生猜测(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在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在反过来让学生解释:
“为什么我们在树林里会感到空气清新?
”、“为什么植物要在有光照的环境下生存?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释,学生对植物光合
《茎越长越高》
本课的教学设计应该说十分清晰,但在两个班教学中发现时间严重不足,分析原因,感觉花在“整理茎的变化”和“画统计图“两环节用时较多。
(一)交流整理茎的变化环节中,发现大多数孩子平时未对植物的生长变化做跟踪记录,故对茎的颜色变化、硬度变化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但对茎的高度的数据关注不够(这一情况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针对此情况,我拿出了自己的观察记录(在教学本单元时,为了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我和孩子们同时种植,并一直坚持记录)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学习记录的要点;另一方面,为后续画统计图提供依据。
由于观察的周期只有三周半,我是按每半周作一次统计:
第二周(茎的高度)0.5厘米,第二周半3.5厘米,第三周6.9厘米,第三周半7.7厘米。
交流后,引出统计表,引导学生合作将数据表现到统计图中。
教学时,我还增加了一个小环节:
先让学生观察绘制好的统计图,观察凤仙花茎的变化规律,比较凤仙花在哪个阶段生长速度最快?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这时,对教材中让学生预测未来几周凤仙花的高度进行了调整,改为让他们预测:
一周后,凤仙花的茎会长到多少厘米?
学生根据变化规律,猜测大约在8.5-9.4厘米之间。
这里很好地渗透了有根据地进行猜测的科学意识。
(二)在认识“茎的作用“这一环节中,我先提出问题:
“茎有什么作用?
”——学生猜测——设计实验(主要是芹菜浸泡在红水中的实验。
设计后,我让学生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观察记录(值得一提的是305班的陈昀越同学对观察十分细致,思维很严谨。
他通过观察,发现芹菜横截面有许多小孔,而且外圈的小孔有红水浸入,可能这些小孔是运输水分的;还有些小孔未染成红色,可能是运输养料的。
)这时我还将“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实验中的植株(整枝植株已完全变成红色)出示给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学生认识到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学最后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梳理不够,而且原本想给点时间让孩子拓展阅读〈各种各样的茎〉,感知茎的支撑作用,也没能开展。
一点思考:
要让学生的跟踪观察有效,跟踪记录真实,需要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同时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科学态度
开花了,结果了
本课有四部分:
整理我们以前的观察记录本,交流的重点是有关花与果的生长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开花与结果间的联系.提问他们凤仙花开花时,植株的高度有没有变化?
它凋谢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它的果实是在植株的什么位置长出来的?
接着采摘一朵盛开的凤仙花,从外到内撕开花的各个部分,粘在记录单上.并观察凤仙花的形状和颜色,描述它们.然后数一数植株上结出了多少果实?
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坚持测量并记录凤仙花植株的高度.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本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
观察蚕卵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再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
从学生的汇报看,他们的观察很到位。
例如:
他们能用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到蚕卵中心处略微向下凹,蚕卵有的是黄色,大多是灰紫色……这些说明学生已经能借助有效的工具进行细致的观察了,我感到十分高兴。
了解蚕健康生长需要的条件
在本环节中,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
(1)蚕要从卵里钻出来了,我们怎样迎接小蚕的诞生?
学生谈到了要为小蚕建立一个“家”,并在盒盖上钻些小孔、为它准备食物等。
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要在盒盖上钻孔?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蚕的孵化需要空气。
再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蚕卵的孵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问题
(2)蚕宝宝诞生了,我们怎样才能让它健康成长?
这里让学生根据以往的饲养经验来交流,同时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学生明确了蚕的健康成长还需要考虑光照、食物、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学习观察记录的要点和方法(这一环节不宜忽视)
提出两个问题:
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我们记录的?
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蚕的各个时期记录下来?
旨在引导学生科学、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蚕的生长变化》
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都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层到深层的顺序,层层递进去研究,挖掘。
但,今天我却打破了这种正常的认知顺序,巧妙地调整后,却调出了一份好心情。
蚕其貌不扬的外表,甚至说看见它那笨拙的的样子会有一种令人生厌的感觉,可它却有一种默默无闻,一心吐丝造福人类的可贵品质。
人们的记忆中早已没有了那其丑无比的笨笨虫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美化的,可爱的小生命。
今天,在进行蚕的身体结构认识的教学环节中,当我把一幅栩栩如生的蚕的图片出示在学生面前时,大部分学生都把脸转到一边,并不住地说:
“真恶心。
”个别几个学生虽没有做出那么强烈的反应。
但也只是为了免遭老师的批评。
我当时确实很气愤,可转念一想,如果换成我,不了解蚕吐丝的本领,看到这样一个面目可憎的小生命,也会有恶心的感觉。
要想深刻地了解剖析一种事物,需要建立在对它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基础上。
于是,我马上想到调整教学顺序。
先从后面的内容入手,我向学生生动地讲解了蚕这么小的生命,却能吐出那么多的蚕丝,人们用这些蚕丝织成了许多精美的丝织品…学生的心理在一点点变化,由厌恶到惊叹到喜爱,我抓住这个契机,问同学们:
“你们喜欢蚕吗?
