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方向550103.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6258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18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方向5501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方向5501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方向55010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方向55010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方向55010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方向550103.docx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方向5501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方向550103.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方向550103.docx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方向550103

高等职业教育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

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名称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涂料与涂装)

专业代码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学制

三年制,专科

就业面向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涂料行业的生产和涂装企业,如:

树脂合成企业、涂料生产企业、涂料涂装企业等;从事原料分析检验、原料配混、树脂合成、研磨分散、色漆调和、涂料成品检验、涂料涂装应用等岗位的操作、技术和管理岗位。

1.主要工作岗位

(1)树脂合成、研磨、配漆、调色、涂料涂装等岗位。

(2)化工试验、涂料检验等岗位。

(3)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等岗位。

2.发展工作岗位群

(1)涂料生产、技术和管理等岗位。

(2)安全、环保和质检等岗位。

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涂料生产与涂装的基础知识和原料准备、原料混配、树脂合成、研磨分散、配色与调和、涂料涂装、涂料检验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能力,适应从事涂料生产与涂装技术和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

(1)掌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必需的应用数学基础、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必要知识;

(2)掌握与职业基本技能相适应的机械制图及CAD、涂料化学基础、涂料化工基础、电工电子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与职业技术技能相适应的涂料生产技术、涂料涂装技术、涂料技术基础、涂料检测技术、专业外语等专业知识;

(4)具有初步的生产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及市场营销基础知识;

(5)了解涂料生产及涂装新技术、新装备、涂料生产的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

2.毕业生具备的职业能力

(1)具有涂料制备及涂装机械设备的识图、制图能力及分析涂料制备及涂装设备构造、原理的能力;

(2)具有涂料厂原料库、成品库管理的能力;

(3)具有涂料制备及涂装设备操作的能力;

(4)具有从事涂料制备及涂装生产一线主要岗位的工艺操作控制能力和处理一般事故的能力;

(5)具有从事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的能力;

(6)具备生产组织、管理和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的能力;

(7)具有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8)具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分析和检验的能力;

(9)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的应用能力。

注:

应取得中级或高级涂料制备与涂装相关的(涂料合成树脂工、涂料分析检验工、制漆配色调制工、涂装工)等级证书。

3.毕业生具备的综合素质

(1)思想品德素质。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

(2)文化素质。

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3)身体和心理素质。

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能够处理突发事件。

(4)职业素质。

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学习新技术、收集信息、科技协作与知识转移能力;具有调查研究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职业证书

序号

职业范围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等级)

1

涂料生产技术操作

树脂合成操作岗位

涂料合成树脂工(中、高级)

研磨操作岗位

制漆配色调制工(中、高级)

配漆操作岗位

调色操作岗位

涂料涂装操作岗位

涂装工(中、高级)

2

涂料产品开发

涂料配方设计岗位

制漆配色调制工(中、高级)

涂料产品设计岗位

涂料产品工艺设计岗位

3

工艺管理、质量管理

涂料生产管理岗位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

涂料质量检测岗位

涂料分析检验工(中、高级)

4

市场营销

涂料原材料销售岗位

营销员

涂料产品销售岗位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按基于工作过程思路,其设计步骤为: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涂料与涂装)课程体系是由公共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综合实训领域四个部分组成,其教学进程安排如下表所示。

表 教学进程安排表

序号

学习领域

基准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公共学习领域

560

100

2

专业学习领域

化工机械识图与计算机绘图

100

3

涂料化学基础

256

4

涂料与涂装技术基础

90

5

涂料生产与涂装

120

6

涂料化工基础

90

7

涂料检验技术与实训

108

8

岗位训练及职业资格考核

100

9

拓展学习领域

专业英语

30

10

高聚物改性原理

60

11

化工产品开发技术

60

12

特种涂料

30

13

涂料生产与涂装工艺新技术

60

14

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工

30

15

涂料生产组织协调

50

16

综合实训领域

金工实习

60

17

专业认识实习

60

18

专项实训

300

19

顶岗实训

600

总计

916

928

900

注:

1.公共学习领域的课程各个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和各自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设定。

2.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学期分配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但要遵循课程由简单到复杂的前后排列顺序。

各门课程的学时参考表中设定的基准学时,上下偏差不能超过20学时。

3.综合实践环节包括校内岗位训练、校外顶岗实习等。

各学校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安排。

4.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学生就业市场的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要求进行灵活设定。

5.顶岗实习学时根据区域条件以及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安排,但要保证足够的顶岗实习学时,建议顶岗实习学时在400到800学时之间。

6.顶岗实习期间可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等。

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领域)简介

学习领域1化工机械识图与计算机绘图第一学年参考学时100

学习目标:

掌握涂料化工机械典型零部件图纸的特点,进行识读;

