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82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历年真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6769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大学82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历年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82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历年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82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历年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82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历年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82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历年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扬州大学82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历年真题.docx

《扬州大学82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历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大学82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历年真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扬州大学82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历年真题.docx

扬州大学82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历年真题

扬州大学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教学论科目代码:

862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

2、思想品德结构

3、理论教育法

4、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

简答题

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有哪些影响因素?

2、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运用榜样教育法?

3、如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4、简述层次原则及其运用

论述题

1、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如何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答案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品德结构是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具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理论教育法又称灌输教育法,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

其特点是以理服人,使人心悦诚服。

4、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融入到各种教育因素及方式中,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

简答题

1、答: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指个体思想品德在演化过程中不断获得新品质的过程。

个体自身的因素及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外部因素,都参与了这个过程,对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各自不同和影响。

个体自身的因素包括人的自身状态如人生观、价值观和身心其他方面的情况是影响思想品德的最重要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

第一,社会的经济制度及其经济生活条件、政治制度及其社会的政治生活状况、社会文化及其文化活动。

第二,受教育者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

第三,受教育者出生和成长的家庭。

第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学校。

第五,受教育者从事工作的社会组织。

第六,各种非交往环境。

第七,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2、答:

榜样教育法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又称典型教育法或示范教育法。

运用榜样教育法的基本要求是:

(1)要注意榜样的真实性。

(2)要注意榜样的层次性和代表性。

(3)学习榜样要注意创新性。

(4)要尽可能让榜样现身说法。

(5)要注意培养、关心和爱护榜样。

(6)要积极组织受教育者开展“学英模,见行动”的系列活动。

3、答:

优化校园环境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领导

(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3)搞好学校社团组织建设

(4)培训校园文化活动的骨干

(5)形成民主的气氛

(6)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

(7)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8)制订必要的政策和制度

(9)注意兼顾和结合

(10)加强校园文化理论研究

4、答:

所谓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思想情况和觉悟水平,区别对待,分层次进行。

层次原则是一种工作准则,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教育体系为前提的。

思想政治教育要较好地贯彻层次原则,必须做到:

第一,要深入调查研究,正确区分受教育者的思想类别与层次,科学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第二,要依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层次特点,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正确选择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第三,要正确理解层次原则,不能将层次片面地理解为划分等级,尤其不能使层次绝对化。

论述题

1、答:

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教育应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的特点来进行:

(1)青年学生关心祖国繁荣昌盛,立志振兴中华。

绝大多数青年学生能够根据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确定个人奋斗目标,并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但也有少数青年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成才和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关系,把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不能把爱国热情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实际行动中,因此对青年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摆正个人、社会、国家利益的关系,把爱国热情落到实处。

(3分)

(2)青年学生关心和支持改革,积极要求参与改革。

但由于对国情认识不足,对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旦改革出现困难和挫折,就会出现急躁和偏激情绪。

再加上青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因而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不平衡。

因此对青年学生必须加强改革开放教育,同时,应创造条件,给他们更多的参与改革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的锻炼中逐步提高参与能力。

(3分)

(3)青年学生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但他们的民主素质有待提高。

有些青年学生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容易产生急躁和偏激的情绪,有的学生对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不懂得必须在法制范围内推进民主。

因此,必须对青年学生进行深入的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在保护他们民主热情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民主素质。

(3分)

(4)青年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长。

大多数学生求知欲强,学习刻苦,渴望成才。

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的,怕吃苦,心情浮躁,眼高手低等等。

因此,就对青年学生加强成才教育,使他们具有远大志向,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真正成为栋梁之才。

(3分)(或根据当代青年的四个时代特征:

思想活跃开放、竞争意识强烈、崇尚务实的行为方式、思想差异明显来分析也可)

2、答:

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就是:

首先要具有协调性,即具有协调的品格。

其次要具有进取性,即进取的精神。

再次,要具有创造性,即创造的素质能力。

第四,要具有超越性,即具有超越的精神品质。

总之,协调性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超越精神是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一般模式。

(共2分)除了上述精神要素外,还应具有以下十个具体特征:

(1)具有远大理想

(2)具有高尚的品德

(3)关心社会生活

(4)具有法纪观念

(5)具有科学观念

(6)具有自强意识

(7)具有竞争意识

(8)具有民主意识

(9)具有创新意识

(10)具有创业的冲动

 

扬州大学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教学论科目代码:

862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2、实践教育法

3、个别谈心艺术

4、主体原则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具体特征

2、简述人格形成的条件

3、如何优化家庭文化环境?