”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
“喜欢。
”那么我们就带着喜欢之情再去观察这个小生命,研究一下它身体结构的特点。
学生都愉快地投入其中,其乐融融。
最初的厌恶之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教师不是书本的简单复制者,而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书本的升华再造者,活人教活书本堂课整体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学生通过分组实验体验了科学的探究性,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还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学生实验时,交代要求不是非常清楚。
这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有些步骤不清,应该在实验前通过展示或者教师口头表述,跟学生一个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其次,板书跟教学进度有些脱节。
为板书而板书,没有起到“引”和“归纳”的作用。
第三,观察指导学生的时间还不够。
因为多种原因,给学生小组思考的时间不是很充分,指导学生的力度还要加大。
第四,对于整个课堂的调控,还稍显弱化,应该力度大一些。
总体而言,通过这一次上课,自己收获颇丰,相信通过类似的活动,以及自己不懈的努力,自己一定会在以后的上课活动中干得更好,应该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蚕变了新模样》
通过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对蚕的前一段时间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刻的印象,自然的过到本节所学的内容——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我主要围绕着两个活动进行,第一个活动围绕着“蚕宝宝变成了什么样”进行。
在活动之前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蚕宝宝把自己裹在蚕茧里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学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各抒己见,然后通过观察,发现蚕宝宝变成了蚕蛹,再组织学生对蚕蛹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在学生观察蚕蛹的变化的过程,注意蚕宝宝和蚕蛹的比较,发现蚕蛹的身体特点。
另一个问题是蚕变成蛹以后,还会不会变成其他形状做出猜测。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学生对蚕蛹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接下来进行第二个活动对“蚕茧的观察”。
在这一活动中,我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第二步指导学生拉蚕丝活动。
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我对拉丝方法做了适当的指导。
在两个活动完成以后,再对所学知识做以适当拓展。
学生通过做这个实验不仅亲眼看到了蚕丝的如何制成,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种科学方法的魅力,让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养蚕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科学研究活动,它也是一次对“蚕文化”的深刻体验。
《蛹变成了什么》
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自由的组成4人小组。
人员定好之后,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在组内再选出“总指挥”、“解说员”、“音响师”、“记录员”等。
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而每个角色又都有各自的任务。
“总指挥”的作用就如同平时的小组长一样,去协调组内成员的活动;“解说员”是代表整个小组成员,向全班进行汇报的;“音响师”组织好全组的人员发表意见,并管好小组的纪律,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记录员”要做好实验的记录工作。
课上,各小组的成员配合默契,回答问题时妙语连姝。
为什么这样的合作方式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我想最重要的是把合作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他们可以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自由的发挥。
《标准》中指出:
我们要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
科学课没有绝对的“模式”可套用,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教材的不同,去精心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蚕的生命周期
本课通过录象让学生更加形象的体验蚕的一生,并且亲身感觉到蚕的生命周期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训练学生养成的记笔记的习惯。
但本课捎有欠缺的是未将学生的新发现深挖,并且没有注意积极的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真实感受到:
一、千万不能小看学生。
整个养蚕活动,学生是主人,我是一名组织者、服务者。
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知识面之宽出乎我的意料。
许多同学是从网上下载的资料,有的同学发现可以用牛奶来喂养蚕,这样蚕生长的速度变快,茧子的产量增加。
这不是科学探究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二、让学生在“做”中获得体验。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
”这也是对“做中学”的一种理解。
学生在养蚕活动中,发了很多问题。
其中有一位同学养的蚕死了一条,他一碰到我就问。
当时我并没有告诉他,而是先让他自己找找原因。
最后,他确定问题出在桑叶上。
经过调查,原来给蚕吃的桑叶是冰冻过的。
为了证明这一切,我建议他重新做个实验。
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后来他做了实验,证明蚕的死因确实在桑叶上。
三、教师应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我个人认为,这一单元不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应重在:
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