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练习题1附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1094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基础练习题1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法律基础练习题1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法律基础练习题1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法律基础练习题1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法律基础练习题1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基础练习题1附答案.docx

《法律基础练习题1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基础练习题1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律基础练习题1附答案.docx

法律基础练习题1附答案

法律基础练习题1

 

刑法

(一)

一、填空

1.我国刑法的大体原则有:

()、()、()。

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法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均适用()。

4.刑法的溯及力采用()。

5.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称为()。

6.犯法客观方面是指犯法行为引发的犯法结果,和犯法行为与结果之间的()。

7.犯法行为包括()和()。

8.负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9.犯法的主观要件包括犯法的()与()。

10.紧急避险保全的利益应()损害的利益。

11.行为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的发生,但既非故意又非过失,而是无法预见和不能抗拒的原因引发的,属于()。

二、判断题

1.在我国的船舶或航空器内犯法的,适用我国刑法。

法律还有规定的除外。

()

2.凡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均是犯法行为。

()

3.刑事责任年龄从生日的第二天起计算。

()

4.犯法主体只有自然人。

()

5.未满14周岁的人即便实施了危害社会的重大行为也不组成犯法。

()

6.神经病人均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

7.已满14周岁而未满16周岁的人,只有从事了刑法所规定的危害行为,才承担刑事责任。

()

8.已满14周岁而未满16周岁的人,因过失给他人造成伤亡的,必需负刑事责任。

()

9.只要已满18周岁的人从事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都要负刑事责任。

()

12.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是间接故意。

()

13.聋、哑、盲人从事了刑法所规定的危害行为,能够不负刑事责任。

()

16.对正在进行的杀人等暴力犯法,能够实施无穷防卫。

()

17.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实施合法防卫和紧急避险。

()

18.合法防卫只能本人实施。

()

刑法

(二)

一、填空

1.甲扬言杀掉乙全家,乙报案后,公安机关在通往乙家的路上抓到了携带凶器的甲。

甲的行为属于。

2.甲持刀向乙刺去,乙迅速躲过而未刺中,甲的行为是。

3.甲向熟睡的乙连刺数刀后逃走。

后法医鉴定,在甲行凶之前,乙已因心脏病发作而死亡,甲的行为是。

4.甲欲杀乙,将老鼠药放入乙的茶杯中,乙饮茶后十分痛苦,甲见状急将乙送入医院抢救使乙脱险。

甲的行为是。

5.甲溜进会计室撕下两张盖有公章的空白发票,因担忧受到法律制裁又自动放回原处。

其实,他若想拿走也无法得逞,因为他的行为早已被站在门口的会计发觉。

甲的行为属于。

6.甲将乙的电视机盗走后,怕情形暴露受到法律制裁,又将电视机送回乙家。

乙的行为是。

二、判断题

1.一路犯法必需是二人以上一路故意犯法。

()

2.甲与儿子(13岁)一路实施了盗窃巨额财产的行为,二人的行为是一路犯法。

()

3.犯法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

4.一般累犯必需是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3年之内又犯有期徒刑之罪的。

()

6.危害国家安全累犯发生的时刻必需在前罪执行完毕后10年之内,且必需犯有期徒刑之罪。

()

7.缓刑就是缓期二年执行。

()

8.被判无期徒刑的,通过一次或数次减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10年。

()

三、案例题

1.某甲正点火烧仓库,似乎听到脚步声朝自己走来,心想纵火难成可能被抓,遂赶快把火扑灭,逃离现场。

甲的行为属于犯法形态的哪一种?

为何?

3.吴某20周岁,某工地民工,在各施工点一年多次进行盗窃,共计财物5000余元。

试用犯法组成理论说明本案。

4.张某(男,30岁,无业游民)长期唆使郭某(男,15岁,学生)盗窃校内财物,在两年内共计财物一万余元,他们是一路犯法?

为何?

5.刘某某日进入厂财务室进行盗窃,得手回来发觉自己盗窃数额太大,怕情形败露后判刑很重,又连夜偷偷地将钱如数送回。

刘某的行为属于何种犯法形态?

为何?

民法

(一)

一、简答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有哪些?

2.某甲因病死亡,某乙被宣告死亡,将意味着什么?

3.用自己的行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称作什么?

4.甲、乙均为成年人,在真实、平等、有偿的基础上签定一份购买毒品的协议,此协议是不是有效?

为何?

5.甲(男)与乙(女)打算去进行成婚记录,因甲有急事就请丙(男)代替,这次成婚记录是不是有效?

为何?

6.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有哪些?

7.财产所有权取得的方式有哪些?

8.财产所有权共有形式有哪几种?

