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302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docx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docx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26-P27

课题:

看一看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让学生知道哪是物体的正面,那是物体的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3>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观察讲台体验:

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只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语言表述自己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观察。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准备:

配图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形状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说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

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讲台。

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么样子的?

2、总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二、问题探究

1.讲解每个面的名称

2.板书:

正面、侧面、上面

3.拿出物体变换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4.组织学生互相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三、体验感悟

1.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

2.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

3.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

4.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

(1)、引导学生审题,

(2)、反馈:

2、口算

3、连一连,

4、观察一个物体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

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8页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一)

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站在一个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3个面

正面、侧面、上面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数学活动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孩子们很感兴趣,都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这些都让我体会到实施课改理念带来的快乐。

但从这节课中我又发现了学生在数学语言述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28-P29

课题:

看一看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活动,能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辨认简单物体。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动手拼摆书中要求的图形从上,侧,正面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用语言表述出来

<2>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活动,能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辨认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每组四块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积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长方体的三个面的名称(举起一个长方体)。

可是机灵狗没学会,谁愿意教一教他?

二、问题探究

1.指导学生模仿书上的积木图排列,

2.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

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为什么呢?

三、体验感悟

1.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

2.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

3.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

4.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

(1)、引导学生审题,

(2)、反馈:

2、口算

3、连一连,

4、观察一个物体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

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8页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二)

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站在一个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3个面

正面、侧面、上面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加深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培养,学生通过自己摆立体图形对空间的观念得到一定的提高。

 

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30-P31

课题:

节日广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真观察图画,说出图意,提出相关的乘法问题,并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物体的饿不同形状,辨认从各个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2过程与方法:

<1>认真观察图画,能够提出相关的问题

<2>让学生提出生活实际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乘法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全面观察,收集信息,发现并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节日广场去。

那里现在是一片欢腾的景象。

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啊?

(投影出示节日广场图)大家看,现在的广场上是不是很热闹呀?

二、问题探究

2说说图上的内容,体会祖国的美好。

师:

在广场上都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生:

图上有一群人在跳舞,旁边还有许多人在观看表演。

师:

演出一定很精彩,我们也去瞧瞧。

图上还画了什么?

生:

广场上有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气球。

3提出乘法问题。

(1)明确要求。

师:

我们来侃侃智慧老人给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你能提出哪些才问题?

(注意:

你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用什么方法来求?

(2)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3)集体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将本小组的问题提出来,指名某位同学来回答。

生:

请问共有多少人在跳舞?

生:

共有15人。

3×5=15(人)

生:

广场上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生:

由2个气球。

每束8个,共4束。

8×4=32(个)

生:

大的花有几朵?

生:

四八三十二,工32朵。

生:

小的花有几朵?

生:

工12朵。

可以看作2个4盆,也可以看作4个2湓。

生:

看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生:

5×2=10(人),共10人。

生:

照相的有几人?

生:

4×3=12人。

学生可能会提出其他问题,只要是对的,都要予以肯定。

三、体验感悟

1出示画面。

2说说图上都有谁?

在干什么?

分别在什么位置?

生:

一群少先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向烈士纪念碑行队礼。

师:

是的。

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今天幸福的生活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

同学们,请注意,队伍里面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

生:

是淘气,他也在纪念碑前面。

生:

图上还有小狗,它蹲在纪念碑的右侧。

生:

上面飞来一只小鸟。

四、实践应用

1、学生观察图,发挥想象力,想想谁看到了哪幅图?

连一连。

2、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连。

3、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说小狗、小鸟、淘气分别站在哪一面,看到的纪念碑是什么样子的?

五、小结

今天,我们跟着陶气到了“节日广场”,参加了“庆祝活动”和“悼念活动”,所到之处,都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22页

板书设计

节日广场

3×5=15(人)

8×4=32(个)

5×2=10(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通过有趣的情景图,培养了学生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

学生根据物体的不同形状,会辨认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也有少部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要进行个别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