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1467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x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2014-201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共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一4题。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

父早卒。

徽少与母居,尽力孝养。

及长,好经史。

性审慎,不妄交游。

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

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徽以洛阳兵难未已,遂间行入关见周文。

周文与语,奇之。

周文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

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

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

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授刘彦刺史。

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

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

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

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

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

彦辞无罪,徽数之曰:

“计君之咎,实不容诛。

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

”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

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

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

出为襄州刺史。

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

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

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

徽自以元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长幼闻之,皆竞来就读,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申徽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间行人关见周文间行:

从小路走。

B.频征不奉诏征:

征召。

C。

以谢边远耳谢:

告诉。

D.徽性廉慎廉慎:

清廉谨慎。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

古人风/

B.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

古入风/

C.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

古人风/。

D.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

古人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徽品德高尚,注重个人修养。

他年少丧父,尽力孝敬母亲,年长之后,喜欢阅读经史典籍,而且养成了谨慎的品性,不随便和人交往。

B.申徽缜密忠诚,深受朝廷器重。

在他担任大行台郎中时,发往各地的文书都出自他手。

河桥之战,军队失利,但申徽忠于职守,没有逃离。

C.申徽谋略过人,处理事情周到。

他精心谋划,智擒了图谋背叛的刘彦,及时安抚吏民和刘彦的下属,并以大军将到相震慑,稳定了局面。

D.申徽勤政廉洁,赢得百姓爱戴。

他在瓜州刺史任上五年,使百姓安居乐业,离任时,吏民争相送行,他题写在亭上的诗,广受百姓喜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2)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①,去归休,不成。

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注】①归休:

致仕,辞官。

去:

助词,吧.。

②不成:

难道。

5.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而愁?

请简要分析。

(6分)

6.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请答出两种并简要分析。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

(《苟子·劝学》)

(2)今两虎共斗,_____。

吾所以为此者,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

(苏轼《定风波》)

(4)千古江山,_____。

舞榭歌台,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ll题。

半个瓜皮爬上来

非鱼

遥远是那种人,就是痴迷于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时候,什么都可以不要,完全的奋不顾身。

杨小鸽当初看中的,也恰恰是遥远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

不是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么,有了这样的精神,还怕不起眼的遥远成不了大气候?

可惜的是,遥远在结婚后专注的是西瓜皮,这让杨小鸽恼火透了。

一个大男人,整天对付一堆啃剩下的西瓜皮,恶心不恶心啊。

遥远嬉皮笑脸地说:

不恶心,不恶心。

遥远对付瓜皮的时候,像做刺绣的女人。

他在桌子上铺一块墨绿的丝绒布,然后摆上一把一把闪亮的刻刀,工具的精致和瓜皮的凌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遥远先把瓜皮切成一定形状,然后用一把大刀把瓜皮内层坑凹不平的红瓤削去,这才开始他对付瓜皮的“工作”----雕刻。

只见遥远轻巧地一旋一转,绿生生的瓜皮和白亮亮的刻刀在手指间翻飞,一会,他放下瓜皮端详一会,又会飞快地换了一把刀舞动起来。

待到雕刻渐渐进入尾声,遥远会轻声唱起一首歌:

半个月亮爬上来,伊啦啦,照着我的姑娘梳妆台……往往在歌声中,遥远的雕刻完成了:

玲珑剔透的一幅风景画,或者一个美丽的女子剪影。

杨小鸽看遥远陶醉的样子,还有听他每次哼断来的歌就来气。

她固执地认为遥远的内心藏着一个和瓜皮有关和姑娘有关的故事,他太了解遥远的性格,一旦心里藏了瓜皮和她之外的姑娘,那就一辈子都另l想让他忘记。

杨小鸽开始哭,闹,使小性子,住娘家,反正女人能用的招数都用了,遥远就是不告诉她关于瓜皮和姑娘的故事,说都过去了,说出来挺没意思的。

杨小鸽气坏了,拧着遥远的耳朵说:

遥远,你要再摆弄那破瓜皮,再哼那歌,咱就散伙。

遥远还是嬉皮笑脸:

小鸽,别啊,没你想的那么严重。

这让杨小鸽很无可奈何。

日子就这样在坚持和斗争中过去,杨小鸽依然买瓜吃瓜,遥远依然刻瓜皮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当遥远把一本雕刻大赛的获奖证书和一千元奖金递给杨小鸽的时候,杨小鸽吓了一跳:

这玩物丧志的东西还有人设奖?

