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元件的拆装.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6713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元件的拆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液压元件的拆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液压元件的拆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液压元件的拆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液压元件的拆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元件的拆装.docx

《液压元件的拆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元件的拆装.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压元件的拆装.docx

液压元件的拆装

液压元件的拆装

第一部分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拆装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们在原理上是类似的,都是完成液压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因此,它们在结构上也大同小异(有的可以完全转换,也有的分别设置了各自特有的零件).无论它们之间的差异如何,我们所讲过的容积式液压泵及液压马达都有以下两个共同点:

必须具备一个或若干个作周期变化的密封工作容积;

必须具备相应的配油装置.

对于泵,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流量和压力这两个参数,为使这两个重要参数保持正常,我们必须设法解决泄露,噪音和困油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泵的性能和应用,所以在拆装过程中,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注意观察为减少这些问题在结构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对于马达,我们所关心的主要性能参数是转速和转矩。

除了观察它和泵的相同之处外,还要特别注意它的一些独特之处。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

正确地拆卸装配液压泵,是液压设备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齿轮泵广泛用于汽车液压系统,叶片泵、柱塞泵在工程机械等液压领域应用十分普遍。

依次,本部分重点介绍这三种液压泵的拆装知识。

一、齿轮泵拆卸装配

齿轮泵有中压和高压之分,拆卸与装配中应注意分析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加深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中、高压齿轮泵的异同;

2.     弄清齿轮泵密封容积的形成及其大小变化的方式;

3.     了解为解决困油,径向力不平衡,轴向泄油三大问题,提高齿轮泵性能在结构上所采取的措施。

(二)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增大,形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啮合点区域,轮齿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减小,形成排油过程.

(三)拆卸与装配

1.CB—B泵的拆装

CB—B齿轮泵的结构见教材图。

(1)   拆卸顺序

1、清洗要拆卸的齿轮泵表面。

观察泵外表有无漏油痕迹,泵结构的连接方式。

螺钉及定位销钉数目与位置,记录铭牌标记内容。

用力转动主动轴,体会转动的轻重、声音。

正反向转动,体会齿轮泵啮合间隙。

顺轴向推拉传动轴,体会传动轴轴向间隙引起的手感。

用记号笔在前后端盖与泵体相连的适当位置作上标记。

2、将齿轮泵夹持在用软金属保护好钳口的虎钳上,用拔钉拔出两颗定位销钉,对称放松并卸下6颗连接螺钉。

3、用木锤轻击前端盖并将其卸下。

4、卸下齿轮及后端盖,观察齿轮和传动轴的密封。

润滑油通道及轴承状况。

5、卸下两个齿轮轴,用千分尺检查泵体及两齿轮厚度之差;分析三者厚度相关尺寸对保证泵性能的重要性;三者厚度为什么不能超标?

(2)   主要零件的构造及作用

1、泵体:

泵体内表面成8字形,包括两齿轮,是密封容积的组成部分。

2、齿轮:

是泵油的主要零件,两齿轮精度及粗糙度的要求均高于普通传动齿轮。

3、端盖:

分为前后端盖,主要作用是轴向密封及安装轴承。

(3)   装配要领

齿轮泵的装配质量直接关系到泵的性能,应严格执行技术标准,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以下几点:

1、清洗,检查零件,按拆卸的反顺序装配齿轮泵,装配标记全部对准,各密封件的装配位置要正确。

装配过程中,注意保护密封面的平整,保护泵外壳装饰及铭牌。

2、安装两颗定位销钉后,对称,交替紧固6颗泵盖连接螺钉,不要顺序一次紧固。

装配完成后,要求齿轮传动轻松平稳

2、CB-F泵的拆装

CB-F泵的结构见教材3-7。

CB-F泵利用浮动轴套自动补偿轴向间隙,这是它与CB-B泵最明显的区别。

(1)   拆卸顺序

1、观察泵体外表面,记录铭牌标记内容,用手转动轴,体会转动轻重、声音,体会齿轮啮合间隙及轴向间隙.为什么两个油孔大小不同?

