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doc.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7182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doc.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doc.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doc

XXX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全册备课

1、能够认识200个生字,会写15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默度速度,在默读中思考。

3、通过学习课文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体会用词的准确,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4、通过课文的学习、体验、感受文章描绘的场景、形象、意境、故事,并在阅读感受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5、在口语交际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营设特定的情境,在双向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6、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打开思路,选择恰当的内容,新颖的角度。

讲评中通过激励点评,并且将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中,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7、综合实践中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的学习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全区教研:

一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及安排:

1草原

2课时

2*丝绸之路

1课时

3白杨

2课时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一

2课时

回顾*拓展一

1课时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33个,会写20个。

(2)能正确读写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了解叙述顺序,学习表达方法,会背诵指定段落。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各种有效手段,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情景。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3)通过揣摩相关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情感。

(2)学习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通过本单元各环节的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重点句子含义。

2,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情感。

3,学习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通过本单元各环节的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难点: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2,通过揣摩相关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情的方法。

题目

1草原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

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

2帮助学生理清叙述顺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光美。

课时重点

1指导学生识记、读写词语,理解词语。

2帮助学生理清顺序,把握内容,感受草原风光美。

课时难点

品悟文中优美语句。

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一、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

你去过(见过)草原吗?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

(学生可以通过唱歌、讲述等形式来交流和表达,如歌曲《天堂》《草原之歌》,也可以就自己在电视、电影、网络上看到的草原进行描述。

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

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播放歌曲《天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透过文字去体会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指名认读生词,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

2将词语抄写一遍。

3想一想:

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读了这篇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美)哪里美?

4指名读课文后交流概括,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风光美人情美

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

1.听读第一自然段,边听边画出景色美的语句(天空、空气、天底下、小丘、

羊群)

2.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出示投影:

这是()的草原。

(括号中填自己的感想,横线上填写自己发出此感想的文中的句子。

预设:

学生A:

这是(美研的草原。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

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教师问:

什么是“翠色欲流"?

说明什么?

学生B:

这是(耆彖)的草原。

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教师重点指导理解:

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

哪个字最巧妙?

重点指导想象:

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预设:

—像无比的绿毯上撒上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点点的白帆。

-一像碧绿的湖面上盛开了朵朵的白莲花。

学生C:

这是(广阔或辽阔)的草原。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学生D:

这是(令人衣愈)的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出示投影:

(1)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比较说明“清鲜、明朗"的景色是什么样?

预设:

学生A:

草原的天空不仅晴朗,而且明亮。

学习B:

草原的空气不仅新鲜,而且没有杂质,十分洁净。

学生C:

草原的天空和空气都很纯净,没有污染,感觉是一种纯粹的美,令人心旷神怡。

(2)比较两句有什么不同?

r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i空气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学生E:

这是(令人惊叹)的草原。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作家老舍先生看到草原风光以后,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板书:

高歌低吟

讨论交流:

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

作者初入草原,从整体上看到草原的美丽开阔,所以满怀豪放之情,想要高歌一曲;既而深入草原,被草原美景所陶醉,所以想坐下低吟小诗。

教师:

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自然风光!

让我们把它永远记在脑海中!

(齐读)教师:

天蓝,草绿,空气清新,这美好的画面,这宜人的感受,反映了草原的生态美。

据测,草原空气中的灰尘颗粒数仅次于森林,草原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在森林、海洋之后,高于城镇、荒漠,这才有了这画面和感受。

如果草原植被遭破坏,就会沙漠化。

但愿我们的草原永远美丽。

四、指导背诵

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

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试一试。

(配乐)

五、总结

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

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民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六、作业设计

1.正确、规范地书写词语。

2.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有感情地背诵第一节。

七、板书设计

风光美

1草原

人情美

题目

1草原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节。

2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体会蒙汗两族人民的之间的深情厚谊。

课时重点

品悟文中优美语句,理解文尾诗句的含义。

课时难点

体会情景交融的表达特点。

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章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

