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整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6434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整理.docx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整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整理.docx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整理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整理

第三章“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怎样理解《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实践观点的提出在马克思世界观的发展史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答案:

对于马克思来说,《提纲》的转折是巨大的。

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找到了解开困扰他思想的疙瘩的钥匙。

按照这种新的世界观,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外界客体在世界中是以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人类的社会历史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但它也不是对人类的精神、价值以及客观对象的抛弃,它是以人的实践的方式把上述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的因素统一在一起的过程。

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活动方式,从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这必然要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完成,共产主义是人类主体价值的真正实现,而历史的意义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在这一理论维度上,实践又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意义。

因此,随着实践世界观的诞生,便出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即现实的、实践的人文精神,一门新的科学即关于社会历史的真正的科学。

在世界观维度上的实践的立足点为马克思得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直接打通了道路。

2.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世界观相比,马克思的《提纲》中以实践为基础的世界观的根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

费尔巴哈的哲学主要是用来批判宗教神学的。

在宗教中,神具有独一无二的自明性,费尔巴哈的哲学为了达到批判宗教的目的,用自然界和人代替了神的地位,因此,在费尔巴哈看来,外界事物和人即整个感性世界时独立自存的。

这就等于把现实世界看成了一个凝固的客体。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直观的。

进一步来说,费尔巴哈理论的目的也并没有向他发出实践式思维的呼唤,作为对神性的批判,费尔巴哈只需指出神的观念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就可以了。

费尔巴哈除了宗教批判之外,就是忙于建立他的爱的新宗教了,这就更不需要实践式的思维方式了。

因此,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费尔巴哈的世界观理论水平是其理论目的之必然。

在谈到唯心主义的观点时,马克思说它们“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这句话同样也点出了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根本特性。

当然,对此我们也不能作机械的理解。

唯心主义者不是不承认外界对象的真实存在,而是仅仅把对象看作是一种现象,他们认为,在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它的本质即精神。

主观唯心主义者把这种精神理解为个体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者则把它理解为绝对的客观的精神。

黑格尔就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在作为现象的世界历史的背后存在一个世界精神,是它在推动着真实历史的前进。

既然如此,正像马克思所说的,他就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本身了

3.马克思在《提纲》中是怎样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

与费尔巴哈的哲学人本主义相比,《提纲》在人性论上的理论特点是什么?

答案:

费尔巴哈的人性论是以哲学人本主义为思想基础的,在他看来,人的根本特性是他的直观存在性。

对人性的这种理解决定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必然是半途而废的。

对宗教的批判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运作场所。

与18世纪的唯物主义相比,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思想的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不再把宗教仅仅理解为无知和愚昧的产物,而是看到了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

然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到此为止了。

在指出了宗教的世俗本质之后,费尔巴哈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吹一种“爱的宗教”,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异化的修复,这是他的人性论之必然。

费尔巴哈没有也不可能从“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角度来说明世俗基础本身异化的原因。

相比之下,马克思的人性论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的人当然不可能只是一个感性的、直观的存在。

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在指出了宗教异化的世俗基础之后,就是从实践关系的角度对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作出科学的分析。

在这之后,实践本身的革命性、批判性特征决定了异化的世俗世界必然要“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于这一思想,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人的本质是个体性和个体超越性的辩证统一。

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

在这一问题上要反对以下两种倾向:

一是完全脱离个人的倾向。

二是完全脱离社会的倾向。

其次,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潜在超越性的辩证统一。

任何一个个人都处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在他的身上必然体现着当时社会关系的特征。

这就是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的一面。

现实的社会关系本身是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更新过程之中的,并且,发展的根源还直接来自于它本身。

这就预示着人的本质中必然还同时拥有超越现实性的一面。

再次,人的本质是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既不是捉摸不定的,也不是固定、僵死的。

社会关系一方面具有恒定性,这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变动性,这是社会得以发展,历史得以延续额基础。

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也正是从人的本质的这种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中体现出来的。

4.怎样理解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世界观在党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问题上的辩证统一?