4、简述渗透原则及其运用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如何进行批判借鉴

2、试述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施加影响,使其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形成符合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其实质是将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的过程。

2、实践教育法又称实践锻炼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在实践中训练、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3、个别谈心艺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恰当地选择谈话的时机、场合、方式和人选,准确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与受教育者通过同志式、朋友式地相互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做好个别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4、所谓主体原则,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将受教育者视为教育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答:

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具体特征是:

(1)具有远大理想

(2)具有高尚的品德

(3)关心社会生活

(4)具有法纪观念

(5)具有科学观念

(6)具有自强意识

(7)具有竞争意识

(8)具有民主意识

(9)具有创新意识

(10)具有创业的冲动

2、答:

人格形成的条件,有以下几种解释:

(1)“遗传说”解释:

认为人格的形成由遗传决定,遗传的差异决定人格的差异。

(2)“社会文化说”解释:

认为人格是人们扮演的各种角色的综合,人的身上担负着非常多的社会角色,人格是这些社会角色铸造的。

(2分)

(3)“学习经验说”解释:

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别人对我们生存行为奖赏的结果,受到奖赏的行为容易成为行为习惯,而受到忽视的行为就会消失。

一切人格特征就是这样形成的。

(4)“人本主义说”解释:

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也有造就自己人格的能力,主张让人们在追求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人格。

(1分)

(5)“潜意识说”解释:

认为人格的根据不在意识,而在潜意识。

人格及人格行为的起因是由潜意识决定的。

(1分)

(6)“综合形成说”解释:

认为人格是教育、自我教育和环境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1分)

3、答:

优化家庭文化环境,应从以下途径着手:

(1)确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尽管各个家庭成员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但总会有一种价值观占据主流地位。

这种占据主流志位的价值观,就是家庭价值观。

家庭价值观一般包括家庭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婚恋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等。

家庭价值观是家庭文化的核心。

(2)搞好家庭管理。

家庭管理就是对家庭生活的规划、安排、监督和治理。

家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管好家庭的人、财、物和闲暇时间。

(3)搞好家庭协调。

构成家庭起码要有两个人,多则可能几人,甚至十几人,每个人的年龄、经历、社会地位、家庭角色和兴趣爱好不同,要想融洽、和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必须做好家庭的协调。

(4)搞好家庭教育。

(5)搞好家庭活动。

(6)搞好家庭文化社会研究。

4、答:

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融入到各种教育因素及方式中,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渗透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协调关系,组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

(2)潜移默化,寓教于无形。

(3)循循善诱,倚重人格塑造。

(4)循序渐进,促进受教育者思想目标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答:

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借鉴从三个方面来论述:

(要点如下)

(1)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

(6分)

①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②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立志教育、注重“修身为本”,其理想人格是“圣贤”、“君子”。

③在道德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如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种途径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

④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2)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限性:

(3分)

①单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

②公私德不分的倾向

③“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

(3)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借鉴(3分)

①突出“德育首位”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保证。

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③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2、答:

人的思想品德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内在转化过程与外部制约过程的辩证统一。

(2分)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

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他们的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均衡发展的过程。

(2分)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知、情、信、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

知是情、信、意的基础,也是行的先导;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也是行的推动力;信是知、情、意的合金,也是行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体现,也是行的杠杆;行是知、情、信、意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和最终结果,又是强化和巩固知、情、信、意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内在转化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

它对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分)然而,人的人的思想品德就其本质而言是其社会性。

离开了社会环境,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2分)社会环境包括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国际社会环境如国际的经济形势、国际的政治斗争、世界大战或局部战争、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和文化艺术的交流等。

国内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制度三个方面。

精神环境包括政治生活状况、文化生活氛围、政治思想规范、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社会意识形态因素。

它们都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通过人际交往、群体活动等社会形式逐步渗透到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形成人的思想品德。

(3分)

 

扬州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教学论科目代码:

862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名词解释(共9题,每题5分,共45分)

思想政治教育

内化和外化

人的本质

思想品德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

立体分析法

人生价值

榜样示范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原则

二、问答题(第1-3题,每题10分;第4-5题,每题15分;共60分)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构成有哪些。

谈谈你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认识。

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共45分)

在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每天黎明村中心高音喇叭里播放着《大海航行靠舵手》歌声。

南街中心36米宽的水泥大道上,十字路口处巍然耸立着一座10米高的毛泽东全身汉白玉雕像。

占地近百平方米的基座上,正面左右两端分别有两位以标准立正姿势站立的、着军装的民兵,他们一天24小时轮换值班。

在村民家庭、工人宿舍和小学生书包里,随处可见各种版本的《毛泽东选集》;已经被同龄人遗忘的“老三篇”,南街的小学生多可背出。

村文工团的节目单上,《红灯记》、《龙江颂》等戏剧选段是保留节目。

许多人们已淡忘了的现象,在南街至今是一丝不苟的现实——党小组每个星期有例会日、义务劳动日、活动日;年轻人谈对象要首先向团支部汇报申请,经组织调查了解后方可进行;结婚亦如此,都安排在一年一次的集体婚礼上进行,不得自定日期。

