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题复习练习案答案.docx
《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题复习练习案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题复习练习案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题复习练习案答案
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题复习练学案(三)
高三语文备课组主备人:
司徒彩芙时间:
第13周
【学习目标】
熟练运用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解题技巧来解答高考试题。
一、(2011年新课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
关于A项,原文一开始说“《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作者的意思是说,《诗经》所收录的诗在当初本来是很普通的,并不是什么经典文献,尤其是其中“国风”一类更是一般的民歌,完全谈不上经典,《诗经》成为经典,那是后来封建统治者所做的事。
但是作者在这里并没有说,这些诗不是经典就没有深刻的含意,实际上大家熟悉的《诗经·邶风·凯风》歌颂母亲的养育之恩,《诗经·魏风·伐檀》讽刺统治者不劳而获,《诗经·小雅·采薇》控诉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如此等等都有十分深刻的含意。
当然这里所说的深刻含意,并不是后来《诗经》被尊为经典以后封建统治者所附会曲解的意义,这种诗意当然是原诗所没有的;也不是说,《诗经》中所有的诗都有深刻的含意;但是不管怎样,用一个全称判断来说《诗经》中的作品都没有深刻的含意,显然是不符合原文的,也是不正确的。
由此可见A项应该是选项。
关于B项,虽然题面说“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似乎在时间上与原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不完全相符,但是“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这一时段包含在“春秋中叶以前”这个时段中,再加上“曾经”一词的词义──在某个时段中“有过”某事──的限制,所以B项与原文意思仍是符合的,因而不是选项。
关于C项,原文指出“献诗陈志”有两种情况,选项列出其中一种,应该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不是选项。
关于D项,原文第二段说:
“‘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这里“并提”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献诗陈志的当时这几个动作行为一起提出,一是在古籍记载中这几个现象一起出现。
这两种理解都能成立,D项取后一种理解,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所以不是选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
先看A项,题面说:
“……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显然,题面所说的“性质”就是指“表情达意的工具”。
那么原文第三段开头提出“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这一论点,下面举了《诗经》两个例子来证明,后面又举了《左传》华元一例,然后说: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这里所谓的“性质”当然也是指“表情达意”,因此A项跟原文的意思是一致的,不是选项。
再看B项,原文第四段说:
“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也就是说,“赋”的是现成的“诗”,“言”的却是自己的“志”,而这个“志”又必须通过“诗”中的句子表现出来。
不难看出,B项的意思跟原文是相符的,所以不是选项。
再说D项,原文第五段说:
“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
”当时新的音乐成为时髦,人们竞相追逐效仿,古乐被冷落遗弃而逐渐失传,于是人们再也不知道曾经作为乐歌的《诗经》如何演唱,《诗经》也就与音乐彻底分离,变成一种只是采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的作品了。
这里“语言艺术”一语的意思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艺术”,那么配得上它的就非语言文学作品莫属了。
这样看来,D项也符合原文意思,不应该是选项。
回头来看C项,原文说:
子产认为“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这里子产的意思是,在旁人看来,晋侯为了卫国区区一个叛臣,竟然把卫国国君给拘押起来,这就不免有小题大做、以大欺小之嫌,甚至可能是包藏祸心、另有企图;“人言可畏”,晋侯为此应该尽量避免旁人的非议。
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应该是选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
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B。
先看A项,原文第二段说:
《诗经》用于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时,“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既然是“更加曲折动人”,那么其效果当然要比“平常的语言”更好一些,可见A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不应该是选项。
再看C项,原文第四段说: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既然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当然彼此清楚,这样也才可以通过互相点唱诗歌,以便互相问答,互相了解。
所以C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不应该是选项。
再看D项,原文最后一段说:
“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
”又说:
“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
”这些话都包含着封建统治者“曲解《诗经》的原意”的意思。
而大家非常熟悉的《诗经·魏风·伐檀》一诗的主旨就是控诉封建统治者不劳而获,孟子对此诗的解释显然是一种曲解,所以D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不是选项。
最后来看B项,关于B项的前半部分,原文第三段说:
“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寓意进入了《诗经》,可见B项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
那么B项的后半部分如何呢?