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接待,感受到了浓郁的蒙古族风情。

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这部分都讲述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补充板书:

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这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

5.全班交流学习

()第一自然段迎客

划出自己喜欢的优美的句子,加以理解。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比喻,表现作者的兴奋与惊喜。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的情景,表现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深厚情谊。

%1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热闹的场面打破草原寂静的场景。

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本自然段。

(一)第一自然段相见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

重点体会句子: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从“总是”和两个“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1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三)第四自然段——款待

%1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向我们敬酒,唱民歌。

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感情。

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1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

(四)第五自然段联欢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教师:

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

面对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热爱、依恋

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

(对草原及草原人民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

我们通过读文,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把文中优美的语句好好读一读。

四、作业设计

1.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2.背诵1、2节

3.课堂监测

4.阅读搜集有关资料,了解西部。

五、板书设计

风光美高歌低吟

热爱、依恋

人情美(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集研记录

教案修改

基本作业

延展作业

1正确、规范书写词语

2积累摘抄优美的语句

3背诵1、2自然段

4完成课堂监测

课后反思

题目

2*丝绸之路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

课时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重点

独立阅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

课时难点

历史背景的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

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语: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大致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

3,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报刊杂志等途径来搜集自己学习所需要的资料。

另外课文后边的资料袋里也为我们介绍了很多知识,我们在预习课文时要充分利用它。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3.默读课文,思考:

“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

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预设:

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个句子: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4.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它的伟大?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教师: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

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

(出示课件)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桌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

1.走进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繁忙之路。

(1)播放课件(由课文中的插图和教师自己搜集的图片组合而成),学生边观察,边与同桌叙述。

(2)指名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情景。

教师:

在漫漫黄沙中,一条丝绸古道从古都长安向远处延伸,一直延伸到罗马。

商旅的频繁往来促进了亚欧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这巨型石雕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3)学生自读课文第一及最后两个自然段。

交流:

%1这些骆驼背上驮着的是些什么?

你还有什么补充?

教师适时板书:

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动物植物友好往来共同发展

%1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的文化和商贸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在历史上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一条丝绸之路,谱写了华夏灿烂文明的新篇。

这条路是商贸路,也是友谊路,更是发展路,繁荣路。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会沉浸在那些遥远的往事中……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2,学习重点事例,走进友谊之路。

(1)浏览课文第二至第十二自然段。

思考:

课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用一两句话概括。

学生交流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板书:

迎接——见面——赠礼——表演

(2)文章是如何细致描写安息国与中国进行交流这一场面的?

*全班交流。

a“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

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将军翻身下马,立正高呼:

'本将军奉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

从这些描写安息国军民的隆重欢迎仪式的句子中,感受他们对汉朝使节的尊重,体会两国的友好往来。

b“打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

"“打开一看,里面装着许多特别大的鸟蛋,每个足有斤把重。

这是当时中国没有的鸵鸟蛋。

"

从这些描写中了解当时两国交流的物品。

c“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都看得惊呆了。

感受西域独特的文化艺术,以及他们对汉朝来使的尊重。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及时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传递出来,可采用个人读、全班齐读或有相同感悟的学生一起读的方式。

从以上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四、把握写法,延伸“丝绸之路”

1.读一读开头与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2.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3.介绍:

张骞、班超、玄奘与丝绸之路。

五、课后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完成课堂监测

3阅读了解历史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著名人物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2丝绸之路

集研记录

教案修改

基本作业

延展作业

1正确、规范书写词语

2积累四字词

3完成课堂监测

课后反思

题目

3白杨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6个,正确读写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新疆、陷入、浑黄一体等词语,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课时重点

积累词语,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时难点

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概括

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1看图画,认识白杨树。

2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1、通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

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字音易错的:

清晰(x9),不读(x@);字形易错的:

新疆。

“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3、默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以白杨为线索划分层次。

4、读后交流

课文主要写在开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1-3)车窗外的白杨//(4-15)父亲眼中的白杨//(16)父亲心中的白杨

三、练习熟读课文。

%1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1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四、布置作业

1、正确、规范书写词语。

2、熟读全文,抄写并练习背诵12节。

五、板书设计:

车窗外的白杨

3白杨父亲眼中的白杨

父亲心中的白杨

题目

3白杨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

课时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父亲的心愿。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课时重点

1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时难点

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一、复习反馈

1听写词语2背诵12节

二、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1默读课文1-3节,你了解到什么?

