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2819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docx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docx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分数_____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据此回答1~2题。

1.区域是(  )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省、市、镇等行政区域

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

①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②明确的边界 ③一定的区位特征 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3~4题。

3.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4.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陕西十大怪:

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据此回答5~6题。

5.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 (  )

A.玉米B.小麦

C.水稻D.高粱

6.“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冬春季节风沙较大 ②降水较少,为减少洗头次数

③与当地宗教习惯有关 ④当地气候炎热,方便擦拭汗水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不一样,因此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很大。

据此回答7~8题。

7.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性因素转变为现在的有利因素的是(  )

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

8.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中M表示(  )

A.制作GPS接收机B.分析交通状况

C.生成电子地图D.计算三维坐标

10.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

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

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11~12题。

1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

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D.地理环境优势

12.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此回答13~14题。

甲 成都都江堰    乙 苏州园林

丙 拉萨布达拉宫    丁 长城

1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

14.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

16.下列能够正确体现甲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

①亚热带湿润地区 ②黑土广布 ③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肥沃的水稻土 ⑤水田农业 ⑥林矿资源丰富 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⑧雨热同期,一年一熟

A.①②③④B.②⑥⑦⑧

C.①③④⑤D.⑤⑥⑦⑧

当地时间2016年9月11日,法国留尼旺岛火山喷发熔岩迸溅场面震撼。

读火山喷发的卫星图像,回答17~18题。

17.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B.GIS

C.GPSD.数字地球

18.如果利用卫星对火山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火山灰图片,可以获得(  )

①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 ②火山灰飘动速度 ③火山灰影响的范围 ④火山灰飘动的方向 ⑤此时段当地的风向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此完成第19~20题。

用来储存不同信息的GIS图层

19.下列课题中,主要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有(  )

①近50年来,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②近20年来,某市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③某市郊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④某市市区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及公交线路、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图示数据库最有可能用来进行(  )

A.农业布局规划B.工业布局规划

C.商场选址规划D.学校选址规划

二、综合题(共5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

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

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

喀什地区蕴藏着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列,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图甲)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图乙)。

图甲

(1)据图说明喀什所在地区和深圳所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

(9分)

(2)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完成下表。

(9分)

喀什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特色农业

基塘农业

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3)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

(12分)

2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给地理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勃勃生机。

由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组成的地理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各领域,并正在走进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根据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2)人们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彩色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据此可判断,该地区________用地面积在缩小,而________用地面积在扩大。

(6分)

(3)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________物体的位置,由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以迅速计算出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

(6分)

(4)下列活动中,可应用我们所学的地理信息技术的有(多选)(8分)(  )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

23.读“我国五个农业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D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A地区是________,D地区是________。

(2)B地区淡水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是(双选)(  )

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B.原料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能源充足

(3)C地区粮食产量比B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B地区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地区农作物具有________的特点,该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水源是________。

24.图甲、图乙为“世界两个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个地区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地区的自然条件。

相同点

不同点

甲地

乙地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

(3)比较甲、乙两地区有利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相同点

不同点

甲地

乙地

地区开发的

有利条件

①______

②______

 

2019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测试A卷参考答案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分数_____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答案】1.A 2.C

【答案】3.C 4.A

【答案】5.B 6.A

【解析】第5题,面条、锅盔的原料都是小麦面粉,关中地区气候、地形等条件适合小麦生产。

第6题,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冬春季节多风沙,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

头上戴毛巾可以减轻风沙危害,减少洗头的次数。

【答案】7.A 8.B

【解析】第7题,开发初期,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纵横、水系众多,不仅将耕地分割得较为破碎,而且不便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第8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多依靠便利的交通由外地将其运进。

【答案】9.C 10.B

【答案】11.D 12.C

【解析】第11题,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

第12题,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

【答案】13.D 14.A

【答案】15.B 16.B

【答案】17.A 18.D

【解析】第17题,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是应用遥感(RS)技术获取的。

第18题,从火山喷发卫星影像图上可以看出火山灰的状况,监测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移动方向、速度、影响范围、此时段当地的风向等。

【答案】19.C 20.A

二、综合题(共50分)

21.

【答案】

(1)共同点:

多沿铁路线分布。

不同点:

喀什所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2)

喀什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特色农业

绿洲农业

农业发展的

限制性条件

水资源

不足

人均耕地少

(耕地不足)

(3)深圳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且劳动力丰富,喀什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地处我国联系中亚、西亚和南亚的枢纽位置。

【解析】第

(1)题,读图可知,喀什所在地区和深圳所在地区城市多沿铁路线分布;其不同点是喀什所在地区的城市多位于山麓地带的绿洲,而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

(2)题,喀什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降水少,水资源不足,特色农业为绿洲农业;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少人多,耕地不足,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第(3)题,两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可从地理位置、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回答。

22.

【答案】

(1)GPS GIS 

(2)绿地(农业) 建筑(城市) (3)静止 运动 (4)ABD

23.

【答案】

(1)低温(热量条件) 灌溉水源

(2)BC

(3)C地区耕地面积大,人口密度小,故人均占有量比B地区多

(4)耐旱 高山冰雪融水

24.

【答案】

(1)乙 乙所跨经纬度大

(2)

相同点

不同点

甲地

乙地

地理位置

都濒临海洋

濒临太平洋

濒临大西洋

地形

均以平原为主

地处长江三角洲

西欧平原和中欧平原

气候

均为湿润的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

河网稠密

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径流平稳

(3)

相同点

不同点

甲地

乙地

地区开发的

有利条件

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

劳动力

充足

资源丰富、

技术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