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1535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9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docx

《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docx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1318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13-18

13智育管理

过去出版的学校管理学教材中,一直没有智育管理的内容,而在谈智育管理时,都是用教学管理来代替,所有教材无一例外都是讲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体育管理、美育管理和劳动技术教育管理,唯独没有智育管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上,一直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教育学教材分为四大部分:

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与领导。

以发行量最大的由华中师范学院等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为例,该书一直采用上述模式,到1987年修订再版时,“除增删和调整了某些章节外,总的框架没有大变,例如未把‘智育’列为专章。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原教材的框架是完全合理的,而只是由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暂时拿不出经得起推敲的新的体系或逻辑结构。

”这种观点对整个教育界影响很大。

学校管理学是在教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此观点的影响下,学校管理学也就沿用了这个体系,一直也没有专门的智育管理。

从1981年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出版的《学校管理》开始,所有的学校管理学教材,在学校各项具体工作管理的分章论述中,都顺理成章地讲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体育管理、美育管理、劳动技术教育管理,而没有智育管理这一章。

二是以教学代替智育。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或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智育’’和“教学’’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所以明确“智育”的概念,区分“智育”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智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智育与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教学仅仅是它的一种途径,智育还有其他更加广泛的途径,而教学又不仅仅是智育的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换句话说,智育的途径,有的是教学,有的不是教学;而作为教育途径的教学,有的是智育途径,有的不是智育的途径。

二者呈部分交叉关系。

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就会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其次,从智育同其他各育的关系来看,智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集合,各育之间

1

是并列关系;而“教学”是上述各育的具体实施方式或途径,和智育不是同等并列的关系,更不能在“教学”和“智育”之间画上等号。

第三,从智育和教学所完成的任务及内容来看,二者也是有区别的。

智育有自身的特殊任务和内容,其他各育也如此。

而教学则不仅要传递智育的内容,实现智育的任务,还要传递其他各育的内容,实现其他各育的任务。

因此,智育和教学既非同一概念,也不是对等的关系。

智育和教学在过程、原则、方法方面也都有各自的特殊性。

基于上述原因,本书把智育管理作为专章加以论述。

第一节智育管理概述

一、智育管理的意义

智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智育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学向社会有机体的全面渗透,社会日益科学化,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对智育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从而使智育的作用面扩大。

可以说没有足够的知识修养,是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

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三个方面。

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科学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只有充分发挥智育以及整个教育的作用,才能普遍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科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智育管理的任务

学校智育的任务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拓宽文化视野,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的能力、兴趣和习惯。

智育管理为有效实现智育的任务服务。

(一)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智育管理的第一个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2

知识是事物属性和联系的反映,表现为对事物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也通过物化贮存于书本中或其他人造物中。

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严密逻辑论证的、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任何一种科学都是知识,但不是任何一种知识都能称得上科学。

智育管理的任务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

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确凿可靠的知识,而不应是虚假的知识。

再就是这些知识,应当是合乎逻辑系统的,不是许多概念、范畴、命题的孤立的堆集,而是有着一定逻辑联系、经过严密的、充分论证的知识体系。

中小学是普通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因此学生的知识结构应当考虑到“普通”和“基础”这两个方面。

知识又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大类。

直接经验是主体在接触、改变外部世界活动中亲自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主体借助书籍、文献或他人口传方式而获得的知识。

智育应以教给学生间接知识为主,同时也不可忽视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因为间接经验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但是从个体认识发展来说,大部分知识,都是间接知识,因而智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尤其是教学途径,教给学生间接的知识,这是学生达到智育目标的最主要途径。

(二)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

形成学生的各种技能是智育管理的又一重要任务。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控制动作执行的合乎法则要求的行动方式。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

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构成、通过人脑外部机体运动所完成的合乎法则要求的随意行动方式叫做操作技能。

如唱歌、跳舞、徒手操的技能和演奏乐器、书写、绘画、球类运动等技能。

借助内部言语表示的事物映像,以极简约的形式进行智力活动的方式叫智力技能,如默读、构思、心算等。

任何操作技能都离不开大脑的控制与调节,因而也离不开智力活动的技能。

技能经过反复的、系统的练习,成为自动化的动作,于是变成了熟练技巧。

技能的形成和知识的掌握是密切相关的,技能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而技能的掌握又为进一步获得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是在智育过程中统一进行的。

(三)发展学生的智力

3

智力是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外界环境的心理能力。

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发展智力,这是智育的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

发展智力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是有密切关系的,但相互之间又是有区别的。

知识是反映客观实在的结果,智力是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占有人类认识成果的过程,发展智力是通过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的过程。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第二节教学工作管理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教学是智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

教学工作的成败对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不断加强和改善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就成了学校管理者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任务。

一、教学工作管理的任务

教学工作管理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中小学所担负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以及国家所颁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指导,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并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国家所颁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在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以符合教育学和学校卫生学要求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负担量,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要切实按照教育部紧急通知的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

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均衡安排课程和作息时间,不得增加周活动总量,更不得增加学科教学的学时,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上课,尽快改变学生负担过重的状况。

