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7937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docx

《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docx

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

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

什么是产前筛查?

产前筛查(prenatalscreen)是采用简便、可行、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发病率高、病情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症)或先天畸形(神经管畸形等)进行产前筛查,检出子代具有出生缺陷高风险的人群。

筛查处可疑者再进一步确诊,是防治出生缺陷的重要步骤。

理论上防止缺陷胎儿出生,最理想的方法是对每一个胎儿直接作遗传病或先天性畸形的产前诊断。

出生缺陷发病率较低,目前产前诊断方法往往是有且复杂,每检出一例出生缺陷需付出高昂的费用。

因此,目前采用两个步骤进行检查,首先采用经济、简便、无创伤及安全的生化检测进行初步检查,产前筛查出高风险人群;再采用各种产前诊断方法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确诊试验,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遗传筛查方案应符合下述标准:

1、被筛查疾病在人群中,应有较高发病率并严重影响健康,筛查出能有进一步的确诊方法;

2、筛查方法应是无创、容易实施且价格便宜;

3、筛查方法应统一、易推广;

4、易为被筛查者接受,被筛查者应自愿参与,做的知情选择;

5、为被筛查者提供全部有关的医学信息和咨询服务。

产前筛查试验不是确诊试验,筛查阳性结果意味患病风险升高,并非诊断疾病;阴性结果提示风险无增加,并非正常。

因此,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需进一步确诊试验,染色体病高风险患者需要行胎儿核型分析。

目前广泛应用产前筛查的疾病主要有唐氏综合症和神经管畸形的筛查。

一、产前筛查病种介绍

我国每年约新增二万六千六百例“先天愚型儿”(又称“唐氏儿”),平均每20分钟出生有一个,发病率约占新生儿总数的1/750。

每一例“先天愚型儿”将造成25万元人民币的社会经济负担,给家庭成带来的精神负担更是不可估量。

十月怀胎,我们要的难道是这样的结果吗?

1.什么是先天愚型?

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的基本体单位。

正常人的细胞中有46个染色体,其中除了性别的2个染色体(XX或XY组合)称之性染色体外,其余的44个配对形成22对的体染色体。

而染色体的异常又包括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和嵌合体三种形式。

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非整倍体(染色体数整套23条)和多倍体(染色体数有异常的整23条),最常见的数目异常是三体征,21三体是最有临床意义的常染色体三体征。

细胞遗传表现为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来自母亲的染色体,由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导致。

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染色体的缺失、异位、倒位、等臂染色体、环染色体等。

嵌合体是指同一个体中有两个以上的细胞系并存,依据这些异常细胞系最终“命运”的不同,嵌合体可累及胎盘、胎儿或二者均有,某些细胞异常但能生存的胎儿与胎盘嵌合体有关,由于正常细胞可补偿异常细胞的功能,可无临床表现。

相反地,由于存在胎盘染色体异常,某些细胞遗传正常的婴儿可有严重的生长发育受限。

---摘自《中文医网》

“先天愚型儿”是由携带遗传基因的染色体数量出现异常而造成的,发生具有偶然性、随机性,每一对健康夫妇都不能排除这种潜在危险,发生毫无征兆,没有家族史、没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

“先天愚型儿”在生产时可能有新生儿窒息或死亡;在婴儿期,不会喝奶,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高烧而夭折,即使成活通常也为先天性智力障碍,且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小头、兔唇、裂腭、无肛等多种先天性畸形。

该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先天愚型是一种最常见的导致先天痴呆的常染色体三体征。

它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所引发的,故又称“21三体综合”。

“先天愚型儿”通常为先天性中度智力障碍。

其特征主要表现严重的智力低下,智商(IQ)多为20~60,只有同龄正常人的1/4~1/2。

它有独特的面部和身体畸形,如小头,枕部扁平,项厚,眼裂小,外侧上斜,内眦深,眼距宽,马鞍鼻,口常半开,舌常口外,手指短粗,掌纹有通贯,小指内弯等。

50%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白血病等。

2.什么是神经管畸形?

