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技巧自学宝公务员网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1275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技巧自学宝公务员网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申论技巧自学宝公务员网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申论技巧自学宝公务员网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申论技巧自学宝公务员网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申论技巧自学宝公务员网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技巧自学宝公务员网站.docx

《申论技巧自学宝公务员网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技巧自学宝公务员网站.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技巧自学宝公务员网站.docx

申论技巧自学宝公务员网站

数学泰斗反对奥数值得社会深入反思

http:

//www.chinagwy.org      2012-09-14      来源: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大 中 小】               

  一谈起“奥数”,国内当今数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吴文俊院士就急了:

“是害人的,害数学!

”面对采访,这位获得过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老数学家摆摆手: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不值得讲——胡闹了,走上邪路了,非但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起到反面作用。

”(9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尽管奥数热持续升温,业界的批判质疑之声却始终不绝于耳。

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曾经说过,在美国,奥数就是一个帮助中学生提升对数学兴趣的组织。

而在中国,奥数的意义完全不同。

它受到了从学校到家长到学生方方面面的重视,几乎成了一项“全民运动”。

其中,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奥数学得好就有更大的希望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所以一些学生主动要求学习奥数。

对于学校来说,大学拿奥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导致中学和小学也以此来选拔学生。

更为重要的是,奥数热催生的庞大利益链使不少重点学校欲罢不能——各类奥数培训班大多依附于重点中学,他们才是奥数经济的最大获益者。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奥赛成绩不得与招生挂钩”的禁令,但最终却沦为一纸空文。

有家长甚至表示:

“奥数再不好也比拼爹好。

”奥数热在争议声中持续升温,甚至一次次从禁令中全身而退,这种尴尬的现状,何尝不是因为其对应着庞大的需求?

  恰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说:

“‘奥数热’涉及中小学择校问题,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环境中,重点两字本身就意味着对资源的占有及分配优势,相比起择校费等庞大开支,奥数班虽然代价不菲,但终究还是要便宜很多。

  时至今日,奥数热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演绎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问题。

在奥数畸形升温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资源分配不均所造就的民意焦虑,见证了优势资源马太效应的愈演愈烈,见证了逼仄的上升通道中人声鼎沸、人人自危。

所有的这一切,显然不是仅凭一道叫停奥数的禁令所能解决的。

  奥数充其量不过是重点学校筛选生源的一道门槛,只要学校之间依然存在名分与实力的差距,而教育资源仍旧是以此为标准实施分配,僧多粥少的现状几乎不可避免会产生准入门槛。

在此前提下,即使叫停了奥数,势必还会有新的项目取而代之。

从这种意义上看,业内的批评显然不如社会的反思,叫停奥数,不如先叫停需要“拼”得教育资源的现状。

申论热点:

科教兴国战略

http:

//www.chinagwy.org      2012-09-14      来源: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大 中 小】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

办好民族教育。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

  【角度探究】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重视人才资源开发,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市场调节手宏观调控相结合。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够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发挥更有力的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4、国有企业经营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

要大力加强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5、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6、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形成人才资源合理流动的机制必须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7、完善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人才市场。

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8、坚持对外开放。

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做到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人才并重,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9、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实施人才战略必须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10、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推动人才工作。

  11、联系发展的观点要求联系发展观点看问题。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围绕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12、整体处于全局统帅地位,要求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推进人才强国的实施,统筹区域发展和经济发展。

  13、主要矛盾原理要求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14.国家具有经济职能。

国家具有文化职能。

  15、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社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16、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综合国力的竞争。

考场实战技巧

http:

//www.chinagwy.org      2012-09-14      来源: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大 中 小】               

  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即将开始,从招录时间安排来看:

8月,发布招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9月15日,公务员录用公共科目笔试;9月16日,教育入学考试。

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考生既要备考公共科目的笔试,同时还要准备教育入学考试,时间紧任务重。

在此,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

//www.chinagwy.org/)为参加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的考生提出考场实战技巧建议,希望对于申论考试能够有所裨益。

  一、审清题意,抓住要点

  审题是申论考试中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正确作答,然而申论考试中的审题除了要审题干外还要注意题目包含的分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建言,申论考试虽然是主观题作答,但除了最后一道论述题外,其他题目都有一定的答题要点,通常10分的题目要点大约5个左右,15分以上的题目要点一般大约5-10个左右。

申论考试分数普遍不高,很多都是由于考生没有抓住找全要点。

  以2011年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第一题为例:

  根据给定材料1-3,请你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出那些现实问题?

