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29.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4542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2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2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2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2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2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29.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2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29.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29.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训练题29

模块综合测试卷

(1)

时间:

120分钟 分值: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是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和艺术表率。

国家的文化形象和艺术表率必须最集中、最典型地具备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诸多要素。

中国画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鲜明性、独特性,能从中阅读出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

中国画从形式到理论都自成体系,独一无二地呈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构成了中国画的独特价值体系,从而区别于世界其他造型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画这一民族绘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国画的理论基础,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以意象、兴象为理念的审美观、创作观,这是中国传统绘画矗立于世界艺术之巅,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传承了数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

我们民族的传统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装饰纹样、物体造型等。

传统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戏曲、建筑、园林……甚至中国汉字都具有意象、兴象理念的艺术特征。

意象、兴象理念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许多方面。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民族的象征与精神,龙与传统吉祥物凤凰、麒麟等都是典型兴象理念的杰出作品。

意象、兴象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思想意识形态,是传统文化艺术延续贯穿始终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审美观、创作观。

中国画是注重主观意识的绘画形式,画家以手中笔墨,抒发胸中逸气,作品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通过形象、意象、兴象而达到寄物移情言志的目的。

绝似物象的绘画、绝不似物象的绘画都不是真正的艺术,唯有有感而发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兴象作品才为上乘之作。

如果中国画偏离了以情感为基础的意象、兴象理念的表达,中国画就失去了生命。

齐白石精辟地指出中国画意象、兴象的意义,“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古人作画,不似之似,天趣自然,因曰神品”。

由于中国画是强调主观意识的绘画,山水画需要自我心灵与山水灵性的结合,需要思想情感与山水灵性的结合,意象、兴象理念赋予中国山水画抒情诗的意境。

画家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观审视大自然,山水非眼中之山水,山水就是“我”;画不是单纯摹写自然,画即是“我”。

意象、兴象理念赋予中国山水画内美性格,作品就是画家自我精神的真实写照,画家借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与美学理想。

传统中国画的程式体系,以意象、兴象理念为基础,以笔法线条为基本造型手法。

主观意识超越于自然物象,笔墨表现力高于自然物象的形态结构,神在形似之外。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应物象形”的造型审美法则。

“知白守黑”“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动静相依”“刚柔相济”是中国画“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主要表现方式。

以中国画的有法之法演变为“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创作自由境界,形成自我绘画风格。

“以形写神”突出气韵,讲究“气韵生动”。

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观,用笔墨形式,寄情于物,借物言志,将自我精神与客观世界融合统一,达到“澄怀味象”“以形媚道”。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通过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而达到人生修为的立本之源。

“成教化,助人伦”是中国画的社会教育功能。

(选自陈云《弘扬中国画的传统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有别于世界其他造型艺术,就是因为它独一无二地呈现民族文化、精神和特色,构成了中国画的独特价值体系。

B.中国传统绘画之所以能矗立于世界艺术之巅,主要是因为其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形成了以意象、兴象为理念的审美观、创作观。

C.中国画注重主观意识,画家以手中笔墨抒发胸中逸气,作品倾注着思想和精神,通过形象、意象、兴象来寄物移情言志。

D.中国画不但可以让画家通过这一艺术形式提升个人的人生修为,同时也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能。

答案:

A

解析:

“就是因为”说法绝对,原文是“中国画从形式到理论都自成体系……造型艺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中国画的民族传统的一项是(  )

A.“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B.“以形媚道”

C.“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D.“坚强者莫能守,而柔弱者长存焉”

答案:

D

解析:

原文说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方式中有“刚柔相济”,而D项意为“刚强者不能持守,柔弱者可保长存”,强调的是“柔”,对“刚”则持否定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象、兴象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思想意识形态,中国画如果偏离了对这种理念的表达,就将失去其艺术生命力。

B.意象、兴象理念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许多方面,比如龙与传统吉祥物凤凰、麒麟等都是典型兴象理念的杰出作品。

C.齐白石指出中国画意象、兴象的意义,主张“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强调主观意识以及自我心灵与山水灵性的结合。

D.意象、兴象理念赋予了中国山水画抒情诗的意境,还赋予了它内美的性格,画家的自我精神在作品中得到了真实写照。

答案:

C

解析:

“强调主观意识以及自我心灵与山水灵性的结合”不是齐白石的意思;且“自我心灵与山水灵性的结合”是山水画的要求,并非指所有“中国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不写远方,直接处理问题

——诗人西川读鲍勃·迪伦

南方周末记者 刘悠翔

“这人写的什么?

