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首府S1施工组织设计423.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8073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发首府S1施工组织设计4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华发首府S1施工组织设计4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华发首府S1施工组织设计4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华发首府S1施工组织设计4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华发首府S1施工组织设计4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发首府S1施工组织设计423.docx

《华发首府S1施工组织设计4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发首府S1施工组织设计423.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发首府S1施工组织设计423.docx

华发首府S1施工组织设计423

华发首府项目S1地块桩基础及首开区基坑支护

 

编制:

审核:

审批:

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4月23日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2、编制原则

3、编制内容

二、项目概况

1、工程概况

2、设计概况

三、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1、组建项目经理部

2、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四、施工准备

1、施工总平面布置与管理

2、现场施工准备

3、技术准备

4、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5、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6、劳动力安排计划

五、主要施工方案

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2、管桩施工方案

3、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

4、冠梁施工方案

5、土钉挂网喷砼施工方案

6、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

7、土方开挖方案

六、质量管理

1.质量保证体系

2.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七、工期保证措施

1、施工总进度计划表(附录2)

2、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八、安全生产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安全防护专项措施费用的落实与使用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九、文明施工

1、明施工专项措施费用的落实与使用

2、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3、现场消防保卫措施

4、环境保护措施

十、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1、应急响应小组及其职责

2、物资储备

3、基坑监测配合

4、各种可能紧急情况抢险预案

十一、原始资料的归档及竣工后资料的提供

 

一、编制说明

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现行规范规程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上报监理、业主单位审核,以确保优质、高效、安全、如期完成业主交付的施工任务。

1、编制依据

1.1、华发首府S1地块桩基础及首开区基坑支护工程招标文件;

1.2、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华发首府项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13);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9、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14);

1.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1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

1.1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10G409

1.13、钢筋焊接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

1.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16、武建招字办[2004]11号、武建[2006]240号文件规定;

1.17、我公司安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1.18、其它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

2、编制原则

2.1、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

2.2、满足与业主、监理、设计及有关单位协调施工的原则;

2.3、充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积极创造施工条件,做到连续均衡生产。

2.4、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3、编制内容

我公司在认真分析研究了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勘报告,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踏勘的前提下,结合国家、地方和行业现行的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分别对施工组织、劳动力计划、施工技术方案、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总进度、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基坑监测配合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二、项目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武汉华发长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头道街右侧、武汉天地北侧进行华发首府项目首开区S1地块(包含3栋高层及裙楼)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该项目工程桩基础施工由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由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本工程包含41F-45F高126.40-138.40m的S1-3#楼,44F高139.60m的S1-5#楼、19F-28F高60.9-87.90m的S1-6#楼及其裙楼2F高9.30m的商业楼。

其中S1-3#楼及S1-6#楼设计为一层地下室,根据建设方要求由本公司对其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本工程6#楼地下室开挖面积1611㎡,基坑支护周长192米,±0=25.6m,纯地下室采用D500预应力管桩基础,主楼采用D500预应力管桩承台基础。

本工程3#楼地下室开挖面积1274平方米,基坑支护周长176米,±0=25.6m,纯地下室采用D500预应力管桩基础,主楼采用D800灌注桩承台基础。

1.2基坑周边环境

6#楼地下室形状呈矩形,基坑东西宽约22.00m,南北长约75.00m,基坑位于场地西南角,西侧地下室范围线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6.00m,红线外为规划中山大道(正在施工),路宽约35.00m本侧坡顶可利用空间有限,南侧地下室范围线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37.63m,红线内为待建一层售楼部用地,具备放坡开挖空间,地下室开挖东北两侧为待开挖的二层地下室用地,具备放坡开挖空间。

3#楼地下室形状呈矩形,基坑东西长约67.73m,南北宽约24.20m,基坑位于场地东南角,西侧为待建一层售楼部,具备放坡开挖条件,南侧地下室范围线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22.03m红线外为正在施工的永泰路,路宽约20.00m本侧具备放坡开挖空间,地下室东北两侧为待开挖的二层地下室用地,具备放坡开挖空间。

地下管线资料:

根据业主提供的市政资料,在建永泰路及中山大道路面以下均有管线铺设;据现场踏勘发现,南侧用地红线以内约2.5m有一条已经铺设完成的污水管线。

2、设计概况

2.1、基坑支护方案

2.1.1、根据场区综合条件,本基坑开挖深度较大,需进行支护,具体支护方式如下:

2.1.1.1、综合本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开挖深度,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本基坑工程除6#楼西侧(距离用地红线较近)采用排桩支护外,其余各侧均采用放坡+喷砼护面的支护方案。

2.1.1.2、本工程影响基坑安全的主要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上层滞水可采用明排,影响深承台开挖的承压水设计采用管井降水来处理。

2.1.2、材料要求

HPB300(

);HRB335钢筋(

);HRB400(

);

本工程水泥采用P.C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

现浇砼强度等级为C45、C40、C30;喷射砼C20;

焊条:

HPB300级钢筋及HRB400钢筋焊接用E43型;

HRB400级钢筋及HRB400钢筋互焊用E50型;

2.2、灌注桩、冠梁

2.2.1、本工程采用冠梁支撑系统

2.2.2、冠梁采用C30;主筋采用:

热轧HRB400级钢筋。

2.2.3、桩顶施工标高应高于设计标高,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为1d,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应小于1.1。

2.2.4、冠梁与支护桩连接详见剖面图,桩和冠梁的施工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范。

2.2.5、灌注桩身应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10根。

2.3、钢筋混凝土构造部分

2.3.1、保护层:

支护桩的保护层厚度为50mm,内支撑的保护层厚度为25mm。

2.3.2、钢筋的连接

2.3.2.1、钢筋的连接可分为两类:

绑扎搭接和焊接,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3.2.2、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2.3.2.3、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构件不宜大于25%,搭接长度按规范要求取值。

2.3.2.4、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焊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纵向受拉钢筋接头,不应大于50%;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除图中注明外,搭接焊焊缝厚度为5mm,焊缝长度单面焊缝10d,双面焊缝5d。

2.3.3、混凝土构件施工:

模板支撑应安全牢固,断面尺寸准确无误;混凝土应严格控制配合比,浇筑后的12小时内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严防暴晒;采用蓄水或湿盖养护,并不得少于14天。

2.4、支护桩、冠梁施工

2.4.1、本工程支护桩采用Φ600灌注桩,砼强度等级C30,桩顶标高、桩长见剖面图。

2.4.2、支护桩主筋采用热轧-HRB400钢筋,均匀通长设置。

主筋接长点必须焊接,同一截面内主筋接长点必须错开。

桩顶施工标高应高于设计标高,桩顶混凝土超灌不应小于1d(d为支护桩直径),桩基施工结束后应凿除桩顶浮浆,保证凿除后的桩顶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应小于1.1。

2.4.3、桩的施工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地基与基础规范。

钻孔灌注桩的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桩身成孔直径不得出现负偏差,垂直度偏差小于1%。

2.5、土方开挖

2.5.1、土方开挖时,机械通挖到各栋楼工程桩桩顶标高以上1m,余下土体采用人工开挖。

2.5.2、基坑开挖前应在坑顶作表面硬化处理,并在硬化边缘设施工排水沟。

2.5.3、严禁一挖到底或超挖,开挖土层时,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支护结构,不得在支护桩顶上碾压。

2.5.4、土方开挖根据变化的情况指导施工,分层开挖需在支护桩及冠梁完成并达到80%的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土方的开挖。

2.5.5、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和进行地下室主体结构的施工,以减少支护桩的位移。

2.6、土钉挂网

2.6.1、本工程采用土钉挂网支护施工时,各段边坡开挖坡比按设计要求进行,每层土方开挖一层,施工一层,不得超挖。

2.6.2、每层土方开挖到位后,应机械削坡,人工清理,挂网和混凝土护面按规范要求施工。

2.6.3、本设计所用喷射砼为C20细石砼,土钉挂网面层厚要达到设计要求。

砂率45%-55%,水泥、砂、石的重量比1:

2:

2。

喷射砼内掺速凝剂,喷射砼所用水泥为32.5复合水泥。

喷射砼内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5mm。

2.6.4、本设计所用钢丝网规格为2mm@100×50,土钉采用16三级螺纹钢筋,喷射砼面层必须覆盖住土钉头。

2.7、荷载要求

2.7.1、基坑边线外3m范围内不得堆载,2m范围外使用荷载不得超过15MPa;

2.7.2、施工车辆进出基坑时,道路必须垂直基坑边线设置。

2.8、施工注意事项

2.8.1、施工前应详细调查周边管线及水源情况,以便施工中充分考虑其对支护的影响。

2.8.2、严把质量关,作好三材检验工作。

2.8.3、采取信息法施工,严格施工管理,加强监测工作。

2.8.4、在基坑开挖及基坑运行过程中,基坑边线外3m坑顶严禁堆载。

2.8.5、施工时,必须采取分层、分段开挖、及时支护的施工方法,避免基坑边坡暴露时间过长。

2.8.6、土方开挖施工进程中,不得碰撞损坏支护结构及降水井,并应注意保护好观测标志。

2.8.7、对于现场出现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会同业主、监理及设计等相关人员及时研究处理。

2.9、基坑监测

2.9.1、基坑施工的过程中按一级基坑进行监测,内容包括:

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含测斜)、基坑坡顶沉降位移监测、基坑周边土体、周边构筑物及地下管线沉降与位移监测。

2.9.2、基坑施工期间每2~3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及支护现场施工完成后至基坑回填前每15~20天观测一次,遇到大雨或变形速率过大等情况时,应加密监测。

2.9.3、基坑监测发生异常或累计达到监控报警值时,应停止施工并立即通知设计方决定是否采用应急措施。

2.9.4、报警控制指标:

基坑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大于30mm,或连续3天位移速率大于5mm/d应进行基坑报警。

周边构筑物差异沉降按有关规范或视构筑物完好程度现场确定。

2.9.5、基坑施工前应进行周边环境的调查及鉴定工作。

2.10、施工质量验收要求

2.10.1、钻孔灌注桩施工应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并作好各工序质量控制及施工记录。

2.10.2、基坑工程施工使用的原材料及半成品,应遵照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检验。

2.10.3、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检测应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相关规定执行。

2.11、应急措施

2.11.1、配备反铲、发电机、空压机、喷射机系统和注浆系统等应急设备。

2.11.2、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抢险器材,包括型钢、编织袋、草包、水泵、砂、石料、钢筋等材料。

2.11.3、在位移、沉降过大的区域根据产生的原因进行加强加固处理(用编织袋装砂或土反压或压入型钢或直接回填)后再继续开挖。

2.11.4、对坑壁流土、管涌,应立即回填土方,采用坑壁双液注浆处理;对坑底管涌,应开启降水井降水,必要时应增设降水井。

2.11.5、对于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发生沉降量过大,且有继续发展趋势,并有可能导致开裂破坏,则应采取桩基托换等技术处理措施。

2.11.6、加强环境监测和现场巡视,及时预报险情。

三、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1、组建项目经理部

本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委派管理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项目主要负责人,抽调优秀工程管理和专业技术过硬人员组建项目部。

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分工负责,代表公司全权负责该工程的实施工作,圆满实现对业主的承诺。

项目管理结构图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项目现场负责人

 

办公室

技术部

质安部

工程部

物资部

财经部

 

后勤班组

安全文明班组

机械修理班组

施工班组

 

项目作业层人员配备:

施工人员均挑选劳动技能熟练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正式工和合同工,按工种组成作业班组,挑选技术拔尖、思想素质好的职工带班。

2、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职务

主要职责

项目经理

1)代表企业全面履行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2)负责对内、对外工程联系和协调;

3)负责对项目部人员、资金的管理和调度;

4)负责施工设备的调配和管理。

项目现场负责人

1)负责编制《施工方案》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2)负责组织质量检验和评定工作;

3)负责组织编制重大技术方案及质量处理方案;

4)负责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实施。

施工员

1)负责对各项施工工序的落实;

2)负责各工种之间的协调管理;

3)负责施工资料的整理。

质检员

1)负责对各工序的质量检验把关;

2)复核红线、轴线桩位和标高;

3)负责施工质量检验评定。

材料员

1)负责材料的进场和堆放;