神经管畸形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出生缺陷。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从胚胎时期发育时神经管不能闭合,就会产生神经管畸形,导致无脑儿、脊柱裂、脑积水、死胎或者出生后夭折等,能存活者通常也有精神和身体上的缺陷。

在国外以脊柱裂居多,而国内则以无脑儿居多。

脊柱裂通常是在胚胎形成时脊柱无法完全闭锁而引起的;无脑儿则是脑及头盖骨未有正常发育造成的。

3.什么是18-三体综合征?

1960年Edward首先发现此症的病因是多了一条E组染色体,但未能确定属于哪一条染色体。

1961年Patat证实这一染色体为18号染色体后,始定为18-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症状较复杂,据Smith(1968年)观察,其症状多达115种以上,主要症状有患者头有后突的枕部,眼裂狭小,耳朵畸形,耳位低下,小颌,胸骨短小,手以特殊姿势握拳,拇指紧贴掌心等。

其出生发病率1/6000~1/8000。

预产期存活率:

16%存活到孕中期;5%存活到预产期。

总是在出生一年内死亡,通常只有几天存活期。

二、产前筛查系统介绍

母血产前筛查是通过定量测定母血中某些特异性生化指标,结合孕妇的晕周、年龄参数,并运用电脑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出孕妇怀有“先天愚型儿”的风险。

进而再对高风险的孕妇采取必要的临床诊断,以期达到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先天愚型儿”出生目的,以此同时,在筛查过程还发现部分神经管畸形(如无脑儿、开放性脊柱裂等)、18-三体综合症、死胎等其它先天缺陷儿。

母血产前筛查具有经济、简便、对胎儿无损伤等特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作为孕妇常规检查项目广泛普及。

孕妇在8~12或15~20孕周到相关检测中心抽取2ml静脉血即可。

1.筛查系统

产前筛查所采用的筛查系统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免疫检测技术—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

(它产于芬兰Wallac公司)。

此系统可配套有多种选择的仪器及检测项目,以及相应功能强大的分析软件。

这一系统目前已被国际上70%以上的筛查实验室所选用。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是以稀土离子标记抗原或抗体、核酸探针和活细胞等为特征的超灵敏度检测技术。

它克服了酶标记物的不稳定、化学发光标记仅能一次发光及一般荧光标记受环境干扰的难点,使非特异性信号降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达到了极高的信噪比,从而大大地超过了放射性同位素所能达到的测定灵敏度,且还具有储存时间长、无放射性污染、检测重复性好、操作流程短、标准曲线范围宽、不受样品自然荧光干扰、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等优点,成为继放射免疫分析之后标记物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

专业的筛查软件,操作简便,扩展性强,专为用户设计。

产前筛查风险率计算软件通过对多种相关参数的分析处理,最终提供给用户一个简便的风险率结果,有利于临床医生的分析和判断。

2.先天愚型产前筛查的原理

经过近20年的产前诊断经验,发现染色体异常的胎儿检出率并不理想,如羊水细胞培养结果只有2~3%,孕早期的绒毛细胞检查发现异常率为7.5~10%左右。

这说明原有高危人群的定义范围还有待改进。

例如目前产前诊断适应仍以高龄孕妇占绝大多数,国外为80~90%,国内高龄者较少,但在产前诊断中也占1/3左右。

而先天愚型儿中只有20%是由高龄孕妇所生。

因此如何从普通人群中,特别是年纪小于35岁的人群中筛选出高危者的问题已经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有关研究。

近年来已有不少国家采用在孕中期(怀孕15~20周),筛查所有孕妇血中AFP和FreehCGβ水平,认为AFP降低,FreehCGβ升高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有关。

