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港一中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福建省泉港一中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港一中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泉港一中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泉港一中高二上期末考
地理科试卷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图,等高距为50米,图中AB为空中索道。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索道向上行的方向是向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2.图中有一瀑布,该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m,据图中信息回答3-4题
3.图1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1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200 250 B.200 350 C.400 250 D.400 350
图1为某大洋中的一个小岛的地形图,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图中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B.位于大西洋
C.岛屿沿岸有落叶阔叶林D.处于板块生长边界
6.若在岛上修建一港口,最适宜的位置是()
A.aB.bC.cD.d
读右图,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回答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任务最重要的月份是7月
B.引起甲、乙两地自然植被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
C.大陆沿岸有寒流经过
D.大陆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8.甲测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测站,最可能的原因是()
A.干季较不明显B.甲测站河流流量变化较小
C.甲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D.甲测站上游兴建水库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回答9-11题。
9.表示降水量、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
10.全球气温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11.依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图4示意我国某区域年雾日数分布,读图完成12-13题。
12.导致该区域西南部年雾日数等值线密集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地势
13.与甲市相比,乙市
A.年雾日数较多B.太阳辐射量较大
C.城市等级较高D.气温年较差较大
我国某湖泊面积2.8km2,海拔高度583m,湖泊水位变化如右图所示。
据此回答14-15题。
14.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珠江三角洲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5.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B.降水C.海陆位置D.季风环流
下图是世界四个地区山地自然带的植被分布,山麓均从海平面算起。
读图回答16-17题
16.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可能位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北部②乙地可能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南部;
③丙地可能位于北美洲北部④丁可能位于新西兰南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7.有关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麓是温带季风气候B.可能是安第斯山,也可能是阿尔卑斯山
C.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湿润气流的迎风坡D.S坡是向阳坡,N坡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
18.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有可能形成“地上河”的是②到③河段B.③—④河段可能只有河水补给潜水
C.与②处相比较,④处河流河水深,流速快D.该河为山区性河流,水能丰富
读我国某山降水量随高度变化图,回答19-21题
19.该山名称和山麓所处自然带最可能属于()
A.燕山山脉、森林一草原带
B.秦岭山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南岭山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天山山脉、温带荒漠带
20.关于该山年降水量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300mm降水量线在南坡分布的高度小于北坡
B.降水量最高值出现在大约海拔3800m的高山上
C.降水量最高值出现在大约海拔1700m的高山上
D.该山山顶没有降水
21.下列有关该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雪线高度北坡高于南坡
B.该山湿润的水汽来自太平洋和北冰洋
C.该山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D.该山北坡2000m处降水高达500mm以上,被称为世界干旱地区的“湿岛”
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乙低
B.甲乙两地纬度相同,—月均温大致相等
C.甲地深居内陆,乙地距海较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
D.甲地与乙地相比,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甲高于乙
23.根据图中信息得出的下列判断,说法错误的是()
A.甲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B.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
C.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D.丁地有我国重要的常规能源基地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24-25题。
24.图示区域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25.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26题。
26.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A.流程长,较稀疏B.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C.水质清,无结冰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读下图,回答27~28题。
27.若①、②两条曲线分别为A、B两水文站在同一年内所测到的流量变化曲线,则该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A.由东向西流B.由西向东流
C.由东北向西南流D.由东南向西北流
28.若该湖为洞庭湖,且①、②曲线分别为B水文站在1958年和2008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则据此判定该湖泊面积的变化趋势是
A.增大B.减小C.基本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
下面为过M点(118°E,26°N)沿垂直的两个方向作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3),读图回答29--30题。
29.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30.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流量较大②汛期长③有结冰期④有断流现象⑤河流稀少⑥含沙量
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⑤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年来,澳大利亚食用水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从1988-1989年度到2001-2002年度的13年间,出口总值由8700万澳元增长到16620澳元,增幅为91%。
大约90%的澳大利亚水产品出口到日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省、美国以及新加坡。
材料三:
,库克海峡(CookStrait)位于新西兰南岛和北岛之间。
英国航海家J.库克曾到此考察而得名。
库克海峡常年平均风力在10级以上。
(1)分别对比冬夏两季时珀斯与悉尼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9分)
(2)试分析澳大利亚渔业发达的原因?
(5分)
(3)试分析冬季时,库克海峡风浪远大于巴斯海峡海峡的原因(6分)
(4)试分析M处气候成因(4分)
2、读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图(图甲)和黄河水系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线中,表示流量的是。
(2分)
(2)指出黄河水量增加的河段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
(3)分别分析A线在郑州到河口段下降,B折线在河口至陕县段迅速上升的原因。
(5分)
(4)试分析M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6分)
高二上期末考答题卡
地理科
3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D
C
B
A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A
A
B
C
D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B
C
D
D
C
B
A
B
31
(1)夏季时悉尼大于珀斯,
原因:
1,悉尼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1分);2,悉尼地处大分水岭迎风坡,多地形雨(1分);
3,悉尼受沿岸暖流影响,降水多(1分);4,珀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1分),
5,珀斯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
(1分)
冬季时悉尼小于于珀斯:
原因:
1,珀斯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带影响,降水多(1分);,
2,悉尼受来自大陆内部干燥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少。
(1分)
(2)
1,四面临海,海岸线长(1分);2,大陆架面积宽广而浅,渔场面积广(1分);
3,大陆西岸有上升流,饵料丰富,资源丰富渔业(1分)
4,经济发达、捕捞养殖技术发达(1分);5,多港口,交通便利(1分);
6,靠近东亚,市场广阔(1分)
(3)
1,库克海峡地处强盛西风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1分);
2,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出现峡管效应(1分);
3,库克海峡西侧海面平坦开阔,摩擦力小;(1分)
4,巴斯海峡冬季吹偏北风,风向与东西向的海峡有较大的夹角,无法形成峡管效应,(1分);
5,海峡北侧为澳大利亚的大分水岭,摩擦力大(1分);
6,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1分);
(4)
1,纬度较低,热量充足;2,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
3,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多地形雨4,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
32
(1)A(2分)
(2)源头—兰州段及河口—郑州段。
(2分)该河段有较多的支流汇入(1分)
(3)1,A线在郑州到河口段沿岸有众多大城市(1分),生产和生活大量抽取黄河水,(1分)
2,黄河在该河段为地上河(1分),支流汇入较少(1分),下渗严重(1分)
B线河口至陕县段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增加(2分)
(4)1,地处平原,地形平坦(1分);2,河流冲积,土壤肥沃(1分);
3,黄河经过,灌溉水源充足(1分);4,夏季多晴天,利于作物光合作用(1分);
5,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或有机质)的积累(1分)
6,冬季低温,病虫害少(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