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4172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情景默写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

“看万山红遍,层林

尽染”;近观: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

“鹰击长空”;俯瞰:

“鱼翔浅底”。

2.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沁园春?

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书生意气,挥斥

方遒。

4.《沁园春?

长沙》中表明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三句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5.《沁园春·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

粪土当年万户侯。

《雨巷》

6.《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7.《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

她静默地

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再别康桥》

8.《再别康桥》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眷恋的句子是: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

甘心做一条水草!

9.《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

是: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10.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话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

是: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荆轲刺秦王》

11.《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2.《荆轲刺秦王》中,用荆轲悲壮的唱词来渲染氛围,表现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

句子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3.《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荆

轲义无反顾的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

14.《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

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体现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15.《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16.《记念刘和珍君》中,“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表达了作者对“沉默”的

预言。

1

必修二

《氓》

1.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

女兮,无与士耽”。

2.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女也不爽,士

贰其行”。

3.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诗句是“反是

不思,亦已焉哉”。

5.《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

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涉江采芙蓉》

1.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同

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诗句是“涉江采

芙蓉,兰泽多芳草”。

《归园田居》

1.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

故渊”。

2.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的

两句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3.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4.《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俗

不合的性格,也是诗人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5.《归园田居》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写诗人认为奔波于官场是误入

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6.《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写狗吠、鸡鸣,与王籍的五言律

诗《入若邪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动衬静

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兰亭集序》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

句相似的感叹“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2

3.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

容“静躁不同”,“静”指他在文中说的“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躁”指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固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5.《兰亭集序》中写兰亭集会盛况的两句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各路英才,老

少皆有。

6.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感慨也随之产生。

王羲之《兰亭集序》里体现此感情的句子: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

事迁,感慨系之矣”。

7.《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

亡。

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赤壁赋》

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

出》篇,即文中所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赤壁赋》中,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

片的语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赤壁赋》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

句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赤壁赋》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从侧面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

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

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7.《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哀

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8.《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

而长终”。

9.《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

“取之

无禁,用之不竭”。

10.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

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11.《赤壁赋》中,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

如缕”,都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12.《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在一只小船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13.在《赤壁赋》中,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

的喜爱的句子是: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

14.王羲之感叹人生短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

苏轼在《赤壁赋》中则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5.诗人在饮酒后,借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来明志的句子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

兮天一方”。

16.写出曹操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长矛吟诗作赋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

气势的句子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必修三

《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西当

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

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

倒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

句子是“噫吁嚱!

危乎高哉!

”。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

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

颠”,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

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

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

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

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pù)流争喧

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

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杜甫诗三首》

13.《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玉露凋伤

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14.《秋兴八首》(其一)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

园心”。

15.《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16.《咏怀古迹》(其三)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

昏”。

4

17.《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

的诗句: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8.《登高》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

酒杯”。

19.《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

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0.《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1.《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万里悲

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2.《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琵琶行(并序)》

23.《琵琶行》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情态的诗句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4.《琵琶行》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

“银

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25.《琵琶行》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26.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

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7.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

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李商隐诗两首》

28.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缘之一。

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

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锦瑟》

也有一联提到杜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9.《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

柱思华年”。

30.《锦瑟》一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表现的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

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

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1.《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分别是: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

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2.《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此

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3.《马嵬》一诗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

“空闻

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34.《马嵬》一诗中从对比角度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句子是: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

七夕笑牵牛”。

35.《马嵬》一诗中用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含蓄表明题旨的诗句是: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5

《寡人之于国也》

36.《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自认为对国家:

“尽心焉耳矣”他会这样认为,是因为他是

这样做的: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其他国家的国君

不如他用心,结果却差不多的原句是: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

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37.《寡人之于国也》面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困惑孟子是这样回答的:

“王好战,请以战

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

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直接回答说“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在渔业和林业方面人类要于自然和谐相处,依照可持续发

展的原则做到有所节制,吃的和用的就不愁了时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9.《寡人之于国也》能表现梁惠王当政时期阶级分化,贫富悬殊,而作为国君的他却无

所作为的语句是: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劝学》

40.孔子曰:

“学而时习之”,又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

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41.刘禹锡诗云:

“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作品)中的“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

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43.《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

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4.《劝学》中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

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45.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

习收获大的道理。

46.“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

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劝学》)

47.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积

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48.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9.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劝学》中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

5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

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

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劝学》)

5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2.《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

6

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3.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

学》)

54.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过秦论》

55.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

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56.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57.《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

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58.《过秦论》中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

帝王万世之业也。

59.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

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60.《阿房宫赋》中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施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话,《六国

论》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

秦”(或: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

故曰弊在赂秦也。

)《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

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说》

61.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师

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

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6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

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

6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

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

6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位卑则足羞,官

盛则近谀。

6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

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

怪也欤”。

必修四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

7

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

句子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大江气势磅礴、宏

伟壮阔的景象。

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

“羽扇纶

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9.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来书写自己

多愁善感而年华逝去的感叹。

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

1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

感叹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

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3.被贬于黄州的苏轼与客人泛舟长江,面对长江的浩荡无穷而感慨万千: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

”,他在“故国神游中”得到解脱,抒发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心底悲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

叹的两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

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朝廷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

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用孙权的典故表达英雄难寻的句子是:

“千古

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金

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10.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喻,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

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12雨本寻常,但却常常能淋湿诗家的心。

读韩愈的《早春》中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能体会到一种清新与宁静的自然;而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

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便感到随着那夜雨的慢涨,作者心中的愁

绪也在渐增。

读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去”,我们会从中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无常。

13.古代写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