掌握绘制工程图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技巧,能独立绘制制图标准的各种工程图样,熟练地应用AutoCAD;

掌握输入、输出及打印图形的方法,能够绘制出完整的机械零件图、机械装配图等;

能够制作简单三维图形及图形渲染。

学习内容: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及常用件;

零件图、装配图、流程图、管路图;

计算机二维绘图、计算机三维绘图。

学习领域2涂料与涂装技术基础第二学年参考学时90

学习目标:

掌握涂料与涂装的基本理论,并会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涂料与涂装的基本概念,会选择涂料品种和应用范围;

掌握涂料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知识,会正确合成或选择涂料用树脂;

掌握涂料的流变学与表面化学的基本原理,并应用于涂料的生产与涂装;

掌握涂料溶剂的分类和作用机理,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涂料生产和涂装施工;

掌握颜料在涂料的作用及分散稳定化机理,能调和及生产涂料色漆;

掌握涂料涂装方法,成膜方式及涂膜固化机理,初步学会涂料的施工与应用技术;

掌握涂膜的结合力机理及使用寿命原因,并应用知识分析涂膜结合力和使用评价;

掌握涂料与涂装疵病的理论分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涂料生产和涂装施工所产生的弊病。

学习内容:

涂料与涂装的概念、作用、组成命名、分类及品种;

涂料高分子的概念、分类、命名;高聚物结构与性质;高分子树脂合成和反应;

涂料流变与表面化学理论;涂料组成中流变及表面张力问题及分析;

涂料用溶剂的分类、作用、特征,成膜聚合物常用溶剂选择及问题分析;

涂料用颜料的作用,性质及品种;颜料的分散机理及色漆的制造过程;

涂装技术概述,涂料的成膜方式,涂膜的固化机理;

涂膜与被涂物表面的结合力分析,高聚物涂料使用寿命的评价。

学习领域3涂料生产与涂装第二学年参考学时120

学习目标:

能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制备高分子乳液;

能用高分子乳液制备制备乳胶涂料;

能对建筑墙面进行涂料涂装;

能根据原料规格品种的不同,适当调整配方并根据规程制得醇酸树脂;

能配制醇酸清漆,能制备醇酸色漆;

能实施木质表面的涂料涂装;

能制备塑料用涂料,能对塑料件实施涂料涂装;

能制备粉末涂料;

能对金属表面实施涂料涂装。

学习内容:

乳液的合成;

醇酸树脂的制造;

丙烯酸树脂的制造;

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制造;

氨基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的合成;

色漆的制造;

乳胶漆的制造;

醇酸漆的制造;

塑料漆的制造;

粉末涂料的制造;

底材的处理及涂装。

学习领域4涂料化工基础第二学年参考学时96

学习目标:

具有掌握涂料发展方向及涂料生产与涂装工艺新技术的能力;

具有掌握涂料的流体力学、传热、非均相分离、流体的流动等基本知识;

具有颜填料的分散技能,涂料中的传质等基本技能;

具有掌握涂料生产仪表及过程控制基本知识及技能;

具有掌握涂料车间设计基本知识;

具有掌握涂料中溶剂、助剂、颜填料、成膜基料等对涂料流体力学的影响。

学习内容:

涂料生产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流体的流动、涂料生产中的流体输送;

传热、非均相分离、液体搅拌;

颜填料在涂料中的分散;

粉碎、筛分和粉体的贮存、输送;

涂料生产中的传质操作;

涂料工业仪表及过程控制;

涂料车间设计概论;

实验实训:

(流体流动基本规律实训、流体流变行为性能测试实训、涂料车间设计)。

学习领域5涂料检验技术与实训第二学年参考学时64

学习目标:

掌握分析试样的制备、分析天平的使用、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分析结果的表示;了解涂料分析的相关内容;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置、滴定终点的确定、分析方法的计算。

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

掌握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及其在涂料分析中的应用;

掌握涂料状态性能的测定;

掌握涂料漆基的分析、涂料中颜料的分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挥发成分和有害成分含量的测定;

掌握涂料施工性能的测定;

掌握涂料机械性能的检测、涂膜耐物化性能的检测、涂膜耐化学及耐腐蚀性能检测、涂膜耐候性能的检测;

掌握醇酸涂料、丙烯酸涂料、聚氨酯涂料、乳胶涂料、电泳涂料、高固体份涂料、粉末涂料等涂料性能的检测。

学习内容:

分析化学概论、分析天平、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有效数字及数据处理、电光分析天平及电子天平使用训练;

滴定分析法概述、酸碱滴定法、定量分析容器的使用与校准、标准溶液的配制、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滴定分析操作训练;重量分析法原理及操作;

色谱法方法原理概述、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分离原理与仪器流程、气相色谱基本理论、气相色谱实验技术、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实例;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分离原理、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类型的选择与实验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实例;

