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8777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注册安全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注册安全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注册安全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注册安全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师考试题.docx

《注册安全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师考试题.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册安全师考试题.docx

注册安全师考试题

案例分析

一、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

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

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

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

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

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属于( )。

  A.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混合性粉尘

  D.二次扬尘

  E.次生粉尘

  2.该企业木加工车间除尘净化系统采用的除尘净化方法是( )。

  A.湿式除尘法

  B.静电除尘法

  C.吸附净化除尘法

  D.袋式过滤除尘法

  E.旋风除尘法

  3.根据《火灾分类》(GB4968-1985),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划分,此次事故属于( )。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E.E类火灾

  4.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

  A.布袋除尘系统采用防静电过滤材料

  B.除尘仓间采用隔爆设计

  C.定期开展防火防爆演练 

  D.执行明火作业审批制度

  E.增加除尘器布袋清灰频次

  5.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02),下列关于该企业除尘净化系统设计和安装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必须水平设置

  B.设置水平管道时,可不设清扫孔

  C.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应与地面成适度夹角

  D.在有爆炸性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除尘净化系统中,应设置检测装置

  E.为便于测试,设计中应在除尘净化系统的适当位置设测试孔

  6.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该企业存在的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

  A.木粉尘

  B.油漆木制件砂、抛、磨过程中的噪声

  C.作业环境不良

  D.高温物质

  E.使用的有机溶剂和废弃油漆桶内的油漆等挥发的有机气体

  7.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包括( )。

  A.除尘器内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C.除尘管道内含尘气体流速过大

  E.除尘器内含尘气体湿度太大

  B.车间气温太高

  D.含尘气体中混有金属颗粒

  二、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

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

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

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

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

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

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

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

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

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定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B炼油厂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此次事故报告后,应在( )内,将事故信息以电话快报方式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A.1小时

  B.2小时

  C.24小时

  D.7天

  E.30天

  3.该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是( )。

  A.明火

  B.静电放电

  C.高温烘烤

  D.油品含有的杂质

  E.接地不良的罐体

  4.预防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

  A.控制油品输入流速,防止喷溅

  B.保证罐体可靠接地

  C.加强管理和培训

  D.重新安装液位计

  E.增加消防水池

  5.油罐内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剂包括( )。

  A.直流水

  B.泡沫

  C.开花水

  D.二氧化碳

  E.干粉

  6.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 )的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监察机关

  C.劳动保障部门

  D.新闻媒体

  E.公安机关

  7.上述案例中,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包括( )

  A.报警

  C.灭火

  E.抚恤伤亡人员

  B.疏散人员

  D.追究事故责任

  8.事故发生后,该企业支出的下列费用中,属于安全投入的包括( )

  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

  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

  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

  E.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费用

  三、C市有一化工园区,其中规模最大的企业是甲石化厂。

该化工园区内,与甲石化厂相邻的有乙、丙、丁三家化工厂。

针对该化工园区的火灾、爆炸、中毒和环境污染风险,该市编制了《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在应急救援预案颁布后,该市在甲石化厂进行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以下是应急救援演练的相关情况。

  模拟事故:

甲石化厂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严重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对相邻化工厂和行人造成威胁,如发生爆炸会造成供电线路和市政供水管道损坏。

  演练的参与人员:

市领导,市应急办、安监、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相关人员,甲石化厂有关人员,有关专家。

  演练地点:

甲石化厂厂区内。

  演练过程:

2009年7月“日13时55分,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接到液化石油气罐区员工关于罐区发生严重泄漏的报告后,启动了甲石化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市应急办报告。

市应急办立即报告市领导,市领导指示启动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按照预案要求,市应急办通知相关部门、救援队伍、专家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市领导到达事故现场时,消防队正在堵漏、控制泄漏物,医务人员正在抢救受伤人员。

市领导简要听取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指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旌。

为了减小影响,没有通知相邻化工厂。

16时30分,现场演练结束,市领导在指挥部进行了口头总结后,宣布演练结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此次应急救援演练为哪种类型的演练?

  2.说明此次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应采取哪些应息措施。

  3.说明此类事故的应急恢复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

  4.指出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四、D电厂有2台200MW汽轮发电机组,主设备包括发电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附属子系统包括启动锅炉系统、燃煤卸车输送系统、点火及助燃系统、发电机冷却系统等。

启动锅炉系统有2台额定蒸发量29t/h、工作压力2.6MPa的启动锅炉。

点火及助燃系统有2个单罐储量500t的柴油储罐,各存柴油200t.发电机冷却系统的制氢站有5个单罐容积为20m3、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的储氢罐。

燃煤卸车输送系统有燃煤运输火车、火车卸车翻车机、车皮夹固装置、胶带输送机、煤斗等。

用电设备使用380V动力电源。

火车车皮挂钩、摘钩作业,由人工操作。

作业场所实行定时巡检制度。

  2008年3月1日,班长甲持工作票,办理动火作业许可手续后,未按动火作业要求落实相关措旌,就带领工人在柴油储罐罐顶预留呼吸孔处开始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油罐着火、爆炸,造成5人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指出该厂燃煤卸车输送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存在的环节或场所。

