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施工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184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岔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道岔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道岔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道岔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道岔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岔施工专项方案.docx

《道岔施工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岔施工专项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岔施工专项方案.docx

道岔施工专项方案

道岔施工专项方案

1、编制依据

1.1、《萧山站过渡平面布置图》、《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铺设图》(图号:

专线4260)、《图号:

砼枕60kg/m钢轨12号Ⅱ型单开道岔铺设图》(专线4249-铺)、《60kg/m钢轨12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总布置图》(图号:

专线7623)及相关设计文件。

1.2、铁道部颁布的《轨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工务维修规则》等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规定。

1.3、铁道部文件[2008]190号文《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上铁运发[2008]316号文《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铁运函[2009]603号《关于对〈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有关内容进行修订的通知》。

1.4、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手册》。

1.5、施工技术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及现场情况。

2、概述

2.1、工程概况

既有萧山车站共有11股道,其中正线两条,为沪昆上、下行线。

到发线三条,其余为存车线。

车站东端有萧甬上行线引入;车站西端接有萧西线。

另外车站两端各有一条牵出线。

车站内除(9)、(10)、(11)道外,其余股道均已电化。

车站设有两座站台,两座人行地道等客运设备。

本次萧山站改造主要是为杭州东站扩建过渡服务,分流杭州东站客流。

主要改建内容为:

新建一个高站台及雨棚,改造基本站台为1.25米的高站台,新建一座人行天桥,过渡站房一座,接长既有地道2座,改建一处临时平交道口。

新铺道岔12组(其中含交叉渡线1组);拆除道岔15组;(9)、(10)道线路升级并挂网电化。

新铺6#(60-12)道岔位于东咽喉区沪昆下行线上,新铺8#(60-12)、22#(60-12)、38#(50-12)、56#(60-12木枕利旧)道岔位于东咽喉区萧甬下行线上,新铺56#(50-12木枕利旧)、24#(50-12)、48#(50-12)、40#(50-12)位于东咽喉区调车线上,新铺21#、23#、45#、47#(60kg/m钢轨12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位于西咽喉区沪昆上、下行线上。

新铺49#、29#道岔位于西咽喉区牵出线上。

沪昆及萧甬正线上的6组道岔(含一组交叉渡线),除新38#道岔原位直接铺设外,其他均需要点插铺。

2.2、工程特点及难点

新铺6#道岔及新铺21#、23#、45#、47#交叉渡线位于沪昆正线上,区段间均为无缝线路,插铺道岔前需对既有无缝线路进行应力放散,现场技术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点内作业难度大。

交叉渡线采用分段预铺的方案,点内插铺,时间紧张;

施工安全压力大,封锁要点作业期间必须保证列车正常运行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2.3、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

由于封锁点施工时间紧、插铺作业任务重,本着安全、质量、准点的压力,根据运营的要求,在各封锁点内准点完成各组道岔的施工任务。

2.4、总体施工方案

由于本次封锁施工工期紧张、施工任务重,按照XX第四勘察设计院给出相关设计文件,认真地研究各组道岔施工内容与特点,制定的总体思路与部署如下:

整个站场轨道施工主要分为四个步聚:

一、第一步

2009年6月10日-2009年6月30日,停用(8)、(9)、(10)、(11)道。

1、拆除(8)道线路及既有(47#)、(54#)道岔;

2、拆除既有(45#)、(46#)道岔,并用短轨连接;

3、拆除(9)道,并完成(9)道升级;(10)道向3#站台方向拨移30cm,并完成(10)道升级。

二、第二步

2009年7月1日-2009年7月30日,开通(10)、(11)道(仍为存车线),停用(9)道。

在要点插铺新22#、24#道岔之前,停用东咽喉调车线(6#)至(24#)岔间轨道线路15天,进行卸料和预铺道岔。

1、封锁东咽喉调车线、萧甬下行线、沪昆下行线4小时,拆除既有的(6#)岔、(8#)岔,按设计要求往宁波方向平移42.8m,铺设新的54#、56#道岔(利用既有的(6#)、(8#)道岔,点内平移),原(6#)、(8#)道岔位置用轨道连接。

