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222 通过 激素调节的实例 激素调节的特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8597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222 通过 激素调节的实例 激素调节的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222 通过 激素调节的实例 激素调节的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222 通过 激素调节的实例 激素调节的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222 通过 激素调节的实例 激素调节的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222 通过 激素调节的实例 激素调节的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222 通过 激素调节的实例 激素调节的特点.docx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222 通过 激素调节的实例 激素调节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222 通过 激素调节的实例 激素调节的特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222 通过 激素调节的实例 激素调节的特点.docx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222通过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

绝密★启用前

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2课时A卷

一、选择题(12小题)

1.研究表明,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也可以导致糖尿病。

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能有效降低血糖,则该患者致病原因不可能是

()

A.长期高糖饮食导致胰岛功能受损

B.异常抗体与胰岛B细胞表面抗原结合使胰岛B细胞受损

C.异常抗体与胰岛素的主要靶细胞——肝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合

D.异常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感受血糖变化的受体结合

2.下图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激素③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C.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与激素③分泌量减少

D.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

3.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

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肝脏和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其血液流动情况如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据图判断某人在进食后,血管P、血管G和血管H中,血糖浓度最低及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最高的分别是

()

A.血管H和血管PB.血管G和血管P

C.血管H和血管GD.血管G和血管H

5.有一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阻断胰岛素效应的多肽X。

用其处理小鼠后,可获得一种名为β亲菌素的激素。

该激素能刺激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增殖。

有关推断不合理的

是()

A.肝脏、肌肉等细胞膜上有与多肽X结合的受体

B.用多肽X处理正常小鼠,最初小鼠血糖浓度会升高

C.β亲菌素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胰岛A细胞

D.注射β亲菌素可能有助于治疗某些糖尿病

6.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给两人分别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然后测定两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见下表(正常值10~40μg/L)。

据表推测,甲、乙两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μg/L)

注射前30min

注射后30min

6.5

6.5

6.2

28.2

()

 

A.垂体、下丘脑B.甲状腺、垂体

C.下丘脑、甲状腺D.下丘脑、垂体

7.某健康人在上午11点前只进食了早餐,下图为其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情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B.B点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C.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能运输到全身各处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节血糖含量的稳定

 

8.甲状腺激素在人体新陈代谢、体温调节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向正常人体内注射甲状腺激素时,以下能发生的有

()

A.有机物分解减弱B.对氧的耐受性增强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降低D.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9.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激素

低血糖,甚至昏迷

b激素

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

c激素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10.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

C.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

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

11.下图为人体血糖调节模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胰岛细胞为胰岛B细胞

B.神经与胰岛细胞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号

C.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D.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机体血糖平衡

12.有关人和动物体内的激素及其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②量极微③化学本质为蛋白质④经体液传送⑤都作用于全身细胞⑥参与组成细胞结构⑦提供能量⑧作用后被灭活⑨是起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

A.四项B.五项C.六项D.七项

二、综合题(3小题)

13.下图是血糖来源与去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

(2)图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3)血糖浓度主要受两种激素调节,这两种激素是_________。

通过调节,使血糖的含量维持在___________范围内。

(4)如果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不能保持相对稳定,血糖含量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当血糖含量高于1.6g/L时,一部分葡萄糖就会随尿排出,成为糖尿。

①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应如何检验糖尿病病人尿中的葡萄糖?

②糖尿病患者急需的药品是,能否直接口服?

为什么?

14.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和胎儿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预防、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请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并转运性激素。

材料二: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含量正常而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这是妊娠期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抵抗。

此现象随孕周增加而加重,为代偿下降的胰岛素敏感性,其分泌量也相应增加(如图甲用“…→”表示)。

尽管所有孕妇在妊娠期都有上述调节过程,但少数人却发生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而使血糖升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

(1)细胞中合成性激素的细胞器是。

SHBG的分泌过程中,雌激素与胰岛素表现为作用。

(2)图乙表示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之后,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图中X物质为。

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彻底分解成________。

(3)“器官甲—垂体—器官乙—雌激素”的过程体现了雌激素分泌的调节。

(4)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填“增加”、“减少”),对肝脏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抑制(填“增强”、“减弱”)。

(5)正常的生理性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胎儿在发育中利用葡萄糖。

研究表明SHBG含

量(填“高”、“低”)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最终造成的结果。

15.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

是。

(2)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

是。

(3)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

能。

(4)若餐后1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

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填序号)。

①A<B<C②A<C<B③A<B=C④A=B=C

(5)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

(填“之前”、“之后”、“同时”),这是因

为。

(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B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

