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612动物的生殖发育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186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下册612动物的生殖发育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612动物的生殖发育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612动物的生殖发育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612动物的生殖发育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612动物的生殖发育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下册612动物的生殖发育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612动物的生殖发育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下册612动物的生殖发育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生物下册612动物的生殖发育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612动物的生殖发育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

(2)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举例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家蚕,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

2.描述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等活动,描述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家蚕及蝗虫发育各阶段比较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下的流传千古的名句。

但是,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春蚕真的到死才停止吐丝吗?

家蚕的一生又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它是怎样发育和繁殖后代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二、新知导学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师:

家蚕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观看视频——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生:

观看视频。

师:

家蚕通过哪种方式繁殖后代的?

这种繁殖方式有什么特点?

生:

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

这种生殖方式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师:

家蚕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看的视频,将下图中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

生:

重新排序,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师:

你能总结家蚕的发育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吗?

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蜕皮”?

它蜕的皮实际上是它的什么结构?

生:

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要经过四次蜕皮,蜕的皮是它的外骨骼。

师:

你知道外骨骼有什么作用吗?

家蚕为什么会蜕皮呢?

生:

这是因为家蚕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家蚕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但外骨骼不能随着家蚕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

师:

家蚕每个阶段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不相同,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

以小组为单位,填写“家蚕发育过程特征表”。

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将小组观察的结果进行交流。

生:

填写表格,小组推荐组员陈述本组观察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发育阶段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受精卵

像细粒芝麻,淡黄色或黄色

幼虫

身体柔软,具有环节,在胸腹部有8对足

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

体表光滑体型呈椭圆柱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成虫

胸部有三对足,二对翅,体被白色鳞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师: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明显差别。

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

请同学们想一想,哪种昆虫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似呢?

生:

如家蚕、菜粉蝶。

师:

(补充)还记得刚上课时李商隐的那句诗吗?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怎样改动才能具有科学性而不失诗意呢?

生:

应该改成“春蚕化蛹丝方尽”比较合适。

师:

你知道蚕丝有什么用处吗?

生:

做衣服、做蚕丝被等。

师:

(补充)蚕丝用在医疗领域,可开发人工肌健或人工韧带;用在工业领域,丝素膜除了用于加工隐形眼镜片外,还可开发出被称为“丝皮革”的新产品。

天然蚕丝的结构与人体肌肤极相似,故又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称。

蚕丝美容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明代,蚕丝因其重要的药用价值,被宫廷贵妃们用于日常美容养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约有5000年的历史。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丝绸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

现在,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也以拥有一件中国的丝绸制品而感到自豪。

(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师:

蝗虫也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的生殖发育与家蚕有什么不同呢?

让我们共同来认识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播放视频)

生:

观看视频。

师:

蝗虫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属于哪种繁殖方式?

生:

蝗虫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

师:

蝗虫的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几次“蜕皮”?

生:

经历了五次“蜕皮”。

师:

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生:

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翅较小,不能飞。

师:

(补充)蝗虫的生活习性与形态结构与成虫基本相似,只是个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又叫若虫。

师:

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看的视频,将下图中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

生:

重新排序,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师:

蝗虫的发育过程只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想一想,还有哪些昆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生:

蟋蟀、蚂蚁等。

师:

除此之外,还有蜻蜓、螳螂等昆虫。

蝗虫数量多,食量大,因此所到之处,绿色植物被大量吃掉,成为不毛之地,从而酿成蝗灾。

2016年7月,有着“牧草王国”之称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遭遇蝗灾,受灾面积达21400公顷。

根据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你认为在蝗虫发育的哪个阶段消灭蝗虫最合适?

为什么?

生:

若虫阶段。

因为若虫(跳蝻)时期,这时候的蝗虫还处于发育不完全期,还没有长出翅膀(仅在甲壳下有翅芽),不能飞,且个体小,易消灭。

师:

昆虫在繁殖期间,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

比如某些蛾类的雌性昆虫在繁殖期间会释放一种激素,引诱雄性昆虫前来交尾。

人们据此合成了这种激素,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三)两种发育方式的比较

师:

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是昆虫的两种发育方式,这两种发育方式有什么异同呢?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

生:

讨论,填表。

家蚕

蝗虫

发育过程

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幼虫与成虫的区别

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差别明显

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

发育类型

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

共同点

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三、精要提炼

1.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明显差别,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2.发育过程只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四、课堂练习

1.饲养家蚕时,我们看到吃桑叶的“蚕宝宝”处于家蚕发育的哪一阶段(B)

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

2.蜜蜂的发育过程是(D)

A.卵→幼虫→成虫B.卵→蛹→成虫

C.幼虫→卵→成虫D.卵→幼虫→蛹→成虫

3.蟋蟀、蚂蚁的发育分别为(C)

A.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B.完全变态、完全变态

C.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D.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

【板书设计】

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受精卵若虫成虫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对其产生质疑,分析其科学性,引起学生的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对于家蚕和蝗虫的的发育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图片,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效果很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比较、阅读等活动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此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整节课下来,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气氛活跃,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