答案:

新唯物主义是把与无产阶级利益直接相联的革命性视为自己的核心特征之一的。

这里实际上点出了新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与党性、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

在马克思看来,唯物主义一旦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那么,它只有与无产阶级的利益联系起来,把改变资本主义这一旧世界作为自己的基本理论任务,它才可能具有科学性。

这是唯物主义学说的科学性与党性的相互结合问题。

任何超越于这种党性之外的科学性都将是不可能的。

另外,如果不把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不把唯物主义理解为一门改造世界的学问,那么,即使是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的问题上,它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放弃改变世界的使命,就是放弃了实践的哲学观,没有了实践的观点,对世界的任何哲学解释都将是不科学的。

5.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答案:

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有机体。

这从反面提醒我们以下这点的重要性,那就是什么是中国当代性问题的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或者说,对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对接模式的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就是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当年之所以超越其他的思想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角度抓住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本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运用了彻底的唯物辩证法。

我们今天在分析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对接的理论支点的时候也要采取这种方法。

那些凭着主观想象随意设置一个理论支点,并从这样的支点出发来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的做法显然无法证明其所设置的理论支点是正确的。

因此,在探讨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的对接模式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一下中国当代性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

1.为什么说“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

它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经济人”以及抽象人道主义的“自然人”的区别何在?

答案:

任何历史观的前提必须是人,因为历史只能是人的历史。

但是,现实的人总是受到历史条件限制的,因而只能是历史的存在。

唯物史观正是建立在这一设定的基础上,马克思在谈及此时写道:

“这种观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

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

它的前提是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的人。

说人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不是主观的杜撰,而是任何经验都无法推翻的基本事实。

这种制约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基础,另一个是历史基础。

这些限制总起来说就是生存条件。

生命只有在这些具体的制约中“冲动”,历史只有在这些具体的条件下“创造”,否则,就不是现实的人,而只是想象的、抽象的人。

毫无疑问,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论断首先针对着“思辨的个人”。

虽然,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在人的问题上有许多重大突破,但是在黑格尔那里,人被归结为“绝对精神”,这引发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批判运动。

显然,看起来很抽象的哲学批判,其实蕴含着变革现实的探索。

但是,他们却始终未能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

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这种抽象只是非历史性的,也就是说这种个人不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并通过一定的历史活动形成的,而是可以无条件地存在;从方法论上说,这类哲学都以某种“纯粹的人”(即“原人”)作为自己的分析起点。

另一种情况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论断。

他们的出发点不是“思辨的个人”,而是“经验的个人”。

这种“人”不是脱离物质生产活动、离群索居或沉溺在幻想中的“观念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关系中(如“分工”和“交换”),从事现实经济活动的“经济人”。

当代实践表明,要证明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同国民经济学的“经济人”根本不同并不容易。

随着时代的推移,“思辨的个人”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的中心,而“经济人”却仍在扮演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角。

因此,发掘“现实的个人”对国民经济学“实证的个人”的批判意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2.如何理解“一切历史的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矛盾?

答案: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只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也就是从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出发,个人就必然要同自然、社会发生一定关系,形成有机整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个人和自然、个人和他人的统一性问题只有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由于人们必须通过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因而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的能力和方式必然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人们的其他关系和活动。

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川流不息的源泉,是社会日新月异的动因。

由于生产力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永不满足的发展势头,因而把任何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制度永恒化的企图都注定要落空。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矛盾运动规律的发现,使得当时最为令人困惑的两个历史之谜得到了合理的解决:

一是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另一个是人的本质和异化问题。

3.如何正确把握“异化”和唯物史观的关系?

答案:

如果说,在“异化劳动”的框架中对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难以做科学的分析的话,那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着眼于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已能非常充分而准确地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功绩,以至它如何为共产主义实践准备了条件这一难题加以分析。

他指出,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都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通发展为前提的”。

如果说,在“异化劳动”中由于马克思把“异化”归结为“人的自我异化”因而具有思辨色彩的话,那么在这里马克思已对“异化”的实质有了十分确切而实在的说明。

在他看来,异化无非是指在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通过大工业和竞争)而形成的社会化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由于完全和劳动者个人相脱离而变成一种盲目的社会力量,从而成为劳动者无法驾驭的外在力量这样一种情况。

