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规章制度及职责.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6253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规章制度及职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放射科规章制度及职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放射科规章制度及职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放射科规章制度及职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放射科规章制度及职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科规章制度及职责.docx

《放射科规章制度及职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规章制度及职责.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放射科规章制度及职责.docx

放射科规章制度及职责

乐清人民医院

(放射科)

二00七年

页码

一、科主任职责7

二、科副主任职责9

三、主任医师职责10

四、主治医师职责11

五、住院总医师(科秘书)职责12

六、CT室管理制度13

七、登记室管理制度14

八、综合读片制度15

九、疑难读片讨论制度16

十、设备维修保养制度17

十一、放射科工程技术人员职责19

十二、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21

十三、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管理制度22

十四、手术随访制度24

十五、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25

十六、资料存档保管制度27

十七、CT室岗位职责28

十八、DSA室岗位职责30

十九、放射科MRI室护士职责32

二十、放射科导管室护士职责33

二十一、暗室岗位职责35

二十二、放射科登记人员职责37

二十三、主管技师职责38

二十四、放射科医师职责39

二十五、放射科技师职责40

二十六、放射科技士、技术员职责41

二十七、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42

二十八、住院医师职责43

二十九、主治医师职责44

三十、CT室工作人员职责45

三十一、CT扫描室工作人员职责46

三十二、CT机操作规程47

三十三、放射科CT室护士职责49

三十四、X线透视检查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50

三十五、X线摄影室岗位职责51

三十六、放射防护管理制度53

三十七、放射科(室)工作制度54

三十八、放射事故应急响应计划56

三十九、医用X线检查对受检者

的防护应采取的措施58

四十、X线机操作规程59

四十一、数字胃肠造影机操作61

四十二、安尔碘外科术前消毒方法62

四十三、导管室管理制度63

四十四、DSA室管理制度64

四十五、DSA科操作规程65

四十六、导管室安全管理制度66

四十七、导管室规则67

四十八、导管室感染管理要求69

四十九、手术器械物品消毒、灭菌管理要求70

五十、CR系统操作规程72

五十一、MRI室岗位职责73

五十二、MRI室管理制度75

五十三、MR机操作规程77

五十四、激光相机操作规程79

五十五、MR室医师职责80

五十六、磁共振医患须知81

五十七、MR室检查注意事项83

五十八、辐射事故报告应急处理措施84

五十九、X线检查中对患者的防护86

六十、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制度89

六十一、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91

六十二、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93

六十三、设备检修维护制度96

六十四、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97

科主任职责

一、在院级领导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二、制定并组织和实施本科工作计划,实行对常规X线、CR、DR、CT、MRI、DSA与各种介入放射治疗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三、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四、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实施科主任领导下的常规X线、CT、MRI和介入治疗的综合读片制度。

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

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投照质量。

五、经常和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六、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科学研究。

承担教学任务,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七、组织和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检查防护情况和设备使用与保养情况。

严防差错事故,及时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保障医疗安全。

八、制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休假、参加学术活动及外出进修制度。

九、组织本科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

一十、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与报销。

科副主任职责

协助科主任负责相应工作,科主任外出或休假时全面负责科室工作。

主任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科室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工作。

二、担负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参加院内会诊和疑难、死亡病例讨论。

三、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诊断报告。

四、制定和主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科学研究,指导下级医师开展科研工作和论文撰写工作

五、担任下级医师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教学和指导工作。

六、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七、指导本科各级医师做好综合影像诊断工作,有计划的开展基本功训练。

八、对各级医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工作实绩作出评定。

主治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科室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工作。

二、主持集体阅片,修改和审签下级医师的诊断报告。

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检查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四、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参与科研。

做好资料积累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五、其他职责同住院医师。

住院总医师(科秘书)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二、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三、协助科主任加强对住院医师、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和日常管理。

四、负责医师排班及节假日排班。

五、科室正、副主任外出时负责科室行政工作。

CT室管理制度

一、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工作期间不得在机房内喧哗,保持工作环境安静。

二、机房内严禁吸烟、吃零食等,保持机房整洁。

三、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机器检查工作范围以外的患者。

四、工作人员在下作期间,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五、维持机房温度和湿度恒定,保证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环境。