原子吸收光谱法概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实验技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在涂料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红外光谱法概述、红外光谱基本原理、红外光谱实验技术、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电化学分析法的种类和特点、电位分析法原理、电位分析方法、影响电位分析法的因素、极谱分析法简介、库仑分析法简介;

涂料产品的取样、涂料黏度的测定、涂料细度的测定、涂料密度的测定、涂料闪点的测定、清漆和清油透明度的测定、清漆和清油颜色的测定、涂料储存稳定性的测定;

涂料样品的分离、涂料中漆基的分析、涂料中颜料的分析、涂料中水分的测定、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涂料中不挥发成分含量的测定、涂料中有害成分的测定;

涂料使用量的测定、涂料流平性的测定、涂料流挂性的测定、涂料干燥时间的测定、涂料遮盖力的测定;

涂膜的制备方法、涂膜机械性能的检测、涂膜物化性能的检测、涂膜耐化学及耐腐蚀性能检测、涂膜耐候性能的检测;

建筑涂料性能的检测、绝缘涂料特性的检测、电泳涂料特性的检测、粉末涂料特性的检测等。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1.专业生师比

学生∶教师≤20∶1。

2.师资结构

(1)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所占比例≥50%;

(2)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20%;

(3)“理论+实践课”和“实践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所占比例≥50%。

(4)配备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管理人员。

3.师资质量

(1)专任教师。

①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经历;

②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组织实施教学,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③具有主持或参与高职教育教科研项目的能力。

(2)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30%。

①兼职教师应具有高级技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证书,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经历;

②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组织实施教学,能够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专业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是以1~2名专业带头人、5~6名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组成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二、教学设施

1.设备配置依据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制订实训基地设备配备标准;本配备标准中台套数为最低开设实训教学的配备要求(同时满足40人/班)。

如平行班多于2个,应在保证实训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增加相应的仪器设备数量。

2.实训基地环境要求

实训室应根据师生的安全要求、健康和教学内容,确定使用面积,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实训室采光、照明、通风、电气安装、防火及安全卫生等要求参照国家相关规定。

3.实训基地框架

(1)校内实训基地。

建有化学基础实训室、天平室、仪器分析实训室、化工基础实训室、涂料制备实训室、涂料分析检验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一般应满足一个教学班同时实训的需要。

部分实训设施可与其他专业共用。

有自建或与企业共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

(2)校外实训基地。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专业是生产工艺性专业,建设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是保证学生岗位技能训练的基础。

针对涂料与涂装专业的特点,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依托涂料行业,积极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

按照双赢原则开展校外实习实训。

4.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涂料与涂装)专业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列表如下:

序号

实训类别

实训项目

主要实训内容

主要设备名称

数量

(台/套)

1

涂料化工单元操作实训

离心泵操作

离心泵参数控制和操作

化工单元操作设备实验装置等。

1

过滤操作

过滤设备操作

1

干燥操作

物料干燥操作

1

混合操作

混合设备操作

1

2*

乳胶涂料制备及涂装实训

1、乳液合成操作

设备结构、设备操作

成套聚合反应釜

4

2、乳胶涂料制备

设备结构、设备操作

搅拌机

若干

砂磨机

2

高速分散机

4

胶体磨

2

3、建筑墙面涂装

墙面处理操作、涂装操作

刮刀、滚筒等工具

若干

3

油性木器清漆和色漆制造实训

1、醇酸树脂制备

设备结构、设备操作

成套反应釜

4

过滤机

1

2、醇酸清漆制备

设备操作

搅拌机

若干

3、醇酸色漆制备

设备结构、设备操作

三辊机

1

砂磨机

2

高速分散机

4

4

*木器漆涂装实训

1、木材底材处理

2、木器清漆涂装

3、木器色漆涂装

打磨基层、上润油粉、刮腻子

砂纸、刷子等

若干

修补基层、找平、封底、刮腻子

砂纸、刷子等

若干

磨砂、涂漆、打蜡抛光

打蜡抛光机

若干

5

塑料用涂料及塑料件涂装实训

1、塑料用涂料的制备

热塑性丙烯酸塑料涂料制备

(珠光颜料或铝粉颜料应用)

高速分散机

4

2、塑料涂装预处理

水溶液处理法进行预处理

成套处理试验装置

2

3、塑料涂装

塑料件涂装

喷涂机、烘箱

2

6

*聚酯粉末涂料生产实训

1、原料混合实训

原料混合操作

混合机

2

2、挤出与粗粉碎实训

塑性材料混合物熔融挤出

挤出机

2

3、粉磨实训

粉磨及分级操作

ACM磨

1

筛分装置

1

7

*金属材料涂装实训

1、金属材料涂前预处理

2、金属材料的涂装

3、涂膜的固化

除油、除锈、磷化

粉末涂料静电喷涂喷枪、烘箱等

2

金属表面涂装

烘箱固化和烘道固化

8

*涂料性能检测实训

1、原材料检验

2、生产过程检测

3、涂料产品检验

4、涂膜性能检测

原材料物理化学性能检测

电子分析天平、平磨仪等

各8套

粘度、细度、容忍度检测

粘度计、细度计等

各若干

涂料产品及涂膜性能检测

遮盖力测定仪、比重杯、光泽仪、附着力测定仪、盐雾试验箱、测厚仪、磨耗仪等

各若干

注:

1、设备数量为按40名学生同时实训配置;2、带“*”号的为选作内容或设备;3、带“”号的为可共用设备。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本专业应建立数字化教育平台,包括:

网络课程、课程标准、专业学习指南、虚拟工艺、教学视频、生产案例、教学课件、授课计划、实训指导书、职业标准、行业标准、电子教材、电子教案、行业动态、行业网站等。

本专业应拥有涂料相关书籍3000册以上,能充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1.教学内容的序化

(1)总原则:

内容的序化按照涂料生产过程及涂装工艺的特点,依据涂料生产及涂装工艺顺序及知识点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设计。

(2)子项目的内容安排:

涂料生产是根据其生产流程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涂装工艺是根据各种涂料施工工艺顺序安排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环节设计

课程教学环节设计为课内教学、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训三大环节,企业参与课程教学的三大环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课程组主讲教师具有涂料行业工作经历、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3.教学手段的运用

(1)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实用性。

(2)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学生提供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项目,引导学生解决实际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项目任务,引导和培养学生搜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3)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下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融入职业氛围,提高职业意识。

4.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1)模块式教学。

在课程结构上对知识体系进行重构、整合和序化以岗位技能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几种主导涂料制备为教学核心,实现实训项目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做到“教、学、做”相结合,以实践为中心、理论配套实践、实现理论实践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2)强调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课程教学应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中心,在岗位训练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3)重点突出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

通过工学结合,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学,真正实现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岗位过程相结合,完成对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5.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涂料与涂装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其具体做法是:

将课程内容以涂料生产与涂装工艺的工作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项目模块,项目模块又有若干个子项目模块。

每个项目模块是相互独立的,但又与其他模块相互联系,构成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单元。

将相关知识与技能融汇在项目中,通过实施,掌握知识,完成技能训练。

项目驱动教学法实践分为四个教学阶段进行:

(1)确定项目任务。

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后,下达给由3—6位同学组成的项目组,同学讨论确定项目任务及目标。

(2)制订工作计划。

由项目组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得到指导教师认可和批准。

(3)实施项目任务。

项目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信息的收集、整理、任务分配及工作进度等。

(4)检查评估。

在项目组完成项目后,由学生自我评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环节获得最终评价(等级或分数),确定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与方法。

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在能力本位的课程考核中,依据课程性质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并提供具体的成绩评定办法,在考虑考核方式时,要做好几个结合:

实践与理论结合,既要有以考核技能为主的操作考核,又要有以测试认知水平的知识考核;仿真与现场结合,既要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考核,又要在真实的职业活动中考核;结果与过程结合,既要重视最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又要重视学生能力形成的整个学习过程。

应保留各学习情境成绩单及包含工作质量、个人素质和合作能力的评价表等原始考核材料。

建立工作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工作过程考评一般可占60分,期末考评一般可占40分。

具体考核要求如下表所示。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60

期末考评40

项目任务考评

实训操作考评

素质考评

25

25

10

40

考评实施

由主讲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项目任务的情况考评。

由实训指导教师对技能实训操作考评。

结合项目组团队互评,并由指导教师根据情况表现综合考评。

按照教考分离原则,由学校教务处进行考评。

考评标准

项目任务的资料搜寻、材料准备、方案设计等(10分)

项目任务过程(10分)

项目完成报告(5分)

实训方案准备(5分)

设备及仪器的使用准确(8分)

操作过程准确(7分)

实训报告(5分)

团队协作能力(3分)

项目任务贡献度大小(5分)

守纪律等方面评价(2分)

题型5种以上:

填空、

选择、

判断、

名词解释、

问答题、

论述题

备注

六、教学管理

紧紧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化解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的矛盾,实行“一地多点、四段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小学期制和弹性学制,将教学内容细分为若干可以组合的模块,灵活安排学生在校内外集中实践或在企业顶岗实习;完善学分制,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支持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积极探索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生产性实训的组织与管理、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等有关规定,融入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在保障实训、实习秩序的前提下,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继续进行涂料配方、涂料产品和生产工艺设计、企业管理与认证的继续学习;同时也可以进入本科院校学习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精细化工专业学习。

附件:

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化工机械识图与计算机绘图》学习领域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