通过这两个指标检查,再结合年龄的风险,可以筛查出先天愚型的65%或更高。

采用这种筛查方案不但可以使许多高龄者做羊膜腔穿刺,而且年轻孕妇中的高危者也有机会被筛选出,再进行羊水细胞培养检测染色体。

此筛查方法国外有不少报道,在有的国家已被列为产前筛查常规。

另一种新的筛查方法是在孕早期(7~12周),检测孕血中的PAPP-A一种与妊娠相关的血浆蛋白。

18,13,21三体胎儿母血中PAPP-A呈下降趋势。

目前虽然尚未普及,但是一种有前途的筛查途径,选出可疑者进行绒毛细胞检查。

3-1.孕早期筛查

(1)PAPP-A(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A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分子量为750,000道尔顿,碳水化合物占20%,其生物功能尚不完全清楚。

PAPP-A由胎盘合体滋养层和蜕膜产生,属于α2巨球蛋白,具有激活补体,起免疫抑制的作用,孕早期就可以在母体血清中检测到,在正常妊娠过程中随着妊娠进展,母体PAPP-A水平继续升高到妊娠足月时达高峰。

此时母血PAPP-A浓度是羊水的10倍,而整个妊娠期间,胎血中测不道PAPP-A,这是因为PAPP-A分子量大,不能透过胎盘进入血循环。

它具有以下优点:

在早早孕阶段,母血中即可测到。

当其他妊娠蛋白水平开始下降时,母血PAPP-A水平仍在升高,它是唯一的一种在母血中浓度最高,羊水中次之,胎血中不含有的妊娠蛋白。

先天愚型症胎儿母血中PAPP-A呈下降趋势。

(2)FreehCGβ(游离-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

HCG是一种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分子量为39,500道尔顿的糖蛋白二聚体,由α和β亚基两部分组成。

α亚基与LH、FSH和TSH的α亚基氨基酸序列几乎完全相同,并与LH有较强的免疫交叉反应。

而β亚基是具有特异性的氨基酸顺序,有不同于其他激素的免疫学特性,故检测可以避免交叉反应,更能反映胎盘功能及胎儿状况。

FreehCGβ水平在孕妇怀孕期间是不断变化的,开始FreehCGβ浓度很快升高,在妊娠第八周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18周左右维持在一定水平。

先天愚型儿母血中FreehCGβ呈上升趋势。

在怀孕期间,母亲血清FreehCGβ水平大约是总hCG水平的1%。

一般认为hCG新陈代谢的清除和失活首先是在细胞内进行的,hCGβ亚基的44~45位置胎连接处被断开,形成锯齿状FreehCGβ基团。

然后由肾脏途径清除,尿中的主要成分是β核心蛋白与CTP。

锯齿状FreehCGβ基团被认为是在妊娠间控制hCG生物活性的最重要物质。

(3)颈部半透明厚度

胎儿头臀长度以及颈椎部位皮肤与颈椎软组织间的最大透明厚度即为颈部半透明厚度。

孕10~14周时,胎儿颈部半透明厚度的增加(2~6mm)与三体风险率呈明显正相关。

许多研究已证明NT是先天愚型综合症的孕早期标志物。

正常胎儿的NT厚度是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的(每周约17%)。

所以在整个孕早期只用固定、单一的NT截断值是不合适的。

联合年龄的因素并将NT值随不同的孕周加以调整,就可以提高筛查效果。

(4)孕早期联合筛查

在染色体正常和异常的人群中,FreehCGβ和NT并没有明显的关联,PAPP-A和NT也没有明显的关联。

因次,在先天愚型综合症的孕早期筛查中,他们是独立的标志物。

将这些标志物联合起来同时用于孕早期筛查,并结合年龄的风险,先天愚型综合症的检出率可提高到85%。

3-2.孕中期筛查

(1)AFP(甲胎蛋白)

AFP是胎儿的一种特异性球蛋白,分子量为64000~70000道尔顿,在妊娠期间可能具有糖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可预防胎儿被母体排斥。

AFP在妊娠早期1~2个月由卵黄囊合成,继之主要由胎儿肝脏合成,胎儿消化道也可以合成少量AFP进入胎儿血循环。

妊娠6周胎血AFP值快速升高,至妊娠13周达高峰,此后随妊娠进展逐渐下降至足月,羊水中AFP主要来自胎尿,其变化趋势与胎血AFP相似,母血AFP来源于羊水和胎血,但与羊水和胎血变化趋势并不一致。