从油孔观察,能看到齿轮啮合情况,两齿轮分别应向何方转动?

用记号笔在泵盖泵体适当的位置标记。

2、对称松开泵盖上的8颗螺钉,连同弹簧垫圈一一卸下,放入油盆中。

用木锤轻击泵盖,顺花键轴头方向卸下泵盖,注意观察泵内结构及零件相互位置,然后小心取下卸压片和密封胶圈,放入清洁油盆内。

拆卸与装配过程中注意勿使卸压片变形。

3、用专用的工具拔出两个浮动轴套,将浮动轴套翻转180°,放入油盆里。

4、用手转动主动轴,分析主动轴正确的旋转方向,观察泵油密封容积的形成情况,分析从吸油区到过度区到压油区压力的变化情况。

这种变化会对浮动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在主动轴转动过程中,观察困油密封容积大小的变化情况,分析为减少困油所采取的措施。

分析泵油密封容积和困油容积对齿轮泵性能的影响。

5、取出两根齿轮轴,在观察被动轴轴心的通孔,弄清润滑油的流动通道。

6、用专用工具卸下两个固定轴套,在分析弹簧钢丝作用的同时,观察泵体底部沉孔的密封胶圈及润滑油通道。

分析减少轴向泄露的措施。

注意:

两个固定轴套应同时往外拔出。

(2)   CB—F泵主要零件构造及作用

1、轴套:

四个轴套既是径向轴承,又起到轴向密封的作用,同时困油卸荷槽也开在轴套上,在油压的作用下轴向浮动,补偿轴向间隙。

2、卸压片:

卸压片是一个有孔与吸油区相通的薄片。

它的作用是使浮动轴套两端面所受油压力的作用线重合,以利于浮动。

3、泵体:

泵体用铝合金制成,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和耐磨性,内孔加工精度高,能保证齿轮转动的准确性。

泵体内表面还起密封作用。

4、泵盖:

泵盖用铝合金制成,用螺钉与泵体连成一体,泵盖与浮动轴套间的密封容积大部分与压力油相通,因此承受载荷较大。

(3)   装配要领

CB—F泵结构较复杂,装配时应特别注意轴套的正确安装。

1、清洗检查所有零件,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应处理或更换。

2、按拆卸的反顺序安装齿轮泵。

安装轴套时,不要损伤密封面,不要装错各自的位置,不要忘装弹性钢丝。

各密封胶圈要安装正确,松紧适合。

3、用手转动传动轴,要求转动轻松平稳。

(四)、自行分析以下问题

1、组成齿轮泵的各个密封工作空间指的是哪一部分?

它们是由哪几个零件的表面组成的?

2、齿轮泵的密封工作空间有多少个(设齿数为Z)?

3、油液从吸油腔流至压油腔的油路途径是怎样的?

4、齿轮泵有没有特殊的配油装置?

它是如何完成进、排油的分配的?

5、外啮合齿轮泵中存在几个可能产生泄露的部位?

哪个部分泄露量较大?

泄露对泵的性能有何影响?

就你所知,为减少泄露,在设计和制造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持端面间隙而减少泄露?

6、齿轮泵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少齿轮轴承上承受的径向液压力?

CB—B型齿轮泵的进、出油口为何大小不同?

7、齿轮泵的困油是如何产生的?

困油现象会产生什么后果?

如何减少或消除困油现象?