因此,消灭异化的出路,就不能仅仅靠改善物质生活条件,重要的是通过个人的联合,重新驾驭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总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现实的社会分工取代了思辨的哲学批判,因而导致了在“异化”问题上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

4.存在和本质的对立究竟是虚幻的假设,还是真实的社会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答案:

人的存在和本质并非直接等同,而是在历史发展和变化中有条件地相统一。

人的存在即人的生存条件、活动方式等,而人的本质则是人的需要以及对这种需要的自觉意识。

人的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来满足,而需要的更新又推动人们不断地去改变现有的生存条件。

这就是实践的革命本性,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后,并没有根本否定存在和本质的对立,而是把它纳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矛盾中,用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冲突加以说明。

但同时,存在和本质的对立也仍保留着其独特的意义。

如果说,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冲突是从根源上、从客观趋势上分析社会运动的机制的话,那么存在与本质的对立则主要从个体发展上、从主体感受上揭示社会变革的机制。

5.马克思恩格斯是何种意义上揭露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应当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

答案:

历史上的统治阶级(都是剥削阶级)在其革命时期或上升时期,其特殊的阶级利益还未完全分化为同广大劳动者根本对立的利益,因而总是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并以较具人民性的思想观念

获得了群众的认同。

然而随着其特殊阶级利益的形成和扩展,其意识形态观念必定与社会现实形成巨大反差,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便应运而生。

这种虚假性来源于现存社会普遍利益的虚幻性,来源于大多数人的生存条件与其需要的对立。

但是,即便是在这个时候,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也不应理解为一堆骗人的谎言,而应理解成它为现实中苦难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安慰。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意识形态并非注定就是虚假的观念体系,只有当其维护一种已经过时的社会制度时,它才表现为虚幻的观念。

第二,把被意识形态所颠倒的现实世界再颠倒过来,只能诉诸现实的革命实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界定也并非那么单一。

“虚假的观念体系”无疑是其基本含义之一。

“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的基本规定无疑指其“颠倒性”,就是说,它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不是从生产、生活和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

除了“虚假的观念体系”外,《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关于意识形态的含义至少还有两种:

其一,指统治阶级的思想,亦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而它必定构成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简单地说,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制度化的思想体系”。

其二,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亦即每一个领导革命的阶级借以认清使命,团结群众的思想观念及口号,因而它又必定是每一种革命得以成功的舆论基础。

既然革命意识形态总是同人类的普遍利益或共同利益相联系的,因而其变化发展也就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共产党宣言》

1.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阶级斗争学说和阶级斗争方法有何特点?

《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在分析历史结构时发现:

除原始形态的社会外,迄今为止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中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以往历史的产物,同样,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这种对立也必将失去其基础。

这就是说,资本主义作为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在它之后,必定是无阶级对抗的共产主义社会。

历史证明,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人不断觉醒,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愈发成熟。

不仅如此,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趋势,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并非简单以一个阶级的统治取代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其最终结果,是消灭阶级。

因而无产阶级的胜利也就是阶级消灭的开端。

第二,资本主义的两大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这是由两个阶级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

这就是说,社会化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这一本性同大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完全一致。

不仅因为只有在彻底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条件下,无产阶级的解放才能实现,而且因为只有在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条件下,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才能真正驾驭社会化的大生产,根除私人占有制下对社会化大生产的破坏。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的胜利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胜利,因而这一结果是必然的。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特点是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这种特点表明,人类社会消灭阶级的条件已日益成熟。

因此,无产阶级真正的解放就是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如何?

你认为这一思想在今天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应当如何坚持?

答案:

概括起来说,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包括以下三方面基本内容:

第一,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使无产阶级

变成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国家形式对整个社会实现领导;第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实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既是对资产阶级反抗的镇压和对剥削阶级的改造,又是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民主形式;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就是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政治形式。

我们应当承认,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确实是历史从未有过的创举,要真正实现难度太大。

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国家就永恒存在。

恰恰相反,正因为无产阶级专政要开辟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所以必须突破西方式的民主。

我们知道,当代西式民主理念概括起来就是“投票的民主”、程序的民主。

其所仰仗的投票活动,由于总是以金钱力量为后盾,以利用和操纵群众情绪为手段,因而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而广大下层民众在其中往往只扮演着“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

实际上,投票绝不是表达民意的唯一方式,社会调查、民主协商和评议等往往能更好地体现民意。

但是,比起竞选一类轰轰烈烈的“作秀”,它需要真正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学习群众,因而艰难得多。

可见。

问题绝不像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不存在实质民主,只有形式民主。

关键在于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而这个党只能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共产党。

只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世界历史使命的分析不能推倒,把无产阶级专政同民主对立起来就没有根据。

3.马克思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的?