妊娠早期,母血AFP浓度最低,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升高,妊娠28~32周时达高峰,以后又下降。

怀有先天愚型胎儿的孕妇,其血清AFP水平为正常孕妇的70%,即平均MoM值为0.7~0.8MoM。

(2)FreehCGβ(游离-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

怀有先天愚型胎儿的孕妇,其血清FreehCGβ水平呈强直性升高,平均MoM值为2.3~2.4MoM。

(3)孕中期联合筛查

孕中期联合筛查是在怀孕15~20周时进行的,各种标记物的浓度和孕妇年龄都用来估算风险率。

在孕中期可查AFP和β-hCG两项指标的浓度再结合孕妇年龄风险率来得出筛查风险率。

有报道使用LMP计算孕周,截断值为1:

250时,双联筛查的检出率为56%,假阳性率为5%。

三、产前诊断相关方法介绍

1.何谓羊水?

羊水是存在于羊膜腔内,怀孕早期羊水的成分与孕妇血清相当类似。

妊娠13周以后,胎儿尿液的出现,使羊水呈碱性的液体。

由于胎儿直接与羊水接触,胎儿身上剥落下来的细胞,就悬浮在羊水中。

于胎儿15周时,每毫升羊水就含有近万个属于胎儿的羊水细胞,此时的羊水量已打约200毫升左右。

足月时羊水量约有1000毫升。

羊膜腔是胎儿在子宫的生活空间,胎儿能自由地在羊膜腔中活动,可作胎儿与子宫间的缓动,减少外来压力对胎儿的损伤,和母亲血液之间迅速交换,使温度能维持一定,有调节胎儿体温的功能。

2.什么是羊膜腔穿刺术?

羊膜腔穿刺术是在超声波探头的引导下,以一支细长针穿过腹壁,子宫肌层及羊膜进入羊膜腔,就好像一般的肌肉注射一样。

抽取少量羊水,通常为20~30毫升,以便检查羊水中胎儿细胞的染色体、DNA、生化等。

此穿刺术经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在超音波的引导下执行是很安全的,并非想像中那么危险。

3.哪些孕妇需接受羊膜腔穿刺术?

●高龄产妇。

●母血先天愚型综合症筛检结果,机率高于1/270者。

●本胎次有生先天愚型儿的可能。

●曾生育先天性缺陷儿者,尤其是生育过染色体异常之孕妇。

●孕妇或配偶有染色体构造上或数目上异常者。

●家族中有性联隐性遗传疾病者。

4.羊膜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怎样?

会不会痛?

操作方法:

●排空膀胱后,孕妇平躺。

●超声波检查。

●选择并标记穿刺地点。

●碘酒消毒附近皮肤。

●超声波探头的引导下,以一支细针,穿过腹壁,子宫肌层及羊膜进入羊膜腔。

●拔出内管,以空针抽取约20~30毫升羊水。

●送至实验室培养。

因为仅是一支很细长的针,经由皮肤直达羊膜腔内,抽取适量的羊水而已,所以不太痛。

5.羊膜腔穿刺术,会造成胎儿畸形吗?

羊膜腔穿刺术如果用于产前细胞遗传检查,通常都是安排在妊娠15~20周之间施行,此时胎儿的胎体、手指、脚指等都已发育完成,所以基本上不会造成胎儿畸形。

6.羊膜腔穿刺术,有何副作用?

