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0169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docx

《最新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docx

最新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

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

第一篇: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笔记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

《论语》中国古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和象征。

在中国,没有读《论语》也会知道《论语》,不知道《论语》也可能按照《论语》行事。

自从汉武帝独遵儒术,《论语》便不只是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而是深入道德、伦理、生活的一部大典。

如果将一个民族比如为一个学生,那在中国,《论语》便是学生守则。

对《论语》重新认识的体会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把握自我:

不为外界表象所迷惑。

除了法律因素外,我们的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好?

马克思主义上没有,法律上除了基本准则外也没有。

于是,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身边。

人们对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都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了。

其实,《论语》早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处理好各项关系,就是要讲求“忠孝”。

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领导,要“忠”;对朋友,对工作,要“诚”,对父母,对老人要“孝”,对子女,对孩子要“悌”,对他人,乃至敌人,要有“礼”。

把忠深深植入到心中,不是说说了事,有时候要用生命来解读,有时候要用几十年的苦难解读。

二是安贫乐道;

淡薄名利思想。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我认为人要真正获得自在、宁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

我们不排斥富裕,我们不崇尚贫穷,但

如果在富贵中,要学子贡一样,要同情、周济贫困的人,并且不要名利。

如果在贫困中,不能怨天尤人,要有安贫乐道精神。

三是爱人犹如爱己,敬人犹如敬己;

现代人一般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敬。

但自己付出了什么呢?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己心中没有别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特别是生活中本来有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并对他人的付出。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诚敬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诚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

对待不友好的人,要“以德报恩,以直抱怨”。

记得于丹老师在书中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很不服气对佛像提出抗议,说:

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踩着我们去膜拜你?

你有什么了不起?

佛像淡淡地说:

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

?

一个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心胸要宽广,对问题的思考要有虚心的态度。

不要盲目的与他人比较。

这也是《论语心得》带给我的思考之一。

?

?

制作人qq121190848

areyougoingtoscarboroughfair

parsleysagerosemaryandthyme

remembermetooneine

tellhertomakemeacambricshirt

parsleysagerosemaryandthyme

snorneedleine

tellhertofindmeanacreofland

parsleysagerosemaryandthyme

betine

tellhertoreapitaryandthyme

andgatheritallinabunchofheather

thenshe’llbeatrueloveofmine

areyougoingtoscarboroughfairparsleysagerosemaryandthymeremembermetooneine

第二篇:

笔记:

于丹《论语》心得

为人处事

为人:

了解别人,关心别人。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方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

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一个人能够听你讲道理但是你没去跟他讲,就叫“失人”,你就把这个人错过了,不好;相反,假如这个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讲道理,那就叫“失言”,也不好。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直:

公正)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做事的原则: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一切按道义来干)(义:

原则、规律)

做事的方式: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做事要积极,说话要谨慎。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矜:

庄重自尊。

争:

争强斗胜)

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悦”,高兴。

易事:

容易相处。

及其使人也:

根据才干,安排合适的位子)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把事都做完了,目标达到了,才淡淡地说出来)

君子不器(有德行的人你把他放在哪一个位置,他都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好,他可以随时融入他所处的情境里面,用他的德行去改变这个团体。

)(思维决定行动,态度决定一切)过犹不及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色:

情感。

)(中年最好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结交那种有平常心的朋友)(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不违背规律、原则的情况下尽量做到言出必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

适中的度(质)的控制。

节:

恰当。

和:

适中的量的控制)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

(客观理性对待现实,顺其自然,努力

奋斗,平静应对。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不受外界影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荣辱,清楚自身与外物的区别,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交友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数:

多次)

侍于君子有三愆: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愆:

音qiān,过失。

瞽:

音gǔ,盲人。

)(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

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给朋友营造的一个宽和与友好的气氛,让他跟你沟通下去)(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

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正直,为人真诚,坦荡。

谅,信也。

)(世人多圆猾,一般不宜结交为知己,除非相知相敬)(要想交上好朋友,需要:

知人、爱人。

有仁爱之心,愿意与人亲近,有结交朋友的意愿;有辨别能力)

哲学

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见心见性

黑格尔“正反和”三段论

佳句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仁者不忧

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是“仁”字。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弘,大,扩充,使光大,胸怀宽广;毅,坚决,果断,不动摇,意志坚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飞逝)(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天命:

正确看待自己。

耳顺:

别人说各种话都能听能容忍;用耳朵就能听出别人说话的深层意思,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

从心所欲,不逾矩:

融会贯通)(人生境界分四层:

