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2497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

目标

1.了解鲁迅及其杂文的特点

2.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本文主旨及“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理解关键词的含义

能力

目标

1.联系背景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品味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

2.学习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

情感

目标

理解“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知作者]

鲁迅(1881—1936),字豫才。

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学思想的影响。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主要作品: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杂文集:

《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知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政策。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

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

[知常识]

1.杂文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

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

在和平建设年代,它也能起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针砭时弊的喉舌作用。

2.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

他出生于一个乡村牧师家庭。

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

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

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1879年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

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

3.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艺名兰芳。

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

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并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凤还巢》《穆桂英挂帅》等,所塑造的舞台形象,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各种不同的典型形象,而且将人物的个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融于美的形象之中,给观众以心灵的净化和美的享受。

一、读准字音

1.单音字

(1)自诩(xǔ)        

(2)脑髓(suǐ)

(3)譬如(pì)(4)冠冕(miǎn)

(5)蹩进(bié)(6)国粹(cuì)

(7)糟粕(pò)(8)徘徊(pái)

2.多音字

(1)因词而异

①给     ②孱

③炮

(2)一言辨异

④王良善于审时度(duó)势,终于度(dù)过了困难时期。

⑤他虽然取得了冠(guàn)军,但在获奖感言里并没有冠(guān)冕堂皇的语言。

二、写准字形

1.     2.

3.4.

5.6.

三、用准词语

1.词语辨析

(1)鼓动·鼓吹

填一填

美国反恐高官向外界公开科威特反对派成员阿卜杜拉·纳菲斯的情况时说:

“他在恐怖分子内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鼓吹者,经常鼓动追随者做一些极端的事情。

辨一辨

鼓吹:

①宣传提倡;②吹嘘。

鼓动:

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

“鼓吹”侧重于宣传,“鼓动”侧重于结果。

(2)未免·不免

填一填

我国资源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不免让人捏一把汗。

有关专家也认为,这种“蛇吞象”的收购即便成功了,此后的经营也将面临诸多困难,未免得不偿失。

辨一辨

都是语气副词,作状语,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某种过分情况的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能作谓语。

“不免”是免不了的意思,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有时还可以作谓语。

2.成语积累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该寺建于1839年,至今已有177年的历史。

几经修复、扩建、装饰,形成了目前的由祈祷大厅和内、外院组成的三部分,既冠冕堂皇,又具典型的民族风格。

(  )

答案:

× 冠冕堂皇:

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

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应改为“富丽堂皇”。

“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向来被人们所看重,并且一直践行,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  )

答案:

√ 礼尚往来:

尚,注重。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应对方。

(3)从餐桌上的“残羹冷炙”身上琢磨商机,是农学出身并兼具投资人身份的于家伊,过去数十年一直在做的事。

(  )

答案:

√ “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

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主旨

作者开始先批判了“送去主义”,边批判边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明确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一、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说说这段是从什么角度批判“送去主义”的。

答:

 

 

提示:

本段第一句说明“送去主义”的由来,以后语句列举了反动政府一味送去的可耻行为。

2.结合本段内容,分析“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答:

 

 

提示: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这就是闭关主义,实质就是清朝后期实行的闭关锁国主义。

认为自己是“巨豪”,只给予,不索取,这就是送去主义,实质就是一种卖国行径。

3.本段最后一句“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提示:

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二、阅读课文第3~6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4.第3段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批判“送去主义”?

答:

 

 

提示:

本段用“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类比的方法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

5.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

 

 

提示:

“抛给”“送来”是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

6.概括第3、4两段和第6段的意思。

答:

 

 

提示:

第3、4两段通过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第6段揭示“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

三、阅读课文第8~9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7.本文主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是第8、9两段只字未提“文化遗产”,却谈“大宅子”之类的问题。

请仔细阅读第9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想想“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

应取什么态度?

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

试完善下面的表格。

分析对象

喻义

态度

相关语句

大宅子

文化遗产

——

——

鱼翅

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

吸收

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鸦片

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

(1)

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烟枪和烟灯

(2)

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姨太太

(3)

(4)

(5)

提示:

(1)批判地吸收 

(2)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3)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4)坚决抛弃 (5)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重要词语(含短语)”一般指:

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代词);运用比喻、借代、反语等特殊修辞的词语;根据语境随情而作别种义项的词语。

高考中对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理解,一般不可能是纯粹的平面诠释(字典意义),而是动态的解释(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特定语境中的词义,是由文章的具体内容所赋予的,这就要求我们应着眼于具体的文句,联系上下文并紧扣文章的有关内容,得出切合该词的特定环境意义的理解。

8.第8段中“孱头”“昏蛋”“废物”各指的是什么?

试完善下面的表格。

三种类型

想法

行动

实质

共同点

孱头

(1)

徘徊不敢进

(2)

不加选择

(3)

保存清白

(4)

全盘否定

(虚无主义)

废物

(5)

欣欣然蹩进

(6)

提示:

(1)怕给染污 

(2)拒绝继承(逃避主义) (3)昏蛋 (4)放火烧光 (5)羡慕 (6)全盘接受(投降主义)

四、阅读课文第10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9.最后一句的“新文艺”“新人”指什么?

答:

 

提示:

“新文艺”指无产阶级文艺;“新人”指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

10.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

答:

 

提示:

①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总之,我们要拿来。

②拿来之后我们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④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我们要具备哪些条件?

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⑤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文章第一段说: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作者语含讽刺,带有贬义。

你如何看待刘海粟、徐悲鸿在海外办画展和梅兰芳访苏演出的行为?

观点1:

 

观点2:

观点3:

 

答案:

(观点1)我觉得要探讨这个问题,需要联系时代背景。

当时文化革命战线上的主要任务,是要打击这种复古伎俩、复古势力。

鲁迅在当时条件下狠批“国粹”,是把它作为顽固派妄图复古、反对革新的一块重要招牌来打击的,它打击了“国粹”,也就是打击了反动复古势力。

(观点2)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

鲁迅主张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是为了提出“拿来主义”。

这是鲁迅杂文的一种论述技巧。

(观点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