提示:

当液压泵的密封工作空间转至即不与吸油腔相通,又不与压油腔相通的位置,该区域就称为液压泵的封油区,任何容积式液压泵都有封油区。

没有封油区,吸、排油腔就会连通,液压泵就不能正常工作。

对于齿轮泵,为使转动平稳,要求齿轮的重迭(啮合)系数大于1,即在一对齿轮完全退出啮合之前,后面一对齿轮已进入啮合。

这样,在两对齿轮同时啮合的这段时间内,两对齿轮的啮合点之间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密封容积,这个密封容积在齿轮继续转动时,其体积会发生变化。

由于不能及时的和相应的吸、排油腔相通,该密封容积内的压力就会急剧地下降或上升,从而引起振动和噪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困油。

通常解决困油的办法是在端盖上开两个槽,这就是卸荷槽。

卸荷槽应保证困油空间在达到最小位置以前和压油腔相连,而在过了最小位置以后则与吸油腔连通。

8、注意观察齿轮泵的结构,各主要零件的用途及加工要求。

9、动手操作,完成一台齿轮泵的装配过程。

二、叶片泵的拆卸与装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叶片泵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2、弄清叶片泵密封容积的形成及其大小变化的方式。

(二)、拆卸与装配

中压YB型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见教材。

1、拆卸顺序

(1)观察泵体外表面,记录铭牌标记,用手转动传动轴,体会转动的轻重。

轴向推拉传动轴,体会传动轴的轴向间隙。

观察泵体上两个油口,判断吸油口和压油口,并作记号。

(2)卸下传动轴上的半圆销,卸下端盖上的螺钉,用木锤轻击,卸下端盖。

注意两油封的安装方向。

(3)拔出传动轴,检查轴向间隙、轴承油封、卡簧是否完好。

(4)卸下泵体上螺钉,将油泵翻转,放在铺有干净布垫的工作台面上,使后泵体在下,前泵体在上。

(5)用木锤轻击前泵体并正反方向旋转,边转边往外拉,直至卸下泵体。

(6)将前泵体翻转放于工作台上,观察前泵体上的油道与排油口连同情况。

测量前泵体上的环状排油通道尺寸及位置。

(7)卸下配油盘上的三个大小密封胶圈,擦静配油盘,沿轴向卸下配油盘,将其翻转放在工作台上,测量其上两个吸油窗口和两个压油窗口的尺寸及位置,测量其上的油环直径及宽度,与转子上叶片槽根部的圆柱孔比较。

(8)把传动轴上的花键插入转子,转动传动轴,判断转子的正确转动方向,与泵体上铭牌标示的转动方向比较。

注意叶片槽的倾角方向。

(9)取下传动轴,用镊子把叶片取出,放入盛有清洁机油的小油盒内,取下转子,或叶片连同转子同时取下。

(10)观察销子头部露出定子端面的高度(安装时销子也露出同样的高度才算到位)。

用钳子拨出销子。

(11)边转动、边平稳地取出定子,在端面上做记号,安装时不能装反。

2、主要零件构造及作用

(1)配油盘:

分为浮动配油盘和固定配油盘,它们为高低压油提供通道,浮动配油盘还起自动补偿轴向间隙的作用。

(2)转子:

把机械能转变成液体压力能的重要零件,比定子稍薄。

(3)叶片:

起分割密封容积、使其大小可以改变的作用。

几何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

(4)定子:

是围成密封容积的主要零件之一。

双作用叶片泵的的定子内由过度区四条圆弧、工作区四条等加速等减速曲线首尾连接组成。

(5)泵体:

支撑整个油泵。

油泵工作时,油泵大部分部位因承受油压而产生很大拉应力,故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配要领

各零件完好,消除所有毛刺,洗净,用干净布擦去积油(勿用棉纱,以免线头掉入)。

按拆卸的反顺序组装,相互位置要正确,各处标记对齐。

销钉插到位,叶片在槽内滑动轻松,各处密封正常,防止密封件翻转、歪斜、破损。

对称均匀紧固螺钉,组装完毕,传动轴转动轻松,无卡擦等不正常现象。

(三)、自行分析以下问题

1、何谓双作用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密封工作空间是由哪几个零件的表面组成的?

密封工作空间共有几个?

3、叶片泵密封容积的形成及其大小的变化,与齿轮泵有何异同?

4、定子的内圆表面由哪几种曲线组成?