2、提前将沪昆下行线无缝线路进行切割、应力放散、重新锁定。

进行要点封锁3小时(封锁范围:

(24#)岔直股后的调车线,萧甬下行(14#)岔前至宁波方向200m线路,沪昆下行(12#)岔直股岔尾至6#岔尾100m线路,另外该段沪昆上行插入道岔时封锁1小时),(12#)道岔钉闭直股开通曲股,插铺新6#、8#道岔,完成后6#、8#道岔钉闭曲股开通直股。

3、封锁东咽喉沪昆下行线3小时,焊接新6#道岔。

4、封锁东咽喉萧甬下行线、沪昆下行线3小时,插铺新22#、24#道岔,钉闭曲股开通直股。

5、插铺21#、23#、45#、47#交叉渡线:

三、第三步

2009年7月31日,停用(8)、(9)、(10)、(11)道。

1、封锁东咽喉调车线、萧甬下行线、沪昆下行线3小时,拆除(22#)、(24#)岔,点内连通拆除岔位线路;

2、完成(10)、(11)道及插铺道岔的相关接触网施工,启用新联,信号大开通。

四、第四步

2009年8月1日-2009年9月24日,停用(5)、(6)、(7)、(9)道并拆除(7)道

1、在5道、6道设置车档,作为车站调车牵出线,车档设置位置:

R1K22+636.5,R1K22+864。

2、拆除(7)道轨道线路、接触网线等相关设施。

3、西端拆除既有(29#)、(49#)岔,铺设新的29#、49#岔,49#岔直股连通(6)道,曲股连通(9)道。

4、东端拆除既有(38#)、(40#)岔,铺设38#、40#岔,拆既有(48#)岔并用短轨连通新40#岔至(6)道。

5、要点插铺新(48#)岔,连通(48#)岔至(9)道线路

具体道岔要点施工计划安排如下:

2009年7月11日21:

30-7月12日00:

30拆除既有(6#)、(8#)道岔,向昆端方向平移42.8m,萧甬线下行插入新56号、机待线插入新54号道岔。

2009年7月12日8时00分至7月25日17时00分停用萧山站机待线(N24岔岔后至车档,N24岔开通曲股定闭、加锁),预铺新22#、24#、6#、8#道岔。

2009年7月20日2:

30-05:

30沪昆下行线K212+750-K213+750区段无缝线路切割、应力放散。

2009年7月21日21:

30-7月22日00:

30萧甬线下行线K3+440-K3+600区段间插入新8#道岔。

2009年7月22日2:

30-5:

30沪昆下行线K212+750-K212+950区段间插入6号道岔,并用渡线与新8#道岔相连。

2009年7月23日2:

30-5:

30新铺6#道岔前后线路焊接。

2009年7月25日21:

30-7月26日00:

30萧甬下行线K3+390-K3+550区段插入22号道岔、机待线插入24号道岔。

21#、23#、45#、47#交叉渡线采用分段预铺、分段插铺的方式,施工共分为七个步骤、七次要点封锁:

第一次封锁(8月1日),沪昆上、下行线要点封锁4h,进行无缝线路切割、应力放散、重新锁定。

(要点封锁沪昆上、下行线4h);

第二次封锁(8月2日),提前封锁牵出线1.5h,再封锁沪昆上、下行线4h,拆除既有(21)岔,插铺新21#道岔,开通直股,钉闭曲股。

(要点封锁牵出线、沪昆上、下行线4h)

第三次封锁(8月3日):

提前封锁牵出线1.5h,再封锁沪昆上、下行线4h,拆除既有(23)岔,插铺新23#道岔,开通直股,钉闭曲股。

(要点封锁牵出线、沪昆上、下行线4h)

第四次封锁(8月4日):

提前封锁牵出线1.5h,再封锁沪昆上、下行线4h,插铺交叉渡线中间部分钝角、锐角辙叉组。

(要点封锁牵出线、沪昆上、下行线4h)

第五次封锁(8月5日):

提前封锁萧西线1.5h,再封锁沪昆上、下行线4h,插铺45#、47#道岔,开通直股,钉闭曲股。

(萧西线、沪昆上、下行线4h)

第六次封锁(8月6日):

