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3022工作面作业规程定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5238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3022工作面作业规程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N3022工作面作业规程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N3022工作面作业规程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N3022工作面作业规程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N3022工作面作业规程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3022工作面作业规程定稿.docx

《N3022工作面作业规程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3022工作面作业规程定稿.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N3022工作面作业规程定稿.docx

N3022工作面作业规程定稿

统一编号:

掘第号

杉木树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掘进工作面名称:

N3022工作面施工队:

采煤一队

 

批准日期:

2011年12月20日

会审意见

1、工作面边界距N20废弃老巷(N2012-1风巷)的净煤柱不得低于20m,生调部地测组控制。

2、由生调部地质组负责编制N3022风巷自开口90m范围内对地表两个地质钻孔的防水专项措施及预案,并贯彻到相关单位。

3、N3042机巷外段按平坡沿煤层顶板施工,并对超高的两帮采用锚杆或一梁二锚索(高度大于3.5m)进行强化支护。

4、N3022机巷放炮警戒位置届时根据该区域通风系统情况另补专项措施。

 

参加会审人员:

李子全、黄光平、徐涛、黄子明、廖永烈、陈大川、朱培德、

邢长勇、杨松、钟先才、刘应玺、陶彦建、刘孝兵、祝锦州、

李明亮、刘传凯、谭成理、陈宣佑、李庚、尹万明

2011年12月20日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编制者:

编制日期:

单位

意见

签字

日期

审核

技术

地测

通安

机运

分管部长

通风科

安监处

煤质科

总师

采掘

机运

通风

地测

安全

分管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施工队:

施工队负责人:

目录

第一章概况5

第一节编制依据5

第二节巷道布置及要求5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6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6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7

第三节地质构造7

第四节水文地质8

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8

第一节巷道断面8

第二节巷道支护8

第三节支护工艺9

第四节轨道质量11

第五节巷道排水沟11

第六节巷道管线布置12

第四章施工工艺12

第一节施工方法12

第二节凿煤(岩)方式13

第三节爆破作业13

第四节装载与运输13

第五章生产系统14

第一节掘进通风14

第二节瓦斯防治16

第三节综合防尘23

第四节安全监控24

第五节供电24

第六节运输35

第七节照明、通信和信号35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6

第一节劳动组织36

第二节循环作业38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0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41

第一节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41

第二节顶板安全技术措施42

第三节爆破安全技术措施43

第四节机电安全技术措施44

第五节运输安全技术措施46

第六节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50

第七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50

第八章煤质管理51

第九章避灾路线51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经设计、审批的关于30采区巷道布置设计文件内容。

二、生调部地质组提供的《N3022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机电组提供的《N3022工作面机运设计》;通风科提供的《N3022工作面通风设计》。

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及其它有关技术规范。

四、经批准的生产接替计划。

第二节巷道布置及要求

一、巷道布置

1、巷道名称:

N3022工作面。

2、位置:

N3022工作面位于30采区滥泥坳向斜北翼,标高+152~345m。

3、所在层位及煤(岩)层关系:

详见N3022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

4、相邻及本巷道用途:

均为回采服务。

5、设计长度及方位:

风巷866m,方位角233°;机巷833m,方位角233°,中间上山140m,方位角323°;边切眼140m,方位角323°;总工程量为1979m。

6、平均坡度:

+10°。

7、服务年限:

2年。

8、开(竣)工时间:

2012年1月开工,预计竣工时间在2013年1月。

二、施工中的特殊技术要求及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1、N3042机巷挂口前,先将该挂口处绞车移至N30西B通风上山内;然后将挂口处5m范围内以平坡进行卧底(以N30西B通风上山底板为参照点);且对N3042机巷与N30西B通风上山岔口10m范围内采用“一梁二锚索”进行强化支护。

2、施工顺序:

N3042机巷外段→N3042机巷联巷→N3022风巷东段→N3022风巷西段→N3022机巷→N3022中间上山→N3022切眼。

3、N3022风巷贯穿N30西B通风上山前,对贯穿点10m范围内采用“一梁二锚索”进行强化支护。

4、机、风巷每掘进200~400m(根据提升绞车的能力和坡度变化而定)施工一个车场,车场严格按平坡施工。

通过调整巷道高度满足,但必须保证最低点不小于设计高度。

5、由生调部测量组根据本规程附图1-2-1要求核算并在现场标出各施工巷道的挂口位置及中线,施工队必须严格按照生调部测量组在现场标出的挂口位置及中线施工。

6、N3042机巷外段严格以平坡按中线进行施工。

N3042机巷联巷严格以平坡沿煤层底板等高线进行施工。

N3022工作面严格按中线沿B4煤层顶板施工;当煤层厚度不能满足设计断面要求尺寸时,则采取破底方式施工,严禁破顶。

7、巷道挂口前先用废旧溜槽或皮带对挂口处10m范围内的管线设备进行妥善保护,若不能保护的,则挖坑掩埋或暂时拆除,后期恢复。

从挂口点起10m范围内采用小炮掘进,严格控制每眼装药量≯200g,每循环进度≯1.0m。

8、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每施工500m,分别在N3022机巷南帮和风巷北帮施工一个避灾硐室。

硐室规格:

宽2.5m,深4m,高以底板与相邻巷道底板接平顶部不留顶煤为准,并在硐室内安装电话和压风自救袋。

9、机、风巷每掘进40m施工一个躲身硐室,躲身硐室均按垂直于巷道走向布置;机巷布置在巷道北帮,风巷布置在巷道南帮。

其尺寸为净宽×净高×净深=2m×2m×2m,其中净高为硐室顶板与巷道顶板接平位置至硐室底板的高度。

10、在N3042机巷外段及联巷、N3022风巷距N30西B通风上山80~110m段,必须严格执行“先探后掘”的措施,以免误穿该范围的两个地质钻孔,引发水灾事故,具体要求详见防治水措施。

11、N3042机巷挂口段及联巷段断面尺寸及支护要求同于N3022机巷。

12、该工作面机、风巷考虑炮掘或综掘施工方式。

若机、风巷采用综掘方式时,在施工过程中,若需采用大直径钻孔消突,为使钻机存放不影响巷道的安全生产及运输,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在碛头附近机巷北帮、风巷南帮施工一个硐室(宽度3.0m、深度3.5m、高度以底板与相邻巷道接平且不留顶煤为准)来存放钻机(原则上每次大直径钻孔掘进完后,在碛头后方施工一个钻场)。

钻场硐室断面几何尺寸详见附图3-1-16。

13、具体巷道布置情况详见附图1-2-1、1-2-2、1-2-3。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详见井上下对照关系表及附图2-1-1、2-1-2所示。

井上下对照关系表

水平、采区

二水平下山采区

工程名称

N3022工作面

地面标高

+500~880m

井下标高

+152~345m

地面的对应位置建筑物

工作面对应地表为山地,有多处陡崖陡垦,位于珙县溪尾村管辖范围,地表有民房和其它建筑物。

井下对应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工作面北为未布置的N3042工作面,以东为中央上山保护煤柱,南为正在开采的S3022工作面,西为已回采结束的N20采区。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现在正回采的S3022工作面对本工作面巷道采掘有影响,所以施工顺序原则上考虑先施工N3022风巷,后施工N3022机巷。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f),预计巷道揭露的各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特性分析分别详见煤(岩)层特征表、煤层顶底板情况表及附图2-2-1。

煤(岩)层特征表

指标

参数

备注

煤(岩)层厚度(最大—最小/平均)(m)

1.75~2.8

B3+4上煤层为半暗~半亮型无烟煤,煤层结构复杂,内含1~3层粘土岩夹矸。

煤(岩)层倾角(最大—最小/平均)(°)

2~8/5

根据相邻工作面及地质资料

煤(岩)层硬度系数(f)

4~6

根据相邻工作面及地质资料

煤(岩)层层理(发育程度)

Ⅱ~Ⅲ

根据相邻工作面及地质资料

煤(岩)层节理(发育程度)

Ⅱ~Ⅲ

根据相邻工作面及地质资料

煤层自然发火期(月)

