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9615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五)单元分析

主备人

补充人

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本册的第五组,主题:

“初识鲁迅”。

编者力争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

本组选编的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先生的,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通过

《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阿累的《一面》通过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

另外还有一篇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歌《有的人》。

四篇课文都是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1.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3.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口语交际,“留在心里的印象”;习作,一是写自己的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个故事。

“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生心目中的鲁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还安排了“趣味语文”。

教学目标

1、学会19个生字,读写29个生词,读记13个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少年闰土》第一段,积累名言警句。

3、通过学习课文、阅读资料,初步了解鲁迅先生及其文学成就。

4、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

5、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

教学重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的特点。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的变化。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弄清文章是怎样表现的人物特点。

单元与前后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在本册的第五组,主题:

本单元是学生初时鲁迅。

“初识鲁迅”。

编者力争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

本组选编的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先生的,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备注

 

课时教案

课题《17、少年闰土》第一课时

主备人

杨洋

授课时间

复备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主题是初识鲁迅,利用一组课文,让我们认识鲁迅,了解鲁迅,感受他的崇高精神和伟大成就。

《少年闰土》节选鲁迅的小说《故乡》。

这篇课文是描写人物的文章,用舒缓、深情的语言,采用倒叙的方法,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健康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本课层次清晰,在写作上体现三个特点:

(1)采用倒叙的手法:

(2)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3)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

 

学情分析(每单元选一课书)

据我了解,小学阶段写鲁迅故事的文章有,但出现鲁迅的文章好像首次。

《少年闰土》是感受人物形象的好范本,六年级学生懂得抓人物言行外貌神态,感受人物特点或精神。

《少年闰土》写的时代较早,时隔近一个世纪,表达方式、表达习惯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同时写作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也较远,再加上本文方言较多,有许多富有深刻内涵的语句,作为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都需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

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4.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

1、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资料PPT拓展文《故乡》及推荐鲁迅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理解生僻及重点词语。

2、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初识闰土,了解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

(学习2、3、4、5、17)

教学重点:

1、读熟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文脉。

2、初识闰土,初步了解闰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我国有一位大文豪: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鲁迅) 

出示课本75页图。

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2、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

(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导语及资料袋中对鲁迅先生的介绍谈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可以谈自己从课外书中获得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3、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样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

(出示课文插图)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

注意:

读题(注意闰的读音)与“润”区别。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读书,正音

小毡帽竹匾秕谷潮汛

允许猹装弶獾猪鹁鸪(注重读音)

2、辨析字形

扭——钮——纽跨——挎——胯

厨——橱蓄——畜窜——蹿

3、理解词语

默读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试着理解。

装弶:

弶,捕鸟的用具。

装弶,就是把弶装置好,用来捉鸟。

秕谷:

干瘪的谷子。

祭祀:

节日或每逢祖先生辰忌日,人们向神或祖先献供品,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

值年:

同族的人家,祭祀祖先时,每户轮流负责准备,轮到谁准备的那一年,就叫值年。

五行: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迷信的人利用五行相克相生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

闰土五行缺土,所以起名叫“闰土”,表示五行齐全。

自己思考,如“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

“希奇”──稀奇

连线练习

其间只知道

无端稀奇

素不知道如此

如许从来不知道

希奇其中

单知道无缘无故

郑重严肃认真。

五行金木水火土

4、通过课前预习,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

文章的主要内容,少年闰土给自己的印象,闰土讲的许多“希奇的事”等等)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请你按“记忆”“相知”“相见”“相处”“分别”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

(1)记忆中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

第二段(2—3)我知道闰土要来我家,很高兴。

第三段(4—5)新年到,我见到了闰土。

第四段(6—16)闰土给我讲稀奇事。

第五段(17)我和闰土分别时依依不舍。

将学生的不同分法尽量呈现,同时让学生自己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法?

(四)了解人物

1.快速浏览,思考:

课文除了写闰土,还写谁?

“我”与闰土是什么关系?

哪段告诉我们?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自然段中除了写闰土还写了我,我和闰土的关系是少爷和伙计之间的关系)

“我”——少爷闰土——忙月的儿子

作为少爷的“我”与忙月的儿子闰土的感情怎样?

找出有关的语段。

自读第17自然段,从中体会到什么?

