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艾青《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3987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艾青《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艾青《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艾青《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艾青《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艾青《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艾青《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x

《高中语文 艾青《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艾青《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艾青《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x

高中语文艾青《北方》教学设计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艾青《北方》教学设计苏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艾青以及诗歌写作背景。

2、从意象入手,把握诗歌意境。

3、体会诗人在特定条件下的祖国情怀。

教学重点:

1、从意象入手,把握诗歌意境。

2、体会诗人在特定条件下的祖国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在特定条件下的祖国情怀。

教学方法:

诵读与品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送给大家一句话:

诗存在的理由就是人活着的理由。

这句话是某位哲人说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北方》

(幻灯片显示此句话)

(幻灯片显示标题)

二、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1、学生自由朗读一遍,找出反映诗人情感指向或者说是奠定该诗情感基调的一句话。

 

明确:

北方是悲哀的。

2、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诵读这样一首现代诗?

你的理由何在?

同学们认为这句话奠定了该诗怎样的情感基调?

明确:

诵读语气应该是沉缓有力的。

基调是忧郁、悲哀、沉重。

(幻灯片显示)

3、请一学生朗读诗歌。

师生评论。

4、听一遍录音。

5、再请大家推荐一位平时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诵读诗歌。

师生评价。

三、感知意象,把握情感

1、诗人眼中的北方是什么样的?

他看到了什么?

请几位学生一一指出。

(幻灯片显示部分意象)

明确:

意象:

“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疲乏的耳朵的畜生”、“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树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

2、这些意象有什么色彩倾向?

有什么特点?

(幻灯片显示)

明确:

色彩:

灰暗。

特点:

悲哀苍凉    孤苦无奈   

3、为什么诗人眼中的北方是悲哀的?

(幻灯片显示背景)

提示一,诗歌写作的时间是1938年2月。

提示二,抗日战争初期,国土沦陷。

提示三,诗歌中哪些意象隐喻中国当时的现实?

明确:

这首诗写于1938年初,是诗人艾青接触了北方广大的农村现实之后的作品。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亲眼目睹了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这给诗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北方的悲哀实际上是人的悲哀,人的悲哀源于异族的入侵,山河的沦陷。

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情境之下,诗人不能不悲哀,北方不能不悲哀。

4、面对令人悲哀的北方,诗人是否就此消沉?

理由何在?

提示:

第四节诗歌。

诗人用了三次重复“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表明诗人并未就此消沉,它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的强调和渲染都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但也在意识深处感到这也是曾经让人骄傲的祖国。

尽管眼前的祖国伤痕累累,尽管眼前的民族苦难深重,但是,这祖国曾经养育了我们的祖先,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华夏文明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让人骄傲,让人深信,眼前的这场灾难也必将过去。

5、他为什么爱悲哀的北国?

(幻灯片显示问题及答案)

明确:

理由有三点。

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养育了古老的民族。

(诗歌中有表述)

四、主题与深化

1、对这种爱我们应如何理解?

换句话说,在抗日战争这个条件下,写这样的诗歌有意义吗?

明确:

爱就意味着信心。

对祖国的信心,对灾难深重的民族的信心,对抗战必胜的信心。

这种信心实际上就是对抗战的一种支持,一种鼓舞。

(诗歌中有诗句直接表达这个意思)

2、茨威格的自杀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1942年2月22日在里约热内卢寓所里与夫人双双自杀。

原因是代表着作家精神家园的欧洲已经沦陷,作家对此感到绝望。

1938年,中国北方大片国土沦陷,诗人艾青没有自杀,没有殉国,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3、诗存在的理由就是人活着的理由。

诗人在诗歌中虽没有明确号召人们起来抗战,但这种民族不亡的信心实质上就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它振奋了人们的精神,客观上鼓舞了人们的抗战,就是对抗战的最大支持。

五、注释与补充

1、诗人介绍诗人用了三次重复“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的强调和渲染都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但也在意识深处感到这也是曾经让人骄傲的祖国。

2、诗前小引中“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指的是端木蕻良,作者因这个生长在北方的诗人的一句话引来一首情真意挚的抒情诗篇。

“北方是悲哀的”,这是诗人的情感指向,也给全诗定下了调子——忧郁、悲哀、沉重。

“北方”与“悲哀”是两个极普通的词语,但是这两个极普通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就具有了生命的穿透力。

它与当时的时代有种完美的契合,这种契合深刻而有力,产生一种强大的震撼力,穿越时空。

教后反思:

经典诗人,经典诗歌,再加上上课的班级是重点班中的重点,我上课的压力可想而知。

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老师最难啃的“骨头”,但又不得不啃!