用这几种曲线组成的内圆表面有何特点?

5、转子上有多少个叶片槽?

叶片与叶片槽的配合间隙有多大?

6、配油盘除开有通油窗口外,还开有与压油腔相通的环形槽,试分析环形槽的作用。

7、配油盘的作用是什么?

并分析哪个是吸油窗口,那个是压油窗口。

8、装配时如何保证配流盘吸、压油窗口位置与定子内表面曲线相一致?

提示:

叶片泵的转子与其;两侧的配流盘由长销连接与定位,长销固定在后泵体内,故能保证配流盘上的吸油、压油窗口位置和定子内表面曲线相一致。

后泵体相对于前泵体可以在90º范围内任意回转安装以便于用户选择合适的吸油口和排油口位置。

9、YB型叶片泵是否有困油现象,压油窗口的三角槽起何作用?

提示:

YB型双作用叶片泵的封油区所对应的中心β配(即配油盘吸油和排油窗口端缘所夹的中心角)基本上等于相临叶片的夹角β叶。

如果叶片数Z=12,则β叶=360º/Z=360º/12=30º。

而定子内圆表面圆弧所占的中心角β定略大于β配,所以密封工作空间通过封油区时其容积基本不变化,基本上没有困油现象。

但密封工作空间由吸油腔的低压瞬间转为排油腔的高压,是要产生压力波动和噪音的,为了消除压力波动和噪音,在配流盘压油窗口端缘开有三角沟槽。

10、定子间磨损最严重的部位在哪个工作区?

为什么?

11、观察配油盘的结构及进、排油方式,并与柱塞泵的配油盘进行比较。

提示:

YB叶片泵采用了浮动式压力补偿配油盘,利用压力油的作用来减小配油盘与定子间的间隙,使泵在各种工作状态下都有较高的容积效率。

12、此泵是否有专门的泄油口?

为什么?

13、观察叶片泵的结构、各主要零件的用途和加工要求。

14、和柱塞泵及齿轮泵相比,叶片泵有何特点?

主要优点是什么?

15、了解一台叶片泵的装配全过程。

三、轴向柱塞泵的拆卸与装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熟悉轴向柱塞泵变量原理。

2、看清轴向柱塞泵密封容积的形式及大小变化的方式。

(二)、拆卸与装配

1、拆卸思路

CY14—1型轴向柱塞泵的结构见教材图。

为使柱塞泵正常工作,除了必须输入机械能外,在泵的内部必须具有由某些重要元件表面组成的若于密封工作空间;为适合这些密封工作空间的变化,还必须具备油的分配装置。

为使泵保持较好的工作性能,减小困油、噪音的不利影响,应在配油装置上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例如,为保证泵具有自吸能力,采用了其特有的回程结构;为达到变量,设有相应的变量机构,等等。