六、工作人员应爱护公物。

托架等CT室一切附属设备应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乱放。

七、护理人员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前,对高压注射器进行清理。

八、技师、医生、护理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

九、应定期做好机器的清洁、CT值校正等日常维护工作,并记录。

一十、所有患者资料应及时保存,防止丢失。

登记室管理制度

一、根据疾病、摄影要求和患者体形的不同,选用不同尺寸、不同类别的胶片,正确划价。

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应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技师。

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核实收费,并登记、记录或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

三、为首诊患者编写新号码,为复诊患者查找老号码。

四、正确登记编号,准备片袋,以利于保管。

五、对申请造影的患者,详细交待检查前的准备事项。

六、坚守岗位,主动、热情、耐心地接待前来检查的患者,有问必答,树立放射科的良好窗口形象。

综合读片制度

一、设立专门的读片室。

二、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每天组织全科医生、进修医生、实习医生读片。

三、由值班医师事先准备挑选一天中较为疑难的、典型的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摄片,并收集这些病例的病史及其他各种影像检查的信息。

四、读片时由值班医师汇报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需解决或存在的疑问。

上级医师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合各种影像和其他相关信息,相互印证,做出最终结论。

五、记录读片讨论结果。

疑难读片讨论制度

一、定期举行疑难读片讨论或每天综合读片时选取疑难病例,开展科室内讨论。

二、定期或不定期与相关科室联合读片。

做到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各系统的读片,准备读片内容并负责联系相关科室的读片。

三、对疑难介入手术病例,应由多科室联合读片,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并报院领导批准

四、记录疑难读片结果。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

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

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曝光参数(KV、MA、MAS)检查。

3、剂量检测:

每六个月进行一次。

4、定期对CT、MRI进行水模检查。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1、开机前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要符合设备要求。

2、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若有反常疑点必须预先排除。

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请机修人员检验、维修。

4、使用X线机和CT前,必须先预热球管后才能工作。

对于MRI,工作前应先查看液氮和氮气情况。

5、每日工作结束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放射科工程技术人员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科室设备管理工作。

二、负责全科机器的安装、调试、保养、检修、大修工作,并及时记录在册,参与制定各种技术参数,做好质控。

三、定期作大型设备的调试、校正。

四、负责设备常用零配件的保管。

五、协助科主任督促“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落实。

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

一、每日上班后应先开机,开空调。

检查患者之前,先将球管预热,不许在未预热状态下检查患者。

机器出现故障时,应记录在案,维修情况也应记录。

二、进行X线摄影检查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和会诊单,检查号码是否准确,严防错号、重号和患者重名重姓;应除去病人身上的金属物、膏药等物品。

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应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上级技师,或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

三、摄影操作时,应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及诸附件有无固定。

危重患者或怀疑脊椎骨折的患者应有临床医生陪同,协助移动患者和摆位,以免患者因摄影操作而加重病情,发生意外。

四、患者检查结束后,应填写检查日期,特殊摄影应记录摄影体位,最后签名。

五、非本机器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操作使用。

六、保持机房内整洁,下班前要及时关机、关灯及空调,并在机器复位后进行清洁卫生工作。

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管理制度

一、严格管理,高标准要求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

二、专人负责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进修实习计划。

三、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参与日常工作,学习各种临床检查技能。

四、上级医师负责指导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书写影像诊断报告。

五、定期给进修、实习生上课,提高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六、建立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早上读片制度,锻炼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的读片能力。

七、建立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请假制度。

请假3天,应经科主任批准。

3天以上,应经科主任同意,报科教科(医教科)审批。

手术随访制度

一、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各系统疾病的手术病例追查工作,并作好记录,或每周安排人员负责手术病例追查。

二、登记疑难病例,定期安排医师进行手术或临床随访。

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手术随访结果讨论,每年至少6次。

四、定期统计影像诊断的正确率。

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二、设专人负责管理,术前必须穿手术衣,戴口罩、防护眼罩和帽子,洗手(按外科手术洗手规程)。

三、凡规定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不可回收再用,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医用污染垃圾用专用污物袋应按规定统一处理。

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医用产品,说明书未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五、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保持室内清洁、干燥。

六、隔离患者所需的一切用品应与普通患者的分开放置、使用,事后按相关规定处理。

七、每天操作后作好消毒一次,必要时随时消毒,并记录在册。

每月空气培养一次,若发现不合格,应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消毒处理。

八、每月检测手指、空气、消毒液、操作台、医用器材。

九、机房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一、X线片、X线检查申请单、报告单、存档光盘等资料要保存15年。