沪昆上、下行线要点封锁4h,拆除过渡用连接钢轨,进行21#、47#道岔与无缝线路焊接、打磨、探伤。

(沪昆上、下行线4h)

第七次封锁(8月7日):

沪昆上、下行线要点封锁4h,拆除过渡用连接钢轨,进行23#、45#道岔与无缝线路焊接、打磨、探伤、验交、交叉渡线全部开通。

(沪昆上、下行线4h)

2009年8月10日21:

30-8月11日00:

30机待线沪昆下行线里程K212+359-K212+559区段内插入48#道岔

3、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1、前期工作

3.1.1施工准备:

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节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3.1.2材料准备

封锁施工需用轨道材料前期运至工地并散布于各施工地点,注意不侵限,并派巡守看护,以防丢失;所用施工工具统计归类,调试保养。

轨枕及零配件及道碴全部到位,钢轨及其联结零件到位。

各种机具准备到位,施工前对各种机具进行检查,保证使用性能良好。

岔后附带曲线配轨计算及复核,并割锯钻孔待用。

道岔前后所配短轨进行量锯,并钻好螺栓孔。

铺设道岔纵横向移动的线路(铺设导轨)。

3.1.3、场地布置

新铺6#、8#、22#、24#道岔所需轨料,由轨排车拉进东咽喉区调车线,卸在调车线两侧,然后人工配合轨道吊抬运至场地,东咽喉调车线(6#)至(24#)岔间轨道线路15天,6#、8#、22#、24#道岔直接预铺在东咽喉区调车线上。

预铺前将道岔设计位置的岔头,岔后桩外引道预铺位置,保证预铺的道岔在插铺时不出现纵向移动。

新54#、56#道岔利用既有的(6#)、(8#)道岔,故无需现场预铺,新29#、49#、40#、38#道岔在第四步停用(5)、(6)、(7)、(9)道后原位铺设,新48#道岔在第四步停用(5)、(6)、(7)、(9)道后,预铺在调车线车档处,岔料可通过汽车经由东咽喉区平过道卸至(11)、(12)道侧,然后人工配合轨道吊抬运至场地。

交叉渡线所用材料,由汽车运至金城路铁路立交桥旁煤场,采用机推轨道平板车运至预铺位置旁,然后人工配合轨道吊抬运至场地;对于零散扣配件,汽车运输至煤场,然后人工抬运至场地。

注意堆放和搬运过程中材料不侵界。

 

图1交叉渡线场地平面布置图

3.1.4、

施工封锁前对站内拆除插铺道岔及前后线路和信号设备进行详细调查,决定每个封锁点的细化施工方案及信号过渡设计。

密切与设备管理单位联系配合,与工务部门联系,了解既有钢轨质材和既有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等情况;与电务部门联系,线路拨移改建后将对既有信号造成影响,做好电务过渡施工的配合工作,如信号机迁移,钢轨接头的导线连接等。

3.1.5现场调查

密切与设备管理单位联系配合,与工务部门联系,了解既有钢轨材质和既有线路锁定轨温等情况;与电务部门联系,线路拨移改建后将对既有信号造成影响,做好电务过渡施工的配合工作,如信号机迁移,钢轨接头的导线连接等。

3.1.6、施工准备

(1)施工测量放线:

定出道岔的岔头、岔尾桩、附带曲线中桩、绝缘接头位置、道岔预铺位置及新铺和拆铺线路中心桩等。

(2)搭架预铺道岔:

为减小拨接平移距离,要注意枕木垛的高度;枕木垛内侧施工时注意限界要求和施工防护,距既有线外轨2.5m,外侧不能太靠边,至少保持1.0m以上,不倾斜,以保证安全和操作方便;枕木之间要钉牢,摆放时要考虑将来穿滑道的位置。

(3)配轨准备:

对需要配轨的长度要进行精确、反复、倒手测量,做好线路曲线缩短轨配置,并进行计算和复核,确认无误后进行准备,要充分调查既有轨前后有无瞎缝、假缝,并注意既有轨头方正情况。

在施工封锁点的前几天,根据给点的时间,预测钢轨温度,计算预留轨缝。

渡线道岔的岔心位置:

对渡线道岔的配轨,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