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羊水溢出或子宫持续性收缩,约占2%的孕妇会发生。

通常不须要特别治疗,对于怀孕过程没有不良影响。

与羊膜腔穿刺术过程有关的自发性流产,约占0.3%至0.5%。

7.绒毛膜取样(简称VTS)的常规

一般在妊娠9~11周时做VTS;仅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遵循操作常规进行绒毛膜取样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1%;一般需10~14天内报告结果;一般不主张对怀双胎的孕妇做绒毛膜取样。

8.为什么要在孕期进行全面的B超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非损伤性和无痛苦的检查方法。

对于怀孕的孕妇来说,只要诊断剂量的B超检查应该说是对胎儿没有影响的,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产生的只是热能,而且进行超声检查的时间也都不会超过10分钟,声能也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通常医生会要求孕妇在怀孕早、中、晚三期各进行一次全面的B超能够发现严重的胎儿形体及脏器畸形,从而尽早采取措施。

孕早期(12~14周),发现无脑儿等致死性畸形。

孕中期(20~22周),可查出一些严重的心脏畸形、唇腭裂等。

孕晚期(32周左右),主要了解胎盘和胎儿发育情况,为分娩作最后准备。

四、产前筛查常见问题解答

1.谁会生出“先天愚型儿”?

其实,怀孕的孕妇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生出“先天愚型儿”。

它的发生具有偶然性、随机性,事前毫无征兆,没有家族史,没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发生率会随孕妇年龄的增高而升高。

20岁之孕妇有1/1540的机会生出先天愚型儿、30岁之孕妇有1/960的机会,而34岁的孕妇则增至1/430。

但要注意的是,虽然说高龄产妇生出“先天愚型儿”的机会比较高,可是却有80%的先天愚型儿是由小于34以下之年轻孕妇所生。

因此,我们才说每一位怀孕的妇女都有机会生出先天愚型儿!

2.已出生的“先天愚型儿”是否可以治疗?

纵然当今科技已发展到克隆时代,但对“先天愚型儿”的治疗却无能为力。

因为先天愚型是人第21号染色增加了一条成为3条所引起的一种常染色疾病。

防止此类疾病发生的办法,就是在怀孕期间进行产前筛查和必要的产前诊断,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如终止妊娠),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产前筛查对少数孕妇尚不能检测出。

3.怎样才能避免先天愚型儿的出生?

其方法有何好处?

产前筛查是适合群体开展的避免先天愚型儿发生的最好发法。

母血产前筛查是通过定量测定母血中某些特异性生化指标,结合孕妇的孕周、年龄等参数,并运用电脑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出孕妇怀有“先天愚型儿”的风险。

进而再对高风险的孕妇采取必要的临床诊断,以期达到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先天愚型儿”发生的可能性,具有经济、简便、对胎儿无损伤等特点。

通过母血产前筛查,不仅可以提示您怀的宝宝发生先天愚型的风险率,而且还可以使您及您的家人对一些胎儿的其他情况,如神经管畸形(如无脑儿、开放性脊柱裂等)、18三体综合症、死胎等其它出生缺陷。

4.母血产前筛查对胎儿有无影响?

母血产前筛查对胎儿是无创伤性的、无任何影响的检测方法。

它只是从母亲身上抽取2ml静脉血,通过测定血清中的某些特定标志物,间接地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的可能性。

5.产前筛查的最佳时间及针对病种?

妊早期(8~12)周测定PAPP-A,报告21三体综合症风险。

妊中期(15~20)周测定AFP/游离βhCG,报告21三体综合症及开放性神经管畸形、18-三体综合症风险率。

6.产前筛查去哪里做?

您可以去当地妇产科医院询问医生。

五、新生儿疾病筛查概述

1、什么是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测方法,对一些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智能障碍的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检,从而使患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疾病征象时就做出早期诊断,进行有效治疗,避免患儿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系统服务。

目前通过筛查可以检查出30多种遗传疾病,包括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听力障碍等最常见的出生缺陷。

2、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使患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成为健康的社会人。

这对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沈晓明呼吁:

家长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新生儿疾病筛查,千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新生儿疾病在筛查后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患儿一般都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而死亡原因中占最大比例的就是先天缺陷。

临床上每一百个新生儿约有4~6个有先天缺陷,这些缺陷有一些全然是由遗传因素所引起,包括单一基因异常及染色体异常,另一些则是受到遗传及环境的多因子异常。

有部分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在疾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可是一旦发病不是危及生命,就是造成智力或机体永久性的损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辈子遗憾和负担。

