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三第二轮复习冲刺卷一语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4815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三第二轮复习冲刺卷一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高三第二轮复习冲刺卷一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高三第二轮复习冲刺卷一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高三第二轮复习冲刺卷一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高三第二轮复习冲刺卷一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高三第二轮复习冲刺卷一语文.docx

《山东高三第二轮复习冲刺卷一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三第二轮复习冲刺卷一语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高三第二轮复习冲刺卷一语文.docx

山东高三第二轮复习冲刺卷一语文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惘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

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

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

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

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

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

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

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

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

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

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

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

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

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

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材料三:

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

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

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

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

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

传统戏剧如此。

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

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

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

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

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B.中国文化体大思纷,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诸多前人观点,才能较为完整地总结出其精神特质。

C.“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D.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C.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

D.《三字经》《千字文》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蒙学读物,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信息越发达文化传播也就广泛

B.传统文化要在网络文化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所创新。

C.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会彼此冲击,形成干扰。

D.一个民族保存着还是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它将要强盛或者衰落的标志。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

(4分)

5.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边界望乡洛夫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

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

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后记:

1979年3月中旬应邀访港,十六日上午余光中兄亲自开车陪我参观落马洲之边界,当时轻雾氤氲,望远镜中的故国山河隐约可见,而耳边正响起数十年未闻的鹧鸪啼叫,声声扣人心弦,所谓“近乡情怯”,大概就是我当时的心境吧。

注:

洛夫,台湾诗人。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手掌开始生汗”传达的是一种紧张的情绪,表达的是渴望看见却又害怕看见的心态。

B.白鹭“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渴望飞到故国而不得的无可奈何的哀痛。

C.“惊蛰之后是春分”借传统节令,在时空和心理距离上营造出“伸手可及”的家乡氛围。

D.“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一步步逼近故国的泥土,表明游子的故乡便是广袤的祖国大地。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着说着”四个字,平平而起淡淡引入,却与后面强烈的情感形成一种情感上的跌宕起伏,体现了抒情节奏的控制。

B.“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运用通感,化视觉于听觉和触觉,使得原本抽象的思乡之情多维度、立体式地传达出来。

C.同行者“竖起外衣的领子”与诗人“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望乡的情之深,思乡的意之切。

D.“一掌冷雾”与开头的“雾正升起”相呼应,一首诗,以“雾”起,以“雾”终,既烘托了全诗的氛围,又形成情绪的回环。

8.“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中的“距离”如何理解?

(4分)

9.洛夫说“慎选语言,并进而将其锤炼成精粹而鲜活的意象”,诗人是如何使其意象精粹而鲜活的?

请结合诗中两处画线的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刘弘,字和季,沛国人也。

父靖,镇北将军。

弘有干略政事之才,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

以旧恩起太子门大夫,累迁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

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代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弘遣南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

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

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

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

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

朝廷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

陟,弘之婿也。

弘下教曰:

“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

相监”。

诏听之。

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

弘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

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

弘愍之,乃谪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

益州刺史罗尚为李特所败,遣使告急,请粮。

弘移书赡给,而州府纲纪以运道悬远,文武匮乏,欲以零陵一运米五千斛与尚。

弘曰:

“诸君未之思耳。

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

”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

尚赖以自固。

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

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侃遣子及兄子为质,弘遣之曰:

“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

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大丈夫乎!

”陈敏竟不敢窥境。

永兴三年,诏进号车骑将军。

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

“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

”弘卒于襄阳。

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选自《晋书•刘弘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B.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C.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D.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年,指年龄相同,在文中是指在科举考试时同榜或同一年中试者。

B.假节,是指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以威慑一方。

C.纲纪,在文中是指对汉魏晋公府、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

D.从事,古代官名,汉以后三公及荆州郡长官自辟的僚属,多称从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弘才能卓越,为政恩威并用。

监管幽州军事时,他用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太安年间,主持平定了张昌叛乱。

B.刘弘无私大度,拥有大局观念。

益州遭受危难之时,他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及时调派粮草,使益州防守得以稳固。

C.刘弘宽宏仁爱,体恤士兵疾苦。

一名年老士兵没有棉衣,他脱下外衣,摘下帽子,交给士兵,并责罚了士兵的上司。

D.刘弘待人诚恳,信任重用人才。

他选人注重德行才干,被人称赞;有人诋毁陶侃,陶侃送来人质,他将人质送回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⑴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

(4分)

⑵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

(4分)

14.陶侃出征讨伐陈敏遭人诋毁,刘弘是如何处理的?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请简要说明。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野老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草堂之景,诗人以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充满了村野之趣。

B.后四句脱离写景转入抒情,字里行间展示了一位报国无门的诗人形象。

C.这首诗作者看似平静心中却充满了无奈,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哀痛。

D.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忧国忧民之情贯穿始终。

16.本诗“片云何意傍琴台?

”一句有何意蕴?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对于诗人心目中的“嘉宾”,念之思绪“悠悠”,迎之“___________”,待之“___________”,怀之“心念旧恩”。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秦王统一中国的大业,交代了兴建阿房宫的背景。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色彩的鲜明对比和动静相生的手法把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了它的幽静。

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

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腻了太阳的猫么?

一头戴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烦,甲。

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

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①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

恍惚惚的,②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

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

你睁开了眼,不远处窗帘后一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

靠在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

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

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

乙,③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

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么?