最有特色的,是这里的斗私会和双文明学习班。

斗私会在村领导班子内部进行时,实际上是党内的生活会,互相检查批评;在群众中进行时,便被发挥得丰富多彩。

比如,一旦有损害集体利益、有悖社会公德的行为发生,只要群众有要求,村民组长提出,便可召

开斗私会,当事人站在台前,回答大家的质问,接受批评,有长辈训斥,亲朋劝导,孩童羞骂等。

这种场面生动激烈,当事人立马汗颜。

学习班形式更加突出了名誉和反思效应。

有错误行为的人要穿上标志参加学习班的一种黄颜色背心,白天用人力车从窑场往建筑工地拉砖,晚上住在南街保留下来的一座破房子里,吃窝头菜汤。

“让他们丢丢人,思想好日子是咋来的。

”南街的干部群众这样认为。

“我们南街一不靠奖金,二不承包,靠的就是这种思想教育和群众性的自我教育激励机制。

”村民姚喜兰如是说。

南街已经形成这样的社会风气:

6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治安事件和违反计划生育事件,偷鸡摸狗、骂街打架这些农村陋习基本绝迹。

一位打工的外乡人家里遭火灾,南街人捐款捐物派车送到家;一位过路小贩车到南街倒了辙,放学的小孩子们争先恐后把满地水果拣回车上;外地司机投宿南街晚上不用看车;村干部更没说的,3年来上交财务的礼品礼金便有几十万元……南街村民有一种自娱自乐的故事会,大家登台说村里公认的好事。

(根据人民网、中原网、南街村网络中心的相关报道汇编)

试问:

1.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继承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哪些优良传统?

(15分)

2.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文化功能的角度出发,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引导社会文化的发展?

(15分)

3.根据案例提供的材料,分析微观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5分)

 

扬州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教学论科目代码:

862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名词解释。

(共20分)

1,思想政治品德

2,引导

3,实践锻炼法

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二、简述题。

(共90分)

1,简述疏通与堵塞的关系(20分)

2,简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5分)

3,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25分)

4,简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0分)

三、论述题。

(共40分)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扬州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教学论科目代码:

862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6分,共30分)

1,朴素唯物论

2,时间和空间

3,否定之否定

4,人民群众

5,经济基础

二、辨析题。

(每小题8分,共32分)

1,自在世界是未被实践对象化的、与人类世界对立的纯自然世界。

2,内因并不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3,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表象,不能认识“自在之物”自身。

4,国家是代表人民权利的机关,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机关。

三、简述题。

(每小题12分,共48分)

1,何为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它们的相互关联是什么?

2,为何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

3,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它们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4,人民群众对历史有何创造作用,怎样从这种创造作用理解人民的价值?

四、论述题。

(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为何说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的一致性必须从实践去理解?

这一原理对于建构人和自然统一的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有何重大意义?

2,我国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核心是什么?

为何说“人以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扬州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教学论科目代码:

862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名词解释。

(共20分)

1,思想政治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3,说理引导法

4,思想政治教育评估

二、简述题。

(共90分)

1,简述人的本质理论和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作用(25分)

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20分)

3,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特性(20分)

4,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功能(25分)

三、论述题。

(共40分)

联系实际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作用。

 

扬州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教学论科目代码:

862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6分,共30分)

1,朴素辩证法

2,物质和意识

3,辩证否定

4,杰出人物

5,上层建筑

二、辨析题。

(每小题8分,共32分)

1,人类世界(属人世界)是指人类社会及其事物。

2,外因在一定条件下是第一位原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3,强调认知来源于感觉经验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4,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民本主义。

三、简述题。

(每小题12分,共48分)

1,何为量变和质变,它们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何为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对认识事物有何重要意义?

3,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它们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4,怎样从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理解人民的价值?

四、论述题。

(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怎样从实践的对象化活动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一原理对于发挥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有何重大意义?

2,怎样理解发展是“扬弃”的原理?

根据该原理说明我国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扬州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教学论科目代码:

862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简述题。

(共60分)

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20分)

2,简述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0分)

3,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20分)

二、论述题。

(共90分)

1,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50分)

2,联系实际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40分)

 

扬州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教学论科目代码:

862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辨析题。

(每小题8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辩证法。

2,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主体活动的规律出发。

3,矛盾分析方法就是指“一分为二”。

4,真理不是感性认识,而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5,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二、简述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何为实践,为何说实践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

2,何为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有何认识和实践意义?

3,何为价值,怎样理解人的价值?

4,什么是社会意识,怎样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三、论述题。

(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怎样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这一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方法论意义?

2,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结合实际论述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