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docx
《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
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因子:
对家畜的生存和发展有明显、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2.生存条件:
在生态因子中,对家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那些必不可少的因素,称为生存条件。
3.主导因子:
家畜的生存条件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4.耐受限度:
每一种生物对每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适应范围,这一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幅度就是耐受限度。
5.限制因子:
在特定环境条件中,使某一生物的耐受达到极限,对其机能、活动以至地理分布起直接限制作用的环境因子。
6.生态价:
生物种的生态价值,即生物种对外界环境适应幅度的大小。
7.生态型:
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同一物种,由于长期受着不同环境因素的作用,常常形成一些适合于当地环境条件的种群,这些种群叫做生态型。
8.潜热:
蒸发方式散发的热量包含在水汽中,不能直接用测热仪测定,所以叫非可感热或潜热。
9.临界温度:
环境温度超出动物等热区,动物代谢率开始升高时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10.适应:
指生物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反应。
11.表型适应:
动物在环境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体型外貌特征的适应性变化。
12.习惯:
动物受到同一环境条件的反复刺激,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产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习惯。
13.风土驯化:
指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
14.生理学节律:
受气候因子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动物在行为、生理上出现相应的有节律的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生理学节律。
15.生物钟:
动植物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受到内部某种计时功能的控制,这种内部计时称为生物钟。
16.生态锥体:
指生态系统中顶部尖而底部宽的锥体状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
17.营养级:
生态学上将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为营养级。
18.初级生产:
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生产植物性产品的过程。
19.叶面系数:
是反映光合作用面积的指标,即叶子总面积对植物占地面积的倍数。
20.生态平衡:
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无生命物质之间长时期处于动态平衡。
21.生态阈限:
生态系统对自然界或人类施加的干扰能够进行自动调节,但是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这一限度,自动调节能力就会降低或消失,出现生态平衡失调,这一限度称为失调阈限。
22.结构缺损:
指生态系统缺损一个或几个组成成分,使生态平衡破坏,系统崩溃。
23.最大持续产量:
在不损害资源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持续地利用某种资源所能获得的产量。
24.生态经济学:
是从经济角度来研究由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结合的复合体系,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25.系统生态学:
是指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的科学。
二.简述题:
1.简述影响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有
(1)品种;
(2)年龄;(3)体重;(4)被毛;(5)生产性能;(6)饲养水平;(7)管理方式;(8)气流和湿度。
2.简述动物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适应表现。
答:
表现为:
1〕从解剖学和形态学方面表现为
(1)体尺和体表:
寒冷气候中,动物体格一般较大,皮肤皱褶较少,体表面积相对就愈小,体躯呈粗短;
(2)腿、脚和耳:
寒冷环境中,动物腿较短,脚上角质坚实耳较大;(3)体被方面表现为:
皮肤颜色浅、厚度变厚,寒冷地区的家畜一般被毛较厚、密,外层是鬃状粗毛,内层是厚而软的绒毛。
(4)皮下脂肪多起到散热作用。
2〕从生理学角度表现为:
(1)寒冷环境条件下,动物产热量升高;
(2)寒冷条件下,动物甲状腺素水平;(3)寒冷条件下,动物生产能力降低。
3.简述风土驯化的途径:
答:
主要有:
1〕是直接适应,即家畜在新环境条件下,在行为上和生理上产生一系列反应,直到基本适应新环境条件为止。
2〕是定向改变遗传基础,当新环境条件超越了该品种的耐受范围,家畜就会产生种种不适应的反应,甚至发病、死亡。
此时通过人工选择的作用,淘汰不适应个体,留下适应的个体,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基因频率,使家畜群体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当然,上述两种途径不是孤立的,在实践中往往是首先通过直接适应,然后经过人工选择,使遗传的物质基础发生变化,从而达到风土驯化。
4.简述生物钟的生理作用及其意义。
答:
其意义在于:
1〕它是动物的生物行为计时器。
2〕生物钟的调节机制能够将一些生理过程和环境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紧密结合起来,使动物更容易适应环境。
3〕医学上可利用生物钟的知识鉴别,诊断周期性疾病,控制给药时间,掌握病畜对药物的耐受规律。
4〕在生产上可用于控制禽的产蛋,调节牛、羊的发情和配种。
5〕在杀虫害方面,可帮助确定最佳施药时间。
5.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
可以用下式表示:
62+12H2O————————————→ C6H12O6+6O2+6H2O
6.简述优化牧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措施。
答:
有1〕提高家畜能量的转化效率;2〕提高初级生产的转化效率;3〕建立合理的畜群结构;4〕培育和选择能量转化效率高的畜禽品种;5〕配合全价饲料;6〕创造良好的环境和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
7.简述生态平衡良好的系统状态。
答:
它表现为:
1〕生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食物链营养结构彼此协调,组合正常。
2〕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相等,物质储存量相对稳定。
3〕信息传递畅通。
4〕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适应、协调。
5〕生物种达到最高和最适量,物种间彼此适应,相互制约,并保持一定数量的种群,能够排斥其他生物侵入。
8.简述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答:
主要原因是1〕破坏植被,掠夺式经营。
(1)盲目毁林开荒。
(2)索取量超过生物生产量引起环境质量下降。
2〕生物种类和食物链变化引起:
(1)生物种类减少使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2)食物链破坏使生态平衡失调。
3〕环境污染:
(1)2和酸雨的危害;
(2)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农药及化肥的危害;(3)放射性元素和石油的危害。
9.畜牧业的地区优势应该综合考虑哪些条件?
