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6599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社会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社会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社会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社会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docx

《《社会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docx

《社会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社会心理学导论

课程号:

09295001

课程性质:

方向必修课

教学对象:

全校

学分课时:

2学分,32课时

考核方式:

论文

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20%,期中占20%,期末占60%。

出勤要求:

按学校的要求执行

主要授课方式:

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教学技术:

多媒体教学

主讲教师:

廉茵

所在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

联络方式:

64497046(办)

E-mail:

wg2950@

第一章绪论

本章节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方法论问题、研究的常用术语、具体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等4个层面。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

辨证唯物论(包括历史唯物论)是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这也是从事其他科学研究的最高指导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

变量:

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它可以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效度:

是指在测量对象时所具有的正确度,也就是说,所测结果必须符合该种测量的目的。

它又分

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信度:

是指一个测量所测的的分数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也就是测得的分数的可重复性。

三、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档案研究法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研究者偏向

被试者偏向

伦理问题

复习参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是什么关系?

3、如何在研究社会心理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4、研究社会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参考书目:

[美]克特·W·巴克主编: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一章。

[前苏]安德列耶娃: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李美枝:

《社会心理学》,(台湾)大洋出版社1994年版,第一、二章。

Michener,H.A.&Delamater,J.D.Socialpsychology,NewYork:

HarcourtBraceCollegePublisher.1999:

1~45.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本章节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包括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以及近50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等问题。

此外还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的母体之中,因此也叫“社会哲学阶段”。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而形成,也称“社会经验论阶段”。

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四、从本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主义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进入确立时期,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

第二节近七十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羽毛尚未丰满的社会心理学开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方面,战争的爆发刺激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繁荣;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也直接服务于战争。

此外,在前苏联和中国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在美国的社会心理学自进入五六十年代以后,就开始了一场危机;六十年代中期,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开始有了自己的特点;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经过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大讨论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自1981年以来,中国社会心理学开始进入重建和复兴阶段。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对西方心理学界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它的开山鼻祖就是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对社会心理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是他关于“人格发展”、“集体心理学”和“文明”等方面的记述。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主要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在潜意识中,又将冲动归结为性的驱动力。

二、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进行的理论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构成方面来讲,其影响并不亚于精神分析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乔治?

米德,他受达尔文主义和实用主义原则的启发,认为意识具有运用和理解符号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们可以在心里对环境中的客体做出行为上的选择以调整自己对客体的活动。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他认为所有行为都是环境的产物,他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他的操作主义从严格意义上讲,真正代表社会学习理论的是班杜拉,总之他们都关注于社会行为、学习和强化、实验室实验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成为重要的流派之一。

四、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而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推动。

五、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进入后现代时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重心发生转移,它注重探讨认得社会性(人性),注重语言的研究,注意心理投射现象的研究,提倡超个体主义的研究。

复习参考题:

1、社会心理学形成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2、近50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如何?

3、简要评述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参考书目:

[美]G林德泽、F·阿伦森:

《社会心理学大全》,1985年英文版(第三版)第1卷,第一、二章。

[前苏]安德列耶娃:

《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Gergen,K.J.TheSaturatedSelf:

DilemmaofIdentityinContemporaryLife.NewYork:

BasicBooks,1991.

第三章社会化

本章节将探讨社会化的定义、种类、内容以及社会化的因素,其中包括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此外还介绍了社会化的理论,包括精神分析学说、认知发展论的观点、社会学习理论和正常成熟论。

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历程

三、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把社会化分为3种:

儿童期的社会化、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概念。

三、社会化的内容

四、社会化的内容相当广泛,如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等。

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父母的生理、心理特征经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的过程,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二、社会环境因素

三、如果仅仅具备了人的遗传素质,没有适当的社会条件,个人的社会化将无法实现,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和计算机网络。

第三节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3个部分组成的整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由这三部分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埃里克森修正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将人生分为了八个阶段。

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从认知角度来研究人的社会化。

而柯尔伯格关于人的道德发展的学说把人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当代社会学习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儿童学会的许多行为模式都不是按照早期行为主义提出的强化—惩罚方式学到的,而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会的。

四、正常成熟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等提出,他们认为人的社会化并不单纯是由社会规范、社会压力等外部力量塑造的,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成熟过程。

四、群体社会化理论

由J.Harris提出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社会化是一种高度依赖背景的学习形式,儿童分别学习如何在家庭内与家庭外行为表现,此理论受行为遗传的影响很大。

复习参考题:

1、社会化的定义、种类和内容是什么?