2、拆卸顺序

(1)洗净擦干柱塞泵的外表面,观察外表及铭牌标记内容,作好记录。

(2)注意辨清变量泵体、中间泵体和前泵体三大部分,用记号笔在连接位置上作标记。

(3)翻转柱塞泵,使传动轴伸出端垂直向下,将柱塞泵固定在工作台边上。

(4)卸下变量机构的盖帽、锁紧螺帽、限位螺杆,卸掉上法兰四颗连接螺钉,取出上法兰、密封垫片、密封胶圈,卸掉调节套筒,取出弹簧、芯轴。

芯轴T型槽把随动滑阀也带出,顺着T型槽的方向把随动滑阀取下,将以上零件放入干净油盆内,防止小件遗失。

(5)卸下下法兰四颗螺钉,用木锤轻击取下下法兰,小心取出密封胶圈、弹簧和钢球,放入油盆。

(6)用干净的细铜棒从下法兰方向伸入变量泵体,顶住变量活塞,轻轻地向上法兰方向推动变量活塞,从刻度盘观察,直到流量指示针至零为止。

(7)卸掉变量泵体与中间泵体的八颗连接螺钉,轻轻转动变量泵体慢慢向上用劲取出,置于工作台上,注意保护密封胶圈。

(8)取下止推板,注意正反面,适当位置做记号,观察止推板与斜盘接触面积是否足够,是什么力量使回程盘始终与止推盘靠紧。

(9)卸下变量头,注意变量头左右耳轴与轴瓦接触情况,做好标记。

(10)从变量泵体上卸下挡圈,取出变量头销轴将变量泵体翻转,依次卸下其余零件,注意该做标记的地方做好标记。

(11)用干净细铜棒轻轻把变量活塞向上法兰方向推出,注意变量活塞的安装方向,如有卡擦,切忌硬敲,应来回活动,放正后就能轻轻取出。

(12)在滑履及回程盘上用记号笔编号,防止安装时搞错。

(13)轻轻向上提取回程盘,不要歪斜,七只柱塞随即取出,放入专用油盆。

(14)取下钢球、中心内套、弹簧、中心外套,检查它们是否正常,体会是什么力量使缸体端面与配流盘靠紧?

靠什么密封?

(15)柱塞孔与滑履对应编号,缸体和传动轴花键对应编号,以免装配时错位。

(16)将柱塞泵翻转,让传动轴伸出端向上,卸掉前泵体的八颗连接螺钉,用木锤轻击中间泵体和前泵体,将二者分开,可见缸体和配流盘。

用细铜棒对称轻击轴承的外圈,卸下轴承和缸体。

(17)卸掉传动轴上的键、前泵体端盖上的端盖螺钉、组合密封胶圈。

(18)用软金属垫在传动轴端花键上轻轻敲击,卸下轴承及内外隔圈。

2、主要零件构造及作用

(1)配流盘:

配流盘是轴向变量泵的主要零件,精度要求高。

(2)柱塞与滑履:

缸体的柱塞孔、柱塞、配流盘三者配合形成密封容积。

柱塞与滑履组成的球铰是柱塞泵的易损件。

(3)缸体:

缸体沿圆周均匀分布着七个柱塞孔。

柱塞孔既是柱塞往复运动和液压油进出的通道,又靠与柱塞的配合组成密封容积。

(4)斜盘:

斜盘是改变流量的关键零件,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因此要求刚性好,故设计成半球形。

(5)变量活塞:

变量活塞是变量的动力元件,变量的动力是由油压力提供的。

(6)泵体:

泵体是整个泵的支承零件,承受很大振动和压力油产生的拉应力。

3、装配要领

(1)装配前将全部零件洗静擦干,所有油道要保证清洁畅通。

用适当方法去除零件上的毛刺,消除划伤、磕碰等造成的损伤。

(2)装配过程中,严禁乱敲乱打,严格按技术标准边装边自检,记录要完整。

左右配合件在安装前要抹润滑油,以免拉毛。

注意密封件的安装。

(3)主体部分装配顺序:

①   将滚动轴承和内外隔圈装配到传动轴相应位置,上好轴用挡圈,各件装到位,轴承转动灵活

②   翻转前泵体,安装油盘的一面朝下,用软金属垫好,将装好轴承等零件的传动轴压入泵体,使之到位,检查转动是否灵活。

装入密封件,上好端盖,用垫片调整轴向间隙至0.02—0.04mm,装入平键。

③   将前泵体翻转,使传动轴伸出端垂直向下,用专用工具垫牢,将配流盘定位销钉、密封胶圈装到各自的位置。

将中间泵体放上,注意标记对齐,用螺钉将两者固紧,注意销钉不能插错孔眼。

④   往配流盘安装位置浇润滑油,将配流盘缺口对准销钉,安装配流盘。

⑤   将轴承套上缸体。

用提环拧入缸体上的螺孔,将装有轴承的缸体作为一个整体装入中间泵体,使之顶住配流盘,用手转动传动轴,转动灵活。

⑥   依次放入中心外套、中心弹簧、中心内套和钢球。

⑦   将检查合格的柱塞和滑履组件按标记装入回程盘,按标记将柱塞装入柱塞孔,轴向活动回程盘,各柱塞应无卡擦现象,将回程盘压向钢球,使其进入回程盘上的求凹内。

(4)变量机构装配:

