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262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docx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docx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原创,可修改)

 

20XX年度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尊敬的XXXXX各位领导:

今天,自治区残联XXX副理事长一行不辞辛苦,在地区残联XXXX理事长的陪同下,莅临我县调研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

我代表全县各族残疾人对杨理事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就XXX县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县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边远贫困县,20XX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XX年被调整为边远艰苦四类地区,2006年被调整为五类地区,属典型的“少、边、穷、牧”山区县。

全县辖五乡二镇,54个行政村,总人口6.1万人。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县共有各类残疾人4726人,占总人口的7.92%。

其中,农村残疾人3764名,占残疾人总数的79.6%。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中国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

自治区确定了XX县23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

截止到2009年全县贫困人口有3123户、1.3686万人。

其中贫困残疾人残疾人2815人,占贫困人口的20.57%。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XX县把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划分区域、分类扶持、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完善机制”的方针,并结合XX县实际提出“以解决贫困残疾人口温饱为中心,以发展农牧业特色经济为重点,走发展民族手工业、养殖业、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致富之路”的扶贫战略,促进了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发展。

近年来,共帮助255名农村残疾人脱贫。

一是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狠抓落实。

近年来,XX县把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摆在讲政治的高度,始终把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做到常抓不懈。

并依据《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四部门〈关于开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XXX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中关于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XX县残疾人扶贫计划》,确立了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基本思路和奋斗目标。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办等部委《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的意见》。

为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XX县及时成立由主管残联工作的副县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对扶贫工作负总责,并要求各乡镇在抓扶贫工作中,始终做到“二个同时”,即:

安排扶贫工作时同时安排残疾人扶贫工作,检查工作时同时检查残疾人扶贫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全县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有效地促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明确目标,完善体系,狠抓帮扶工作。

扶贫须帮本,帮本须溯源。

对此,县残联及时派出由残联干部组成的帮扶工作组,对全县残疾人贫困户进行排队、摸底、分类,做到认真总结,并针对贫困原因对症下药。

首先,进一步完善了帮扶工作体系,开展实施“帮扶工程”,坚持做到“四个落实”,即:

时间、任务、目标、责任落实。

近年来,共对183名残疾人实施结对帮扶。

其次,大力实施科技帮扶,注重提高残疾人的科技意识和农牧业科技含量。

积极开展“科技之冬”、“科技之夏”活动,依托农技部门,大力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共培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225人,使残疾人重点掌握了牛羊育肥、长草短喂、阿魏菇人工栽培等实用技术。

再次,全面实施排忧解难工程。

通过设立扶贫帮困基金、捐款、捐物、联系生产资料、提供住处服务等措施帮助残疾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全县各帮扶单位共为贫困残疾人提供资金、物资折合人民币达3万余元。

通过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完成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33名。

通过实施“光明工程”,向39户无电残疾人家庭发放价值19.5万元的太阳能移动电源。

通过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将31名残疾人纳入居家托养项目,并落实补助资金4.5万元。

同时,做好农村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通过调查识别出贫困残疾人918人,享受低保政策贫困残疾人918人,享受低保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的贫困残疾人263人。

2名农村特困残疾人纳入了集中供养或五保供养。

三是千方百计实现就业,引导残疾人走致富之路。

为帮助残疾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XX县残联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残疾人就业。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

采取残联直接培训、委托相关单位培训、送出培训等方法,对65名残疾人进行了如理发,计算机应用、家电维修、堆绣制作等实用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提高就业技能。

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残疾人个体开业。

县人民政府批转《XX县残疾人享受优惠政策的规定》,要求工商、税务对个体就业的残疾人减免有关费用。

截至2010年,全县从事经商、修理、服装缝纫等个体从业的残疾人达280余人。

工商、税务等部门减免残疾人的有关费用达6万余元。

三是协调县扶贫开发办通过信用联社发放残疾人扶贫贷款28万余元,帮助35名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第三产业,从而实现自主就业。

四是做好残疾人转移就业工作。

依托自治区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新疆天盛实业有限公司,选聘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其亲属到该公司就业,通过层层筛选,首批24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其亲属(其中,残疾人18名),于4月21日赴天盛实业有限公司集中就业。

并由地、县两级残联承担所有人员前往天盛实业有限公司的路费,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四是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成为农村残疾人脱贫新路径。

自2009年以来,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快农村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建设的决定》(新残工委