原文第三段说: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可见上古时候确实也有一些民歌未被收入《诗经》,比如《左传·宣公二年》讽刺华元的这个民歌,这些诗歌被称为“徒歌”;但是既然是“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就说明即使是“徒歌”也是要唱的,也是有曲调的。
《诗经》是乐歌,是配上乐器伴奏的,徒歌是不配乐器的,但不等于没有曲调。
由此可见,B项后半部分的理解和分析是不正确的,所以应该是选项。
二、(2013年新课标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9分,每小题3分)
4.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
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
先看A项,原文第一段说:
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四片刻有“凤”字的甲骨,这些“凤”字的形体“均为……”,由于刻有“凤”字的甲骨仅有四片,可见A项的前半段“20世纪……甲骨文”,包括后半段的“都表现为”,虽然文字与原文有所不同,但是意思并无错误;又原文说“凤”字的形体“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由于“凤”字的形体反映了凤这一事物的外形,对比A项后半段,虽然“短尾鸟”前原文的长定语已经删去,但概念的外延扩大了,因此后半段的表述也应该是正确的。
再看C项,原文第一段是在叙述甲骨文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内容以后才作出“据此……”这一小结的,东汉属于上古阶段,许慎的书当然是上古文献,可见C项前半段是正确的;而原文的小结说:
“据此,……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C项后半段的表述虽然语序略有变化,但也是正确的。
再看D项,原文第二段有设问说: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
”由此可以判断D项的表述也没有错误。
同时,作为神鸟的凤确实也不存在于现实之中,所以把凤说成“在周代文化中”也是可以的。
最后看B项,原文第一段引《说文解字》说:
“江中有
,似凫而大,赤目。
”所谓“似凫而大”,是说
的模样像凫鸟,但体形要大一些;B项把它理解成跟凫鸟一样大,这就不对了。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
先看B项,原文第二段指出,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同时原文又引用了古书上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句,在此基础上,原文推演出结论说:
“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由此可见,B项的表述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同时,一般来说,历史上作为图腾的文物,其出现年代应该较早,而原文所引用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句也应该是早期古书上的(实际出自《诗经·商颂·玄鸟》)。
这样,单从B项的逻辑推理来看也是成立的。
需要说明的是,甲骨文早期也只有“鸟”字,晚期才有“凤”字,甲骨文是商人、周人的遗物,因此甲骨文也可以作为“鸟是商人的图腾”的一个证据(原文正有“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句),但B项没有采用,并不妨碍表述的正确性。
再看C项,原文第三段说“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这里的“它”当然是复指前面的“凤鸟氏”,也就是凤鸟;“九扈”(九种鸟,借为农事官名)与此相似,由此可见,C项的前半段无误。
原文第三段又说明了殷人“鸟师而鸟名”的原因,就在于凤鸟、九扈等会带来“四季节令消息”,可见C项后半段与前半段的因果关系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再看D项,原文第四段说: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在第四段中还说明了周人因袭商人凤崇拜的原因是利用凤鸟来宣扬天命,所以D项的表述与原文意思是相符的。
最后来看A项,原文第二段说:
“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
”这里所谓“真正的凤形”当然是指原文下文所说的“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而这里所谓“殷商晚期”,也应该是“殷商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一语的承前省,原文说殷商晚期已经出现,A项却说还没有出现,由此可见,A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
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
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
先看A项,原文第一段说:
“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原文其他地方还用许多篇幅说明凤鸟是如何从自然界的短尾鸟形象被人们着意改变为后来的神鸟形象的,由此可见,作为神鸟的“凤”确实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不存在于客观世界。
此外从原文的题目也可以看出凤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元素,只存在于中国文化中。
另外,原文第二段说“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原文第四段说“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所以A项的后半段内容也是正确的。
再看C项,原文第四段已经指出,在《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宣传“殷革夏命”,“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分析是正确的。
而C项所谓“《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原文这句话前有“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一语,指示了《尚书》“周书”的性质,结合学生的历史知识,不难判断C项的这一表述是正确的。
再看D项,原文第四段说“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又说“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再加上历史常识,可以知道牧野之战就是武王克商之战,所以D项前半段的表述无误。
原文又引《国语》“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由此可知,武王克商的甲子日,就是天上的岁星走到鹑火(柳宿)位置的时候,所以D项所谓“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也是正确的。
原文又说:
“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
……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那么,D项整个表述所作的因果关系分析显然也是正确的。
最后来看B项,前半段“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这是历史常识。
关于后半段,原文第四段说: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