3~6

B3+4煤层

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2.0

B3+4煤层

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15.08

B3+4煤层

煤层爆炸指数(%)

22.86

重庆煤研所1984年鉴定结果采样地点N4422风巷(B3+4煤层)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类别

硬度

厚度

岩性

顶板

老顶

砂岩

5~12

>5

深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

直接顶

砂质泥岩

4~8

2~3

深灰色砂质泥岩、砂岩

伪顶

泥岩

2~4

0.1~0.6

灰色泥岩内含砂质泥岩

底板

直接底

粘土岩

1~3

2.6~2.9

灰白色粘土岩、灰色砂质泥岩,下为B2煤层

老底

砂质泥岩

4~8

>5

B2煤层下为灰色砂质泥岩、砂岩为主

第三节地质构造

N3022工作面位于滥泥坳向斜北翼,属向南倾斜的一单斜构造,煤岩层产状:

倾向为105°~140°,倾角为2°~8°,平均倾角为5°。

据现有资料,本工作面机风巷向西施工的倾角为+8°~+12°,平均倾角为+10°。

工作面风巷施工至10m~45m范围内可能揭露两条正断层,边切眼可能受N20采区正断层影响,断层产状详见下表。

地质构造情况表

编号

构造

名称

性质

走向°

倾角°

倾角°

落差(m)

对掘进施工的影响

F1

断层

正断层

20~200

110

50

>2

造成煤层断失、顶底板破碎、瓦斯异常、煤层厚度异常等情况。

F2

断层

正断层

130~310

40

57

≈2

F3

断层

正断层

74~254

344

52

≈1.5

第四节水文地质

一、N3022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顶板裂隙及断层裂隙水。

二、在本工作面边切眼以西20m处为N20采区废弃老巷,且工作面内有两个地质钻孔,对该工作面掘进可能造成影响。

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

第一节巷道断面

一、巷道断面形状:

工作面机、风巷、中间上山、切眼及躲身硐室均为异形断面。

1、该工作面机、风巷考虑炮掘或综掘施工方式,根据施工方式确定机、风巷断面几何尺寸。

(1)机巷原则上巷道净高为3.2m,断面尺寸详见附图3-1-1。

若煤厚变化可按下述要求调整巷道净高,并调整两帮锚梁长度,且锚梁下沿至底板的距离≯0.8m。

①炮掘:

若煤厚<2.5m,则破底使巷道净高达到2.5m;若2.5m≤煤厚≤3.2m,则巷高为全煤厚;若煤厚>3.2m,则留底煤保证巷道净高为3.2m。

②综掘:

若煤厚<2.8m,则破底使巷道净高达到2.8m;若2.8m≤煤厚≤3.2m,则巷高为全煤厚;若煤厚>3.2m,则保证巷道净高为3.2m。

(2)风巷:

炮掘时,断面尺寸详见附图3-1-3;综掘时,断面尺寸详见附图3-1-5。

2、中间上山:

断面尺寸详见附图3-1-6。

3、切眼:

根据煤层煤厚变化调整巷道净高,并调整两帮锚梁长度,施工过程中严禁破顶。

若煤厚<2.5m,则破底使巷道净高达到2.5m;若2.5m≤煤厚≤3.5m,则巷高为全煤厚;若煤厚>3.5m,则留底煤保证巷道净高为3.5m,详见附图3-1-8、3-1-10、3-1-12。

4、躲身硐室:

断面尺寸详见附图3-1-14。

二、巷道断面设计:

经各系统相关人员汇算,各断面设计均能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第二节巷道支护

一、永久支护

1、机、风巷、中间上山

(1)煤层正常顶板完整时,顶部采用“锚杆+钢带+喷浆+锚索”联合支护,两帮采用“锚杆+钢筋梁+喷浆”联合支护。

在巷中线位置布置一根单锚索,沿巷道走向1根/5m,详见3-1-1、3-1-3、3-1-5、3-1-6。

当顶板破碎时,将单锚索改为“一梁二锚索”(巷中线以南或以东600mm位置开始按垂直于顶板布置,沿巷道走向3m/组)。

另对机、风巷顶部铺设钢筋网进行强化支护。

2、切眼

(1)煤层正常顶板完整时,顶部采用“锚杆+钢筋网+钢带+喷浆+锚索”联合支护;两帮采用“锚杆+钢筋梁+喷浆”联合支护,详见3-1-8、3-1-10、3-1-12。