(20分)

  要求:

问题全面明确;分析恰当透彻;表述简洁明了;200字左右。

  通过阅读材料,可以找全要点:

材料2叙述了“张悟本事件”,并分析了造成该事件产生的一些原因:

媒体的炒作,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科研人员不热衷于将其学术知识转化为群众所需的、易懂的常识等。

材料3提到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反应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不高、必要的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不足。

  归纳提炼要点,可以得到答案:

  【参考答案】

  一、是公民对于科学知识掌握不足。

对文凭的热衷使人们忽略了科学常识。

二是民众对于“养生”的盲从。

物质生活的提高使人们注意力向健康转移,养生知识成为他们所渴望的。

三是媒体不负责任的包装炒作。

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媒体的宣传炒作严重误导了民众。

四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张悟本长期以来以专家身份自居,政府部门未能及时发现。

五是科研人员将学术知识转化为常识力度不够。

他们把精力放在了学术研究上,忽略了科普知识的传播。

  二、忠于材料,摆正角度

  近年来申论考试题目中总包含“针对给定资料”的要求,这是要求考生在作答时不可脱离材料,特别是不能出现与材料相反的观点。

我们发现,很多考生在申论考试中不注意题目中的写作角度要求,这种问题通常在对策题中体现。

对于考卷中没有虚拟身份要求的题目,考生仍要站在政府的角度,从如何采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宣传手段等方面提出对策答案。

考生的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是申论考试的考察要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养成公务员的思维方式,在申论考场上时刻从政府角度思考答案。

  以2011年国考市级考卷第三题为例:

  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

(20分)

  要求: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通过阅读题干可以发现,假定身份虽然是农村支教人员,但实际上提出对策的身份要求却是上级有关部门,提醒考生在考场上要审清题意后注意题目身份限定;同时在给定资料的选择上,考生要注意到题干要求中的“全面”二字,通过对材料的仔细阅读,考生可以发现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不仅限定在给定资料5中,资料6最后一段提出的农村学校经费紧张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三、先读问题,字迹清晰

  申论考试时间看似充裕,但是蕴含大量的写作任务,所以实际上考生的题目思考时间非常紧张,很多考生由于平时疏于写作练习,导致不能按时完成考试,以至最终饮恨。

在此提醒考生,不如改变以往的阅读习惯,不要先读材料,而是先审题目,带着问题找答案。

申论考试给定资料很长,数千字的文章匆忙读一遍,很难会有清楚的记忆,答题时不免前翻后找、浪费时间。

故而带着问题看材料往往事半功倍,同时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另外,由于考官阅卷时间有限,我们建议考生在考场上不要慌张,有条不紊冷静应对,保证卷面字迹清晰,不要因小失大。

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基本认识

http:

//www.chinagwy.org      2012-09-13      来源: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大 中 小】               

  哪些因素影响退休年龄

  在讨论退休年龄问题时,首先应当把握影响退休年龄的相关因素:

一是人均预期寿命。

寿命延长则工作年限应当适当延长,反之亦然。

二是劳动力供求状况。

供过于求时当然不能延长退休年龄,供不应求时则不可能不延长退休年龄。

三是受教育年限。

整个社会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年限就需要相应地往后延长,否则便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四是人口老龄化程度。

在少子高龄化条件下,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呈现老年化,就业人口的年龄必然会递增。

当然,还可再列出一些因素,但上述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及少子高龄化现象均已不可逆转,而劳动力供求状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局部地区、局部领域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的现象,表明我国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因此,从战略上讲,延迟退休年龄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前述影响因素发生变化后的必然结果。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判断,讨论这一重大公共政策问题的焦点或许不是要不要延迟的问题,而是以什么方式延迟、从什么时候开始延迟的问题。