”鲍勃·迪伦获得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诗人西川的朋友这样问。

有很多人大摇其头:

诺贝尔文学奖不应该给鲍勃·迪伦,应该奖给专业作家。

1995年,朋友送西川一本七百多页厚的鲍勃·迪伦的英文歌词集。

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的西川很喜欢这些歌词,尽管他当时并不知道,大部分歌词唱起来什么样。

多年后,西川在美国听了一场U2摇滚乐队的演唱会。

经历过那个“群情激奋”的音乐现场,西川领悟到鲍勃·迪伦的“读法”:

“不是我们过去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读诗,(而是)灵魂深处有一个振荡。

南方周末:

从诗的角度分析,鲍勃·迪伦写的歌词有创新吗?

西川:

这些年来,中国诗歌界所接受的外国诗歌,基本上都是书面的、精英化的,越复杂越好。

从一个读精英诗歌的人的角度,可能会觉得鲍勃·迪伦的趣味正好相反。

我们喜欢的大多是那种语言、思想都有一定复杂性的诗。

但是在西方,在非洲,有一套东西,叫Lyrics,中文翻成抒情诗,实际上就是歌词。

如果我们按照评论Poetry(诗歌)的方式来看鲍勃·迪伦,你一定看不出好坏。

鲍勃·迪伦写的是Lyrics,它跟歌唱有关系,当然迪伦往里边附加了价值观,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看法,表达了他的情趣。

你要是读非洲好诗人的诗歌,全是像歌一样的节奏。

那些不是艾略特、庞德、叶芝的序列,是另外一个序列,这个序列跟表演、歌唱这些东西有关。

你非得说,鲍勃·迪伦能和叶芝比吗?

叶芝有象征主义的那一套东西在那儿。

Lyrics不是那套东西。

美国有一个教授说,鲍勃·迪伦的才华,可以和莎士比亚相比。

当然不是说戏剧才华,是把鲍勃·迪伦的歌词和莎士比亚戏剧里的诗歌作比。

另外,我觉得这次奖给鲍勃·迪伦,实际上不是给他一个人,应该是给他那一代人。

列侬,包括垮掉派的诗人金斯伯格、加里·斯奈德,当然也包括小说家凯鲁亚克。

我们每一个人都被他们改变了。

二战以后,他们对于世界文化的塑造,他们所起到的那个转向的作用,非常大。

南方周末:

如果照诗歌的标准衡量,鲍勃·迪伦的歌词足够(让他)得诺贝尔文学奖吗?

西川:

诗人可以从他那儿获得一种启发。

鲍勃·迪伦的歌词,有时候主题挺重,但是语言使用很巧。

有些字词搭配很巧,使他的语言有一种飞扬感,能让重的东西飞起来。

不光写诗,写小说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从他那儿获得启发。

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提到,文学有轻重之分。

鲍勃·迪伦其实是用飞扬的语言来处理一个个往下坠的主题。

比如这首《你准备好了吗》。

“你已经准备好见耶稣了吗?

”——这么重的东西,见耶稣,“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见耶稣了吗?

你是不是在你要去的那个地方?

耶稣见到你的时候能认出你吗……”多棒。

他还有首讲命运的歌。

一般的歌手哪敢唱命运呢,中国歌手唱的,不是我爱你就是你不爱我,或者咱一块儿去西藏、远方……所谓远方,就是不处理问题。

鲍勃·迪伦是处理问题的人,他直接处理的,全是这个世界上的问题。

鲍勃·迪伦和他那一代人扭转了战后整个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中国没有这样的人。

鲍勃·迪伦那一代都是发明性的诗人,小说家,音乐人,歌手。

中国的摇滚也是从西方来的,民谣也是受到西方的影响。

不光是音乐人,中国好多方面都缺少发明性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有人认为这与迪伦“抗议歌手”的标签不无关系。

台湾乐评人张铁志认为:

“他(鲍勃·迪伦)是一个拥有众多面具并且可以回到过去、预示现实的魔术师。

”鲍勃·迪伦有一个特殊意义在于,将流行音乐与文学结合在一起,他是这方面最重要的转化者。

他结合了两种传统,一是作为正统文学的传统,比如惠特曼、“垮掉的一代”,另外是关于草根民歌的传统。

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把两种传统进行结合。

颁奖辞里说:

“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

”“民谣在鲍勃·迪伦之前,文字都比较简单。

很少有人像他有这么多绮丽的意象,把真实的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大家带到一个很难想象的新世界。

”“比如他早期的作品《暴雨将至》,在民歌叙事传统中加入很多超现实的意象。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鲍勃·迪伦,是因为他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也是为了表达对以他为代表的那一代人的肯定。

B.鲍勃·迪伦的歌词跟中国诗歌界所接受的外国诗歌相比,风格有很大不同,他的歌词跟歌唱有关,跟象征主义不是一个类型。

C.虽然西川20多年前一接触鲍勃·迪伦的歌词就非常喜欢,但直到鲍勃·迪伦获得诺奖,依然有很多人认为诺奖颁错了对象。

D.诗人西川和台湾乐评人张铁志都认为,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但对于他获得诺奖的原因,二人的看法不尽一致。

答案:

A

解析:

“也是为了表达对以他为代表的那一代人的肯定”错误,这只是诗人西川的个人理解。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在西川看来,很多人更容易接受语言、思想都有一定复杂性的精英诗歌,如艾略特、庞德、叶芝、惠特曼这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

B.西川认为如果要公正地评价鲍勃·迪伦的作品,不能仅按评价Poetry的方式来看,还要结合类似西方、非洲的Lyrics,从另一序列来进行评价。

C.美国有教授认为鲍勃·迪伦的歌词是可以和莎士比亚戏剧里的诗歌相提并论的,西川则认为其创作才华还无法和叶芝相比。

D.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提到,文学有轻重之分。

在西川眼中,鲍勃·迪伦的作品有时候主题挺重,但他的语言能让重的东西飞起来。

E.张铁志认为鲍勃·迪伦把正统文学和草根民歌两种传统结合在了一起,这与诺奖颁奖辞中的其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的说法是一致的。

答案:

AC

解析:

A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说艾略特、庞德等人是诺奖得主;C项,文中并未表示西川认为鲍勃·迪伦的创作才华不如叶芝。

6.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有充分的理由。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鲍勃·迪伦的歌词跟歌唱有关,表达了他的情趣和他对世界的看法。

②鲍勃·迪伦的创作用飞扬的语言表达了严肃的主题。

他的歌词有时候主题挺重,但使用的语言很巧,读者从中能获得启发。

③鲍勃·迪伦将正统文学的传统和草根民歌的传统结合起来,他是将流行音乐和文学结合起来的最重要的转化者。

④鲍勃·迪伦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他的歌词意象绮丽,把真实的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交织在一起,给读者创作了一个很难想象的新世界。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把握鲍勃·迪伦的创作特点。

如文中诗人西川在回答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时,定位了鲍勃·迪伦的歌词的特点,即他的歌词跟歌唱有关,并在里面附加了自己的价值观,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和他的情趣。

西川在回答记者的第二个问题时说,鲍勃·迪伦歌词的语言有一种飞扬感,用飞扬的语言表达了较重的主题。

相关链接中,乐评人张铁志认为鲍勃·迪伦的创作将流行音乐跟文学结合在了一起。

给鲍勃·迪伦的颁奖辞中说鲍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等。

作答时注意结合材料。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铁拐李”传奇

陈圣芳

他,拄着拐杖,个子瘦瘦高高的,是一个流浪乞丐,身背着有很多口袋的褡裢,每天走村串户地乞讨,像一个行脚僧,人们背地里都叫他“铁拐李”。

“铁拐李”讨米很特别,用手抓的米他是断然不会要的。

原来有一个奸猾的大嫂,曾把一只紧捏的空手放进米袋子,然后从他袋子里面带出一大把米来。

“铁拐李”乞讨没有定性,走哪是哪。

天黑了,随便睡在学校或者队屋廊檐下,将身子蜷缩成大虾米,囫囵睡去。

当天放明时,又不知所踪了。

而一方方的墙壁上,却用土坷垃写满了诗文。

湾子里的斋儒老先生曾经教过私塾,他一手捻着他那稀稀落落的几缕白胡子,一边摇头晃脑地吟哦着,一脸的陶醉。

“铁拐李”有时也会给湾里的剃头匠几分钱,让剃头匠将他那乱茅草一样的头发理得顺顺的,但是他那飘然若仙的胡子他是一定不会剪的,而且,他每次去河边洗碗时,都会把胡子润湿,对着水面捋了又捋。