一是掌握知识,初立事业,为三十而立;二是重剑无锋,事业有成,为四十而不惑;三是知人知命(自身的条件、机遇),就算东山再起也无妨,为五十而知天命;四是融会贯通,求一败而不可得,为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第三篇: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体会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体会

(规划投资科郑洁)

记得自己第一次在百家讲坛上看到于丹的《论语心得》,我就被其中的故事折服了,深深吸引着我看完了她的每一篇讲坛,于丹《论语心得》读书体会。

于是,在余味未尽的情况下,我马上买了她的这本书,拿回家好好地再次享受一番。

一口气把《论语心得》看完了。

我不知道是因为喜欢于丹这个人还是喜欢这本书,总之,我是被这种特有的魅力折服了。

每看一次,我都会有新的收获,心灵都能重重地受到启迪。

于丹的《论语心得》让有机会和没有机会读《论语》的人,都近距离地接触了一次圣人。

这个只有圣人形象的孔子,突然变得亲切,成了一个可以去触及,可以去请教的老者,孔圣人的见解再加上于丹的二次理解和创造,成了一种可以修身养性的处事原则,在紧张的社会生活中,这种观点的介入,可以让很多人学会平和,得到精神上的舒缓。

初读于丹的心得,只要你读到某一句,某一个故事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一次净化,这种感觉是其它书本是不能给的。

一次又一次地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虽然不能说是大彻大悟,但也确实触动了心灵,以前,我觉得自己的心胸狭隘,无法平静自己的心情,读了它,使我变得从容大度,这中感觉也是

前所未有的。

如此的心境,如此的平和,除了于丹老师的引领,又有谁能给呢?

佩服于丹老师的出口便成章,更佩服她给我带来的别样心态。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主要讲了天地人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许多的人生哲理和处世做人的道理。

于丹老师真是一位难得一见的解读高手,她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她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看过天地人之道和心灵之道部分,我懂得了怎样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和谐,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坦然处世。

对他人要做到恕字,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要感同身受,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对待同事,朋友,都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去为他们考虑,要充分体谅别人的难处,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同,这点,我从自己的生活中得到了论证。

记得刚到单位的时候,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格格不入。

那时候,我的心情无法平静,总觉得自己的理想与向现实差距太大。

我会以我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去接人待物。

现实中的迷惘和困惑让我又一次忘记了《论语心得》。

记得它的时候,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工作也在进一步融洽中变得快乐起来了。

将心比心,以心换

心,我们需要这样的《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还告诉我们对待自己要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或大或小,当他们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很难受,每个人都不可避免。

但我们要难受多久呢?

一辈子?

不能,当我们汲取了应该学到的教训的时候,我们应该坦然地接受它。

不要一直放在心上,坦然是一种勇敢,也是一种慰藉,生活的路还很长,我们也许改变不了别人,或者是外部环境,但是,我们要正视自己,改变自己,正所谓仁者不忧。

当你的胸怀无限大,这样很多事情就变小了。

是的,曾经我也觉得自己很辛苦,自己的工作确实比别人多,当时,我想自己并没有摆好心态,我没有用那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但是,慢慢地,我学会了适应,学会了努力,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我的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少了些抱怨,多了些快乐。

我想,这正是于丹的《论语心得》带我走进了这种境界,使我的心胸变得宽阔起来。

当工作上出现坎坷,一定要学会坚强,心灵想到的不是给自己带来多少麻烦,而是自己又从中学习了多少。

圣人的光芒就在这里,他们可以生活得并不富裕,然而他们却懂得什么是生活,怎样去生活。

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于丹老师讲的一个个小故事,其中都蕴涵着生活中最朴实最真实的道理,我也常常沉寂于这些故事,引人入胜,看着看着,

自己就慢慢懂得了于丹老师是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于丹老师的水平是如此让人折服。

当我们逐渐把自己融入书中的时候,我们就仿佛开始与于丹老师进行对话,那是一种相当幸福的感受。

从她的故事中我们获得了多少为人处世的道理!