2自读后交流

预设:

白杨生长环境十分恶劣。

(出示投影)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几乎没有生

命存在。

那里天和地都是浑黄一体的。

3出示课件画面,教师:

这里常年干旱,经常有沙尘暴出现,风沙一起,遮天蔽日,简直就是生命的禁区。

可就在这大戈壁上却有一点绿色,那就是高大挺秀的白杨。

4请同学读爸爸的介绍。

(出示课件)

再读思考:

从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讨论得出答案,板书①外在:

挺直、粗壮

②内在:

不怕困难、坚强执著、忠诚无私、尽职尽责。

难点讲解•.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放弃优越的生活,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

这也正是人与树的神似之处,也是借物峪人的建接点。

(板书:

借物喻人)

5再次出示句子: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大家想象一下白杨树还可能生长在哪?

试着填一填。

预设:

我们的校园城市绿化街道祖国的边疆沙漠的边缘

教师:

的确,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山区还是戈壁,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它很坚强,不怕任何自然灾害。

(教师引读)

遮天蔽日的风沙来了,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滔滔不绝的洪水来了,

持续数月的干旱来了,

拳头大小的冰雹来了,

教师:

白杨树的性格就是这样坚强,生命力就是这么顽强。

让我们试着背一背。

6爸爸仅仅是在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他还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出示句子)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他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愿?

讨论后板书:

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托物言志。

三、把握中心,体会写法

1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选择中心)

2课文两次讲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

(首尾照应)

3人物描写很有特色。

兄妹:

对话

父亲:

神情(a出神和沉思b微笑c严肃d又陷入沉思

e浮起一丝微笑)

4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总结深化

〜。

本文作者袁鹰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热情赞美了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边疆建设者,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也感染了老师。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熟课文

2完成课堂监测

3书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5白杨借物喻人白杨>建设者(爸爸)

高大挺秀扎根边疆

哪儿需要就在教育下一代

哪儿生根发芽

不怕风沙雨雪,干旱洪涝共同建设边疆

<>

Y

集研记录

教案修改

基本作业

延展作业

1正确、规范书写词语

2理解、抄写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砧话

4完成课堂监测

课后小练笔

课后反思

题目

4*把铁路修到

拉点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

课时目标

1、认识“妖娩”等1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晰的表达特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课时重点

1、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

2、学习本课条理清晰的表达方法。

课时难点

增进对西部的进一步了解,培养对西部的感情。

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美丽的拉萨。

(出示拉萨的图片,师简介拉萨概况,学生初步感受。

2师:

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

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

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党中央决定在2001年的10月18日开始,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板书课题)

二、结合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成为文章的主线,先后出现了几次?

将有关的内容划在文中。

三、共同探究,体会修筑困难

1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2结合目标探讨交流

(1)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预设:

学生会找到第三小节的句子。

(出示句子和相关的图片)

教师:

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出示句子)

(2)为什么这么说?

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交流,教师主要抓住以下几点随机点拨:

A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

联系课文,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

出示句子:

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

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这句话衬托了什么?

B恶劣天气。

结合语句说一说。

C极度缺氧。

(3)他们怎么克服的?

(出示表格,填空)

3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8、9自然段,感受在天气恶劣、极度缺氧的生命禁区进行施工的艰辛。

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四、感情朗读,称颂精神。

1你从这些英雄的建设者身上感受到哪些精神?

特别能吃苦、忍耐,顽强,无坚不摧,斗志昂扬,

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乐观精神

2此时你最想表达怎样的感情?

崇尚、爱戴、赞美之情。

3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

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