a、检查变量头与止推盘、耳轴与泵体上轴瓦的接触情况,保证以上界出面符合技术要求

b、把随动滑阀套装配到变量活塞中,二者过度配合,不宜太紧太松,再将随动滑阀装入滑阀套中,滑阀应灵活。

如果间隙过小或过大,则需处理或更换零件。

c、把变量活塞装入变量泵体内,滑动轻松,间隙适合。

d、把变量头销轴装入变量活塞座孔之中,将变量头装到位,推动变量活塞,e检查变量头转动是否正常;倾斜角度是否足够。

f、将流量指示计按拆卸反顺序装入变量泵体,并把变量活塞推倒零流量位置。

g、把止推盘放到前面已装好的回程盘上,变量头放置于止推板上。

注意各面浇油。

h、将变量头销轴插入变量头球部座孔中,上好挡圈,检查钢球位置是否正常,并在以上各接触面浇油。

i、装好接触面的密封圈,将变量泵体放到中间泵体上,接触面靠紧,标记对准,用细铜棒来回轻轻推动变量活塞,要求轻松、不卡擦,上好紧固螺钉,对称逐步紧固好后再推动变量活塞,仍要求轻松、不卡擦。

j、将随动滑阀装入芯轴中。

拿着芯轴,把随动滑阀放入阀套,轴向移动,检查是否滑动轻松,然后将上法兰的相关部件按拆卸的反顺序装入,用螺钉固紧。

要注意密封件的正确安装。

k、用细铜棒从下法兰方向推动变量活塞,检查变量活塞能否自动弹回,正常后将整个泵体翻转,使下法兰在垂直方向的上方,将钢球弹簧以及丝堵上好,调节弹簧,是弹簧力适中,密封完好。

将下法兰的有关部件上好,固紧。

l、将泵体水平放置,松开调整螺钉,试车,再调节到位,上好盖帽。

用手转动到位,检查转动的轻重、声音、有无卡擦等。

如果前面的步骤都符合技术条件,此时应转动正常,松紧合适。

用丝堵将进出油口堵上,从中间泵体上部泄露管口往泵内灌注适量液压油。

用丝堵将泄油管堵上,备用。

以上,对拆装手动CY14—1型轴向柱塞泵的过程所见到的主要零件做了分析和介绍。

这种泵可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两种形式。

泵的额定工作压力为32Mpa,排量有28—5000CM³/r等多种规格,最高压力为40Mpa,转速1200—4750r/min。

其变量泵的主体与定量泵相同,而变量方式则各不相同,。

可根据实际条件,拆手头现有的轴向柱塞泵。

在拆装过程中可按上述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力求把有关的问题弄懂、弄通。

(三)、自行分析以下问题

1、解释所拆柱塞泵型号标注的意义。

2、柱塞泵密封容积的形成和变化与齿轮泵、叶片泵有何不同?

3、为何柱塞泵必须向左右靠紧?

4、如何消除轴向柱塞泵的困油现象?

5、为什么柱塞泵的泵油压力比齿轮泵和叶片泵高?

四、液压马达的拆卸与装配

YM型叶片液压马达应能正反转,因此它只能是双作用的。

在结构上它除了和双作用叶片泵有许多相同之处外,还有许多特点。

拆装时要着重弄懂这些特点。

自行分析以下问题

1、马达是如何形成液压转矩的?

2、马达的叶片在转子槽中是如何放置的?

3、叶片底部的燕式弹簧是如何保证在初始条件下使叶片紧贴定子内表面,形成密封容积的?

