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server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5517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8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建server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组建server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组建server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组建server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组建server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建server基础知识.docx

《组建server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建server基础知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建server基础知识.docx

组建server基础知识

一、

1.网络

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

在数学上,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专指加权图。

网络除了数学定义外,还有具体的物理含义,即网络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

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2.组建局域网

3.小交换机

IP地址: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英语:

InternetProtocolAddress,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是IPAddress的缩写。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Mac地址:

MAC(MediaAccessControl或者MediumAccessControl)地址,意译为媒体访问控制,或称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Iso/osi七层协议:

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

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即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中不同层完成不同的功能,各层相互配合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通信。

第7层应用层:

OSI中的最高层。

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

它包括:

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DS等协议;应用层能与应用程序界面沟通,以达到展示给用户的目的。

在此常见的协议有:

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

第6层表示层:

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

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终端类型的转换。

第5层会话层:

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

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会话层管理登入和注销过程。

它具体管理两个用户和进程之间的对话。

如果在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用户执行一项特定的操作,会话层协议就会管理这些操作,如阻止两个用户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同一组数据。

第4层传输层:

—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传输层把消息分成若干个分组,并在接收端对它们进行重组。

不同的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传送到主机。

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带宽,又不影响会话层。

在建立连接时传输层可以请求服务质量,该服务质量指定可接受的误码率、延迟量、安全性等参数,还可以实现基于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功能。

(TCP协议)

第3层网络层:

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

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除了选择路由之外,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上的拥塞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生成计费信息。

(IP协议)

第2层数据链路层:

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差错控制)。

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常用设备有网卡、网桥、交换机;(mac地址)

第1层物理层:

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常用设备有(各种物理设备)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

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收数据则相反。

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

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

除了物理层之外其他层都是用软件实现的。

数据在发至数据流层的时候将被拆分。

在传输层的数据叫段,网络层叫包,数据链路层叫帧,物理层叫比特流,这样的叫法叫PDU(协议数据单元)

TCP/IP协议:

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TCP/IP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通俗而言:

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

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联网设备规定一个地址。

安装服务器版操作系统

二、DHCP服务器(服务器版操作系统)

Windowsserver2012r2下安装DHCP:

三、前端,DNS服务器

Dns服务器:

WindowsServer2012R2怎么配置为DNS服务器:

Web服务器

WindowsServer2012R2之IIS8.5安装图解教程:

每台电脑的DNS域名解析,同时搭建ntp服务器

Dns域名解析

人们习惯记忆域名,但机器间互相只认IP地址,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一个ip地址不一定只对应一个域名,且一个域名可以对应多个ip地址,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

1、在浏览器中输入域名,操作系统会先检查自己本地的hosts文件是否有这个网址映射关系,如果有,就先调用这个IP地址映射,完成域名解析。

2、如果hosts里没有这个域名的映射,则查找本地DNS解析器缓存,是否有这个网址映射关系,如果有,直接返回,完成域名解析。

3、如果hosts与本地DNS解析器缓存都没有相应的网址映射关系,首先会找TCP/IP参数中设置的首选DNS服务器,在此我们叫它本地DNS服务器,此服务器收到查询时,如果要查询的域名,包含在本地配置区域资源中,则返回解析结果给客户机,完成域名解析,此解析具有权威性。

4、如果要查询的域名,不由本地DNS服务器区域解析,但该服务器已缓存了此网址映射关系,则调用这个IP地址映射,完成域名解析,此解析不具有权威性。

5、如果本地DNS服务器本地区域文件与缓存解析都失效,则根据本地DNS服务器的设置(是否设置转发器)进行查询,如果未用转发模式,本地DNS就把请求发至13台根DNS,根DNS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判断这个域名(.com)是谁来授权管理,并会返回一个负责该顶级域名服务器的一个IP。

