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2047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要点.docx

《管理信息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要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要点.docx

管理信息要点

P18-1.3.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P25-1.3.4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模式

答:

(1)、主机/终端(H/T)模式。

(2)、文件服务器/工作站(W/S)模式。

(3)、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

(4)、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

P54-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美国IBM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初,用于企业内部系统开发的一种方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

BSP从企业目标入手,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MIS的目标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

BSP法通过定义企业的“过程”或“功能/数据矩阵”(U/C矩阵),然后识别共享的信息,制定长远计划与子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

BSP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自下而上”的系统实现。

BSP方法基于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首先是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的目标,识别企业过程与识别数据,再自下而上地设计系统目标,最后把企业目标转化为MIS战略规划的全过程。

“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和“自下而上”的系统实现

BSP法虽然强调目标,但没有明显的目标过程,它是通过管理人员酝酿过程引出系统的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换是通过组织/系统、组织/过程、系统/过程矩阵得出的,这样定义的新系统可以支持企业过程,也能把企业过程转化为系统的目标。

BSP法对计划与控制活动没有给出有效的识别过程,对综合性的公共组织资源难以识别,收集分析资料花费太多的时间,大的U/C矩阵结构分析有一定的困难。

P58-关键成功因素法

答:

关键成功因素是指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关键成功因素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在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利用关键成功因素法进行系统规划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了解企业或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

(2)、识别所有成功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4)、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指标,定义数据字典(DD)。

P59-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MIS的战略规划就是把组织的战略集合转化为MIS的战略集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集合由系统目标、系统环境约束、系统战略计划组成。

SST方法的应用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组织的战略集。

首先,描绘与本组织(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类人员的结构,如卖主、供应商、顾客、顾员、债权人、股票股东、管理者、公众、政府、竞争对手等。

其次,确定各类人员的要求和目标。

再次,定义组织相对于每类人员的使命(任务)和战略。

最后,将识别出的组织战略交企业组织负责人审查与修改。

第二步,将组织的战略集转化成MIS的战略集。

将组织的战略集中每个元素转化为对应的MIS的战略约束,得到一个完整的MIS的结构。

通过战略规划,使MIS的战略和目标与组织总的战略和目标保持一致。

SST法能保证管理目标全面,反映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结构,然后转化为MIS目标的结构化方法。

但目标的识别重点不突出。

P91-4.2.2模块耦合

模块之间的联系程度是通过耦合来度量的。

耦合是对两个模块之间连接程度的一种度量。

耦合有6种不同的类型(即模块间的联结方式),由好到差依次为:

非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特征)耦合、控制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a.非直接耦合。

模块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实现的。

b.数据耦合(datacoupling)。

指模块通过激活控制连接,并只传递在处理中所必需的数据。

数据耦合是模块间必要的数据通信,是不可避免的。

数据耦合是模块设计的目标。

c.标记(特征)耦合(stampcoupling)。

若调用模块将整个数据记录传递给被调用模块,而被调用模块只需要部分数据项,则称这两个模块之间存在标记耦合或特征耦合。

特征耦合传递的是数组之类的数据结构,使互不相关的模块建立了依赖关系,往往会造成侦错上的困难。

d.控制耦合(controlcoupling)。

是指一个模块将控制信息传递给另一个模块,以控制该模块的内部处理逻辑。

从分解的角度看,导致控制耦合的主要原因是分解不彻底,被调用模块不是执行单一的功能。

e.公共耦合(commoncoupling)。

如果多个模块访问同一全程数据域(globaldataarea),则称之为公共耦合。

可以理解为:

公共耦合就是多个模块访问同一个全局变量,或者多个模块访问同一全局性的数据结构。

公共耦合的缺点是:

在使用同一全局数据域的模块中,如果其中一个模块出现错误,则很可能该错误也出现在使用该数据域的其它模块中;如果要修改一个模块,则很难确定哪些数据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改;同样,如果要修改某一个数据,也很难确定哪些模块必须予以修改。

f.内容耦合(contentcoupling)。

如果两个模块之一和另一个模块的内部属性有关(一个模块直接调用另一个模块的内容),则称这两个模块为内容耦合,也称之为病态耦合(pathologicalcoupling),这是一种最高程度的耦合,应避免使用。