  2008年初,我们将延迟退休年龄的初步方案作为中国社保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一项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目标、三大举措。

一个目标是:

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前后)将基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并实现男女同龄退休;三大举措是:

“小步渐进、女先男后、兼顾特殊”。

这一研究结论的基本依据包括:

一是人均预期寿命在持续延长。

预测到2020年达77岁,2030年约80岁,2050年前后约85岁。

二是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求在发生深刻变化。

少子高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劳动力供给总量在2015年越过顶峰后呈现递减的态势。

三是代际公平的需要。

即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若不及时调整人生工作周期,必然导致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从而直接损害代际养老负担的公平。

四是性别平等的需要。

即女性应当具有与男性平等就业及基于劳动所享有的各种经济社会权益。

五是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任务基本完成。

即再经过30-40年的努力,中国应当是一个成熟的现代化国家,人们的受教育年限进一步延长,劳动强度会大为减轻,从而会为劳动者工作更长时间创造相应的条件。

六是国际上发达国家退休年龄的比较与参照。

发达国家大多在上世纪中后期将退休年龄调整到65岁左右,一些国家甚至延长到了67岁。

将基准退休年龄定为65岁并争取实现男女同龄退休作为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应当是我国理性且合理的选择。

  理性的方案应坚持什么原则

  要实现上述调整目标,理性的方案无疑是“小步渐进、女先男后、兼顾特殊”。

  所谓小步渐进,是指从维护社会公平和减少震荡的原则出发,早作筹划较届时急变要好,小步渐进较短期内大幅调整要好,让公众有明确预期比糊里糊涂随大流好,必须避免短期内大幅或大步调整而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避免退休年龄波动过大对劳动力市场及劳动者个人生活与工作安排等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根据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及时明确这一公共政策的中长期目标,同时采取分步渐进的方式加以实施,在兼顾各个群体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利益的条件下,让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有稳定的预期,显然具有必要性。

当然,小步渐进既可以一以贯之、持续不断地慢跑,也可以分两大步推进,即可以先在2030年前将男性基准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2岁,女性从50岁提高到55岁甚至更高。

  所谓女先男后,是鉴于现行退休政策女性较男性要早10年的现实,基于性别平等的需要,可以考虑先从女性开始,以逐渐缩小男女退休年龄的差距。

  所谓兼顾特殊,是指针对重体力劳动岗位、有毒有害劳动岗位等特殊情形,仍应允许在基准退休年龄前提早退休,对部分技术岗位劳动者则可以允许在基准退休年龄之上尊重本人意愿继续延长其工作时间。

  理性讨论退休年龄问题,还需要妥善解决好以下相关问题:

  一是不同养老制度下过大的养老金待遇差距应当尽快得到缓解乃至消除。

如果继续延续现行格局,公众对延迟退休年龄只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的疑虑便难以消除。

因此,应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并促使不同群体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差距不断缩小,最终趋向公平。

  二是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急待改变。

目前一些单位的劳动报酬不具吸引力甚至还不如退休后的养老金,这种状况不仅严重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也必然助长一部分人对早退休的期待和对延迟退休的反对。

  三是对退休人员再就业进行必要且合理的规范。

目前普遍存在的退休人员再就业现象,表明现行退休政策并未置换出等量就业岗位,它既扭曲了养老保险制度,也扭曲了平等就业制度与用工成本应当公平的市场竞争法规,对此需要做相应的规范。

  四是做好人口老龄化和养老负担代际变化的测算。

客观估量养老保险、老年福利及相关服务等制度的可持续性,以量化的指标来为延迟退休年龄并维护代际负担的公平提供科学依据。

  五是需要创造理性的舆论和社会氛围。

例如,不应当将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等同于现实政策,不能将理论上设计的2050年前后以65岁作为基准退休年龄的战略目标理解成马上就要延迟到65岁等等。