  2.指出上述场景中包括哪些特种设备。

  3.提出上述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4.筒述防止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措施。

  五、E钢铁公司棒材厂的加热炉使用煤气为燃料。

2008年4月9日8时,棒材厂l号加热炉停产检修,更换煤气阀组后面的补偿器。

11时更换完补偿器后,由工长甲负责组织引煤气。

按照引气操作程序,先用氮气对加热炉进行吹扫置换,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引煤气点火。

工长甲让维修工乙和丙两人去开阀组后面的截止阀,两人合力未能打开。

乙取来一个铁制板手。

11时35分,乙在松动截止阀的紧固螺栓时,扳手与螺栓撞击产生了火花,遇到泄漏的煤气着火。

工长甲在现场立即拿灭火器灭火,但由于火势太大无法扑灭,现场火势迅速蔓延并发生爆炸,乙当场死亡,丙被烧伤。

甲手足无措,带着丙慌忙离开现场并赶赴医院。

事故后调查发现,由于阀组前球阀密封不严,煤气从密封处泄漏,扩散到截止阀处。

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

设备损失500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30万元,停产损失300万元,丙住院治疗费80万元,支付乙家属抚恤金25万元,丙歇工工资3万元,事故罚款15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1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计算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指出甲、乙、丙3人在操作过程中和事故处置过程中的不当之处。

  3.指出本案中E钢铁公司棒材厂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不足。

4.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E钢铁公司棒材厂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

2011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考试真题(文字版)

一、单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一般将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划分,重大事故的标准是()。

A、1000万元以下

B、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3000万元以下

C、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5000万元以下

D、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

2、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五个要素,并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

五个要素为()。

A、人的缺点、人质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能量意外释放、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屏蔽失效、事故、伤害

C、人的缺点、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D、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3、中宣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公安部、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等组织开展了2011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该活动的主题是()。

A、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B、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C、安全发展、预防为主

D、治理隐患、防范事故

4、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我国对若干具有较高生产安全风险的企业实行了安全许可制度。

下列企业中,实行安全许可制度的是()。

A、道路运输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民用爆破器材企业

B、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冶金企业

C、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矿山企业、机械制造企业

D、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5、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于不同岗位所需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排,要根据其个人从业经验、能力等综合因素决定,这体现了()。

A、整分合原则

B、能级原则

C、3E原则

D、激励原则

6、甲公司投资建设码头项目,由乙公司对该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

其中,基础土石方工程分包给丙公司。

丙公司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由于丁公司(混凝土供应商)混凝土车胶管摆动,将正在浇注混凝土的丙公司一名员工打死。

该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为()。

A、甲

B、乙

C、丙

D、丁

7、岗位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教育培训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

其中,日常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是()。

A、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B、转岗技能培训

C、作业岗位安全风险辨识

D、新工艺、新技术推广

8、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下列关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参加户籍所在地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

B、可以参加从业所在地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

C、可以参加户籍所在地受委托的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

D、可以参加户籍所在地受委托的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

9、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一般包括检查前准备、实施检查、检查结果分析、提出整改要求、整改落实、整改结果反馈等。

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可使安全检查工作事半功倍。

下列事项中,属于检查前装备内容的是()。

A、查阅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记录

B、查阅检查对象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记录

C、分析检查对象可能出现的危险、危害情况

D、进行检查对象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后评估

10、生产经营单位选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备“三证”和:

“一标志”。

“三证”和:

“一标志”分别是指()。

A、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

B、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许可证和安全标志

C、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许可证和劳动保护标志

D、经营许可证、质量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劳动保护标志

11、甲油库乙化验工在夜间取样过程中,不慎掉入无盖消防井内,造成脚部扭伤。

甲油库主任在接到报告后,进行了如下处理,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A、立即报告了上级安全部门

B、对乙化验工进行了处罚

C、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对消防井进行检查,对无盖井加盖

D、向油库全体员工通报事故,避免该类事故重复发生

12、承包商在有危险发生的生产区域内作业,有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事故的,发包包方应要求承包商做好安全风险分析,并制定安全措施,经()审核批准后实施。

A、发包方

B、承包商主要负责人

C、监理

D、承包商上级

13、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向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以及()。

A、考核内容和要求

B、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监控

C、原批准部门

D、建设部门

14、如改变经过安全监管部门批准的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可能降低安全性能的,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并由生产经营单位报()批准。

A、企业上级部门

B、原设计单位

C、原批准部门

D、建设部门

15、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建设、职工教育培训以及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等工作属于()。

A、技术监察

B、专业监察

C、过程监察

D、行为监察

16、我国对从事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维护保养、改造的单位实施资格许可,并对部分产品出厂实施性能监督检验,是()的要求。