二、X线检查资料要有专门的储藏场地,由专人负责,保证资料的完整,不得遗失和破损。

三、如有缺片,应及时查找,明确去向。

四、每天整理、汇总、归类。

五、遇有借阅,要办好借片手续,定期催还。

如遇遗失应及时落实责任,作好记录。

CT室岗位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专人负责维护CT机房内所有设备,保证各项设施完整,并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共同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定期校正各种参数,保证CT机正常运转。

二、CT工作人员应相对稳定,定期轮转。

三、CT诊断医师对病人进行扫描前,应审阅申请单,了解病情,提出扫描计划。

CT扫描人员须按常规程序操作;对常规以外的选层、加层等应和诊断医师共同探讨,扫描结束要签名。

诊断医师必须及时阅片,书写或打印结果,按时发送检查报告。

四、CT检查前必须确认静脉法碘试验阴性及无其他禁忌症者才能增强扫描。

注入对比剂后应随时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扫描结束后记录对比剂使用情况。

患者离开机房后,仍应在候诊室(处)观察15min,以防碘迟发反应。

五、保持CT机房的清洁。

扫描室、控制室、计算机室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一般控制室、扫描室控制在22±4℃,相对湿度为65%以下。

每天填写工作日志和机器运转情况。

DSA室岗位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分别由技师和医师专人负责导臂室内的机器、器械等,做好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保证导管室的正常和应急运转。

二、DSA室人员(医师、技师和护师)均应相对稳定,定期轮转,确保其工作程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导管室医师应事先了解患者病情,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时必须符合医疗规范。

护士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接患者时要确认病历、影像资料,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床号、手术名称、术前准备、术中用药及有关用药的试验结果。

技师在造影前必须检查机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导管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五、工作结束后,医师应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并及时写好医嘱;技师应复位机器和整理机房;护师应清理、消毒器械,每天对导管室进行常规紫外线照射,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填写工作日志。

放射科MRI室护士职责

一、在护理部主任(门诊护士长)和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产生。

三、做好MRI检查患者的基本护理和精神护理工作。

四、热情接待患者,做好MRI检查前后的介绍工作。

五、准备好各项急救用品,在抢救过程中协助医生工作。

六、熟练掌握MRI检查前注意事项。

放射科导管室护士职责

一、在护理部主任(门诊护士长)和科主任领导下工作,负责日常导管室内的管理。

二、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接诊介入治疗患者时,应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名称、各种药物试验结果、皮肤准备情况。

重危患者和特殊治疗要测心率、呼吸、血压和进行心电监护。

四、术前引导患者卧于检查床,术后协助搬运患者。

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守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督促无菌操作,并作好记录。

六、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中巡视观察患者血压,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作好抢救工作。

七、每日清点各种药品、抢救器械,发现缺少、故障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八、介入治疗前铺好床单、枕头,准备好手术包、手术器械,术后及时清理房间,物归原处,做好房间消毒。

九、指导工人搞好卫生,垃圾分类处理。

暗室岗位职责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暗室岗位应相对固定,专人负责。

每天工作前,必须检测洗片机运转情况,特别注意显影、定影和烘干的温度、药液量是否充足,补充液及漂洗液是否正常。

当天工作结束后做好整理清洁,每周对洗片机进行1~2次清洗。

二、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暗室环境既要确保暗化,又要保证空气流通,暗室内严禁吸烟和进食。

三、上岗前检查当天胶片用量是否准备充足,随时把感光条件、投照位置等信息反馈给投照部门。

及时冲洗和整理胶片,核对会诊单后分别送往各书写报告或指定会诊点。

四、记录暗室的质控统计、胶片使用规格和数量、废片以及洗片机运转状况。

放射科登记室人员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工作。

二、办理病员放射检查、预约、划价等一切手续。

三、发放每日报告单,并签名留底。

四、负责办理借还片手续。

五、统计每日和每月工作量。

六、负责每日各种资料归档、登记和保管。

主管技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主任医师和主任技师指导下,负责科室一定范围的技术、教学、科研和预防工作。

二、定期主持技术读片,讲评投照质量。

三、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参与科研。

做好资料积累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四、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检查技术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五、担任对下级技师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教学和指导工作。