(2)切眼巷宽为5m时:

在巷中位置垂直于顶板布置“一梁三锚索”,3m/组。

切眼巷宽为5.6m时;在巷中线偏两侧500mm位置开始按垂直于顶板分别布置1组“一梁二索”,沿巷道走向3m/组、4根/组。

3、躲身硐室

顶帮均采用“锚+梁+喷”进行支护。

硐室迎头面从顶板以下200mm到底板以上500mm按750×750mm间、排距施工Φ18×1600mm单锚杆。

全断面及硐室迎头面喷浆封闭,喷厚30mm,详见附图3-1-14。

二、临时支护

1、采用炮掘时,临时支护方式

(1)碛头采用4m长9#工字钢加工而成的前探梁作临时支护。

前探梁与巷顶空隙处,采用半圆木(长度≮1.5m)呈八字形或人字形进行背接,详见附图3-2-17、3-2-18。

具体要求如下:

①用40T链条吊环固定前探梁,且吊环不少于4付。

吊环分别吊在正顶上方的不少于四根锚杆上,并沿巷道走向布置。

吊环安装时,必须将吊环在锚杆上拧紧,再在锚杆端头上增加一个锁紧螺帽,以增加吊环的稳固性。

背接按800mm的间距布置,以便预留出施工锚杆眼的空间位置。

②打锚杆眼时,操作人员必须控制眼子深度,锚杆安装后,其外露长度为30~50mm。

放炮及喷浆时,必须将上吊环的锚杆端头用螺帽或胶布等对螺纹进行全长保护,以防炮轰损坏变形。

(2)遇特殊情况不能使用前探梁时,则采用6根1.5~3.5m长、直径≥120mm的圆木戴帽木点柱(长短各3根)作为打锚杆眼、安装锚杆等工序环节时的临时支护,其支设位置以确保围岩稳定为准,柱帽规格长×宽×厚=500mm×200mm×30mm。

(3)临时支护方式的改变,必须经安监、技术等部门同意。

2、采用综掘时,临时支护方式如下

(1)该工作面巷道掘进必须在综掘机机载式前探支架的可靠掩护下进行。

(2)若综掘机无机载式前探支架,则采用前探梁作临时支护。

第三节支护工艺

一、支护工艺

1、锚喷支护参数

(1)锚杆:

①顶部锚杆采用Φ18×2000mm的钢筋锚杆。

②两帮锚杆采用Φ18×1600mm的钢筋锚杆。

③切眼全断面采用Φ18×2000mm的钢筋锚杆。

(2)锚固剂:

使用树脂锚固剂。

锚杆每眼装1条Φ28树脂锚固剂。

(3)钢带及钢筋梁

①机巷:

顶部采用“一梁六锚”钢带;两帮采用“一梁四锚”钢筋梁。

②风巷:

顶部采用“一梁六锚”钢带;两帮采用“一梁三锚”钢筋梁。

③中间上山:

顶部采用“一梁三锚”钢带;两帮采用“一梁二锚”的钢筋梁。

④切眼:

当巷宽为5000mm时,顶部采用“一梁七锚”钢带进行支护,当巷宽为5600mm时,顶部采用“一梁八锚”钢带进行支护;两帮根据巷道高度调整锚梁长度,且锚梁下沿至底板的距离≯0.8m。

⑤躲身硐室:

顶部采用“一梁三锚”钢筋梁;两帮采用“一梁二锚”钢筋梁。

(4)锚杆间排距

①机、风巷:

顶部锚杆间排距为750×1000mm;两帮锚杆间排距为750×1000mm。

当顶板破碎时,顶部锚杆间排距为750×730mm;两帮锚杆排距缩小为800mm。

②中间上山:

顶部锚杆间排距为850×1000mm;两帮锚杆间排距为1000×1000mm。

③切眼:

当巷宽为5000mm时,顶部锚杆间排距为800×1000mm;当巷宽为5600mm时,顶部锚杆间排距为750×1000mm。

两帮锚杆间排距均为750×1000mm。

④躲身硐室:

顶部锚杆间排距为750×1000mm;两帮锚杆间排距为1000×1000mm。

(5)锚杆布置方式:

帮锚从顶板以下200mm起开始布置,且底板以上第一根锚杆与底板的距离≯800mm。

(6)锚固力:

锚杆设计锚固力≮5T;锚索设计锚固力为18~20Mpa。

(7)锚杆托盘必须紧贴岩面,且螺母必须拧紧。

(8)喷浆要求

①待永久支护全部完成,并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喷浆封闭。

喷射砼标号不得低于C20,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与石粉的重量比为1∶4,速凝剂与水泥的重量比为1:

30。

②巷道喷浆前,必须将巷道周边的松散岩石找净,喷浆后洒水养护期≮7天。

③围岩稳定时,喷浆厚度为50mm;围岩破碎时,喷浆厚度为100mm。

2、金属网铺设要求

(1)当机、风巷顶板破碎时,顶部铺设规格为4000×800mm的焊接钢筋网进行强化支护(详见附图3-3-1);帮部铺设铅丝网。

(2)切眼:

当巷宽为5000mm时,顶部铺设规格为4000×800mm的焊接钢筋网进行强化支护(详见附图3-3-2);当巷宽为5600mm时,顶部铺设规格为4000×800mm+1600×800mm的焊接钢筋网进行强化支护(详见附图3-3-3)。

当顶板破碎时,帮部铺设铅丝网。

(3)焊接钢筋网规格为4000×800mm、1600×800mm,网孔规格为300×220mm。

要求网与网之间的搭接长度为70mm。

(4)铅丝网规格为2100×1200mm,网孔规格为150×150mm,采用10~12#铅丝编织而成。

网与网之间用14#铅丝扭接,扭接间距≯400mm,相互间搭接长度≮100mm,且铅丝网必须紧贴于岩面,四角及搭接处必须有锚杆压网,铅丝网必须覆盖锚梁支护范围。

3、锚索安装要求

(1)锚索规格为Φ15.24×5400mm。

(2)锚索钻机、钎子、钻头必须配套使用,按相关要求打眼。

锚索眼必须垂直于煤(岩)层顶板,角度不得小于85°;利用钢绞线将树脂药卷送入眼底后,再使用锚索钻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以10~15秒为宜(感觉转速慢就停止搅拌);待钢绞线锚固10min后,安装锚盘,并采用液压张紧器进行张紧,每根锚索预应力控制在18~20Mpa为宜;锚索外露长度为300±100mm,外露头不得有散丝。

(3)每眼依次充填Φ23mm的快、中、慢树脂药卷各1条进行锚固,每眼锚固长度为1200mm。

(4)此外,锚索必须嵌入到稳定岩层1000mm以上。

二、其他要求

顶部锚带必须跟拢碛头,炮前滞后于碛头≯1m,两帮锚梁滞后于碛头≯3.0m;机、风巷及中间上山巷道顶板完整时锚索至碛头≯30.0m,切眼顶板完整时锚索至碛头距离≯10.0m,各巷顶板破碎时锚索必须跟拢碛头;未喷浆巷道长度不得超过4.5m,达不到设计喷厚的巷道长度不得超过30m,钢筋网滞后于碛头≯1.2m,铅丝网滞后于碛头≯4.5m。

第四节轨道质量

轨道及道床参数表(单位:

mm)

地点

轨道性质

轨道型号

轨距

轨中与巷中距离

枕距

备注

机、风巷

永久轨道

15kg/m

600mm

700mm

800mm

水泥枕木

其它地点

15kg/m

600mm

0mm

800mm

水泥枕木

第五节巷道排水沟

机、风巷均施工毛水沟,排水沟靠巷道南帮施工。

排水沟有关技术参数

水沟净断面积(m2)

水沟掘进断面积(m2)

水沟净高度(mm)

水沟掘进高度(mm)

水沟净宽(mm)

水沟掘进宽度(mm)