2)负责对原材料的检验;

3)负责材料计划的安排。

安全员

1)负责各工种设备的施工安全报告;

2)负责对现场安全警示牌的设立;

3)负责安全保护用品的设置及发放。

预算员

1)负责项目的各项工程的预算、决算;

2)负责施工期间各阶段工程量及费用的核算;

3)负责工程进度款的核算与申报。

四、施工准备

1、施工总平面布置与管理

根据本工程所处位置和与周围场地的距离关系,在充分考虑满足施工需要情况下,在现场合理布置临时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钢筋加工场地及材料堆放场地。

2、现场施工准备

2.1、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做好“三通一平”,搭好临时设施,规划材料堆场、器材堆场,主要机械设备进场就位。

2.2、选好施工出入口,修建洗车槽和场内施工道路,做好现场排水沟网,保持场内道路畅通。

2.3、场地基本平整,清除浮土及地下障碍物,保证施工机械能正常运行。

2.4、接通现场水电:

从业主指定电源点引入施工现场,装表计量使用。

现场供水主管采用塑料管,绕现场周边布置,装表计量使用。

3、技术准备

3.1、方案报批: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关键工序设计,并报批。

3.2、图纸会审: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自审,会同业主、设计、监理共同参加的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熟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了解工程重点和难点。

3.3、技术交底:

技术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确保设计意图在技术上能得到具体落实。

3.4、建立测量控制网: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红线)点、水准点进行平面轴线及高程复核,重要控制点要做成相对永久性的标记。

4、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根据工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编制工程用料计划,组织定货、加工和进场,并提前进行必要的检验。

主要材料计划见下表:

主要物资计划表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钢材

螺纹Φ22

t

按需

螺纹Φ20

t

按需

螺纹Φ16

t

按需

盘圆Φ8

t

按需

钢板网

按需

商品砼

C15

m3

按需

C30

m3

按需

C40

m3

按需

C45

m3

按需

水泥

普硅42.5

t

按需

复合32.5

t

按需

5、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计划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旋挖钻机

3台

旋挖3台

水泥土搅拌桩基

2台

水泥土搅拌桩基2台

锤击桩基

9台

锤击桩基9台

砼喷射设备

1套

砼喷射设备一套

吊车

2台

吊车2台

灌注导管

3套

导管2套

反铲

2台

项目自备大挖机两台(带啄木鸟)

内转车

1台

出渣分包自备后八轮

洗车泵

6台

洗车泵6台

泥浆泵

4台

22KW、15KW各两台

电焊机

8台

电焊机八台

斗车

1辆

斗车一辆

6、劳动力安排计划

根据施工需要,选派素质高、作风顽强的作业队伍进场施工,各阶段劳动力使用情况如下表:

 

劳动力计划表(单位:

人)

工种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

前期

准备

钻孔桩施工

粉喷桩施工

锤击桩

冠梁施工

土钉挂网

反铲司机

4

4

2

2

2

汽车司机

1

2

1

1

1

1

吊车司机

2

4

0

1

1

排浆司机

4

钻工

30

12

36

钢筋工

6

15

25

模板工

15

维修工

2

1

2

杂工

4

8

8

8

8

2

电工

1

2

1

1

1

1

炊事工

1

1

1

1

1

1

五、主要施工方案

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1.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复核控制点

测放桩位

挖泥浆池、沟

配置泥浆

护筒埋设

桩位复测

钻机就位

测量孔深

钻进成孔

泥浆排渣净化

钢材复检

排弃废浆

终孔验收

一次清孔

钢筋笼制作

商品砼合格供方

隐蔽验收

水泥、砂、石检验

下钢筋笼

导管配长控制

下导管

砼配合比试验

二次清孔

导管密封检查

检测坍落度

水下砼灌注

孔底沉渣测量

桩顶标高控制

核查超灌高度

砼试块制作

填写报表

埋管深度控制

拔护筒

资料整理

钻机移至下一桩位

1.2、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1.2.1、施工测量

根据业主移交的红线点(建筑物轴线控制点)结合基坑设计平面图、桩位平面布置图,先测放建筑物主轴线交点,闭合后,引测轴线延伸控制点,并将轴线方向用红三角形标注在固定建筑物上,然后根据施工进度依次测放各桩点。