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

④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

1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

B.②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音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

C.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

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

“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声音。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

(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

21.下面文段至少四处有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①疫情面前,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

②“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是切断疫情传播过程、防止扩散的最有效措施。

③只要据实报告,就可以使自己获得及时隔离与救治,④让亲友乃至更多人做好必要防护,更能让管理部门充分掌握疫情和警示,便于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

⑤如此,才有利于疫情防控大局,也是对自己和亲友的负责之举。

⑥相继曝光的隐瞒案例在给我们不断地敲响警钟,疫情防控工作仍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

22.下面是一段关于茶文化传播的文字,请予以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5分)

我国茶文化自古经“茶马古道”传播。

红茶是最早传入西方的贸易商品,广受青睐。

小仲马《茶花女》中玛格丽特就十分喜爱红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常出现品鉴红茶的场景。

至今西方人对茶的认识仍以红茶为主,茶文化并未随着贸易往来而广泛传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顺应文化的多元发展,寻求新的传播方式已成为弘扬传统茶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19年3月13日,联合国发布第六期《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指出:

目前,42%的陆地无脊椎动物、34%的淡水无脊椎动物和25%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濒临灭绝,人类行为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材料二:

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材料三:

2020年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为“维护地球所有生命”,我国的主题是“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写一篇演讲稿,以“增强法制意识,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在班会上演讲。

②写一篇倡议书,倡导广大网民参与“向野味说‘不’!

”的主题公益活动。

要求:

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B2.A3.A

4.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先开门见山,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然后分六段指出了特质的具体内容,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

②运用了大量的理论论证、引用论证(或答“道理论证”)。

在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时,作者引入并阐释了很多传统文化名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使论证更明确,更有说服力。

③运用了举例论证。

点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并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分析。

通过中国梦来证明,中国古代文化可以做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5.

(1)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通过故事、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的形式加以固化,运用民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

(2)对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3)做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整理工作,展示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与科技整合,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6.C7.B

8.

(1)是望远镜调整的空间距离;

(2)是一位漂泊异乡的游子所经历的数十年时空阻隔的时间距离;

(3)距离让诗人“心跳”,表达了他“近乡情更怯”的心理。

9.“乡愁”本来是无形的思想感情,诗人却把它和望远镜联系起来,并说它在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这样,化抽象为具体,抽象的“乡愁”在动态化的呈现中就有了实的体积和重量。

蹲、咯血本是人的动作,然而诗人却付之于杜鹃花,用拟人手法突出了诗人摧肝裂肺的乡愁。

(或者:

“一朵”是植物,“咯血”又是鸟了。

杜鹃鸣时啼血,血滴花红,同名的动植物交叠成一个双关意象。

诗人运用具有民族文化沉积的意象,扩大和加深诗的纵深内涵,激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B11.A12.C

13.

(1)刘弘于是鼓励、督促民众从事农桑生产,宽刑律减赋税,每年的粮食、用度都有丰余。

(译出大意给2分;“劝”“课”“省”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陈敏进犯扬州,带兵准备西进,刘弘任命陶侃为前锋督护,把讨伐陈敏的重任交给他。

(译出大意给2分;“寇”“引”“委”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

(1)原因:

选择信任,送回人质。

(2)启示:

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5.B

16.

(1)“片云”用以自喻,自己浮云般的飘泊之身,却滞留蜀中。

(2)借景抒情。

云傍琴台,本是自然现象,其实正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报国无门的痛苦。

(3)运用疑问(反问)语气,突出强调了诗人的迷惘与无奈。

17.

(1)鼓瑟吹笙契阔谈讌(宴)

(2)六王毕四海一

(3)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D

19.①原句有生动恰当的描写,更能体现事物特点,表达效果更好。

②原句句式灵活,表达随性,符合人物恬然的心境。

③原句表述偏口语化,亲切生动,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

20.甲:

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乙:

跳下床来打开窗子

21.②句,“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应改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疫情传播过程”不搭配,改为“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③句,应将“只要……就……”换成“只有……才……”。

④句,“掌握疫情和警示”改为“掌握疫情和警示信息”;“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改为“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⑥句,“给我们不断地敲响警钟”改为“不断地给我们敲响警钟”。

22.【示例】我国茶文化传播历史悠久,但传统传播方式有局限性,在信息时代要寻求新的传播方式。

(5分)

四、写作(60分)

23.

(1)审题:

从题干来看,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必须结合材料准确理解题意,按要求作文。

而且学生要清楚审读材料不仅仅是看材料,而应该对材料有分析理解的思维过程。

试题选取了三则材料,分别取材于联合国的最新环境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和公益日主题,以时间为序构成纵式结构,三则材料相互呼应,构建了共同主题,这样的安排有明确的指示性:

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命共同体、保障人类健康方面,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从命题立意上看,“增强”“共建”“倡导参与”“向野味说‘不’”等信息,具有明显的立意引导,旨在引导考生多从正面的角度来思考“维护地球所有生命”“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的现实意义,符合“注重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

试题聚焦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情境时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以全球视野,基于生命共同体的立场,从法律和自律的角度,表达对建立一种更文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公共议题的感受与思考。

而尊重生命和尊重自然教育,本就应该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

三则材料各自独立,但也是有机的整体,写作时不应偏废。

在文体方面,试题提出的写作任务有演讲稿和倡议书两种文体,要求学生从两个任务指令中任选一个完成。

写演讲稿,要紧扣“增强法制意识,共建和谐家园”这个主题,但不能泛泛而谈,应围绕“人类行为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个大话题展开。

要结合时代背景,突出个人体悟。

此外,还要考虑演讲的对象(同学)、场合(班会),突出演讲的文体特点,既以情动人,又以理服人;既体现演讲稿的真切感,又要有适度的煽动性,以调动听众的情绪,引发听众的共鸣。

(2)参考立意:

①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②假如地球上只剩下人类

③以法律之剑,护自然的和谐

④增强法制意识,做和谐家园的守护者

附:

【参考译文】

刘弘字和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