然后把碗刷得贼亮。

像猫舔了似的。

“铁拐李”虽然疯癫时六亲不认,举起拐杖见人就打,见狗就追。

一旦安静下来,他又特别喜欢孩子。

那天他在苕货家门口发现苕货在写字,便蹑手蹑脚笑眯眯地走了过去,在后面认真地端详着,并且细声细气地告诉苕货:

你发倒笔了,这个勾是“利刀勾”,这个不是这样的,是“秃宝盖”,上面没有一点……他告诉苕货很多以后,当再遇见苕货时,他还不忘在他的草稿纸上教几个字,过几天他回来时,一定会考考苕货,如果苕货回答正确了,他会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把花花绿绿的豌豆糖来,奖给苕货。

有段时间,“铁拐李”突然不疯癫了,他居然背了一个上面印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的书包,一步一拐地走学校赶乡集,卖他用漾河潭坡上的泥巴做出来的口哨。

那泥巴做的口哨的确精妙,有高音的,有中音的,也有低音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如果哪个小朋友吹得好,他会摸摸他的小脑袋,笑眯眯地说,拿去吧,不要钱。

得到哨子的孩子像过年般高兴,于是刹那间,满湾子从南到北都是蛐蛐般忽高忽低的泥巴口哨声。

不过,他尤其喜欢苕货,他看见苕货,往往会送他几个五颜六色的泥巴哨,并且还要当面给苕货做示范,同是蛐蛐般几声,却别有一番韵味。

等到学生上课后,他就默默地站在教室的廊檐下,看着读书的孩子,一脸笑意。

有一次,他在走廊小黑板前伫立良久,然后捡起地上的粉笔头,在黑板上涂改起来。

一个老师发现了,便吼了几声,吓得他一溜烟跑了。

那老师过来一看却愣住了,原来他修改了一处语法错误。

从此以后,这位老师便特别关注起“铁拐李”来。

有一天,他路过“铁拐李”寄住的废砖窑时,看到一个漂亮的城里女子,对着“铁拐李”声泪俱下地说着什么,而他却有滋有味吃着讨来的米饭,理也不理。

后来那女子伸手去拉“铁拐李”,不料一下子惹恼了他,他挥舞着拐杖,吼道:

“你滚,你滚,我不要你管……”那位老师忙躲到一边,看见那女人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废砖窑。

后来听人说“铁拐李”原来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因为说错了一句什么话,被划成“右派”,加上妻子闹离婚,所以就成了流浪的疯子;还有的人说,那个女人是他的学生,很是崇拜他,知道了恩师的落脚地后,踏破铁鞋不远千里赶到这里……打这天起,“铁拐李”就从人们的视线里悄然消失了。

开始还有人念叨一下:

“铁拐李”好长时间没有来讨饭哩?

再后来,“铁拐李”这个名字就像从漾河上游冲下来的一截树枝,在河湾汊里打个转顺流而下,一去无踪了。

而当“铁拐李”这个名字再次被人提起时,已是十几年后的一天了。

那天,已考取博士生的苕货,给家里寄来一张他和导师以及师母的合影。

邻居们呼啦一下围过来看,马上有人说:

“咦!

师母好年轻啊,怕要比导师年轻不少哩。

”突然有人叫了一声:

“这苕货的导师,有点像‘铁拐李’呢。

”大伙围过来一看,“呵呵,别说,还真有点像哩!

”马上就有人说了:

“瞎说,一个是要饭的,一个是导师,八竿子也打不着呀!