我们心中很清楚这一点,同时心中的畏惧感却似乎也永远挥之不去,无可逃避。

从这一点上说,被逼迫着去啃啃“骨头”也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北方》篇幅比较长,好在对重点班的学生来说,意象还是比较浅显的。

因此我上课的重点放在诵读与诗歌主题的把握上。

通过诵读与意象的把握来理解深化诗歌主题,是这堂课的目的与归宿。

中间设计了一个作家自杀的故事,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北方》的主题。

下面分点说说。

一、诗歌的诵读

没有诵读就没有诗歌教学。

我预先的设计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意境与基调。

在此基础上,找一两个学生按照诗歌基调诵读。

最后录音,对比之后再加以诵读。

这样就形成了由朗读到诵读,效果逐步提升,诵读逐步完美的过程。

遗憾的是,课堂时间很有限,而诵读又不是本堂课的目的。

因此,这堂课仍有诵读不充分的毛病。

对诗歌的诵读我们应该有全新的认识。

我想在平时教学中,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诗歌教学中的诵读也应该是充分而完美的。

二、意象的把握与理解

上文提到过,意象的把握是为了诗歌主题的理解。

诗歌教学一向如此,把握意象不是为了把握意象,而是为了理解诗歌主题与情感。

因为学生素质较高,而《北方》的意象也实在是说不上难,教学中我就采用了点到为止,不做深入探讨。

对于一首长诗,对一首由几十个意象组成意象群的诗歌,我们只能从群体特征上把握意象,而不是拆开泛泛而谈,那样诗就不叫诗了。

课堂上我提了两个问题:

诗人眼中的北方是什么样的?

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反应很快,立即就抓住了要点,得出了结论。

因此我就顺理成章地转入课堂的重点,诗歌主题与情感的把握。

三、主题与情感

语文课堂有且只能有一个支点!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语文课堂必须有一个支点;二是语文课堂只能有一个支点。

有些同行可能会反对,这观点太偏激了,看看那些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多了去了!

这里我要解释以下“支点”这个词。

我想这里理解成“归宿”或者说“目的”可能更符合我的本意。

一堂课的时间太短了,只有45分钟。

就是介绍作者45分钟可能就不够,更别说其他了。

因此课堂的目的或归宿只能精简,换句话说,只能是一个。

如果是两个甚至更多,那教学肯定不充分,或者说是糊弄人!

对于一篇经典篇章或者诗歌,选一个支点容易,但要选对这个支点很难。

对诗歌而言,诵读与主题(或者情感)应该是两个都不错的支点。

有人说,选意象作为支点(目的、归宿)不可以吗?

对于有些散文,字词就可以上一堂课,显然,把字词作为教学的支点与把主题与情感作为教学的支点那层次与境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小学语文教学或许可以这么做,中学语文教学也这么做除了备考的理由很难令人接受。

诗歌教学的支点选在意象上,与散文教学以字词为归宿同样存在层次上低俗的问题。

艾青的《北方》作为经典显然有着主题与情感的因素,并且这一点不容忽视。

学生可能没有到过北方,冬季北方的严酷估计也很难领略。

但是,山河沦陷,民族危亡的北方却是学生可以想象得到的。

《北方》里的悲壮与不屈同样可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

我便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目的,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艾青的情感,为了让学生理解艾青的情感。

中间设计了一个小故事: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1942年2月22日在里约热内卢寓所里与夫人双双自杀。

原因是代表着作家精神家园的欧洲已经沦陷,作家对此感到绝望。

两相对比,一个生,一个死。

生是源于民族必胜的信心;死是对人类苦难的绝望。

死的人高贵,活着的人同样在表达对苦难的不屈。

这一切都令人感动。

我用一句话贯穿课堂,诗存在的理由就是人活着的理由。

这是诗歌理论中关于解说诗歌存在意义的一句话。

课堂中我联系北方这首诗,希望通过这句话让学生理解,《北方》这首诗存在的意义,以及艾青没有像茨威格那样自杀的原因,进而理解诗人对北方的“爱”对抗战的意义。

四、补充与注释

这部分我介绍了诗人艾青,介绍了诗前小引中“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

这也是处于对学生理解这首诗的主题与情感有帮助来考虑的。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苏武传名师导航鲁教版必修3