二、判断

1.公民某甲患病,长期处于无心识状态,某甲无民事权利能力。

()

2.公民某乙在15岁生日时开办一家电脑公司,半年即获利5万元。

某乙已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3.监护是职责、义务,而不是权利。

()

4.对于无效的民事行为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宣告无效后,该行为从开始起就无效。

()

5.公民某甲与某乙约定,乙如将丙痛打一顿,甲付乙1000元。

甲乙的行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

6.商店售货员将价值500元的眼镜误以为50元出卖,此属重大误解行为。

()

7.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行为和显失公平的行为无效。

()

8.对内容有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的行为,当事人可单方宣布变更或撤销,以保护其利益。

()

9.对内容有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的行为,当事人能够在任何时候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要求撤销。

()

10.凡神经病人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11.只要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就可以实施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

12.公民被宣告失踪后,其婚姻关系将消灭。

()

13.公民被宣告死亡后,其财产可由他的继承人继承。

()

15.任何情形都能够委托他人代理。

()

16.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也要达到必然的年限才具有。

()

17.所有权的四项权能与所有权人是不可分离的。

()

19.非所有人占有他人财产都是非法占有。

()

20.财产所有权自交付起转移,但当事人也能够约定转移时刻。

()

22.甲将电视机出售给乙,但事后又后悔,预备将钱退还给乙,现在电视机的所有权应归乙所有。

()

23.连带责任的债务人无论对内对外都应负连带责任。

()

24.在按份共有中,每一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分出或转让自己的共有财产份额。

()

 

民法

(二)

二、判断题

1.任何一个一路共有财产人都能够随自己的心愿处分财产。

()

2.不动产相邻各方能够不受限制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

3.合同依法成立,对两边都有约束力。

()

4.在侵权之债中,受害人是债权人。

()

5.不妥得利属于犯法。

()

6.没有法概念务或约定,对他人的事务或财产进行管理,就是无因管理。

()

9.征得15岁少年的同意就可以够利用他的肖像。

()

10.利用死去的人的肖像不受限制。

()

11.民事责任可通过私了的方式解决。

()

12.指使他人侵权,也是一路侵权人。

()

13.因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由受害人自己承担责任。

()

14.在一路共有关系存续其间,共有人有权要求在共有财产中划分出归他所有的财产部份。

()

15.医生甲在为女青年乙进行婚前体检时,说乙曾怀过孕。

那时诊室内坐有许多病人,甲是在一布之隔的屏风后面说这些话的,甲的行为是侵害乙名誉权的行为。

()

16.甲男对乙女十分倾心,当得知乙女的肖像作了某杂志的封面以后,当即去买了5本,将乙女的肖像贴在住房的门上、墙壁上、天花板上等处欣赏。

乙女听说后十分气愤,以为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

乙女的说法正确。

()

21.无过错责任就是不问行为人有无过错,只要造成他人损害就要承担民事责任。

()

25.建筑物及其它设施倒塌、脱落等致人损害的,所有人或管理人证明损害是由他人造成的,故应免去责任。

()

2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指使、帮忙而侵害他人时,不是一路侵权人,指使或帮忙人为侵权人。

()

2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侵犯他人权利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机关承担责任。

()

29.村民甲将自己的狗捆在一块大石头上,在夜里扔进了河里,试图淹死。

村民乙见到后,又将狗救起,养在家里。

一日狗将一小学生丙咬伤。

丙的医疗等费用由甲承担。

()

婚姻法

一、填空题

1.弄虚作假,骗取成婚记录的,就其实质来讲属于()。

2.受胁迫而成婚的,向婚姻记录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的,请求的期限自成婚记录之日起为()。

年2月以后,符合成婚条件的当事人,未经成婚记录以夫妻名义同居的,不是事实婚姻,而是()。

4.计划生育既包括数量的限制还包括()。

5.后代不该是偶然的产物,而应是()的结果。

6夫妻对婚前财产的约定,对两边均有()。

7.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两边通过法定继承的财产属于()。

8.夫妻一方死亡,对其财产另一方有()的权利。

9.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

10.与现役军人离婚的,必需征得军人同意,但军人有()的除外。

11.夫妻愿意离婚,并对子女的抚育和财产做了适当处置的,可通过()解除婚姻关系。

12.夫妻中的一方不肯意离婚,而另一方坚持离婚的,可通过

()解除婚姻关系。

二、判断题

1.弄虚作假骗取成婚记录的,在婚姻记录机关未撤销婚姻记录之前,该男女两边仍是夫妻关系。

()

2.妇女对胎儿终止怀胎,侵害了胎儿的诞生权。

()

年2月以后,符合成婚条件的当事人未办成婚记录,以夫妻名义同居,一方死亡,另一方能够继承其遗产。

()

4.两边领了成婚证,但未同居,一方死亡,另一方不能继承其遗产。

()

5.一方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另一方不能与其解除婚姻关系。

()

6.公民有将所属财产赠与他人的权利,但赠与行为与供养父母发生矛盾时,其赠与行为无效。

()

7.甲男与乙女成婚后,向他人借了3000元,由甲到商店买彩电,不幸途中被小偷盗走,后来二人离婚,3000元债务为甲的个人债务。

()

8.刘江与陈兰为夫妻。

一日刘江购买两张彩券,其中一张中奖1000元。

后二人离婚,此1000元为一路财产。

()

9.某甲在离婚诉讼中,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不久某甲与妻子离婚,这些遗产属甲的个人财产。

()

 