遥远说:

艺术都是从生活中来的,任何事就怕做到极致,就这么简单。

后来,遥远就业余兼职给一家五星级宾馆做菜品点缀雕刻,依然是刘瓜皮,收入不菲,杨小鸽和遥远的日子也过得滋润起来,这是题外话。

题内话是,当杨小鸽很乖地偎在遥远怀里,认真地问遥远,为什么只喜欢雕刻瓜皮时,遥远终于开口说了瓜皮的故事:

小时候家里穷,我经常在街上溜达,看见卖瓜的瓜摊上有人吃瓜,就站在旁边等,等那人吃完了,以飞快的速度捡回家,捡够七八块,洗干净切了啃过的一层瓤和绿皮,母亲炒了当菜吃,那味道,绝对是世间美味。

有时候有的人把瓜啃太狠见了绿,捡回家实在不能炒菜,母亲就让我拿去玩,瓜皮在手里湿漫滑滑的感觉,真的很好。

后来,爸爸妈妈都去世了,我就更喜欢瓜皮。

遥远嬉皮笑脸地讲着,却把杨小鸽的眼泪讲出来了,她温和地拍拍遥远的脸:

我明白了,不了解你过去的苦,对不起。

遥远哈哈大笑起来:

啥苦啊,都过去了。

杨小鸽问遥远,可你干吗要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啊,瓜皮和哪个姑娘有关?

遥远很认真地说:

有关。

有个傻姑娘没有嫌弃我的卑微和贫穷,让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才能快乐地刻瓜皮,快乐地唱歌,我希望所有的瓜皮雕刻都是献给她的最美的礼物。

杨小鸽又哭了,哭着哭着在遥远背上捶开了:

小样!

讨厌啊你。

遥远又换上了嬉皮笑脸的表情:

半个瓜皮爬上来,伊啦啦,送给我的姑娘小鸽子,伊啦

啦……

(选自《百花园小小说原创))2006年第l2期)

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遥远本来是个不起眼的人,但是做事奋不顾身,他凭着这种精神赢得了杨小鸽的爱情,她相信他能有大成就,事实证明她很有眼力。

B.小说比较详细地描写了遥远雕刻瓜皮的过程,主要运用动作描写,突出了遥远雕刻瓜皮技艺的娴熟,表现出了他陶醉自得的心态。

C.杨小鸽和遥远经历了一段感情的波折,杨小鸽在结婚后嫌遥远雕刻西瓜皮没出息,在遥远的雕刻取得成就后才真正地爱上了遥远。

D.杨小鸽原来一听遥远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就来气,后来依然买瓜吃瓜,若无其事,因为她预感到歌中的“姑娘”就是她自己。

E.小说借遥远讲故事,巧妙地补叙了遥远和瓜皮有关的往事,交代了他喜欢瓜皮的原因,那就是通过雕刻瓜皮可以铭记过去吃过的苦。

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10.小说中遥远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11.小说为什么以“半个瓜皮爬上来”为题?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三、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3题。

【国王】波洛涅斯呢?

【哈姆莱特】在天上。

你差人到那边去找他吧。

要是你的使者在天上找不到他,那么你可以自己到另外一个所在去找他。

可是你们在这一个月里要是找不到他的话,你们只要跑上走廊的阶石,也就可以闻到他的气味了。

【国王】(向若干侍从)去到走廊里找一找。

【哈姆莱特】他在等着你们哩。

(侍从等下)

【国王】哈姆莱特,你干出这种事来,使我非常痛心。

为了你自身的安全起见,你必须火速离开国境;所以快去给自己预备预备:

船已经整装待发,风势也很顺利,同行的人都在等着你,一切都已经准备好向英国出发。

【哈姆莱特】到英国去!