4

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学管理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任务,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果我们只抓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不同时抓提高教学效率,学校教学任务就很难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如果我们只抓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不同时抓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教学任务就很难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质量标准完成。

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抓好,才能保证学校教学任务既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又能按照它规定的质量标准全面而又顺利地完成。

二、教学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

教学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

为了很好地完成学校的教学管理任务和教学任务,学校管理者必须遵照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

其基本要求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管理总是受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支配的。

学校管理者,不仅要以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指导教学管理,而且要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一个教师的教学如何,除了业务水平外,归根到底是他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起作用。

教师教学的个体性、独立性很强,教学指导思想上有很大的自主性。

教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进行教学的,他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对教学工作的方向和质量必然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学改革中,为了帮助教师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校管理者应当亲自深入教学第一线,具体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动态,组织他们学习和领会中央关于加强素质教育的有关决定,进一步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把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真正纳人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

(二)正确处理好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关系

5

管理教学工作,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客观规律。

教书必然对育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是这种影响有正误之别和强弱之分而已。

学校管理者要根据这一本质关系,引导教师自觉地重视教书育人,把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对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都是十分必要的。

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教学具有发展性,任何教学都必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校管理者要引导教师自觉地重视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发现拔尖学生,使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保证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必然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

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缺一不可。

否则,就不成其为教学。

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中,既要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应压抑和扼杀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4(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

教学计划中所开列的各门课程,是为了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各门课程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教学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各门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按规定的教学计划开课,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要统筹兼顾各门学科的课外作业时间,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分别规定作业的分量和课外占用的时间,防止偏多或偏少或平均分配以及学生负担过重的不合理现象。

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内课外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都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学校管理者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教学的基本形式,也要抓好各种课外的教育工作,包括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这对培养

6

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爱好,开阔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自立自主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教学工作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使学校具有稳定的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教学工作制度一般包括:

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制度等。

它是长期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的制度化,既是上一阶段教学管理经验的总结和工作的成果,又是下一阶段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基础。

学校管理者在制定教学工作制度时,一定要做到使制度的指导思想明确,条款言简意明,并能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制度一旦制定,就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随意变动,但可随着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充实和完善。

三、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

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赖以有序进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管理的首要的主导性职能。

它一般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用计划去管理教学工作;二是把各方面的教学工作计划都管起来。

教学工作计划管理的任务,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奋斗目标,确定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以保证各科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注意事项

教学工作计划是全校工作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应该在校长直接领导和参与下,由教导主任制定。

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以教学为主,稳定教学秩序

它包括教师要稳定,学生要稳定,教材要稳定,规章制度要稳定。

2(抓教育思想问题

教学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教学工作计划不仅要反映教学的过程,而且要反映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思想。

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作为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纠正不正确的教育思想。

3(抓教学改革,鼓励创新

7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量成倍增长,要使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计划要反映改革的精神,要提倡在教学上搞科学实验。

4(抓教学中的倾向性问题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注意在克服一种错误倾向时,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另一种倾向。

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是制定学校工作计划的基础。

这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学校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设备情况;学校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对学校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所有这些情况,学校领导者都要了如指掌,心中有数。

(二)教学工作计划的结构体系

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是一个以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为规范,层次分明,从属关系明确,结构严谨的结构体系。

1(全校教学工作计划

它是整个学校工作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应在校长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由教导主任具体制定。

其主要内容如下。

(1)教学情况分析。

对上学年或上学期教学工作进行简明的分析,指出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有利条件和困难,以及本学年或本学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和要求。

它应在分析上学年或上学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科学预测,提出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它包括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具体培养目标,特别是在发展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及学生各科成绩的及格率、优秀率、提高率、合格率、升学率与就业的适应率等数量指标。

(3)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内容和措施。

在内容方面,应清楚地规定本学年或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项目、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工作进程。

措施一定要具体、有力,包括加强领导的措施,提高和培养教师的措施,改革教学的措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措施,开展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措施等。

一般来说,计划不宜过于庞杂,切忌面面俱到,以致重点不突出,流于一般化。

8

2(教学研究组(教研组)工作计划

它应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结合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制定。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本组前一学期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问题的简要分析;

(2)本组在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基本设想和教学研究活动的主要课题及其要求;

(3)按周安排好各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如集体备课、专题讨论、观摩教学、总结交流经验等;

(4)本组课外活动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3(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它是全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最终落脚点。

由任课教师制定,经教研组长确认后执行。

其内容除有对前一学期学生学习情况和本学期教材内容的分析外,要明确提出本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实施措施和改进教学的方法。

并且要具体安排本学期的教学进度表。

具体写明章节课题,所需时间,起止日期,以及各章节需要安排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参观等。

上述三种教学工作计划,反映了教学工作管理上的三个层次,应当使它们逐层落实,以便保证学校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

学校教学工作虽是由各个教师分别进行的,但它却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只有全体教师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才能组成一个教学的整体,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就要求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加强教学研究组的建设,合理分配教师力量和安排教学活动时间,以加强教学的组织管理。

(一)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

教学是一个系统,对教学管理要从整体出发,建立健全教学的指挥系统。

一个健全的指挥系统的要求是:

一方面领导者的指令能迅速、准确下达,指挥渠道畅通;另一方面,能及时获得指挥效果的反馈,使指挥过程不断得到调整。

教学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是教师,他们了解教学过程,熟悉教学规律,学校要依靠教师办学。

要建立校长领导下的,包括教导主任、各科教研组组长和各科优

9

秀教师代表在内的教学咨询机构,充分发挥教学组织和优秀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他们,听取群众意见,研究教学措施,改进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包括教导处、班主任、班长、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参加的学习管理系统,明确他们管理学习的职责,发挥他们的作用。

有了以上两个系统,学校的教学任务就能做到层层有人负责,各个环节有人把关,上行下达,渠道畅通,教学指挥就能更完善和更有成效。

(二)加强教导处的建设

教导处是在校长领导下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教务行政工作的职能机构,是教学管理指挥系统的中枢,在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导处负责组织和安排整个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起着调度的作用;其次,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学校工作计划中有关教学工作部分的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督促、检查和随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并提出建议,起着参谋和助手的作用;再次,教导处要从组织上、时间上和教学仪器设备上为教学工作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因此,学校领导人应当充分发挥教导处的职能作用。

加强教导处的建设,一要选好教导主任。

教导主任是校长管理教学的助手,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

发挥教导处的职能作用,就要充分发挥教导主任的作用。

校长应根据干部“四化”的要求,选择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教导主任。

应使教导主任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放手让他们工作,使他们有职、有权、有责,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管理上。

二要做到人员精干。

教导处在学校教学工作管理中,处于枢纽地位,学校关于教学管理工作的各种指令,要通过它下达,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情况要通过它去收集、整理,并及时反馈给校长。

学校的教学活动,要通过它去具体组织实施,大量的教学行政事务工作,要通过它去完成。

因此,教导处的人员要精干,能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同时,要注意人员结构的合理配备,做到职责分明,建立一套周密的常规工作制度,以便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

(三)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

10

教研组是学科教师的教学研究组织,是学校管理组织系统中的一层业务组织。

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组的设置应以有利于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为原则,一般以学科为单位设置,同一学科教师在三人以上者,即可设教研组。

不足三人者,则可联合相近学科成立教研组。

规模较大的学校,同一学科教师人数较多,可在教研组内,按年级设备课组。

规模很小,教师人数很少的农村学校,可以在当地教育行政机关或中心小学的帮助下,联合邻近学校组织校际教研组。

教研组长可由教导处决定,也可以由教师选举产生。

要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

首先,应当明确教研组长的职责范围和要求,使他们进行工作时有所依据;其次,要加强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再次,要支持和鼓励教研组长开展工作,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最后,对教研组长的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使他们在教学上对本组教师起模范带头作用。

搞好教研组的建设,必须加强思想工作,培养教研组的优良风气,包括培养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思想感情;实事求是、认真扎实的治学精神,严肃负责、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团结互助、密切协作、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集体主义精神;勇于探索、大胆改革的创新意识等。

这种优良的思想作风是搞好教研组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巨大动力。

学校管理者要善于组织好各教研组之间的协作,协调好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各教研组、各学科的教学形成有机的整体,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合理分配教师的力量

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师的专长、特点,合理分配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教学组织管理的一项重要作用。

它关系到每一个教师积极性和专长的发挥,也关系到教师队伍的建设。

同样水平和数量的教师,安排配备得当,水平就能充分发挥出来;配备不得当,教学工作就会大受影响。

学校管理者应选择最佳的配备方案,安排教师的工作。

1(知人善任,扬长避短

11

学校管理者对每位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特点等应有较深入的了解。

一般说来,每个教师都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作为教学管理者,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把他们安排在能够充分发挥长处的教学岗位上,以便发挥优势,人尽其才。

2(新老搭配,以老带新

我国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水平较低,不胜任的教师比例不少,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当务之急。

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分配好教师的工作,既要保证各个年级各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又要考虑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要注意新老教师的搭配,尽可能做到主要学科各个年级都有一位老教师起传、帮、带的作用。

实践证明:

以老带新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不同情况,不同要求

每个学校的教师队伍,一般都是由老、中、青三部分组成。

对不同的教师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分配不同分量的工作。

有经验的老教师,应要求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到总结经验、研究教育理论和培养新教师方面;中年教师既有教学经验,又有较旺盛的精力,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依靠他们;青年教师朝气蓬勃,但缺乏教学经验,工作分量不宜过重,应当把他们的部分精力引导到熟悉业务和进修提高方面,促使他们加快成长。

4(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安排教师工作要立足于教学工作的全局,合理地安排好各年级、各学科、各教学班的教师工作。

要尽量保证每个年级都有把关的骨干教师,又要从长远考虑,尽量把低年级的教师配备强一些,切实打好基础。

五、教学过程的管理

教学是一个过程,它依赖教育和教学的客观规律,依据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制定的教育计划,通过科学而周密的组织来实现的。

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程序,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一般包括以下环节,即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检查和考核学生的成绩。

对这些环节应提出规格要求,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一)备课管理

12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它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