(相处时间短,感情是深厚的,分别是依依不舍的的)

为什么“我”一个少爷对一个忙月的儿子感情这么深呢?

那句话告诉我们?

(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闰土告诉我哪些新鲜事?

轻声读课文,找到有关的语段,再在旁用几个词概括。

(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四)初识闰土,感受人物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闰土是个朴实天真、很受大人疼爱的健康的海边少年。

2、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那样的年代、特定的环境,才有这样的外貌)

3、练笔:

“我”在看闰土的时候,闰土也在观察“我”。

(结合第二幅图写写鲁迅外貌。

(五)作业布置:

1、写本课生词。

2、熟读课文。

推荐阅读内容

《史记》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健康朴实)

课后反思

 

有效拓展资料留存

资料: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课时教案

课题《17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主备人

杨洋

授课时间

复备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每单元选一课书)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品悟语言,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3、学习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4、了解本课写法。

教学重点:

1、细读课文,品悟语言,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品悟语言,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3、学习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4、了解本课写法。

教学重点:

1、细读课文,品悟语言,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从对“我”和闰土初次会面时对闰土的描写中,我们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

写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

(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这篇课文还描写了闰土的哪些方面?

(语言)我们初识闰土,谁说说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

(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闰土,进一步了解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围绕中心品悟人物

1、自读自悟。

在“我”眼里,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在这四件事中,哪件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是哪件?

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默读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段落,批注感受。

2、集体交流。

(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特点)

看瓜刺猹。

(1)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谈感受。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敢独自一人在月下看瓜,面对猹毫不惧怕``````)

概括出(闰土是个勇敢机智的少年。

(2)指导朗读。

(看插图,再想象一下,一对十一二岁的少年的对话情景。

闰土告诉这些事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语气;鲁迅是什么表情,怎样问)

(绘声绘色向“我”说一说,充满好奇地问。

1)试读

2)同桌分角色读

3)师生分角色读

雪地捕鸟

(划出描写动作的词,表现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指导朗读(设想你就是闰土,你会怎样讲)

海边拾贝沙地看跳鱼

表现闰土生活丰富多彩。

体会写法:

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并且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

师引读四件事

三、细读课文,品悟语言

1、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

(学生肯定会回答:

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出示句子:

“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

(比如说:

池塘捕鱼、捉泥鳅……)

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

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

你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

(重点指导“啊”的读法)

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3、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小结:

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

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

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过渡:

“我”与闰土分别了。

但月亮地下,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一幕永留我脑海中。

所以,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幅画面。

5.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

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

学生描述。

 2、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什么地

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1)指名读第一句。

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

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

(2)教师点播:

在闰土奔跑在一望无际的海边,穿梭在碧绿的瓜地中时,我在哪里?

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朗读第二句,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4)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5)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

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

“其间„„”

4、指导背诵本段。

回读全文体会写法

1、倒叙的手法;。

2、通过含义深刻的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如16段)

3、一人多事多特点,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

多事有详略。

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要适时适当的运用这些方法

五美读升华

让我们再次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留下这美好的记忆吧!

四、拓展阅读

我们都知道闰土是一个机智勇敢、知识丰富、活泼健康的少年,他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可三十年后,“我”再次见到闰土又怎样?

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

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

重点找出描写闰土的语句。

《故乡》中还有许多鲜活的人物,课下我们去读去体会。

 

六、作业布置:

1、仿照第一段写法写一个片段。

2、本周选择鲁迅一部作品读。

推荐阅读内容

《故乡》:

板书设计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17少年闰土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海边拾贝知识丰富

看跳鱼儿活泼健康

课后反思

 

有效拓展资料留存

学习本文写法,写一个人物外貌描写的片断,注意写出人物特点。

                                    

课时教案

课题《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主备人

杨洋

授课时间

复备

教材分析

本文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

文章所记的几个片断,都是日常生活小事,却很生动地反映了鲁迅高尚人格的若干侧面。

由于是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的,更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

“伯父”是侄女对鲁迅的亲切称呼,“先生”则是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因此,题目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无比热爱与敬仰之情。

文章的结构活泼而又严谨。

从外在的叙事线索看,文章从鲁迅逝世,万众哀悼这件事写起,然后回忆鲁迅生前的几个生活片断,最后写到鲁迅逝世后一个普通女佣工对他的赞美,反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个中心的。