上宽

下宽

上宽

下宽

0.05

0.05

200

200

300

200

300

200

第六节巷道管线布置

巷道管线布置详见附图3-6-1、3-6-2。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法

一、施工方法

1、炮掘

(1)巷道施工方法:

采用钻爆法施工。

(2)巷道开口施工:

采用浅眼、多循环施工,每眼装药量≤200g,循环进度≤1m,并且保护好挂口点附近20m范围内的管线设备。

2、综掘

采用EBZ160加强型悬臂式纵轴综掘机掘进,“溜子+皮带”排煤(矸)。

采用人工打眼、安装锚杆(锚索)的方式实施“掘支”平行作业。

二、作业流程及作业方式。

1、炮掘

(1)作业流程

检查安全→延中线→画断面轮廓线→打眼→压风吹净眼孔→检查气体→装药、联线→检查气体→撤人、布岗、汇报→放炮、排烟→安全检查(检查气体)→撤岗→临时支护→排矸→永久支护→下一循环。

(2)作业方式

采用“三、八”作业制,每小班一个循环,圆班三个循环,循环进度1.2m,圆班进尺3.6m。

2、综掘

(1)作业流程

①生产班施工作业流程:

交接班→准备、检查、处理安全→第一次截割工作面上部煤体(每循环截割长度≤1.2m)、出煤矸→退综掘机→升“机载式前探支架”→永久支护→降“机载式前探支架”→第一次截割工作面下部煤体、出煤矸→退综掘机→升“机载式前探支架”→永久支护→降“机载式前探支架”→(第二、第三次工作面截割,同上)→收浮煤矸→文明生产。

②锚索支护、喷浆、钉道等工序在满足安全要求前提下,采取综合工序组织平行作业。

③检修班施工作业流程:

交接班→检查、处理安全→综掘机等机电设备检修(同时延接风水管)→掘进准备→第一次工作面截割、出煤矸→退综掘机→升“机载式前探支架”→永久支护→降“机载式前探支架”→第二次工作面截割、出煤矸→退综掘机→升“机载式前探支架”→永久支护→降“机载式前探支架”→收浮煤矸→文明生产。

④检修班机电设备检修时,碛头可施工小直径卸放孔、进行防突指标预测等。

⑤综掘机进刀方式及路线

煤层完整、稳定时,先从碛头中部进刀,然后按从左到右、由下往上的顺序截割碛头上部煤体。

最后,按上述截割线路由上往下截割碛头下部煤体。

若底部有矸石,则最后截割矸石;截割岩石时,采用从左至右、先下后上的截割路线逐层进行截割。

具体截割方式详见附图4-1-1。

煤层破碎、易片垮时,则先从碛头上部左端进刀,然后按附图4-1-2中1→2→3的顺序从左向右、从上向下的顺序截割碛头煤体。

具体截割方式详见附图4-1-2。

⑥支护:

机、风巷永久支护详见附图4-1-3、4-1-4、4-1-5、4-1-6。

(2)作业方式

采用“三、八”作业制。

循环方式为“二掘一准”(检修班安排半个班生产),循环进度1.2m,生产班每小班3个循环,检修班2个循环,圆班8个循环,圆班进度9.6m。

第二节凿煤(岩)方式

一、炮掘凿煤(岩)方式

采用机械凿煤(岩)方式,凿岩机具为2~3台7655型风钻。

二、综掘凿煤(岩)方式

采用综掘机凿煤,综掘机型号为EBZ160加强型悬臂式纵轴综掘机。

第三节爆破作业

一、爆破采用全断面一次性起爆。

当碛头为半煤巷时,则采用分次打眼、分次装药、分次爆破的方式进行,爆破作业严格按照附图3-1-2、3-1-4、3-1-7、3-1-9、3-1-11、3-1-13、3-1-15中的要求执行,装药结构详见附图4-3-1。

二、综掘期间,若煤层出现薄化或出现较硬夹矸时,先采用松动炮爆破后再用机掘凿煤(岩),炮眼布置详见附图4-3-2。

煤层严重薄化或缺失时则采用炮掘。

三、放炮警戒:

N3022风巷炮掘及综掘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