2、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

3、社会化的理论有哪些?

参考书目:

[美]克科·W·巴克主编: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二章。

Harris.Judith.Rich.1995.Whereisthechild'senvironment?

Agroupsocializationtheoryofdevelopment.PsychologicalReview,102:

458-89.

第四章社会角色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或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它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定义

社会角色主要包括三种含义:

①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②社会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③社会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可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演性角色

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与程度低到高分为若干类

第二节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大体有两种取向:

结构角色论的代表是林顿,他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的位置或地位组成的网络,其中个体在这个系统中扮演各自的角色。

过程角色论的代表则是特纳,他以社会湖动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过程展开对角色扮演、角色期望、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问题的研究。

斯特里克则提出了一个较典型的融合方案。

第三节角色学习、扮演和冲突

一、角色学习

形成角色观念

学习角色技能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米德认为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不仅心灵和自我是人们互动的产物,社会结构本身也是人们互动和角色扮演的产物。

戈夫曼从角色概念出发,将社会与舞台进行了广泛的比较,从而提出了“戏剧理论”。

三、角色冲突

角色丛与角色紧张

角色冲突

缓解角色冲突的方法:

角色规范化、角色合并法、角色层次法

第四节性别角色差异

一、两性差异

生理差别——人体、基因、性激素

心理差异

二、性别角色差异

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

支配行为、自信心、交际

智能方面的差异:

智力、语言能力、空间能力、数学能力、知觉速度、艺术和音乐能力

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

学业成就、职业成就

三、性别差异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在生殖阶段,儿童的注意力转移到生殖器,性别开始分化。

文化人类学理论:

玛格丽特?

米德认为男女心理的特点是由于他们学习了由社会传统所继承下来的文化模式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把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作为模仿的榜样,从而获得了某些性别角色

认知社会化理论: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对性别角色的观念随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发展而改变,采取的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也随之改变

性别发展阶段论:

布洛克认为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相平行

参考书目:

1.[美]J.L.弗里德曼等:

《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十四、十五章。

2.[美]克特·W·巴克主编: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四章。

3.孔令智主编:

《社会心理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九章。

4.周晓虹著:

《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十章。

5.[美]乔纳森·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二十九章。

6.[美]尹恩·罗伯逊:

《现代西方社会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十三章。

7.[美]大卫·席尔斯:

《社会心理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2年版,第十五章。

8.朱敬先:

《两性差异心理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9.刘翔平、葛鲁嘉:

《男女差异心理学》,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

10.时蓉华:

《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六章。

第五章自我意识

本章节将探讨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包括定义、内容和自我意识,在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中介绍了生理与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在自我过程中介绍了自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等。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人所持有的意识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即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常见的分析方法有四种,其一是将自我意识的内容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其二是将自我意识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其三是将自我意识分为公我意识、私我意识;其四是将自我分为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

三、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

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没有自我觉知,个体将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意识的观念,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生理与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只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前提,并不是必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心理学家库利认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米德发展了库利的思想,对社会互动中自我意识产生的机制和过程作了深入的研究。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环境、家庭、角色扮演、他人的评价和参照群体。

第三节自我过程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获得真实的、可靠的有关个人特质的信息的过程,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它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二、自我增强

自我增强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

人们常用六种方式进行自我美化,如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的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照顾归因和自我设障。

三、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自我表现的原因有时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

复习参考题:

1、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2、何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3、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修养?