  需要澄清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

以为延迟退休年龄是养老基金出现巨大缺口而急需弥补。

  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不存在缺口,“十一五”期间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根据国家审计署近日发布的对全国社保基金的全面审计报告,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超3万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基金超过2万亿元。

根据2007年我们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测算,未来30年左右我国不会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现象,30年以后也有作为战略储备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予以弥补,何况还有不断增长的财政收入与强大的国有资产做后盾。

目前一些地方,如上海,出现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现象,是这一制度处于地方分割状态下的结果,它不能掩盖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大于支且累计结余持续增长的客观事实。

因此,以局部地区养老金缺口为由来解释延迟退休年龄,显然是说不通的。

  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并不必然构成延迟退休年龄的理由。

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国家,无疑是120多年前第一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德国,该国采取现收现付财务模式,养老账户资金始终充足,2011年还盈余45亿欧元,德国政府决定从2012年将养老保险费率从19.9%(劳资缴费各占50%)降至19.6%,并宣布2012年养老金待遇继续提高,但同时也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延迟退休年龄,即从现行的65岁逐步延长到2029年的67岁。

世界养老保险制度的创始国并非因养老金缺口而延迟退休年龄,而是以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与人口结构变化作为依据,这是维护代际公平的需要。

  误区二:

将弹性退休理解为任意退休制。

  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任何公共政策虽然可以有例外,却必须有基准,这是确保社会公正的根本。

因此,无论冠以何种新鲜名称或叫法,都应当有一个明确的作为共同基准的退休年龄规定,在此基础上才对某些人群允许有一定的弹性。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有的人总是占着岗位不撒手,或者不到40岁就办理退休的非正常现象。

  误区三:

将延迟退休年龄等同于恶化就业问题。

  如果退休人员不再就业,则一人退休等同于新增一个就业岗位,延迟退休意味着等量就业岗位置换的延迟,但当前的情形却是大量退休人员再就业,这实质上部分消减了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影响。

同时,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现阶段虽然总量供给仍然偏大,但无论采取哪一种人口结构变化预测方式,都会得出2030年后劳动力供给大幅减少的客观结论,延迟退休年龄正是缓慢适应未来就业人口不足的需要。

此外,应当相信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调整退休年龄,“小步渐进”式的延迟必然将其对就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综合考虑上述三点,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就不值得夸大。

  误区四:

认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不可靠。

  总有人夸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危机,似乎只有自我保障或依靠市场,才能解除养老后顾之忧。

但迄今为止,世界上并无破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只有破产的商业保险公司。

  德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120多年来一直运行平稳,在人均预期寿命80多岁的今年,居然还降低了缴费率并提高了养老保险待遇;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曾出现媒体围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象,然而即使日本经济自1990年以来几乎零增长,也未见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崩溃,反而是多家大保险公司的破产断送了日本保险业的神话;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易帜为资本主义,未见这些国家的老人领不到养老金;希腊债务危机,但未见希腊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破产等等。

这些客观事实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即社会养老保险就是用来消除人们不确定的养老风险的,其可靠性在于,它确立的是政府、雇主与个人多方分担养老责任的机制,并由政府作为信誉担保人,加之事关基本民生,即使政府垮台也不可能让养老保险制度崩溃。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迄今为止无可替代的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可靠制度保障。

当然,不排除因制度设计不合理和人口结构等影响因素发生变化而出现财务压力,这种风险应当通过学者的理性研究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来加以化解,不应当让老百姓为这一制度担惊受怕。

全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工作

http:

//www.chinagwy.org      2012-09-13      来源: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大 中 小】               

  一、热点材料

  

(一)2012年6月27日,在位于香港路的武汉市电视台演播厅内举行武汉市今年首场电视问政,此节目刷新该台收视率,超过同时段热播电视剧。

此次电视问政,被认为是该市年初定下的“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的期中考。

首场电视问政,聚焦理清部门职责和小餐饮管理两大问题。

在电视上接受考问的官员包括市委组织部长、副市长以及市编办、法制办、人社局、食药监局等6部门主要负责人,其中,组织部长胡志强、副市长秦军是武汉市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成员。