从今天的实践者看,其有生命力的内容是什么?

结合个人体会。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科学性的认识。

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奥秘及其发展规律,直接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第一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引起了整个世界观的根本变革。

恩格斯在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基础时,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任何思想体系都是一定阶级要求的表达,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武器。

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在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后创立起来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当“新的生产力已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本阶级利用形式”,巨大的新的生产力便和限制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标志着新的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发展到不相容的地步,标志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

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两个阶级的矛盾及其相互斗争的规律,为无产阶级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道路。

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的建立,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奥秘和对抗本性。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恩格斯指出,对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基本形式。

由于资本是以追逐剩余价值为本的生产方式,因而它不可能根本解决其发展过程的两极分化和人的异化问题。

随着资本主义的拓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将日益激化。

这种矛盾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4.《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的?

结合今天的实践,谈谈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

答案:

首先,共产党必须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组织,才能担负起领导这场斗争的使命。

迄今为止的社会政治运动的事实告诉我们,近代社会以来的政治斗争必然是政党政治,而工人阶级要争取自身的解放,没有自己的组织是不可想象的。

只有通过党的领导,工人阶级才能组织成为阶级,团结起来为本阶级利益而进行自觉的斗争。

其次,共产党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担负起领导的责任。

共产党人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城和一般结果”。

只有他们不仅代表而且坚持着运动的未来。

因此,只有共产党才能胜任领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并且也只有在其指导下,无产阶级解放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5.为什么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倒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本性的论断?

答案:

不可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变革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的新的发展。

但是,他们大都从技术论的角度,将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直观地归结到科学技术之上,而完全撇开了生产关系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这样,他们在实际上就回避了当代的基本矛盾,即邓小平所概括的、表现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东西”(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南北”(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关系)矛盾。

脱离了这样一种宏观视野,哪怕是再天才的机巧,也显得与实际距离太远,因而缺乏生命力。

当代的历史是否显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发展趋势?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码证明不了这点。

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黑暗,无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所造成的。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革命进城中的矛盾,正以最成熟的形式表现出来。

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在已经扩大的基础上不断再现传统的社会对抗,而且正在产生着新的对抗。

相反,摆脱了私有制关系自发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其为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科学技术成果的合乎理性和人道的利用,创造了前提。

第六章完整准确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费尔巴哈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书信》

1.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和价值?

如何阐发马克思学说中最富生命力的思想?

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但是,这种变革的实质究竟是它的体系还是方法?

这个问题虽历经多年争论但至今难有共识。

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知识传统中继本体论、认识论变革之后的一次存在论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像其他现代西方哲学那样,是从一般意义上的人及其生活世界出发来阐述哲学的内涵的。

我们认为,上述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强调方法和拒斥体系哲学并不意味着必然否定世界观式的思维方式。

恩格斯在晚年《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和《费尔巴哈论》中曾经强调,他和马克思所阐发的新唯物主义既不是教条,也不是公式,而只是方法,即研究问题的指南;同时他也突出地阐发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借以根本区别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界限。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是实践的方法,即彻底的唯物主义方法。

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并不追求那种大而全的哲学体系,而是把重点放在对以实践为基础的基础方法论的阐述上。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思路才能真正达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

作为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从历史的具体的社会规定性出发,深刻认识和把握现存社会秩序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作为改变现实世界的指南。

2.如何看待马克思不同著作或同一著作中不甚一致的情况?

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

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恰当的评价,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马克思主义就开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服务,而且由于它的科学性,它成为了工人阶级实际斗争的唯一科学指南。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指南,它并没有穷尽具体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问题。

即使在社会科学领域,它也只是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各个具体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及其特点、规律等问题尚有待于各门具体学科的进一步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其作为指南的意义。

第二,作为科学的世界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