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7154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考纲点击

核心素养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能够结合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状况,学会分析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2.辩证看待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基/础/梳/理►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绝对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地理 位置。

(2)相对区位:

农业与 地理环境 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

主要方面

变化特点

自然因素

 气候 、 地形 、土壤、水源等

比较 稳定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 劳动力 、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变化较快

3.区位选择的实质:

合理利用农业 土地 。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基本概念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 自然 、社会、 经济 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共同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 生产 条件、结构、 经营方式 、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典型案例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分布:

国土的 东南 部和 西南 部。

(2)特点:

 耕作 业和 畜牧 业相结合。

(3)区位:

地势平坦开阔, 灌溉 条件好,气候 暖湿 ,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合理的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不合理生产强度

引起土地 荒漠化 、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

不合理生产方式

过度放牧和垦殖,引起土地退化、沙化;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 盐碱化 

农业技术改革

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 板结 ;广泛使用农药导致土壤受 污染

教/材/拓/展►

1.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橘是亚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温度高的南方,而北方温度较低,不适宜橘子生长。

由于淮河南北气温的差异,导致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域果实的差异。

2.地形与农业区位

一般来说,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平原发展种植业、丘陵发展林果业、山地发展林业、高原发展畜牧业、水域发展水产养殖业。

3.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

形成原因:

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池塘养鱼,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

优点:

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是一种良性生态循环的农业经营方式。

教/材/释/疑►

1.光照条件与热量条件的区别

光照条件指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它影响农作物品质;热量条件主要指气温(积温)高低,它影响农作物的成熟制度和种类。

2.春小麦和冬小麦的不同

冬小麦是指秋季播种,幼苗能过冬的小麦,一般在次年的夏季收割。

如我国华北地区、美国两个小麦区中偏南的一个、澳大利亚等地都种植冬小麦。

春小麦是指春季播种,幼苗不过冬的小麦,一般一年一熟,春种秋收。

如我国东北地区、美国两个小麦区中偏北的一个都种植春小麦。

3.农业区位选择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的区别

限制因素:

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主导因素: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

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

如我国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4.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不属于混合农业

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只作为副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产值很小,故不属于混合农业。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

(2018·高考海南卷)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

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

据此完成

(1)~

(2)题。

(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生产技术先进     B.交通运输便捷

C.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成本低廉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

A.满足国内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D.增强国际影响

[解题思路]

审题干

(1)由题干可知,荷兰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技术先进。

说明吸引我国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高。

(2)荷兰位于欧洲西部,距我国遥远;由于地域狭小,土地价格高,我国生产企业在荷兰建生产基地不可能为了供应我国蔬菜市场;欧洲经济发达,对蔬菜需求量大,这是我国企业远赴荷兰建生产基地的重要原因。

[答案] 

(1)A 

(2)B

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

光照

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热量

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品种和耕作制度

降水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林牧业;低洼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

土壤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土壤的肥沃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水源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的产品易腐烂变质,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劳动力

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适宜分布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商品农业宜分布于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

3.科技因素(动态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良种

使单位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4.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方法技巧]

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1)大范围地域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

①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

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

②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小范围地域的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

(2017·高考江苏卷)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

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1.D 2.A [第1题,汉中和淅川北部都有秦岭山脉阻隔南下冷空气,A项错误;两地都处于山间谷地,B项错误;两地都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都比较丰富,C项错误;淅川南部有大型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而汉中附近则没有大型水库,D项正确。

第2题,①地海拔较低,且临近水库,水热资源较丰富,利于柑橘生长;②③④地海拔较高,且离大型水库较①地远,水热条件较差。

]

(2018·江西赣州摸底)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读图甲、图乙,回答3~4题。

3.下列地区中,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解析:

D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作用,四个区域中相对最干燥且温度偏低(纬度偏高),土壤、水、肥较易流失的地区,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综合考虑,应为西北地区,故D正确。

]

4.山东省农民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胶东半岛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也覆盖地膜。

苹果树下覆盖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水分蒸发,有明显保水作用

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照

C.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

D.进一步提高土温,加快生长

解析:

B [在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主要是为了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照,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故选B。

]

5.(2016·课标全国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解析:

(1)题,应结合“喜高温”、“抗寒性差”、“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等茉莉的生长习性作答。

(2)题,一方面要根据横县的地形条件分析其有利于茉莉种植的条件(冲积平原由河流搬运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地势高,受洪水的威胁较小,且有利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等);另一方面要结合“根系发达”(疏松的土质利于根系伸展)、“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等茉莉的生长习性进行分析。

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考点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经典高考题)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降低D.草原生产量降低

[解题思路]

析图表

[答案] 

(1)B 

(2)B

1.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形成的影响因素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牧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

2.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水文、植被、地形和土壤等自然要素方面。

具体如下:

(1)水文:

干旱、半干旱区过度扩大耕地规模,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会污染河流、湖泊,导致水质下降,进而造成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2)植被:

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3)地形:

在地形起伏大的地区进行陡坡耕作,减弱了植被对水土的保持能力,导致水土流失,使地形更加崎岖不平(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形成)。

但在缓坡修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4)土壤:

不合理的耕作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只灌不排,在提高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的盐度。

在蒸发量大、降水量少的情况下,盐分在表层不断析出和积淀,导致土壤盐碱化;在半干旱、半湿润的农牧交错带开垦农田、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的用水,都会破坏天然植被,降低环境对风沙的防御能力,导致土地荒漠化。

下图是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种混合农业的优点包括(  )

A.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收入较稳定

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C.河流众多,灌溉便利,单产高

D.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

解析:

A [结合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及区位条件可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投入的劳动力较少;图示东南部混合农业区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河流相对稀少,以墨累—达令河为主,水源不足;该农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牧羊与小麦的规模,从而使农民获得较高而且稳定的收入。

]

2.我国与该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农业地区是(  )

A.内蒙古草原放牧业

B.长江中下游平原季风水田农业

C.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

D.海南岛橡胶园

解析:

C [该农业区以小麦—牧羊为主,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

内蒙古草原放牧业属于畜牧业;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海南岛橡胶园属于单纯的种植业;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塘”中养鱼、“基”上早期多种植甘蔗、桑树,后期多种植蔬菜、花卉,属于混合农业。

]

(2019·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诊)2017年秋,袁隆平主持的青岛市海水稻研究工程的海水稻正式测产,最高亩产近620公斤。

海水稻其实并不是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它生长在海边海水短期浸泡过的盐碱地中,所以被称为海水稻。

海水稻在条件恶劣的盐碱地生长,很少会患普通稻的病虫害。

据此完成3~5题。

3.即使生长在盐碱地中,海水稻仍然获得高产,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源充足B.科技水平高

C.劳动力丰富D.土壤改良

4.推广海水稻种植可以使我国(  )

A.大量出口稻米B.农业结构优化

C.人口素质提高D.人口容量增加

5.有人担心在沿海滩涂大面积种植海水稻会带来某种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是(  )

A.湿地破坏B.农药污染

C.海水入侵D.水土流失

解析:

3.B 4.D 5.A [第3题,海水稻高产的原因是袁隆平主持培育了耐盐碱的优良品种,故B正确。

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与题干要求无关;海水稻的生长是适应了盐碱环境,而不是对土壤改良。

第4题,海水稻单产高,因此推广海水稻种植可以使我国在现有耕地情况下提高粮食总产,所供养的人口数增加。

故D正确。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大量出口稻米不符合事实;推广海水稻不能优化农业结构;对人口素质无影响,故A、B、C错误。

第5题,“海水稻”的推广可能会占用滩涂湿地,故A正确。

“海水稻”在条件恶劣的盐碱地生长,很少会患上普通稻的病虫害,基本不需要农药,天然的绿色有机食品,故B错误。

在“海水稻”生产的过程中,需灌溉,因此不会造成沿海地下水水位下降,只有当海平面高于地下水水位时,才会发生海水入侵,故C错误。

“海水稻”稻田里的水基本为静水,不会造成水土流失,故D错误。

]

6.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

(1)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 ________ 重要林业生态工程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什么?

(2)请描述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并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

(3)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解析:

(1)题,西辽河流域处于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带,该防护林主要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

(2)题,该地区土地类型的变化可以通过材料二图示看出,其变化原因主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第(3)题,通过上述变化可以看出该地存在破坏草地、过度开垦等人为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

答案:

(1)“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2)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多;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减少。

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

(3)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

主观题目规范解答(六)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评价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评价类题目,常以某种农作物分布图或区域图为载体,多角度或就某一方面、某几个因素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迁移应用能力,其答题思路一般为:

1.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模板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经济条件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科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

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开放性区位条件的分析模板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观点

有利效益

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

不利影响

反对,发展的不利区位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1)。

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

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图1

材料二 新西兰北岛图(图2)。

图2

(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套用模板]

答题要点

信息获取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1)由题干知,奇异果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

说明当地奇异果生长地气候湿润、风力小,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2)由图2可知,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带地处西风(西北风)背风坡,风力小;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市场优势包括消费市场、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上市时间等

(1)我国人口众多,距发达地区较近,市场广阔;与新西兰相比,我国劳动力价格较低,生产成本低。

(2)我国在北半球,奇异果上市时间与新西兰上市时间正好错开

[答案] 

(1)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2)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

1.(2017·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

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

提取上图中信息并说明。

答案:

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云量较多);地形坡度和缓,土层较深厚(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利于排水;临近河谷,土壤肥沃);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名茶“铁观音”发源地——福建M县,地处闽南金三角,紧邻厦门经济特区。

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M县成为全国最大名优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号称中国茶都。

材料二 下图示意福建M县区域和茶叶生长的适宜条件。

(1)评价M县成为中国茶都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据调查M县的茶叶品质西北部优于东南部,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解析:

(1)题,从茶叶品质、发展历史、技术、政策、交通和市场等方面评价社会经济条件。

(2)题,结合地形、降水和天气、环境等方面说明西北部的有利条件。

答案:

(1)茶叶产量高、品质优;产茶制茶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政府重视,政策大力支持;茶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2)与东南部相比,西北部茶区海拔较高,多地形雨,降水量较多,雨天、雾天多,遮荫条件好;远离主城区,工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