【国王】是的,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好。

【国王】要是你明白我的用意,你应该知道这是为了你的好处。

【哈姆莱特】我看见一个明白你的用意的天使。

可是来,到英国去!

再会,亲爱的母亲!

【国王】我是你的慈爱的父亲,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我的母亲。

父亲和母亲是夫妇两个,夫妇是一体之亲;所以再会吧,我的母亲!

来,到英国去!

(下)

(节选自《哈姆莱特》第四幕,翻译:

朱生豪)

12.这段剧中,国王克劳狄斯开始实施一个阴谋,这个阴谋是什么?

请根据原著简要叙述。

(2分)

13.国王的这个阴谋是否得逞?

为什么?

请根据原著简要叙述。

(3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2分)

14.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凝噎天堑笑靥(yàn)残羹冷炙(zhi)·‘

B.跬步甘淋埋怨(mán)湛湛青天(zhàn)

C.萧鼓桅杆提防(dī)羽扇纶巾(guān)’

D.枯燥仰仗吮血(shǔn)揾英雄泪(wèn)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禀性皎洁,厌恶污浊的官场,决意弃官还乡,终于如愿以偿,过上了求田问舍的田园生活,静心品味散发着泥土味的日子。

B.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酒楼过年渐成时尚。

中档酒楼由于比较经济实惠,吸引着顾客纷至沓来。

C.生在洛阳,长在洛阳,我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愿意努力“为她打扮,为她梳妆”,祝愿洛阳春秋鼎盛,人民幸福安康。

D.曲教授上课时旁征博引,引述史料还不时夹杂着多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新安汉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较早的重要军事关隘和洛阳通往西方的“第一门户”,其遗址受自然环境影响,损毁程度日益加重。

B.由于丢失东西的现场复杂,又没有视频监控,我对公安机关能否帮我找回失物不抱希望,对小偷能否良心发现归还失物不存幻想。

C.李清照和辛弃疾是宋代杰出的词人,他们的故乡都是山东济南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因此他们被称为“济南二安”。

D.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在我省全长700多公里,工程沿线各地认真实施绿化带建设规划,干渠两侧i00米宽的绿化带沿渠道不断延伸。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构思,不但显示出哲学家的胆略,更显示出思辩的智慧。

①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

②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

③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

④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

⑤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

⑥也只有真9-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

A.②①⑤⑥③④B.②③⑤①④⑥C.③①⑤⑥②④D.③⑤①②④⑥

18.为使同学们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感受,宋词单元学习结束后,年级组织了一次宋词朗诵会。

按照朗诵顺序,柳永《雨霖铃》后面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请你为两节朗诵间写几句串台词。

(不超过80字)(5分)。

19.5月10日《梨园春》“名师高徒擂台赛”比赛现场,主持人说名师申小梅的高徒朱淼慧刚才演出肘穿的是老师的行头(戏装),评委周炜接过话说:

“老师深爱徒弟,才会给徒弟穿自己的行头,我刚才演《拾玉镯》穿的行头,就是桂娟姐的行头。

”他说的桂娟姐即著名京剧演员刘桂娟,当时和周炜同在评委席上坐。

周炜的话顿时把观众和评委们逗乐了。

其实周炜的话语间包含着一个“三段论”,听众理解了它才报以笑声。

请分行写出这个“三段论”。

(5分)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4月,城里的牡丹开得鲜艳,乡下的梨花开得烂漫。

城里’朋友到乡下去看梨花,乡下朋友到城里去看牡丹。

他们在城乡接舍处相遇,各自

说明此行的目的,然后各自朝着目的地去了。

他们都回头看了一眼对方远去的背影。

城里朋友说:

“牡丹有什么好看的!

”乡下朋友说:

“梨花有啥好看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古诗文阅读(共38分)

1.C(谢:

谢罪)(3分)

2.A(3分)

3.D(“吏民争相送行,他题写在亭上的诗,广受百姓喜爱”是申徽卸任襄州刺史离开时和离开后发生的事情)(3分)

4.