参考书目:

1.[美]唐奈尔桑·R·福赛斯:

《社会心理学》,1987年英文版,第二章。

2.[美]霍妮:

《自我的挣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四、五章。

第六章社会动机

本章节将探讨社会动机的涵义和特性,包括社会动机的涵义和社会动机的特性和功能;在动机理论中介绍了国外动机理论和关于个体行为动因的基本观点;在动机受挫和行为反应中探讨了挫折、受挫后的行为反应等。

第一节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涵义和特性

社会动机的涵义:

社会动机是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每个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及活动方向都是由一定动机所驱使的,它是社会影响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心理媒介,换言之,动机是行为的原型,行为又是动机的外显表现。

社会动机的特性和功能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社会动机的特性,即动机的强度、动机的清晰度、动机的更替性、动机的活动性和动机的复杂性。

二、社会动机类型

成就动机:

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

权力动机:

对权力的欲求。

亲和动机:

也称合群动机,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

第二节动机理论

一、国外动机理论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从性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潜能学说以马斯洛为代表;动机系统论由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提出,认为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也指出了动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二、关于个体行为动因的基本观点

个体行为的动因是个体素质的各个要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个体的社会实践是行为动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动力。

先天的某些本能和个体的生理变化是动机产生的一个前提,但是它本身并不是个体行为直接原因;个体周围的社会环境是能够成为行为动因的又一个前提条件;个体的行为动因是在个体实践过程中在、生理上的无定向的需要和在外界环境中某些能够缓和这种生理欲望的事物目标相互作用以后才出现的。

第三节动机受挫和行为反应

一、挫折概述

所谓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造成挫折的原因是由于外界条件的限制、判断发生偏差,行动者自身心理素质的缺陷等,从而使动机欲求得不到满足。

二、受挫后的行为反应

个体遭受到挫折以后,对自己这种因动机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绪状态总是要设法表现出来,常见的有攻击、退化、补偿和压抑等。

复习参考题:

1、社会动机的涵义、特性和功能是什么?

2、关于动机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3、什么是挫折,以及受挫后的行为反应是什么?

参考书目:

1.[美]J.L.弗里德曼等著:

《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美]克特·W.巴克主编: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美]约翰·P.霍斯顿著:

《动机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吴江霖、戴健林等:

《社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刘永芳著: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七章社会认知

本章节将探讨社会认知包括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社会认知的特征;在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中介绍了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和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在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中包括认知者因素、认知对象因素和认知情景因素;在印象的形成中包括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此外还在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中介绍了海德的朴素心理学、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凯利的归因理论和维纳的归因理论。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来推测、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如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防御性和认知的完形特征。

三、社会认知的图式

图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认知心理学观点看来,图式是组织信息的方式,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

泰勒和克劳克把人脑中的社会图式分为人的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和社会事件图式四种。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一、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表情等肉眼可见的特性,其中表情可以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眼神和言语表情。

二、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性格除了包括情绪反应的特征,还包括意志反应的特征,人们对他人的认知更多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实际交往而实现的,因此认真的交往是实现性格认知的基本条件。

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这种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第三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认知者因素

认知者因素包括原有经验、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和认知偏见,其中认知偏见中又包括光环作用、相似假定作用、类化原则、积极偏见、隐含人格理论和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二、认知对象因素

认知对象因素包括魅力、知名度和自我表演。

三、认知情境因素

认知情景因素包括空间距离和背景参考。

第四节印象的形成

一、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

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包括一致性、评价的中心性和中心特性作用。

二、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包括平均模式和增加模式,平均模式表明人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增加模式是人们形成印象并不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而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的。

第五节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素朴心理学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光是心理学家,都对各种行为的因果关系感兴趣,力图弄清人们行为的前因后果。

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海德所要分析的素朴心理学。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对应推论”是人们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持有的内在属性(动机、品质、态度、能力)相一致时,就是进行对应推论,它由琼斯和戴维斯提出。

三、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的归因理论也叫三度理论,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行为时可能的三种形式,即归因于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归因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

四、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他同意海德提出的尺度,把原因分为外在、内在两种,同时还提出了另外一种划分方法,即区分为暂时、稳定的两个方面。

五、归因偏差

在归因理论中基本都假定归因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

但是学者们指出,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和实际的偏见,如过高估计内在因素、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析、忽视一致性信息、自我防御性归因。

复习参考题:

1、结合生活实例说明人们印象形成的过程、特点极若干效应起作用的情况。

2、评述凯利的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