六、负责本科机器的检查、维护和管理。

七、参加制定各种技术参数,做好质控。

八、其他职责同技师。

放射科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X线诊断和放射线治疗工作,按时完成诊断报告,遇有疑难问题,及时指示上级医师。

三、参加会诊和临床病例讨论会。

四、担负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任务,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五、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六、加强与临床科室密切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放射科技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投照工作,参加较复杂的技术操作,并帮助和指导技士、技术员工作。

三、负责本科机器的安装、修配、检查、保养和管理,督促本科人员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

四、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技术操作,并担任一定的教学工作。

五、参加集体阅片和讲评投照质量。

放射科技士、技术员职责

一、在技师、医师指导下,担负所分配的各项工作。

二、按照医师的要求,负责进行X线之投照、洗片、治疗工作。

三、配合技师进行本科机器的安装、检修、保养、整理和清拭工作。

四、负责机器附件、药品、胶片等物品的清领、保管及登记统计工作。

五、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和科研工作。

六、技术员的职责主要是协助放射科技士进行以上工作。

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

一、在院级领导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实施放射科主任对放射科各个部门(包括普通X线诊断、CT、MRI、介入治疗等)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科主任一般应由学科带头人、高年资医生担任。

二、可分设副主任或组长协助科主任工作。

三、住院医师应参加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

科室应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以期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技术人员应相对固定,定期轮转;应能够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

四、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

科主任要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提高业务水平。

住院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参加常规X线、CT、MRI和介入治疗等各项工作,定期轮训。

二、负责X线诊断工作,按时完成诊断报告,遇有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三、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四、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五、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六、认真学习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总结经验。

七、协助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工作。

主治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科室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工作。

二、主持集体阅片,修改和审签下级医师的诊断报告。

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检查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四、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参与科研。

做好资料积累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五、其他职责同住院医师。

CT室工作人员职责

一、工作人员不准任意调班,非上机工作人员一律不准操作机器。

二、严禁非本科室人员进入操作室。

三、不准在CT室内吸烟及吃零食。

四、进CT室前要换好工作鞋,未穿工作鞋的一律不准进入。

五、每天作好清洁卫生工作,发现机上有血迹、污物的,要及时予以清理。

六、每周五下午对CT进行比较全面的清洁和维修保养,每次维修保养时要有文字记录。

七、机器发生故障时要立即停机,并及时向科主任和设备科汇报。

八、服从科主任领导。

CT扫描室工作人员职责

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启CT。

二、病人检查之前,要认真核对CT检查申请单上的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以及需要检查的部位。

三、对病人耐心讲解在被检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四、严格掌握造影增强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造影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若发生过敏反应,要立即停止检查,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病情危重的要请临床医师前来抢救。

五、按规定的程序,既全面又要有重点的对病员进行检查,检查时要认真细致,保证检查质量。

机上技术人员要听从诊断医师的意见,根据诊断需要进行扫描检查,并摄下图像。

六、下班前要及时关闭机器和电源。

七、服从科主任领导。

CT机操作规程

一、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

二、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三、在使用前,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四、按通机器电源,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围,外界电压不可超过额定电压的±10%,频率波动范围不可超过±1Hz。

五、当天检测机器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空调状况和冷水机系统。

六、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扫描部位和检查目的。

七、扫描前,去掉一切影响扫描产生伪影的物质。

八、工作结束,根据关机前步骤操作,前后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

放射科CT室护士职责

一、在护理部主任(门诊护士长)和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产生。

三、做好CT检查患者的基本护理和精神护理工作。

四、热情接待患者,做好CT检查前后的介绍工作。

五、做好碘过敏试验及观察反应情况

六、准备好各项急救用品,在抢救过程中协助医生工作。

七、熟练掌握CT检查前注意事项。

八、护送患者进机房,并与扫描技师联系有关扫描事宜。

在X线透视检查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施行X线透视检查时,必须十分注意缩短曝光时间。

二、在没有条件使用影像增强器及遥控操作的设备进行透视时,操作者事先要经过充分的暗适应。

三、X线透视操作者及受检者应采用个人防护用品,对相应部件进行屏蔽防护。

四、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X线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孕妇,特别是受孕后8-10周的,非常特别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的X线检查。

X线摄影室岗位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上岗人员必须爱护各种影像设备,进行经常性保养;及时调整机房温度和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