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版八年级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8195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版版八年级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版版八年级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版版八年级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版版八年级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版版八年级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版八年级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

《华东师大版版八年级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版版八年级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东师大版版八年级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

华东师大版版八年级月考科学试题B卷

华东师大版2019版八年级10月月考科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在20℃(已知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

20℃时为31.6克,50℃时为85.5克)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5.5克硝酸钾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均为饱和溶液

D.④→⑤可析出53.9克硝酸钾晶体

2.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更方便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4.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10N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且为5N。

关于该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A.A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且为5N

C.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5N,方向向右

D.当拉力F变为16N时,弹簧秤的示数不变

5.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NaNO3)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加入NaNO3晶体的质量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6.河南籍游泳健将宁泽涛是历史上首位获得世锦赛男子100m自由泳冠军的亚洲人。

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大放异彩,收获四枚金牌,打破多项纪录。

同年,宁泽涛以47秒65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

宁泽涛游泳时所受的浮力约为()

A.8N

B.450N

C.800N

D.8000N

7.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关注健康饮食、确立膳食平衡观是青少年须有的意识。

下列关于营养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无机盐、水分、蛋白质不需要消化可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B.膳食纤维不能消化也不能吸收,故不需要摄入

C.人体所需维生素全都需要从外界摄入

D.“营养宝塔”告诉我们,人体膳食中含量比例最高的应该是谷物(主含糖类)

8.已知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0℃时,将甲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后,观察到试管中有剩余的甲。

下列操作一定会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是()

A.再加入少量的甲

B.再蒸发一部分溶剂,恢复到20℃

C.升高温度到40℃

D.加40℃甲的饱和溶液,恢复到20℃

9.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3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

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

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10.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V甲:

V乙=2:

3,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F甲:

F乙=8:

9,ρ水=1×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

B.甲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乙物体浸没于水中

C.乙物体的密度ρ乙=0.75×103kg/m3

D.乙物体的密度ρ乙=0.85×103kg/m3

11.下列实验或活动中,目的与步骤或方法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或活动

步骤或方法

目的

A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对光时转动反光镜

使物像成在视野中央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叶片脱色,漂洗后加碘液

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

C

观察和解剖花

用刀片将子房纵切

观察子房内的胚珠

D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

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A.A

B.B

C.C

D.D

12.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人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是()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人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人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1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是无色的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4.如图,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厘米,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有1/3体积露出水面

B.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

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两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D.取出木块后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15.如图所示,容积为3dm3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1㎏的水,现将一个密度为0.6×103㎏/m3的木块放入容器中,木块与容器壁不接触,水恰好没有溢出,则木块的质量为()

A.0.6㎏

B.1.2㎏

C.1.8㎏

D.2.0㎏

二、填空题

16.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煤油中,直至如图所示状态,并保持竖直悬挂。

已知煤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500克,冰块质量为180克,冰的密度为0.9×103kg/m3,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g取10N/kg。

则冰块浸没在煤油中时台秤的读数为________N;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__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当冰块熔化了一半时台秤的读数是________。

 

17.某温度下,将40克食盐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溶解掉36克食盐,得到__________克食盐水。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水中溶质是_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克,溶剂质量为_________克。

18.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到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 ;

(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图中的__(填“甲”或“乙”)。

19.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像。

(1)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__克.

(2)图象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

(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4)图象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____

20.在一只很薄的塑料袋中装满水,把空气全部排出,用细线把袋口扎紧,再 使橡皮筋与细线相连。

拿住橡皮筋的上端浸没于水中,此时橡皮筋的长度_______橡皮筋原长(填大于、小于、等于);一个粗心的同学没有将塑料袋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橡皮筋的长度_______ 橡皮筋原长(填大于、小于、等于)。

21.将某物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27g水,放入装满煤油的容器中溢出24g煤油,该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在煤油中静止时会__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

22.资料显示:

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

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牛奶是__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分别将“浮标”浸入A、B两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和B,如图乙所示。

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为ρA___________ρB,由此可知A、B牛奶品质的优劣。

23.“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_____mL.

(2)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醋酸溶解除去.已知醋酸在水中能少量电离(CH3COOH⇌CH3COO-+H+),请分别写出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2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7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___g.

(2)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

(3)认真观察,图中某步骤错误,写出该步骤的正确操作为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4)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问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___克,向其中加入___克水可配得120克5%的氯化钠溶液

25.读图回答问题:

(1)迎风坡是      (填A或B),此坡降水较      ,原因是      。

(2)此图反映的是      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3)山越高,降水越多,对吗?

请你简要分析原因             。

26.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h0,当往圆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1.将圆柱形容器内的水换成同体积的某种液体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则圆柱形容器的质量m=___________;容器内液体的密度

=___________。

27.同学们在进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

(1)配制约50mL温度在70℃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如果杯底有杂质或浑浊,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应选用____________(填“滤纸”或“棉花”)过滤

(2)同学们在冷却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状况,得到晶体的颗粒大小不同,用棉花或水浴法让饱和溶液缓慢降温的小组,得到的晶体颗粒____________(填“较大”“较小”)。

根据硫酸铜结晶的方法,请你推测,硫酸铜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8.将少量的①菜油;②白醋;③味精;④胡椒粉;⑤肥皂水;⑥食盐,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___形成悬浊液,___形成乳浊液,___形成溶液。

(填编号)

29.一艘轮船从海里到河里,所受浮力_________,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探究题

3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t1℃时,将盛有某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则该饱和溶液是____(选填“a”“b”或“c”)溶液。

31.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g/cm3,容器的质量是______g。

32.一边长为10cm,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

求:

(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_________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_________   

(3)剪断细线后,木块最终静止后受到的浮力。

_____________

33.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1)观察三组实验,写出第二组实验中缺失的数据:

       g。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有       (填序号)。

①温度②加入溶剂种类③加入溶剂质量④加入固体种类⑤加入固体质量

(3)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C.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一定是80℃时的饱和溶液

D.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

34.据报道,华中农业大学的几位学生发明了一艘水面垃圾清理船,它能将水面上漂浮的垃圾通过前端的两个旋转滤网收集后,由倾斜的传送带送至船尾的垃圾箱中,如图是设计的样船。

若相关数据如下表:

(1)工作前,质量为60kg的驾驶员登上船后,它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2)正常工作时,传送带将收集的垃圾升高0.5m后,落人垃圾箱中,这要消耗发动机的1%的能量,它在5分钟内可传送300kg的垃圾,求传送带的传送效率。

(3)如何提高该船效率,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35.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华同学实验中发现:

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有的溶解快,有的溶解多,有的溶解又快又多。

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多少呢?

请你参考下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硝酸钾为例,选择一种可能影响硝酸钾溶解快慢的因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1)建立假设:

                      ;

(2)实施方案:

a.                ;

b.                ;

c.比较相同条件下,溶解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固体所需要的时间;

(3)预测实验结果                ;

实验中,控制不变的因素是          (至少写出2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三、探究题

1、

2、

3、

4、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