“为别人”即文中提到的作者及下一代少年儿童、车夫、女佣及劳苦大众;“为自己想得少”,即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反动派的罪恶,同情救助劳动人民,不怕“碰壁”“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病,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这篇文章就属于以小写大。

这种写法比较容易写具体、生动、亲切,给人的印像也会更深刻。

 

学情分析(每单元选一课书)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

(2)学习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对鲁迅先生的评价说明,成就)鲁迅的作品推荐。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词语。

2、读熟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脉。

学习概括小标题。

3、通过几件事,初步了解鲁迅是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用小标题方式概括几件事。

教学难点:

给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鲁迅先生写的《少年闰土》,通过几件事情的记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勇敢机智、见多识广、健康可爱的少年形象。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

(板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介绍作者及背景:

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本文是周哗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录,记叙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3、看看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鲁迅先生”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得文章既具亲属怀念之情,又带有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意。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1、强调字音:

“浒”“殡”“悼”读dào“佣”读yōng“嗽”等字。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囵,里面不是“仓”

“嗽”(中间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敷药:

“敷”与“缚”区别。

3、理解词语.

饱经风霜:

形容经历许多艰苦困难。

恍然大悟:

“恍然”是突然清醒的样子,“悟”是明白的意思。

这个词形容一下子明白了。

“我”明白了是把鼻子碰扁了。

张冠李戴:

就是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

比喻认错了对象,颠倒了事实。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读书不认真,不求甚解。

囫囵吞枣:

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把枣子整个吞下去。

比喻读书、学习不加分析、不求甚解。

爱戴:

尊敬、热爱并且拥护。

殡仪馆:

供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地方。

追悼:

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挽联:

哀悼死者的对联。

吊唁:

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三、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可分为几段?

你怎么知道的?

1、总结归纳段意

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段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社会的黑暗统治。

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指导:

回忆学过的《小英雄雨来》这种结构的分段方法。

即:

文章的自然空段的形式

2、为每段加小标题

方法有两种:

(1)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2)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

要求:

(1)准确;

(2)简练;(3)相应的整齐。

3、集体交流。

(板书:

深切怀念;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四、找出中心句

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伯父崇高品质的一句话。

(结尾句)

下节课,我们围绕这一中心,深入体会鲁迅先生的崇高品格。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崇敬与爱戴。

2.交流:

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

⑴来吊唁的人多——数量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

⑵送来的花圈挽联多。

⑶来吊唁的人悲痛——失声痛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4.过渡:

当时年幼的“我”知道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吗?

(不知道、不完全明白。

   出示句子: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排比句体会“我”的悲痛之情。

5、课堂小结 :

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受这么多人爱戴吗?

⑴学生自由发言。

⑵引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初步感知鲁迅先生的品质。

(3)师小结:

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他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戴。

从全义内容看,这第一部分是明确地提出问题。

后面各部分是以具体事例做答;从叙述顺序看,全文是“倒叙”,先写结果后写原因,明写结果暗写原因。

六、作业布置:

1、读熟课文。

2、写生词

推荐阅读内容

板书设计:

深切怀念

谈《水浒传》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课后反思

 

有效拓展资料留

课时教案

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

主备人

杨洋

授课时间

复备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每单元选一课书)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

(2)学习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一、感受爱戴,导入新课:

同学们,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们默读有关鲁迅先生的四个小故事,把文中描写鲁迅先生语言、动作、神态的这些语句认真的读一读,用一两个关键词写一写你的感受和体会。

(一)自主学习

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词句,批注感受。

(2)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3)将不理解的句子画下来。

(二)小组交流。

二、品味爱戴,突破重难点

1、谈《水浒传》。

(1)引导学生抓住“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这一重点句,谈怎样理解。

(委婉的批评;读书要认真,体现关心)

(2)讨论:

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羞愧”是因为伯父年纪比“我”大,而比“我”记性好。

 ⑵“悔恨”是后悔自己读书囫圈吞枣,结果张冠李戴。

 ⑶“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是因为“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说自己记性好。

实际上是说自己读书比“我”认真。

伯父说这话是在婉转地批评“我”的学习态度。

教育“我”读什么书都不能马马虎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