桩位定测后要先进行自查(轴线偏差控制在5mm以内,桩位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自查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查,复查合格签证后方可施工。

开工前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将标高引测至施工现场。

为方便使用,水准点及±0.00应标设在场区四周稳固的建筑物上。

施工前测量准护筒标高,成孔验收合格后,放置钢筋笼,调整笼顶至设计标高位置后固定,清孔后浇注桩身砼。

1.2.2、护筒埋设

正式埋设护筒前,将桩位用“十字交叉线”引出孔外,定打“护桩”(作钻孔施工中复核桩位之用),埋设护筒,护筒设置位置应正确、稳定,

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

其埋置深度粘土层不应小于1.0m,砂质或杂填土层不应小于1.5m,护筒直径应大于桩直径的10cm且护筒中心与桩中

心重合,偏差不应大于20mm,护筒顶端高出地面50cm,其高度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护筒埋设好后,测量护筒顶标高和桩位复核,并经过监理(或者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2.3、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前需将施工场地平整处理,保证钻机底座场地平整、夯实,避免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产生沉陷。

调整钻杆的垂直度,当钻机符合“底座水平,钻杆垂直”,复核桩位中心线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开钻。

1.2.4、制备泥浆

泥浆在钻孔中的作用是:

1.2.4.1、在孔内产生较大的悬浮液压力,可防止塌孔;

1.2.4.2、泥浆向孔外土层渗漏,在钻进过程中,由于钻头的活动,孔壁表面形成一层胶泥,具有护壁作用,同时将孔内外水流切断,能稳定孔内水位;

1.2.4.3、泥浆比重大,具有浮渣作用,利于钻渣的排出。

因此在钻孔过程中,孔内应保持一定稠度的泥浆,一般比重以1.1~1.3为宜,泥皮厚度小于2mm,PH值大于7。

在较好的粘土中钻孔,也可灌入清水,使钻孔时孔内自造泥浆,达到固壁效果。

调制泥浆的粘度塑性指数不宜小于1.5。

1.2.5、钻进成孔

钻机就位后,调整钻杆垂直度,注入调制好的泥浆,然后进行钻孔。

当钻头下降到预定深度后,钻机施工过程中保证泥浆面始终不得低于护筒底部,保证孔壁稳定性。

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和泥浆撑护孔壁,反复循环直至成孔。

1.2.6、清孔

1.2.6.1、钻孔到设计深度,施工单位提出终孔要求,需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决定,并进行孔径、孔偏斜度、孔深的验收。

验收方法是制造一个长度约4~6倍桩径、直径等于孔径的钢筋笼,将钢筋笼吊放入孔,并顺利放到设计要求的孔底,说明孔径和偏斜度达到要求。

孔深用测绳和钢尺丈量。

钢筋笼放不到底时还需要修孔直至孔壁铅直,钢筋笼能顺利放到底为止。

1.2.6.2、清孔方法是用原浆换浆法清孔,清孔后泥浆指标比重1.15~1.20之间,含砂量小于4%,粘度20~22s,孔底沉渣小于3cm。

为防止孔内沉渣大于规范要求,一般用抽吵筒先将孔内泥砂打掉再换浆。

1.2.6.3、清孔时应保持钻孔内泥浆面高于地下水位1.5~2.0m防止塌孔。

1.2.6.4、清孔达到要求,由监理工程师再次验收孔深,泥浆和沉渣厚度。

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同意隐蔽,灌注砼,再进行下道工序。

1.2.7、钢筋笼制安

分段制作钢筋笼,主筋接头在同一截面内不能超过主筋总根数的50%,相邻两个接头间距应大于35d,主筋采用机械连接。

钢筋笼制作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筋间距:

±10mm箍筋间距:

±20mm

钢筋笼直径:

±10mm钢筋笼长度:

±100mm

钢筋笼吊放应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位慢下轻放,遇阻时,不得强行下入。

根据测量的孔口标高将笼顶调整到设计标高后固定。

1.2.8、下导管

下导管时,必须对每节导管进行详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