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499917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篇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文及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文及教学资料

1

2

3

第一单元

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1新闻两则课文

毛泽东

两则新闻把我们带回到革命战争年代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中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两则新闻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

4

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划分全国为若干“绥靖区”在区的中心城市设“绥靖公署”负责指挥国民党军队进攻人民军队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

“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襄阳也是国

5

篇二:

最新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1新闻两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难点: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自读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学习第一则新闻

(一)导入

你喜欢读报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二)新闻的知识

1.什么是新闻?

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补充说明:

凡是开头冠以“新华社电”“本报讯”“本报记者报道”字样(电头)的文字不论长短都是新闻有的报道很简短不加“电头”也是新闻新闻在报纸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天的报纸可以没有其他文体但如果没有新闻就不成其为报纸了】

2.新闻的特征

a)让事实说话内容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b)报道迅速及时

c)简明扼要

3.新闻的六要素

通常人们把五个W叫做新闻的五要素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经过Why——何故

新闻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如果缺少了这些要素那怕是只缺少一两个要素就不可避免地使所报道的事实残缺不全说不清楚不能给人以确切的概念不能提供充分的事实根据至少也会使所报道的事实大为逊色

4.消息的结构

A.标题

包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三个标题齐全也可以只有其中一部分它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B.导语:

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C.主体:

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D.背景:

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E.结语:

是消息的结尾背景和结语有时很明显,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另:

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电头是指说明发电者、发电地点、发电时间的文字本文开头略小的字就是电头电头通常是必不可少的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可信消息及时

(三)学习第一则新闻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韶山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导师主要作品都收集在《毛泽东选集》中

2.介绍时代背景

思考:

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明确:

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性)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明确:

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3.预习检查

4.结合新闻探讨标题、导语、主体的区别

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

①用一个语句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标题

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导语

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中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课文的内容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主体

5.齐读这则新闻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了解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

明确:

第一层:

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

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三层:

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四)进一步探究内容领略人民解放军的威武

1.速读课文填写表格

2.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此中有详略详写路军略写路军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

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

详略:

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大军写得稍详东路大军写得详此处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敌人的抵抗较顽强而且这一地区有包围敌军、解放南京的关键的战略重要意义

3.些句子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评论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叙议结合)

明确:

“一方面?

?

另一方面”揭露了敌军溃败我军取胜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大长了我军士气灭掉了敌人的威风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灭亡的民运

(五)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1、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①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到时

②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③还有全文最后就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就有助于“”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④“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到达”泛);“24小时内”时限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共”时限不明一般化)“即已”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现在”时界相对模糊)“至发电时止”时界更为确切;“余部”军事术语准确得体(“剩下的”表达内容模糊)

⑤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恰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抑敌人而能恰到好处地表现(或正面或反面)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①“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一般化“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正是?

?

那一天”既对“督战”“认为很巩固”构成强烈讽刺又证实了的确“不起丝毫作用”敌人“不料”我军“突破”“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对比鲜明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②第4小题①句对战况、战果的介绍比较笼统不够准确之外也不够鲜明而②句中“整天激战”介绍了战况“歼灭及击溃”更鲜明的报道了敌军惨败状况“广大地区”既准确说明了并非全境又鲜明指出了大局已定“控制江阴要塞”鲜明的表述出“封锁长江”的确凿态势更切实可信将“东路军”改为“我军”在不影响准确明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了亲切自豪的感情色彩

③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很多例如“百万大军”、“1000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又如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再如“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鲜明的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当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本文这种语言特点既是消息的要求也是本文报道内容的需要

(六)总结

本文报道我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从而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第二则新闻进一步了解新闻这一文体

(一)导入

上节课大家第一次了解新闻这样文体也从毛主席的一则新闻稿中领略了我解放军雄姿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时代背景:

这则新闻说“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又说到“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

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

“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二)对号入座

1.新闻的结构(本文的结构)

标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导语】

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背景资料】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背景资料】

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2.速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

(三)体味新闻语言的特点

?

新闻语言具有、准确、及时的特点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三大特点的句子

性:

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

及时性:

1948年11月5日电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

准确性:

一年多时间内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

?

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明确:

南阳解

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四)比较阅读——两则新闻的异同

A.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1)文体相同:

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2)作者相同:

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3)目的相同:

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4)主旨相同: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5)大背景相同:

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6)?

?

B.找“不同”

1)具体时间不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

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2)具体写法不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

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

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3)构思特点不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

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4)语言风格不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

“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

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C.总结:

两则新闻的主题

两则新闻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正义战争的胜利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它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我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五)作业

1.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注意:

要符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预习《芦花荡》扫清字词障碍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

西(较详)中(略)东(详)

长横↓↓↓↓渡江

(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溃不成军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

导语

第二层:

背景我军主动

第三层:

回顾敌军必败

第四层:

预言

篇三:

最全实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全册教案

一、新闻两则

1、导入:

如果让时空倒流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在弹火纷飞中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那冲杀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恢弘如诗壮美若虹只要一想起它无论是革命先辈还是我们这些后来人无不感到壮怀激烈豪情倍增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主席亲笔撰写的两则新闻一起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2、课题

3、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

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4、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5、背景介绍: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

6、课题

7、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

3、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8、毛泽东诗词: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9、关于新闻的知识:

新闻六要素(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特点性、及时性、简明性(真、快、简)

10、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头一两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是指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结语——新闻结尾

11、新闻概念:

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记叙文

新闻特点:

观点鲜明、内容、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明

新闻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新闻“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

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议论

12、课文结构:

标题、导语(开头1、2句)、主体(东路军、中路军、西路军)

13、——14、词语识记

15、《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

而发起渡江战役

16、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

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17、问:

从文章中找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

用一句话或一句短语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

例:

一代白衣名将终退役从此莫伦特斯变传说

18、问:

从文章里找出能概括以上内容的两句话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

(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导语:

用几句话或者是一小段话简要、概括地要把报道内容的梗概在开头部

分告诉人们

19、问题探讨

1.说说导语从那几个方面概括全文

渡江概况:

渡江区域战役全局

20、主题部分:

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21、渡江地图

22、主体部分

解放军渡江情况:

1、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

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2、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3、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

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主体:

用一大段话或是几段话较具体地、较翔实地把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

23、具体描述渡江战况

中路军:

首战告捷西路军:

锐不可当东路军:

英勇突破

24、问:

三路军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来安排

1、“20日夜起”“21日下午五时起”和“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等表明日期、时间的词语显示了三个层次所叙事实在时间上的先后相承、紧密

衔接

2、在内容和写法上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

中路军写得简略

(因为4月22日2时新华社播发的《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已作过报

道)另外两路军队写得详细;中路军、西路军所遇之敌“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在叙述这一情况时作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而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文中叙述了我军在“整天激战”中“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可见这三个

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