答:
应综合考虑六个条件:
1〕失调条件是否适宜;2〕资源是否可以连续开发;3〕经济效益大小;4〕市场需要是否迫切;5〕技术条件是否可以;6〕发展前途广阔与否。
10.合理利用畜牧业资源的原则有哪些?
答:
有:
1〕因地制宜,杨长避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合理组织生产。
2〕要从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注意充分发挥各种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以利用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和合理的生产结构。
3〕要从自然资源对畜牧业生产的综合影响出发,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综合防治,注意生物间相互制约关系。
4〕要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掌握供需平衡,强调资源保护、养用结合,反对掠夺式经营。
5〕自然资源的利用要与合理的培育更新相结合,注意保持生物的基本数量和适宜的群体结构。
11.简述畜牧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措施。
答:
畜牧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主要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防止环境污染。
1〕保护水资源;2〕保护土壤资源;3〕保护动植物资源和培育植被;4〕保护农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5〕将资源消费量控制在最大持续产量的限度内;6〕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资源系统最优控制模型。
12.协调生态系统中的矛盾,应贯彻哪些生态原则?
答:
协调生态系统中矛盾应贯彻以下原则:
1〕全面发展;2〕立体开发;3〕多级利用;4〕养用结合;5综合利益。
三.判断分析题:
1.草地受气候的影响比农田大。
错
2.在同一环境中能够共存的物种,不可能是生态要求完全相同的物种。
对
3.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家畜即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错
4.一物种处于某一生态因子的最适范围之处时该物种对另一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将会上升。
错
5.混牧不利于畜牧业发展。
错
6.动物机体的行为改变是表型适应的结果之一。
对
7.家畜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家畜与人的关系。
对
8.生物对生态因子的最适范围位于耐受范围的正中央。
错
9.生物种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错
10.生态因子之间是不可替代的。
对
11.生态系统内种群的竞争、排斥将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错
12.食物链越短,可利用的能量越大。
对
13.白纳德法则阐明了动物毛色与气候的关系。
错
14.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错
15.生态因子之间是不可调剂的。
错
16.生态平衡状态时生物的增长呈指数上升。
错
17.生态系统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对
18.白格曼法则认为动物的体格大小与生存环境有关。
对
19.山羊耐寒但不耐热,耐干旱但不耐潮湿。
错
20.通常山羊性能好的品种生态价都较高。
错
21.生态系统结构缺损将导致其功能衰退。
对
22.人类对自然干预力的增强不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
错
23.农牧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第一阶段应当以恢复自然生态面貌为主。
错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水热条件是对家畜生态分布影响最大的外界环境因素?
答:
因为:
1〕温度是外界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对家畜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
(1)直接影响;家畜是恒温动物,体温一般稳定在37'C左右(禽类较高一些)。
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家畜必须不断调节向外散发的热量,以防止热量在体内蓄积或过多逸失,引起体温升高或下降。
(2)间接影响;家畜在一定的温度环境中长期锻炼、适应的结果,体型、解剖构造、皮肤组织、被毛状况、以及体内许多生理指标都会发生明显变化,这些特征性变化,使它们对这一温度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但是这些特征性变化,却也限制了它们的扩散,使它们的分布具有一定地域性。
2〕降水的数量和季节性分布,决定着空气的湿度。
空气的湿度对家畜的体热调节具有重要影响。
高湿度是细菌和寄生虫生存、繁衍的良好条件,使侵袭性疾病有了发生、传播的可能。
降水量常有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因而家畜侵袭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降水量还决定了土壤和空气的湿度,进而决定着农业生产制度和植被情况,使饲料种类和数量各具特点,因而影响畜种的分布。
我国牧区的牧草种群分布和生长情况,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量,这是影响家畜分布的主要因素。
至于降水量对于家畜饮用水源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
2.牧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请阐明其方法。
答:
牧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
1〕结构设计,首先要确定牧业研究对象和系统边界范围,及其研究的目的。
其次是全面、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
使畜牧业尽可能地与其他各业相互配合、协调。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使结构网络多样化,加速物质的循环与再生,使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它包括下述内容:
(1)平面结构设计;
(2)垂直结构设计;(3)时间结构设计;(4)食物链结构设计。
上述各项结构设计,综合构成本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生态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的综合分析研究,务使全部设计在理论上是可靠的,在实践上是可行的,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设计。
2〕工艺设计,是模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互协调以及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共生等原理,设计、规划、调整和改造生产结构和生产工艺,使一种生产的“废物”成为另一种生产的原料,使资源多层次、多级充分利用,使物质循环再生,这样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使整个自然界保持生命不息和物质循环经久不衰,使资源永续利用。
它在时间安排上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大抓生产建设,保护和改造牧业生态环境以提高生产力为主。
第二阶段:
由传统牧业向生态牧业转化。
第三阶段: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互协调的生态牧业综合化的成长阶段,这时应侧重于系统生态功能的完善工作。
3.阐述保持生态平衡的基本措施。
答:
有1〕控制人口增长。
2〕创造优质高产的生态系统:
(1)提高农田单位面积的太阳能固定率;
(2)植树造林,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防护效益;(3)建设优质高产的草原生态系统。
3〕生态环境的保护:
(1)治理“三废”;
(2)加强绿化工作,发挥生态系统的净化作用;(3)加强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