内容感知

作为史传文学,《苏武传》详细地记载了苏武被扣匈奴后长期坚持艰苦斗争的事迹,在历史事件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突现了人物的性格光彩,赞扬了他坚贞不屈的气节和对祖国的忠诚,成功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定爱国者的形象。

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

基础梳理

一、字音

阏氏(yānzhī)啮(niè)

旃(zhān)节旄(māo)

汤镬(huò)

二、通假字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三、古今异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

相抵偿;今义:

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

提拔;今义:

业绩)

位列将(古义:

位,官位;列,一般的,普通的。

今义:

位置、地位。

列,排列)

兄弟亲近(古义:

亲近的侍臣;今义:

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古义:

老人,长辈;今义:

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古义:

趁这时;今义:

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古义:

妹妹;今义:

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古义:

年纪;今义:

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古义:

确实存在;今义:

诚实、老实)

四、一词多义

五、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欲因此时降武(使……投降)

空以身膏草野(使……肥沃)

反欲斗两主(使……争斗)

单于愈益欲降之(使……投降)

何久自苦如此!

(使……受苦)

王必欲降武(使……投降)

3.名词活用

天雨雪(雨:

名词作动词,下)

羝乳乃得归(乳:

名词作动词,生子)

汉节牧羊(杖:

名词作动词,拄着)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

名词作动词,祭祀)

惠等哭,舆归营(舆:

名词作动词,抬)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

名词作状语,向上)

六、特殊句式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七、文学常识

1.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东汉著名的史学家。

《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

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

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

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

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

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

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写的。

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

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

《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

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评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

八、名篇名句

1.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2.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

3.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三国志》)

4.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

(英国·莎士比亚)[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剖析:

这句话翻译为: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

这几句介绍苏武的生平情况、字以及官职。

这是中国古代人物传记的常见写法,往往在传记的开头简要介绍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品行、官职升迁等情况。

2.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剖析:

这句话翻译为:

苏武迁移到北海以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都全部脱尽。

这几句详细地描写了苏武牧羊的艰苦。

单于在劝说和威胁无效的情况下,将苏武流放到北海。

虽然北海的条件极为艰苦,但苏武仍然“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以至于“节旄尽落”。

短短几句话,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在身遭非人待遇的痛苦中,苦守节操的民族志士形象,充分表现了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的大丈夫品格,也透露着作者对苏武无上的敬意。

3.武曰:

“自分已死久矣!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剖析:

这句话翻译为:

苏武说:

“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

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

”这里运用个性化的语言,生动体现了作为一个汉朝的使者,那种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面队李陵的劝降,苏武以“效死于前”相答,义正词严,大义凛然,苏武威武不屈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至诚的爱国心,最终引出李陵的喟叹、自责,泣下沾襟,更衬托了苏武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4.武谓惠等: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剖析:

这句话翻译为:

苏武对常惠等人说:

“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呢!

”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

这里写了苏武的第二次自杀,第一次是为了怕“见犯乃死,重负国”。

这次自杀是为了“屈节辱命”,觉得没有脸面回汉,突出表现了苏武的节操。

面对敌人的审讯,他说道: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苏武立下竭忠尽节之志,自杀未果,更不为敌方剑刃相加所动。

这里通过与张胜的对照,更可见苏武以死保全气节、镇静无畏的使臣风度和高贵品质。

5.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剖析:

这句话翻译为:

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

这几句话叙述了苏武归汉的经过:

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却谎称苏武已死。

与苏武一同出使匈奴的常惠秘密地见到了汉使者,告诉苏武并没有死,并让他对单于说:

汉天子在上林苑打猎,射到一只鸿雁,雁足上系着一块帛书,上面说苏武在一大泽中。

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诡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归汉朝。

可见,苏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朝的使者,用大雁传信,充分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操。

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并成为千古佳话,因此就有了“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也就成了邮使的美称。