为使软件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和可修改性,模块间的耦合程度越小越好。

因为耦合程度越小,表明模块间的独立程度越大,这样在修改一个模块时,对其它模块的影响程度就越小,从而使模块的修改工作局限于一个最小范围之内,在维护的时候,不必担心其它模块的内部处理逻辑是否会受到影响,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复杂性,使系统易于理解和维护。

P92-4.2.3模块聚合

模块内部元素的联系程度是通过聚合(内聚)来度量的。

内聚是对一个模块内,其元素在功能上连接程度强弱的一种度量。

即:

内聚是对模块内各处理动作组合强度的一种度量。

内聚的思想最初是由LarryConstantine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后来由Stevens,Myers及Yourdon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并提出内聚的分类和好坏。

聚合的类型按可维护性由差到好依次为:

偶然聚合、逻辑聚合、时间聚合、过程聚合、通信聚合、顺序聚合、功能聚合。

b.逻辑聚合(logicalcohesion)。

指模块包括一系列同种类型的活动,为了使用该模块,必须从中选择出所需要的活动。

这些活动尽管不同,但共享一个且只有一个模块接口,而且有类似的处理逻辑。

即逻辑内聚模块就是由功能类似的语句组成的模块。

导致逻辑聚合模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设计人员企图减少编码数量,将功能类似的语句放在一起。

c.时间聚合(temporalcohesion)。

也称之为古典内聚(classicalcohesion),指模块的各个处理动作和时间有关,而不是与问题有关,块内的成分需在同一时间内完成。

初始化模块通常属于暂时内聚。

d.过程聚合(procedurecohesion)。

指模块中的处理活动是根据程序中的控制流组织在一起的,块内的各个成分按某种确定的顺序执行。

即:

模块中各活动的处理顺序是根据控制流而不是数据流来完成的。

e.通信聚合(communicationcohesion)。

是指模块执行多个处理功能,且这些功能具有相同的输入或输出数据。

通信内聚模块有较好的可维护性,但通信聚合模块中活动编码共享,使之很难在不影响另一活动的情况下修改一个活动。

f.顺序聚合(sequentialcohesion)。

是指模块根据同一数据执行多个处理活动,这些活动中前一个活动的输出是后一个活动的输入,如“录入汇总打印”模块。

顺序聚合模块可能包含几个功能,因而给维护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解决的办法是继续进行分解。

顺序聚合与通信聚合看起来很相似,其主要区别是顺序聚合模块必须按规定的活动顺序执行,而通信聚合模块则不然。

g.功能聚合(functionalcohesion)。

指模块中所有活动执行且只执行一个明确的、与问题有关的功能,如计算工资、打印月报表等模块。

功能聚合是具有较好可维护性的系统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系统设计时应力求按功能划分模块。

一个模块的聚合程度越大越好,最理想的模块应该是功能聚合的模块。

P107-国际标准书号中校验码的组成格式及求法

P109-4.5.2数据存储的规范化方法

1、规范化形式

1NF、2NF、3NF、BCNF、4NF、5NF。

2、按3NF形式设计存储结构

第一范式(1NF):

数据项不重复出现、没有空白值的项,或元组的每个分量都不可分割。

第二范式(2NF):

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码。

第三范式(3NF):

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主关键字。

按3NF设计存储结构,冗余减少,节省空间,便于维护。

P113-4.5.3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在系统分析期间得到的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规范化理论,用一个概念数据模型将用户的数据需求明确表达出来,这是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

概念模型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Approach,简称E-R方法)。

E-R方法是由P.P.S.Chen于1976年提出的,其方法是用E-R图来描述某一组织的信息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是一个面向问题的数据模型,它反映了用户的现实环境,与数据库的具体实现技术无关。

P116-4.5.4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就是把用E-R图表达的概念数据模型按一定的方法转化为某个具体的DBMS所能接受的形式。

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HierarchicalModel)、网状模型(NetworkModel)和关系模型(RelationalModel)三种,目前数据库大多采用支持关系型数据模型的DBMS,如VisualFoxPro、Oracle、Sybase、SQLServer、Informix等。

关系数据库模型是通过“关系”来反映客观现象的,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把E-R图转化为一个具体的关系。

转化的基本规则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