政府工作交由百姓问、百姓评。

当天,组织方除了邀请50名市民代表现场举“笑脸牌”、“哭脸牌”外,还在武汉大学、百步亭社区设分场,请来近百人举牌评议。

据称,武汉今年电视问政将一年一次改为半年一次。

上半年电视问政从昨日至7月4日,将陆续举行5场。

面对现场百姓的问政,到场的官员对出现的问题都感到很惭愧,现场办公,现场承诺。

  

(二)2012年3月1日,青岛启动了耗资40亿元的“植树增绿行动”,引来了市民的广泛质疑。

网友第一次给园林局打电话,园林局的工作人员极力回避问题,问及植树费用,园林局直接推给了发改委和财政局,说自己并不清楚。

据网友反映,她一口气打了9个号码,从市林业局开始,皮球不断传递,最终抵达工程部经理手机。

到了4月18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通过官方微博作出两次回应称:

“最近一段时间,青岛植树增绿大行动受到了广大市民和网友的关心关注,许多热心市民和网友对具体实施工作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批评是中肯的,意见建议是宝贵的。

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已着手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答复相关问题。

青岛发布将及时发布有关部门答复意见,敬请关注”。

  此次舆论危机的“主战场”依旧是在以微博为核心的新媒体中。

在事件初步得到发展的4月14日,《中国青年报》关注了微博网友“潘uu”的调查。

由此,青岛植树话题进入到了大众视野,该事件的发展进入到舆情上升通道。

随着新浪微博知名草根网友“作业本”的介入,青岛植树危机进入到了舆情高潮期,拥有200余万粉丝的“作业本”多次发问使得该事件舆情形式急转直下。

从4月16日开始到4月18日,微博的转发量和话题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与青岛植树有关的短链接数与图片连载数都有较为明显的增加。

  (三)2012年7月9日,《重庆商报》梳理出6月15日~6月30日的重庆政务微博部分榜单,以此观察“微政务”发展的现状。

在腾讯微博上的重庆政务微博数量超过500个。

其中,听众数达到100万以上的有1个,听众数在10~100万(不含)间的微博有15个。

语言柔和、内容轻松,是重庆政务微博的特点之一。

以国家电网红岩供电抢修服务队官方微博为例,自他们官方微博开通以后,在专业性、可读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上下足了工夫。

在6月份下半月里,他们发布了4篇漫画搭配文字的微博。

  重庆交巡警官方微博是网友们最关注的政务微博之一。

管理员每天会收到很多评论、转播和私信。

仅私信而言,每天都会有50~60条。

九成私信都会回复。

一般发私信询问的内容大多都是交通管理业务、事故处理意见等,这也成为他们和网友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是粉丝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重庆政务微博,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微博中开设了“关注百姓”、“服务民生”、“温馨提示”等栏目,每天发布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服务类信息,所发布原创民生类微博占到发布总量的1/3。

  二、热点分析

  信息社会,博客、微博、播客、论坛、贴吧、搜索引擎、网站、网络报纸、移动多媒体、虚拟社区等以数字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新媒体浪潮扑面而来。

强大的交互性和内容聚合的爆炸式传播效果为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

新媒体给中国政治领域带来的不仅是新的话语方式,更促使政府施政与民主监督方式发生变化,迫使官员与百姓互动方式重塑。

  同样,各地各级官员面对微博的态度也不仅相同。

有些政府是惧怕,排斥,只要没有硬性要求,不会主动开设微博,尤其是出现一些微博事件后,那些原本就心存顾虑的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对微博更是避之不及。

有些是开通了,没有人管,不发布内容,不关注他人,因而“粉丝”数也寥寥无几,形同虚设。

当然,也有些政府做的就很成熟,与网友互动,倾听网民的声音,回复网友的质疑,解决网友提出的问题,甚至是在与网友聊天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

这些都反映出在全媒体时代,政府该如何管理,如何面对百姓,如何工作的问题。

  在媒体不发达的时代,政府可以通过堵、封杀等行政手段,躲进箱子里,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对问题视而不见。

也可以给群众打太极,讲故事,掩盖事实。

但是,全媒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