本地DNS服务器收到IP信息后,将会联系负责.com域的这台服务器。

这台负责.com域的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如果自己无法解析,它就会找一个管理.com域的下一级DNS服务器地址()给本地DNS服务器。

当本地DNS服务器收到这个地址后,就会找域服务器,重复上面的动作,进行查询,直至找到主机。

6、如果用的是转发模式,此DNS服务器就会把请求转发至上一级DNS服务器,由上一级服务器进行解析,上一级服务器如果不能解析,或找根DNS或把转请求转至上上级,以此循环。

不管是本地DNS服务器用是是转发,还是根提示,最后都是把结果返回给本地DNS服务器,由此DNS服务器再返回给客户机。

Dns域名解析服务器配置:

1.所需软件:

bind*(包括了bind-chroot)和caching-nameserver

#yum-yinstallbind*caching-nameserver

#/etc/init.d/namedstart

#chkconfignamedon

2.修改配置文件

#vim/var/named/chroot/etc/named.caching-nameserver.conf修改named的conf模版

options{

listen-onport53{ 127.0.0.1;}; —>改成any

listen-on-v6port53{:

:

1;}; —>可以用//在前面注释掉IPV6

directory“/var/named”;

dump-file“/var/named/data/cache_dump.db”;

statistics-file“/var/named/data/named_stats.txt”;

memstatistics-file“/var/named/data/named_mem_stats.txt”;

allow-query{ localhost;}; —>改成any

allow-query-cache{localhost;}; —>删除

};

logging{

channeldefault_debug{

file“data/named.run”;

severitydynamic;

};

};

viewlocalhost_resolver{

match-clients{ localhost;}; —>改成any

match-destinations{ localhost;}; —>改成any

recursionyes;

include“/etc/named.rfc1912.zones”;

};

3.修改解析对应zone文件的名字。

#vim/var/named/chroot/etc/named.rfc1912.zones

复制一份以下文件

zone“localhost”IN{—>改为AAA.com

typemaster;

file“localhost.zone“;—>改为AAA.com.zone

allow-update{none;};

};

zone“0.0.127.in-addr.arpa”IN{—>改为0.168.192.in-addr.arpa必须为倒置IP

typemaster;

file“named.local”;—>改为AAA.com.rev可以随意

allow-update{none;};

};

4.修改生成zone正向和反向解析文件

#cd/var/named/chroot/var/named/

#cplocaldomain.zoneAAA.com.zone

#vimAAA.com.zone

$TTL86400

@INSOA.root.AAA.com.( –>.主机名

42;serial(d.adams)

3H;refresh

15M;retry

1W;expiry

1D);minimu

@INNS. —>指名DNS服务器

wwwINA192.168.0.5

ftpINA192.168.0.15

wINCNAMEwww.AAA.com.

@INMX5mail.AAA.com.

mailINA192.168.0.25

#cplocaldomain.zoneAAA.com.rev

#vimAAA.com.rev

$TTL86400

$TTL86400

@INSOA.root.AAA.com.( –>.主机名

42;serial(d.adams)

3H;refresh

15M;retry

1W;expiry

1D);minimu

@INNS. —>指名DNS服务器

5INPTRwww.AAA.com.

15INPTRftp.AAA.com.

wINCNAMEwww.AAA.com.

@INMX5mail.AAA.com.

mailINA192.168.0.25

5.修改DNSzone文件权限

#chownroot.namedAAA.com.rev

#chownroot.namedAAA.com.zone

6检查DNS配置文件是否正确

#named-checkconf/var/named/chroot/etc/named-caching-nameserver.conf

#named-checkconf/var/named/chroot/etc/named-rfc1912.zones

#named-checkzoneAAA.com.zone

#named-checkzoneAAA.com.rev

7.添加DNS域名解析

#vim/etc/resolv.conf添加本地域名解析

serchAAA.com

nameserver192.168.0.5或者写

#/etc/init.d/namedrestart

#nslookup检查DNS域名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