[2010]4号)和自治区残联、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促进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新残教就字[2008]92号)和自治区残联《关于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建设的补充通知》(新残教就字[2009]106号)规定,结合我县实际,依托特色养殖——沙棘鸡养殖,在塔克什肯镇建立了县级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依托养殖基地为残疾人养殖户提供沙棘鸡籽苗、技术服务、产品回收,辐射带动40户残疾人家庭从事沙棘鸡养殖。

该项目实施以来,每年可为每户残疾人家庭增收1000余元。

此外,今年以来,XX县结合“民生建设年”积极推进涉及残疾人的民生工程项目,让广大残疾人得实惠。

一是继续实施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

以往,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由本系统实施,为了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均与牧民定居等项目捆绑使用资金。

今年,自治区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纳入到了“富民安居”工程。

对此,XX县积极落实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并利用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大宣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的重大意义,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主动与安居富民办公室沟通协调,多争取将残疾人危房户、无房户纳入到当地今年的安居富民工程项目建设中,让更多的残疾人受益。

按照自治区残联的要求完成了已列入“富民安居”和“定居兴牧”两居工程中残疾人危房改造户数的摸底调查工作,据统计共有79户残疾人危房纳入本县两居工程项目,超过了历年之和。

据统计,全县今年富民安居工程任务数为1084户,远高于三十分之一的要求。

二是实施了重度残疾人关爱政策和残疾人医疗保险政策两项生政策。

自2011年XX县委政府将每年投入30万元将500名重度残疾人纳入关爱政策,每人每月给予50元补助。

同时,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残疾人基本缴费由县财政承担,每年将投入10万元。

三、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存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任重道远。

一是残疾人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

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生活在边远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农牧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

加之,受教育程度低,观念落后,安于现状,开拓创新能力不强,贫困面较大,扶持难度非常大。

二是劳动能力较差。

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贫困残疾人大多缺乏劳动能力需要政府救济,或劳动形式单一,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种植畜牧生产劳动。

缺乏一技之长,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是康复需求得不到满足,功能无法得到补偿。

绝大部分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不到必要的康复治疗和训练。

而农村残疾人康复机构十分匮乏,乡镇没有一个设有残疾人康复机构,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不到就地就近的康复治疗和训练。

2、扶贫资金严重不足。

我县为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按照文件要求实施了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但对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支持力度仍然不够,特别是在扶贫资金支持方面明显不足。

扶贫部门只对农村扶贫对象给予信贷支持,即对作为扶贫对象的农村贫困残疾人才能给予信贷支持,其他农村残疾人无法得到信贷支持。

而且得到信贷支持农村贫困残疾人也由于其他限制有时也无法得到扶贫贷款,如要求提供担保(必须是工资卡抵押),最高限额1万元等限制。

加之,部分特困残疾人无法还贷,都影响了金融部门对残疾人扶贫贷款的发放。

3、残疾人就业难、且面窄。

首先是因为残疾人文化素质较低,又有身体功能的障碍,无法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需要,所以残疾人劳动就业难,择业面窄。

其次是由于社会偏见,部分单位宁可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安排残疾人就业。

4、残疾人技能培训严重不足。

我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县财政无力出资对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以提高残疾人就业技能。

而我县每年征缴的保障金非常有限,无力对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5、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扶贫效果被众多贫困残疾人未脱贫的现状所掩盖。

XX县全县只有一个县级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而仅由地区残联一次性给予了5万元补助资金。

这样的一个基地来带动全县贫困农村残疾人脱贫,是无法实现的。

而且受资金规模的影响,若以后无资金注入,扶贫基地的扶贫效果将越来越不明显,甚至名存实亡。

四、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

1、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好残疾人扶贫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残疾人的小康,社会无法实现共同富裕。

所以如何解决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

需要我们各级党政和相关部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扶贫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残疾人扶贫纳入社会扶贫工作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

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并抓好落实工作。

2、多渠道解决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权利,也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在推行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实施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并将征收的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和个体经营、直接扶持残疾人脱贫等。

要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结合本地实际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此外,加强农村残疾人技能培训的力度,免费为农村残疾人开展中短期针对性强、实效性明显的实用技术培训。

鼓励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

同时,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吸纳残疾人就业。

3、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要加强与民政、扶贫开发部门的沟通协调,让农村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并加大临时救济力度,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

二是依托“富民安居”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

依托国家正在实施“富民安居”项目,争取把更多危房纳入其中,帮助农村残疾人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三是健全农村新型残疾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

并对贫困残疾人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再给予适当提高。

四是建立救助制度。

通过设立救助资金,对特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