”苕货娘说:

“那好办,我打电话问问就知道了。

于是苕货娘在一圈人的注视下,拨通了电话:

“喂,苕货,我问你一件事情哈……”

(选自《2018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第一段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和生活状况,并交代了“铁拐李”这一外号的由来。

B.“铁拐李”虽以乞讨为生,但不要用手抓的米,还在墙壁上写满诗文,表现了他的孤高自傲以及与时代的格格不入。

C.小说中的多处细节描写,如“铁拐李”背的书包,漂亮的城里女子的出现等,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揭示了“铁拐李”人性扭曲的社会原因。

D.小说讲述了“铁拐李”颠沛流离的生活。

全文结构紧凑,情节不蔓不枝,语言朴素精练,体现了作者较高的叙事技巧。

答案:

D

解析:

A项,小说第一段只是简要勾勒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和生活状况;B项,“表现了他的孤高自傲以及与时代的格格不入”错;C项,“人性扭曲”言过其实,且漂亮的城里女子的出现与时代背景无关联,主要是暗示“铁拐李”的特殊经历,推动情节发展。

8.“铁拐李”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举止特别,不修边幅。

瘦高个,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虽然头发有时理得很顺,却不剪胡子。

②能写诗文,学识渊博。

经常在墙壁上题写诗文,还修改学校老师的语法错误。

③对孩子有耐心和爱心。

一笔一画地教苕货识字,并用豌豆糖奖励他的进步。

④富有生活情趣。

潦倒落魄时,用泥巴做五颜六色的口哨,还能吹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解析:

分析“铁拐李”这一形象的特点,可以先从文中找出关于他的描写及相关事件,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

如文中有对他行为及外貌的描写,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虽然头发有时理得很顺,却不剪胡子,由此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举止特别、不修边幅的人;此外从他在墙壁上写满了诗文,修改老师的语法错误,教苕货写字等行为,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学识渊博,对孩子有爱心和耐心的人等。

9.这篇小说在构思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伏笔设置巧妙自然。

能写诗文暗示“铁拐李”与众不同,纠正老师的语法错误再显人物特别,漂亮的城里女子的来访,更为人物身份的揭示与命运的转变埋下伏笔。

②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主人公“铁拐李”乞讨时的艰难处境让人怜悯,帮助孩子时的满足让人心生敬佩,突然的消失让人担忧,苕货寄来的照片让人释然。

③结尾留白耐人寻味。

文章并不直接说出“铁拐李”如今的境况,而是通过一张照片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使小说更有可读性,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解析:

关于文章的构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关于文章情节安排上的特点,如文章中关于“铁拐李”命运的情节安排,由最初乞讨时让人怜悯,到帮助孩子时让人心生敬佩,再到他突然消失,没有音讯,让人担忧,最后苕货把照片寄来,让人释然。

由此可知,文章在情节安排上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一波三折的。

二是伏笔的设置,文章在前文多次为文末对“铁拐李”身份的揭示及命运的转折埋下伏笔;三是结尾的留白,最后通过一张照片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

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

与同县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

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

正德六年,入为御史。

巡盐河东,劾去贪污运使刘愉。

建正学书院,兴起文教。

九年,乾清宫灾,上疏曰: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

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致民困盗起,财尽兵疲。

祸机潜蓄,恐大命难保。

”不报。

出按凤阳。

织造中官史宣列黄梃①二于驺②前,号为“赐棍”,每以抶人,有至死者,自都御史以下莫敢问,士隆劾奏之。

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

“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

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

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

”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

钱宁素

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

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倖,尤善宁。

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

刑部疑有冤,并捕鞫凤鸣。

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

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

宁怒,令凤鸣女告士隆、完治狱偏枉。

遂下诏狱,谪士隆晋州判官。

久之,擢知州。

世宗立,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

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

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

贼无所容,遂就擒灭。

筑堰溉田千顷,民利之。

卒于官。

(选自《明史·张士隆传》,有删改)

【注】①梃:

棍棒。

②驺:

古代驾车的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

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B.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

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C.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

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D.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

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答案:

D

解析:

解答断句题要关注两个方面:

一是把握语句的句意及句子结构,一是对比四个选项中的不同停顿点。

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根据对偶的修辞手法,可将“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与“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断开,排除A、C。

“兴居无度”“狎

匪人”均为句意完整的短句,其间应断开。

故排除B,选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试,亦称秋闱,明清两代在京城举行的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为“会元”。

B.正德为年号。

中国古代往往采用帝王年号纪年。

明清以前,一位帝王往往有多个年号,更换新的年号纪年称为“改元”;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

C.锦衣,即锦衣卫,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皇帝侍卫亲军和仪仗队。

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

明代中叶后期,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D.从弟,即堂弟。

唐以前,往往以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比自己年幼的同辈男性为从弟;唐宋以后,则以同祖父不同父亲而比自己年幼的同辈男性为从弟。

答案:

A

解析:

乡试,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