比如苏轼与佛印的故事,心里有眼中就有,我们眼中满是嫉妒,都是不公,我们的心中也就只有这些,是豁达不起来的。

是啊,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

其实,我们缺少的是一种爱,更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因为没有这双眼睛,所以我们的心里就有了更多的不称心。

就是这样一个个精简的小故事,通过于丹老师的解读,让我们从对人、对己、对物都有了一个明确的原则,做起事情来才会有条理。

通过自己不太深刻的感悟,我明白了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在告诉大家要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学会善待别人;学会选择朋友;学习做一个君子;学习面对困苦;学习自信和诚信等等。

真的喜欢于丹的《论语心得》,喜欢书中透露出来的那种快乐的生存态度。

因为接触了这本书,真正认真读了这本书,我的心也因此变得从容豁达起来。

现在,我的生活中很少有悲哀,我的每一天都是笑呵呵度过的,我学会了从容宽大,也因此渐渐地长大了。

于丹称自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她的乐观带动了国内外许多人,使我们大家也学着乐观起来。

我们用最快杰的方式去读懂这种对人生的态度,使自己学会了好地对待人生。

我们用孔圣人的话理解生活,努力创造自己的快乐人生!

这就是论语,这就是圣人的智慧,也就是于丹和她的《论语心得》教会我们的东西。

让我们在圣人的智慧照耀下学会怎样去工作,怎样去生活,追求到我们所要追求的快乐人生吧!

第四篇:

听于丹教授谈读书

听于丹教授谈读书

2020年10月以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教授,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和《庄子》,社会反响强烈。

根据演讲稿整理而成的《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书累计销售量超过600万册,成为图书出版界的一大“亮点”。

由于丹讲座引发的学习中国古典的热潮,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贡献。

据我们了解,于丹教授的父亲于廉,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专家,还曾长期担任万里同志的秘书,是名副其实的老秘书工作者。

这位老秘书工作者的女儿是怎样读书的?

她有哪些读书心得和体会呢?

本刊“读书生活”栏目一直想请她谈一谈。

金秋九月,于丹教授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望经拜道各有一好

采访中,于丹首先向我们讲述了她非同寻常的读书经历。

她说,对于经典的喜欢和爱好,主要得益于父亲的悉心培养。

于丹小时候几乎无书不读,《诗经》、《论语》、《红楼梦》等经典名著她在孩提时就看过。

当时,邻居看到她读这些书,觉得很惊讶,便善意地提醒她父亲:

“孩子这么小,她读得懂这些书吗?

”而于廉却说:

“我们家是百无禁忌,认得字就让她看吧,看不懂也没有关系,慢慢地就懂了!

”父亲的开明让于丹带着“玩”的心态开始接触经典。

由于父亲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耳濡目染,于丹对唐诗宋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小年纪便能背诵许多唐诗宋词,她特别喜欢李商隐的诗。

后来报考硕士研究生时,于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研究唐宋时期文学。

但是她的想法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

于廉认为,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研究中国文化必须从先秦开始。

无奈之下,于丹只好听从了父亲的建议。

在攻读先秦两汉文学硕士期间,于丹发现家里的书架上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

取书比较方便的那一格书架,是经常给摆上新书的。

她还发现,这些书跟她所学课程的进度基本吻合,她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想要看的相关书籍。

于丹渐渐明白,父亲在以这样的方式拓宽她对经典的多层次感知。

他不是喋喋不休地口授、教诲,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慢慢地,于丹为自己选择这个研究方向而庆幸。

“先秦两汉文学一读下来,我就很惊讶。

其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都是以这个阶段为起点,而且都没有超越它。

”于丹在《于丹论语心得》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这无疑是她多年读书经历的有感而发。

对于书籍,只要是能看下去的,于丹都会拿来浏览。

好书坏书,自己判断;精华糟粕,自己抉择。

掌握了予取予弃的奥妙,使她在阅读中享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快乐。

于丹说,有时阅读一本闲书,所带来的身心愉悦,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

正是因为读书不拘章法,今年国庆期

间,于丹在央视3套《文化访谈录》讲起了《昆曲心得》,令全国观众赞叹不已。

虽然以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成名,但于丹却说,相之于儒家,她更喜欢道家。

年轻时,于丹曾在北京郊区一个叫柳村的地方下放锻炼过两年,那时她的枕边一直摆着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

从这本书里,她看到了一种境界,那是一种困顿、贫穷、苦难都不能剥夺的生命的自由和骄傲。

嗜之越笃技巧越工

从2020年开始,于丹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等近50个电视栏目的策划,并于2020年国庆期间推出七期《于丹(论语)心得》,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主讲人之一。

随着阅历的增长,于丹对读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她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把阅读真正当成生命的一种方式去享受,才是正确的读书态度。

于丹用“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来形容读书的三层境界。

“读书不单是读书本,更要阅人阅己阅生活,靠悟性读出智慧。

只有真正乐在其中,回归到内心,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在于丹看来,读书不应仅仅为了获取知识,而更应该发自内心。

她进一步解释说,读书关键不在于你读什么书,而在于你以怎样的方式读书。

读书要带着经验去读,经验可以激活读书中的很多体验,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悟性。