”可见,武王之所以马上参拜商庙,并不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而是为了表明“周改殷命”是上天的旨意,商朝已经结束,自己才是合法的统治者,所以B项的分析是不对的。
三、(2013年新课标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
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
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
《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
先看A项,原文第一段说: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
”可见A项前半段虽然字句略有不同,但是仍符合原文意思。
原文又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虽然“益启争端”的主语应该是前文“汪中……战国时人”一事,但如果只着眼于“争端”,并结合“清代学者……议论纷纷”,表述为“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所以A项后半段表述也是正确的。
再看C项,原文第二段说:
“过去……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
”所谓“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就是说这些古书被辨伪家指为伪书。
所以C项前半段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而从原文上引文后面的文字来看,C项后半段的表述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所谓“无济于事”,相当于原文所说对于证明《老子》一书“没有多少作用”。
再看D项,原文第二段说: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
D项把原文的“地下材料”改称为“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实际意思是一样的。
原文第二段又说:
“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D项后半段改变了表述,但实际意思也是一样的。
由此可见,D项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最后看B项,原文第一段钱穆的话是说:
“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这里的“其”字应该是复指前面的“先秦诸子”,不应该指《老子》和道家;原句是一个假设复句,后一分句的“其”应该首先复指离它最近的“先秦诸子”,而不是跳过“先秦诸子”,去复指更远的“老子”。
所以“其源流派别”是说先秦诸子的源流派别,B项的表述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
先看A项,原文第三段说:
《老子》“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
所以原文确实是从字体和避讳两方面来判断《老子》的年代的,而且确实也只是大致确定年代的范围,这样A项的前半段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而根据原文,也不难看出A项后半段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关于B项,原文第四段指出:
“《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可见B项的理解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人提出一两个概念,自己不加解释,而由后人进行解释的,如果这样考虑,那么原文的逻辑推理就可能有问题了,《老子》和《黄帝书》的年代先后就要倒个个儿了;不过,原文说过“共通之处甚多”、“此例甚多”,那么其逻辑推理应该是成立的,其结论应该也是可信的。
再看C项,原文第五段说陈鼓应《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是“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的论文,作为这样一种论文,其论据应该不少,原文也举了两个例子,那么C项“《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中的“多有”一语应该是有依据的。
原文又说“用以证成”,“证成”就是要证明成功,那么C项后半段改说成“其目的是证明”,意思也是相符的。
最后看D项,原文第五段引用了《论语·宪问》的一段话: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人说:
“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
“如果这样的话,又拿什么来回报恩德呢?
还是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吧。
”原文又引了宋人朱熹的注。
朱注的意思是说,有人说的话当中“以德报怨”一语出自《老子》一书。
由此可见,《论语·宪问》中“以德报怨”一句是引用《老子》,而“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只是孔子对《老子》的批评,并不是引用,所以D项的理解分析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
关于A项,我们看全文,今本《老子》,以及《申子》、《慎子》、《韩非子》、《论语》等是传统的古书材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则是属于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同时,文章的论证相当严密,结论也较可信,因此A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
关于B项,对照原文第四段所引郭沫若的话,可见B项前半段是正确的。
既然道家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文中又指出《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且是西汉时代的遗物,那么B项后半段推测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这一点应该也是可以成立的。
“已经形成”不同于“形成”,“已经形成”可以指相当长的一个时段上的任何一点,“形成”(或者说“何时形成”)则只是一个时点,如说某年某月形成;因此,只要有表现黄老学派的事实,就可以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再看D项,从原文第五段可以看到《论语·卫灵公》引用了老子“无为而治”一句,并加以阐发,《论语·宪问》则引用了老子“以德报怨”一句,并加以阐发,可见D项的前半段是正确的(“以德报怨”句包含在“等”字中)。
关于D项的后半段,史书上确实有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的记载,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但是这一事迹也并非司马迁亲见,《论语》引用老子的话也只能作为旁证,所以D项谨慎地使用了“大概也能印证”的话,这就保证了D项的正确性。
最后来看C项,原文第四段说:
“《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
”可见,C项前半段的理解分析没有问题;而C项后半段中“《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一语也见于第四段。
这里的问题在于:
C项前段与后段之间是否一定具有因果关系?
实际上,申不害、慎到、韩非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的崇高地位,既可能有关甚至极有关系,也可能稍微有关或者一点关系也没有,从原文所给的材料来看,无法得出完全肯定的判断。
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