(1)申徽就派一个人暗暗地(或私下里)劝说刘彦归顺朝廷,用来揣测刘彦的意图,刘彦不听从。(译出大意给2分;“微”“以”“从”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共5分)

(2)凡是在做官期间,文书案卷不论大小都要亲自查看,因此事情没有被积压拖延的,官吏不能做邪恶狡诈的事。(译出大意给2分;“案牍”“无”“稽滞”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申徽,字世仪,是魏郡人。他的父亲去世早,申徽小时和母亲一起生活,他尽力孝敬奉养母亲。等到年长的时候,爱好经史。他生性谨慎,不胡乱与人交往。元颢进入洛阳,任用元邃做东徐州刺史,元邃召引申徽做主簿。元颢失败,元邃被装入囚车押送到洛阳,元邃原先的官吏宾客都抛弃他而离开,只有申徽去送别他。等元邃得到赦免,就广召宾客朋友聚会,赞叹申徽有古人风骨。不久就任命他做太尉府行参军。孝武帝初年,申徽因为洛阳战乱还没有结束,就从小路走进入关中拜见周文帝。周文帝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文帝观察申徽深沉细密有度量,每逢有事都很信任地委托他去办,于是做了大行台郎中。当时军队和国家刚刚建立,幕府的事务很多,四方文书檄文都是申徽写的。河桥之战,朝廷的大军出师不利,近侍官吏逃散得很多,只有申徽不离左右,魏帝称赞他。(大统)十年,升任给事黄门侍郎。朝廷授给刘彦刺史。频频征召他都不接受命令,又在南方勾结吐谷浑,将要图谋叛乱。文帝动用大军镇压比较困难,想用灵活的谋略擒拿他。于是让申徽做河西大使,秘密命令申徽谋取刘彦。申徽率轻骑五十人出发,到了以后,住在宾馆。刘彦见申徽单独一人前来,就不怀疑他。申徽就派一个人暗暗地劝说刘彦归顺朝廷,用来揣测刘彦的意图,刘彦不听从。申徽又派人赞助促成刘彦到宾馆议事,刘彦就听从了他,于是来到宾馆。申徽先前已和瓜州的豪门大户秘密商议捉拿刘彦,于是就呵叱捆绑了刘彦。刘彦说自己没有罪,申徽———列举他的罪状说:

“统计你的罪行,实在是杀了你也抵不了你的罪行。但在我接受朝廷的命令那天,本是要我把你送到朝廷,遗憾的是我不能立即申明法度将你惩处,来向边地的百姓谢罪。”于是宣读诏书慰问官吏、老百姓和刘彦的下属,又说大军接着就到,城内没有人敢闹事。十二年,因为申徽讲信用,与边地的老百姓关系融洽,被任命为瓜州刺史。申徽在瓜州五年,以身作则,勤俭节约,边地的老百姓乐来而安定。申徽生性非常勤奋,在做官期间,文书案卷不论大小都要亲自查看,因此事情没有被积压拖延的,官吏不能做邪恶狡诈的事。后来虽然达到公卿的职位,但这个作风一点不松懈。出京城做襄州刺史。当时南方刚刚归附,按过去的风俗官员都相互交往馈赠钱财。申徽生性廉洁谨慎,于是就画了廉吏杨震的像放在寝室且来自我告诫。等到被替代回京,

老百姓和官吏送他的人几十里不断绝。申徽自以为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内心感慨感到惭愧,于是写了一首诗,题在清水亭上。无论年长年幼,听说这诗,都争着前来阅读,人们纷纷抄写吟诵这首诗。

5.①自然变迁、亲朋衰老白头,作者为时光流逝而愁。(如把“经行几处江山改”理解作为国土沦丧、山河破碎而愁也可)②归隐吧,难道人一定要到封侯才肯罢休不成?

作者为无法成就功业(壮志难酬)而愁。③希望像浮云一样自由自在,作者为身在官场不自由而愁。(每答出一点给2分,共6分)

6.①“愁还随我上高楼”运用化抽象为形象(或:

化无形为有形、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心中的惆怅无法排解的境况,奠定全词的情感基调。②“归休去,去归休”直抒胸臆,表达希望致仕归隐的心愿。③“不成人总要封侯?