为使出生缺陷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控制。

医学界在疾病早期没有症状的时候,就能将患儿检查出来,而开展了一系列方法,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至第8天内抽取足跟部几滴血,就可以进行检查。

(新生儿饮食及免疫接种对筛查检测结果均无影响)

六、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其意义

我国每年出生20~30万肉眼可见的先天性缺陷儿,而在几年后显现出生缺陷患儿竟达80~150万。

具有出生缺陷的孩子有25%夭折,尚有75%存活,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可见,对新生儿先天性疾病进行筛查是他们降生以后健康检查的第一道“安检”。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而死亡原因中占最大比例的就是先天缺陷。

临床上每一百个新生儿约有4~6个有先天缺陷,这些缺陷有一些全然是由遗传因素所引起,包括单一基因异常及染色体异常,另一些则是受到遗传及环境的多因子异常。

有部分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在疾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可是一旦发病不是危及生命,就是造成智力或机体永久性的损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辈子遗憾和负担。

为使出生缺陷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控制。

医学界在疾病早期没有症状的时候,就能将患儿检查出来,而开展了一系列方法,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进行检查,这就是我们现行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对每个出生的宝宝,通过先进的实验室检测发现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宝宝因脑、肝、肾等损害导致智力、体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

目前,根据我国《母婴保健法》要求至少开展先天性甲低(简称CH)和苯丙酮尿症(简称PKU)两项筛查。

CH和PKU患儿在出生后往往缺乏疾病的特异表现,一般要到6月龄才逐渐出现固有的临床症状,并日趋加重,然而,一旦出现了疾病的临床症状,表明疾病已进入了晚期。

即使治疗,治疗低下也难以恢复;相反,若能在出生不久发现疾病,确诊治疗,那么极大多数患儿的身心将得到正常的发育,其智力亦可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新生儿疾病筛查,就是用一种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对全部的新生婴儿进行普查,以期及早发现CH和PKU患儿,确诊后给予有效的治疗,从而保证了患儿的健康成长,疾病的疗效和预后如何,完全取决于确诊和治疗的早晚。

据报道,CH患儿如能在出生3个月内得到确诊和治疗,80%以上的患儿智力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

PKU患儿如能在生后3个内开始治疗,其智力发育大多在正常水平上,3个月~1岁开始治疗,其智商(IQ)多在60以上(IQ90以上为正常),如患儿于1岁后开始治疗,其IQ往往在60以下。

有人报告,PKU患儿在1个月内接受治疗,可不出现智力损害,半岁开始治疗,智力可接近正常,1岁以后开始治疗,IQ常在50以下。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有一PKU患儿,在出生15天开始接受治疗,三年后IQ为94;另一PKU患儿于6月龄开始治疗,至8岁半时(小学三年级学生),IQ仅为73。

另有报道,如果PKU患儿未经治疗,95%的智力呈重度或极重度损害,而这种脑损害又是不可逆的。

由此可见,从中可看到新生儿疾病筛查对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七、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历史与现状

自从1934年挪威生化学家、医生佛伦(Folling)首次报告PKU以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PKU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对该病的发病机制、遗传背景、治疗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1953年,西德Bickel教授的研究证明,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PKU,能有效地改善患儿的预后。

1961年,美国Guthrie教授成功地开发了干燥滤纸血片中苯丙氨酸(PA)半定量法——细菌增殖抑制试验(BIA法),使PKU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60~1963年,Guthrie教授创立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枫糖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等疾病的筛查。

CH的筛查,Dussault于1993年首先在北美用滤纸血斑放射免疫法检测4~7天的新生儿末梢血中的甲状腺素(T4),1975年Lrie和Naruse等用滤纸血斑测定促甲状腺素(TSH)进行CH的筛查,此后,CH的筛查在美国各州、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迅速开展。

在亚太地区,日本于1966年开始了有关新生儿疾病的研究,并从1977年起,全国普及了PKU筛查,其筛查覆盖率始终保持在100%,同时,率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