A、设备准用制度

B、市场准入制度

C、监督检查制度

D、责任追究制度

17、某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有甲、乙、丙、丁四个库房,分别存放有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各库房之间距离均大于500米。

依据下表给出的临界量,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库房是()。

A、甲库房:

300吨苯乙烯,2吨环氧丙烷,3吨乙醚

B、乙库房:

30吨甲苯二异氰酸酯,10吨丙烯醛,5吨环氧丙烷

C、丙库房:

5吨硝化纤维素,1吨三硝基甲苯,0.2吨硝化甘油

D、丁库房:

200吨乙醇,100吨汽油,1吨乙醚

18、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和人机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一般将规章制度分为4类,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属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类。

A、综合管理

B、人员管理

C、设备设施

D、环境管理

19、甲公司与乙公司合资成立丙公司,从事铁矿开采,由甲公司控股。

丙公司的安全生产投入由()予以保证。

A、甲公司

B、丙公司董事会

C、丙公司董事长

D、丙公司总经理

20、下列关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监督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企业当年未发生事故,动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在下一年度不再另行存储

B、企业当年发生事故,动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在下一年度自行按动用金额补齐差额

C、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从业人数等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核定基础发生较大变化,由省、市、县安全监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调整并通知企业补存(退还)

D、已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企业依法关闭破产时,经申请,由省、市、县安全监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允许企业按规定自主支配专户结存资金

21、《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的企业。

A、冶金

B、道路交通运输

C、建材

D、机械制造

22、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相关知道的教育培训,使从业人员做到“三会”。

“三会”是指()。

A、会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修劳动防护用品

B、会正确购买劳动防护用品,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护保养劳动防护用品

C、会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护保养劳动防护用品

D、会正确辨识劳动防护用品真伪,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护保养劳动防护用品

23、某企业员工甲驾驶汽车上班途中,因车速过快与同向行驶的一辆大货车追尾,造成甲某身亡。

甲某家属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

下列关于认定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认定为工伤

B、视同工伤

C、比照工伤

D、不予认定工伤

24、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并将重大危险源相关情况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下列关于重大危险源的事项,不需要备案的是()。

A、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

C、日常检查发现一般隐患的整改情况

D、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5、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安全技术措施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两类,常用的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A、监控、隔离、故障——安全设计、消除危险源

B、隔离、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避难与救援

C、隔离、故障——安全设计、设置薄弱环节、避难与救援

D、监控、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消除危险源

26、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对其实施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的行政部门是()。

A、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其各自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7、生产经营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经过县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审查未通过的,按照审查意见整改后,需要向()申请再审查。

A、原县级审查部门

B、该项目所在的市级审查部门

C、该项目所在的省级审查部门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8、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的制造过程和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A、安装、改造、重大维修

B、改造、移装、拆除

C、改造、日常维修、拆除

D、安装、日常维修、重大维修

29、某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提出“三不伤害”原则,建立相应的机制以促使“三不伤害”原则落实到每个岗位,做到“个人自扫门前雪,还管他人瓦上霜”,取得较好效果。

这主要发挥了企业安全文化功能中的()。

A、辐射功能

B、凝聚功能

C、激励功能

D、同化功能

30、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员工应充分理解和接受企业的安全承诺,并结合岗位任务实践这种承诺。

下列工作中,不属于一级员工实践的安全承诺是()。

A、清晰界定全体员工的岗位安全责任

B、在本岗位工作上始终采取安全的方法

C、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故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

D、接受培训,在岗位工作中具有改进安全绩效的能力

3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主要环节是()。

A、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改造、责任追究

B、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

C、设计、制造、检验、改造、化学清洗、事故处理

D、行政许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改造

3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可将生产过程上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下列因素中,()不在4大类范围内。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因素

33、下列关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说法中,不适用于机械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是()。

A、从运动部件和工件进行辨识

B、从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进行辨识

C、从误运转和误操作进行辨识

D、从火灾、爆炸方面进行辨识

34、根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下列关于安全评价描述内容中,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结论内容的是()。

A、符合性评价的综合结果

B、评价对象正式运行后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C、评价对象危害因素的安全技术措施

D、明确评价对象是否具备验收条件

35、某评价机构承担了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工作,并成立了评价项目组,在明确评价对象、评价范围后,收集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和相关事故案例。

在预评价的前期装备工作中,该评价项目组还应进行的工作是()。

A、全面辨识危险有害因素

B、合理划分评价单元

C、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D、实地调查类比工程

36、某车间在进行起吊作业时,由于起吊物的重量超过了起重设备的额定起重量,造成了起吊设备倾翻,设备下方的作业人员当场死亡。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这起事故为()事故。

A、物体打击

B、机构伤害

C、坍塌d起重伤害

37、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危害从人员健康的各类因素。

按其来源,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可分为()。

A、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B、生产因素、难关因素和经济因素

C、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和个体因素

D、生产过程因素、劳动过程因素和生产环境因素

38、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行政主管部门提交()。

A、卫生防护设施设计报告

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C、职业卫生专篇

D、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39、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