读书的数量不说明任何问题,关键是你在一本书中能够悟到什么。

于丹很推崇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说:

“如果只是读万卷书,那只会读成书呆子,更重要的是要行万里路,用读书来启迪心智,走好人生的漫长旅程。

于丹把自己读书的过程称为“老牛吃草”,年轻的时候把自己懂的、不懂的知识全部吞进去,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坎坷和境遇,真正想到用的时候就调出来,像老牛反刍那样慢慢回味。

于丹说,她读书的数量不是最多的、读书的质量也不是最精的,但是正是因为她有反刍的功夫,在不同的境遇下经过咀嚼之后,书中的营养就可以滋润她的生命。

从央视“百家讲坛”成名之后,于丹经常出席一些社会活动,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

当我们问及这是否会给她的读书带来影响时,于丹说,人生百态,任何情境都适合读书,关键是看你怎么读?

人在喧嚣中、嘈杂中、争吵中都可以阅读。

可以随时随地读,风卷残云、囫囵吞枣地读,也可以拿起书跟对方争论,甚至可以在烈日下跑跑跳跳地大声吟诵。

如果给读书加上沉重的负载,就享受不到读书的乐趣。

于丹以《论语》为例说,中国古人说起读书来,按孔子的说法就是老师要求学生要“汝为君子学,不为小人学”。

读书的境界是什么?

是读到“会意”,就是先有所会,懂的不仅是字面的意思。

也不是考据一个典故,而是一种心领神会,一种与书的作者心灵的沟通,一种发自内心的获得真知后的快乐和充实。

超乎功利乐在其中

“不要以一种纯功利之心看待读书。

而应把读书当成生活中的一种储备。

”于丹说:

“读书可

以让我们在生命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生命从容的时候面有欢欣,从而让我们一辈子都能拥有知识的财富,这就是读书最大的乐趣。

在于丹看来,读书就是一种对生活的关心。

用荀子的话说,小人之学就是为人之学,就是以为禽犊,就是可以拿出来送礼的东西,是入乎耳,出乎口。

就是根本没经过身心,直接出去了。

君子之学是什么?

于丹认为,是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遍布身体之内,是可以从一个人举手投足中流露出来的。

当我们问及当今社会读书为什么变得枯燥了?

于丹说,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读书有什么用,现在人们对读书的态度走向了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读书太有用,认为读书是为了考级、拿毕业证、评职称等。

另一个极端是读书太没用,认为读书无法解决一日三餐的生计,读之何用?

她认为这两种态度都会使读书陷入功利状态,严重剥夺了读书之乐。

她诙谐地说:

“有句话说得好,山坡上开满鲜花,但在牛羊眼中只是饲料。

我们读书不能用牛羊选择饲料的方式去抉择。

在讲了《于丹(庄子)心得》之后,有人问于丹,“我离婚了,心情郁闷,要看什么书?

”“我要高考了,应该看《论语》中的哪段话?

”于丹说,这些问题孔子和庄子都回答不了,正确的读书目的应是“汝为君子学,不为小人学”。

何谓君子学,就是不要总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只有内心真正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才不会有跌宕起伏的欢喜或沮丧。

在于丹眼中,读书还与一个人的理想、人格,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和开朗的生命智力相关。

她说,读书要看到我们的迷惑,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然后读书读到豁然开朗,那个阅读的境界就是太快乐了。

当一个死刑犯人还在读书,他读书的目的就是带一份安定告别生命。

“所以,读书可以使安定的生活锦上添花,可以是饥寒时的雪中送炭,也可以让我们在遭遇困顿时获得生命的支撑。

成名后,于丹的社会活动很多,整日东奔西走,忙碌不堪,但正常的教学安排她从不耽误。

为此,她推掉了大量的个人演讲和社交活动。

于丹告诉我们,她不能忍受自己这么年轻就作为一个职业演讲家存在。

作为传媒研究者,她需要读书、充电、做分析报告。

现在,依然忙碌的于丹教授仍保留着自己以前的读书习惯。

她说:

“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内容,也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态度,让人们从急功近利中摆脱出来。

”或许,这不仅是于丹的读书之道,也是她的成功之道吧!

第五篇:

于丹论语读后感

这是无限崇高的荣誉,只是孔丘自己享受不到了,只能让他的画像接受后世学子的膜拜,于丹论语读后感。

他的话不容质疑,每一句都是圣旨纶音,都是金科玉律。

他说君子要守孝三年,结果后世出现了丁忧这个词,无数官员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