二、重点语段

1.“武益愈”至“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剖析:

这一段写苏武拒绝卫律的威逼利诱。

文章先用虞常和张胜衬托苏武,作为副使的张胜背着苏武行事,置两国关系于不顾,欲贪功而陷于虞常谋反之事,累及苏武。

剑斩虞常使张胜吓破了胆,在匈奴的威逼之下,贪生请降。

而苏武却临危不惧,据理以争。

通过与张胜的对照,更可见苏武以死保全气节、镇静无畏的使臣风度和高贵品质。

后用卫律反衬苏武。

卫律投降后,匈奴给他荣华富贵。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说苏武。

苏武却毫无畏惧,怒斥卫律,他先是指斥卫律“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的叛变之举,继而痛责卫律“反欲斗两主,观祸败”“欲令两国相攻”的阴谋诡计。

卫律叛国求荣的无耻嘴脸与苏武威武不屈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充分表现了苏武的民族气节。

2.“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至“与武决去”。

剖析:

这一段写苏武拒绝李陵的劝降。

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有三个:

一是苏武的大哥和弟弟皆无辜而死,母亲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生死不明;二是人生苦短,不必自苦如此;三是朝廷法令无常,苏武的安危不可预料。

理由都很充分,而且都是替苏武着想。

但苏武以君臣之义为理由,拒绝了李陵。

李陵也被苏武的大义所感动。

苏武这种不负使命,孤忠自誓,大义凛然历久而不变的节操,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恩怨之上的高贵品德,较之一时的血气之勇更为难能可贵。

在与李陵“喟然叹”“泣下沾衿”的对照中,更见苏武胸襟之广、信念之坚。

结构图解

主旨探讨

《苏武传》详细记述了苏武羁留匈奴十九年的遭遇,通过历史事件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突出了苏武的光辉形象。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写苏武出使匈奴,因事被扣,不屈服于威胁利诱,坚持民族气节,被遣于北海牧羊。

第二部分写李陵以旧友身份陈述苏武家中变故,并自道真情,劝降苏武,苏武不为所动,终得回归祖国。

全文层次分明,笔触丰满,刻画出苏武的爱国志士形象。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描绘生动

文中详细记述了卫律以言相逼、以剑威胁、以利相诱的过程,苏武铁骨铮铮,予以痛斥,其思想、形象凸现纸上。

李陵劝降又全然不同于卫律逼降,李陵详言苏武的家庭变故,并惺惺相惜、推己及人,意欲动摇苏武对汉朝的信念,而苏武在表明心迹之后,以“愿勿复再言”却之。

一次未成,又“饮数日”,再劝,苏武以“效死于前”相答,其至诚终引出李陵的喟叹、自责,泣下沾襟。

为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其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中在记“行”之时又着力于环境描绘。

苏武自刺后,被置地坎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息,充满悲壮色彩。

被幽置大窖,断绝饮食,卧而啮雪,与旃毛并咽,困苦中愈显苏武的性格坚强。

牧羊北海掘鼠食为食,仗节操持,节旄尽落,其历久而不变的节操更令人敬仰。

班固还善于用对照、映衬的艺术手法,来塑造主人公的形象,在言与行的比照烘托中,见出人物的正邪之

问题探究

《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苏武的爱国精神和不屈气节令人感动,在我国的历史上,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如文天祥、岳飞等。

王露是班里的宣传委员,在学习了《苏武传》后,她想主办一期“我的精神家园”的黑板报,你能帮她搜集有关文天祥、岳飞等爱国英雄的材料吗?

你能帮她设计黑板报的版面吗?

导思:

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正是他们构成了中国的脊梁,激励着华夏子孙的灵魂,激励着中华儿女的成长。

让我们记着他们吧!

记着这些英雄的事迹吧!

探究:

首先要收集。

收集材料可以分为三个小组,一个组到老师那里寻找有关材料,一个组到图书馆、资料室收集有关材料,一个组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其次,材料整理组要把收集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黑板报的材料要求主题明确、精练扼要。

然后,版面设计组要组织聘请班里有这方面有特长的同学设计黑板报的版面,可以参照一下相关的黑板报实例。

最后设计书写完成。

最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想象,创造一幅富有个性的“我的精神家园”的黑板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