”运用反问的手法,词人反躬自问,用强烈的语气表达了无法成就可封侯的功业的愤懑。④“得似浮云也自由”运用比喻手法,希望自己像浮云一样逍遥自在,表达了对不自由的游宦羁旅生活的痛感。(每答对一种给2分,两种全对即可得满分)

7.(每空1分,共8分)

(1)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其势不俱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4)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8.AB(C“在遥远的雕刻取得成就后才真正地爱上了遥远”错,她和丈夫闹也是出于对他的爱。D“她预感到歌中的‘姑娘’就是她自己”错,她没有这预感。E这不是他喜欢瓜皮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对瓜皮有感觉)(每对一项给2分,全对5分)

9.①遥远一边雕刻一边这样唱歌,表现了他对工作的怡然陶醉和对生活的热爱。②推动情节的发展,妻子据此认为遥远的内心藏着一个和瓜皮有关和姑娘有关的故事,便开始和他闹。③与结尾唱“半个瓜皮爬上来”相呼应,表现遥远对妻子始终不渝的挚爱。

(每答对一点给2分,共计6分)

10.①专注痴迷。他不嫌瓜皮恶心,全神投入地雕刻瓜皮,陶醉其中。②深沉调皮。任凭妻子怎样和他闹,他就是不告诉她关于瓜皮和姑娘的故事,总是嬉皮笑脸的表情。③乐观阳光。他边雕刻边唱歌,说到艰难的往事哈哈大笑说啥苦啊,都过去了。④深爱妻子。他在瓜皮上雕刻美丽女子的剪影时,在唱“半个月亮爬上来”时,想的念的都是妻子。⑤惜福感恩。他感谢妻子不嫌他卑微和贫穷,让他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快乐地刻瓜皮、唱歌,希望所有的瓜皮雕刻都是献给她的最美的礼物。(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即可)

11.①从表达上说,形象地突出瓜皮的动态意象,紧扣主人公遥远专注和精到的瓜皮雕刻技艺。②从人物形象塑造上说,这是遥远改唱的歌词,表现了他乐观的形象。③从情感上说,这是遥远唱给妻子的歌词,表现了他对妻子的挚爱。④从情节上说,“半个瓜皮爬上来”是结尾处遥远所唱的歌词,照应上文他平常唱的“半个月亮爬上来”,感情由含而不露升华到明朗热烈。⑤从小说氛围的营造上说,他营造了一种别致甚至有些滑稽的氛围,衬托出遥远对生活、对爱人真纯的爱,也写出了生活的真实和美好。(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

三、名著阅读(5分)

12.国王克劳狄斯觉察罪行败露,借哈姆莱特错杀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之事,假惺惺地送他去英国避难,(1分)却在国书中要求英王见到哈姆莱特后立刻将其处决。(1分)

13.阴谋没有得逞。(1分)因为王子在途中偷拆开了随行者所带的密信,知道了其中的秘密,于是偷改了密信,让两个卖友的小人代自己去英国受死,他则潜回丹麦。(2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2分)

14.D(A靥yàn—yè;B甘淋—甘霖;C萧鼓—箫鼓)

15.B(B“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A求田问舍:

指只知道置办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志向。多含贬义。C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指人正当壮年。这样祝愿欠妥。D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得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误用为听话人听不懂)

16.A(B两面和一面不照应,去掉两个“否”或者两个“能否”。C“故乡都是山东济南人”主宾搭配不当,删去“的故乡”或“人”。D表意不明,在“两侧”后加上“各”)

17.C

18.刚才,我们陪伴情意缠绵的柳永感受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离别之苦,接下来,让我们来倾听旷世奇才苏东坡置身赤壁古战场时发出的奔放强音,请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符合两首词的内容,给2分;具有过渡串联作用,给2分;语句通顺,给1分)

19.(大前提:

)老师深爱弟子才会给他穿自己的行头,(小前提:

)桂娟姐给我穿了她的行头,(结论:

)所以,桂娟姐是深爱我的。(答对一句给1分,答对两句给3分,答对三句给5分)

五、写作(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