继承法

一、填空题

1.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

2.公民能够依法立()处分个人财产。

3.财产继承的方式可分为()和()。

4.甲有衡宇三间。

甲身后,其遗言指定衡宇由乙继承,遗赠扶养协议指明赠与给丙,应按()办理。

5.代书遗言、录音遗言、口头遗言应当有()在场见证。

6.子女、配偶、父母是()顺序继承人。

7.甲的儿子乙先于甲死亡,甲身后,乙的儿子丙继承了乙应继承的份额。

这种继承方式称为()。

8.继承权受到侵害后,继承人应在明白或应当明白其继承权被侵害的()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9.分割遗产时,应先将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出为配偶所有,另一半为()。

二、判断题

1.抚恤金和生活补助属于遗产的范围。

()

2.高作权中的财产权属于遗产的范围。

()

3.公民死亡,家庭财产就是公民的遗产。

()

4.刘老太太请隔壁的一名小学教师尚育书代书一份遗言。

遗言上有代书人尚育书的签名,注明了年月日。

该遗言有效。

()

5.法定继承优于遗言继承。

()

6.高某16岁(尚在念书)时出于好奇,留下一份遗言,放入抽屉内。

19岁时由于车祸,高某归天。

家人在整理其遗物时发觉了这份遗言。

这份遗言有效。

()

7.凡与公婆生活在一路的儿媳或与岳父母生活在一路的女婿,均应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

8.取消无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继承的份额的遗言无效。

()

9.齐风立下遗言:

家中全数存款由其妻和三个儿子均分。

这一遗言是有效的。

()

 

法律基础练习题1参考答案

刑法

(一)

一、填空1.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眼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2.中国刑法。

4.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5.犯法客体。

6.因果关系。

7.作为、不作为。

8.已满16周岁的人。

9.故意、过失。

10大于。

11意外事件。

二、判断1.√2.×3.√4.×5.√6.×7.√8.×9.×12.√13.×16.√17.×18.×

刑法

(二)

一、填空1.犯法预备。

2.犯法未遂。

3.犯法未遂。

4.犯法中止。

5.犯法中止。

6.犯法既遂。

二、判断1.√2.×3.√4.×6.×7.×8√

三、案例分析

1.甲的行为属于犯法未遂。

因为甲的行为完全符合犯法未遂的条件。

犯法未遂的三个条件是:

(1)犯法行为已着手实施;

(2)犯法未得逞;(3)犯法之所以未得逞,是因为犯法分子意志之外的原因造成的(似乎听到有人走过来)。

3.犯法组成理论由四个方面组成:

(1)犯法客体:

吴某侵犯了被盗者的财产所有权。

(2)犯法客观方面:

吴某的盗窃行为造成被盗者损失的严峻后果,且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3)犯法主体:

已满20周岁,已达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吴某。

(4)犯法主观方面:

吴某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却希望危害结果出现,其心理状态为故意。

吴某的行为完全符合犯法组成的四个方面,组成盗窃罪。

4.不组成一路犯法。

因为一路犯法是指二人以上一路故意犯法。

组成一路犯法需要具有三个条件:

(1)必需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一路犯法。

(2)各个一路犯法人必需具有一路犯法行为。

(3)各个一路犯法人必需有一路的犯法故意。

从本案看,张某与郭某符合

(2)(3)条件,而不符合

(1)条件。

因为郭某只有15岁,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纵火、爆炸、投毒罪才负刑事责任,而对于盗窃行为,郭某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组成此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以上)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符合犯法主体的要求。

因此二人的行为不是一路犯法。

5.属于犯法既遂。

因为盗窃行为属于结果犯,一旦刘某将财物盗窃得手,离开现场后,该行为已完成。

他将钱送归去的行为可视为有悔罪情节,在量刑时,将按法律规定适当从轻惩罚。

民法

(一)

一、简答1.主体、客体、内容。

2.终止他们的民事权利能力。

3.民事行为能力。

4.无效。

因为内容不合法。

5.无效。

因为成婚记录不能代理。

6.占有、利用、收益、处分。

7.原始取得、继受取得。

8.按份共有、一路共有。

二、判断1.×2.×3.×4.√5.×6.√7.×8.×9.×10.×11.×12.×13.√15.×16.×17.×19.×20.√22.√23.×24.√

民法

(二)

二、判断1.×2.×3.√4.√5.×6.√9.×10.×11.√12.√13.√14.×15.√16.×21√25√26√27√29×

婚姻法

一、填空题1.无效婚姻。

2.一年。

3.非法同居。

4.优生优育。

5.计划。

6.约束力。

7.夫妻一路财产。

8.继承。

9.监护人。

10.重大过错。

11.行政途径(协议离婚)。

12.诉讼途径(诉讼离婚)。

二、判断1.√2.×3.×4.×5.×6.√7.×8.√9.×

继承法

一、填空题1.合法财产。

2.遗言。

3.法定继承和遗言继承。

4.遗赠扶养协议。

5.两个无利害关系人。

6.第一。

7.代位继承。

8.二。

9.一半;死者的遗产。

二、判断题1.×2.√3.×4.×5.×6.×7.×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