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有(填序号)。

①胰淀粉酶②胰高血糖素③促甲状腺激素④神经递质

 

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2课时A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能有效降低血糖,说明胰岛素的受体没有问题,可能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与胰岛功能受损有关。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2.【答案】C

【解析】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B正确;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与激素③分泌量增加,是激素的分级调节,C错误;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属于激素的反馈调节,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3.【答案】B

【解析】由题干中的“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信息,说明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①错误、②正确;若人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则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③错误、④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4.【答案】A

【解析】小肠消化吸收葡萄糖进入血管G,G中的血糖浓度升高,血液流经肝脏细胞后,可以合成肝糖原,血糖浓度降低,则血管H血糖浓度最低,血管P内含有胰岛素,流经肝脏时可降低血糖,随后分解,所以血管P内胰岛素浓度最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5.【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多肽X可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肌糖原,所以肝脏、肌肉等细胞膜上都有胰岛素受体,A正确;多肽X能阻断胰岛素效应,所以最初小鼠血糖浓度会升高,B正确;β亲菌素能刺激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增殖,能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胰岛B细胞,C错误;胰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胰岛B细胞,从而产生的胰岛素增多,可以有助于治疗某些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造成的糖尿病,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6.【答案】A

【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

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保持不变,说明甲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垂体。

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显著升高,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下丘脑。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7.【答案】D

【解析】A点刚进餐不久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A正确;B点时血糖浓度低于基础血糖水平,因此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能运输到全身各处,C正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8.【答案】C

【解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有机物分解加强,A错误;新陈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人体对氧的耐受性减弱,B错误;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反馈调节作用,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C正确;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9.【答案】D

【解析】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a、b、c依次为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10.【答案】B

【解析】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A正确;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运送至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细胞,B错误;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C正确;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11.【答案】C

【解析】题图中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因此为胰岛B细胞,A正确;神经与胰岛细胞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B正确;胰岛素主要作用于肝脏和肌肉,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C错误;下丘脑通过神经传导调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而血糖下降后又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胰岛细胞的相应功能,以维持血糖的相对平衡,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2.【答案】B

【解析】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其量极微,经体液传送,作用于靶细胞,仅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没有其他功能,作用后被灭活,激素是起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

所以①②④⑧⑨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3.【答案】

(1)脂肪等非糖物质

(2)合成

(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0.8~1.2g/L

(4)①取少许尿液加水稀释后,加入刚刚配置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②胰岛素不能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水解,从而失去药效

【解析】

(1)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脂肪等非糖物质。

(2)图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合成,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细胞会将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来。

(3)血糖浓度主要受两种激素调节,这两种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通过调节可使血糖的含量维持在0.8~1.2g/L的范围内。

(4)糖尿病患者急需药品是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道内蛋白酶水解,从而失去药效。

14.【答案】

(1)内质网拮抗

(2)丙酮酸二氧化碳和[H]

(3)分级

(4)减少减弱

(5)低

【解析】

(1)性激素是脂质类化合物,在内质网中合成。

雌激素促进肝脏分泌SHBG,而胰岛素抑制SHBG的合成,故雌激素和胰岛素在此过程中表现为拮抗作用。

(2)图乙表示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之后,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图中X物质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

(3)图甲中器官甲是下丘脑,器官乙是卵巢,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促进卵巢分泌雌激素,体现了雌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调节血糖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4)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同时抑制肝脏中糖原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而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对肝脏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抑制作用减弱。

(5)由于胰岛素抑制SHBG的合成,胰岛素抵抗最终造成SHBG含量较低。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15.【答案】

(1)血糖浓度降低,能量供应不足

(2)高糖早餐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3)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4)④

(5)之后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和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6)②④

【解析】

(1)不进早餐组学生2小时后因是血糖浓度降低,能量供应不足会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

(2)通过图1曲线可知,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高糖早餐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3)据图分析,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等物质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4)正常人通过调节,均会使血糖浓度处于正常范围内,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不会出现尿糖现象,故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是:

A=B=C

(5)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的分解与转化。

经过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大量被消耗,血糖浓度下降,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胰高血糖素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之后。

(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胰岛细胞能接受血液中葡萄糖升高的直接刺激,从而分泌活动增强。

其次血糖升高引起下丘脑某一区域兴奋,通过传出神经达到胰岛B细胞。

所以胰岛B细胞具有接受来自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的受体。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此胰岛B细胞上具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