提示:

为了保证叶片马达的起动力矩,在马达转子两侧开有环形槽,燕式扭力弹簧安装在转子两侧的环形槽中,并套在小轴上,扭力弹簧的两臂预加扭力后,各压在一片叶片的底部,迫使叶片始终伸出,紧贴定子,以防马达起动时造成高低压腔相通而不能工作。

观察燕式弹簧我们还可以看到它的两臂所夹的两叶片互成90度。

它的优点是当一叶片向槽内移动若干距离时,另一叶片各槽外移动若干距离(当定子曲线采用阿基米德螺线时)。

因此弹簧工作时只是围绕小轴作小量摆动,除了预加的恒定扭矩外,基本不受交变载荷,大大提高了弹簧的工作寿命。

4、达底部为何装有两个单向阀?

5、定子上为何开有大小不等的孔?

提示:

根据定子的壁厚,在强度允许的范围内存定子上开有圆孔,而在另一只配流盘上开有不通的配油窗口,以实现双向进油,减少压力损失。

第二部分液压缸的拆装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正确拆卸与装配液压缸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一、柱塞缸的拆卸与装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柱塞缸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

2、熟悉柱塞缸拆装要领和调整方法。

(二)、拆装

1、拆卸顺序:

柱塞缸结构见教材图4-4。

(1)、用轴用弹簧卡钳下卡簧,用两个专用提环拧入隔套上的两个螺纹孔内,向外均匀用力拉出隔套,向里推动导向套,直至内卡键可取出。

(2)、垂直放置缸体,使柱塞伸出端朝上垫稳,用吊环拧入柱塞端部的螺纹孔内,向上提取,使柱塞与缸体分离,将柱塞吊出,注意扶好缸体,防止倒下。

(3)、用吊环拧入导向套端部的两个螺孔,转动缸体,把导向套吊出。

(4)、卸下密封胶圈,防尘胶圈。

2、主要零件用作用

(1)、缸体:

形成油腔,承受较载荷,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导向套:

起密封和导向作用,用磨擦系数小,耐磨的材料制成。

(3)、柱塞:

传递能量和运动。

柱塞有空心和实心两种。

3、装配要领

(1)、装配前清除毛刺,洗净,擦干零件。

(2)、密封圈截面有多种形式,先试装合适再正式组装。

V形密封圈的开口有一定要向缸体内,尘胶圈紧边在外。

(3)、柱塞内端一般都有10×30度的侧角便于安装,组装时应把柱塞倒角端从导向套的外端装入。

要特别防止碰坏胶圈或使胶圈翻转,先把柱塞装入导向套后再往缸体内装,刚装入时容易歪斜,切忌乱敲乱打。

(4)、其余安装按拆卸反顺序进行。

(三)、自行分析以下问题

1、柱塞缸的密封容积是如何形成的?

2、如果柱塞缸在工作过程中,轴线需要摆动一个角度,两端应如何连接?

3、如何防止柱塞行程过位?

如何保证柱塞不歪斜卡死?

二、活塞缸的拆装

(一)、实验目的

3、掌握活塞缸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4、熟悉活塞缸拆装要领及调整方法。

(二)、拆装

1、拆卸顺序

(1)   清洗擦净油缸,在连接面上适当的位置作标记。

(2)   将油负荷竖直放置,固定好,使活塞杆外伸端朝上,卸下螺栓,取下密封盖。

(3)   卸下活塞杆导向套,用吊环拧入活塞杆端部的吊环孔中,平衡地把活塞组件吊离缸体。

(4)   卸掉锁紧螺帽的紧螺钉,卸下锁紧螺帽,取下活塞及垫圈。

(5)   把上述零件各部位密封胶圈卸下。

2、主要零件构造及作用

(1)油缸缸体:

是液压缸形成油腔的主要零件,承受液体压力产生的载荷,内表面起密封和对活塞导向的作用,外部与设备连接。

(2)活塞杆:

是液压缸输出动力和运动的主要零件,承受拉、压、弯曲、振动、冲击等力的作用,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疲劳强度。

(3)活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