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力球理论课教学导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498318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柔力球理论课教学导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柔力球理论课教学导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柔力球理论课教学导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柔力球理论课教学导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柔力球理论课教学导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柔力球理论课教学导案.docx

《柔力球理论课教学导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力球理论课教学导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柔力球理论课教学导案.docx

柔力球理论课教学导案

柔力球理论课教案

 

 

————————————————————————————————作者:

————————————————————————————————日期:

 

柔力球理论课教案

第一学期

柔力球运动概述

柔力球以前叫太极柔力球,2008年1月12日,中国老年体育协会为了规范体育项目名称,将太极柔力球更名为柔力球(体老字【2008】2号)。

柔力球运动创始于199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的山西晋中卫校教师白榕副教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尝试把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与网球、羽毛球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柔力球。

柔力球是一项太极化的球类运动。

它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融传统太极运动方式与现代竞技双重特征于一体,是一项集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竞技性、表演性、适应性和活动方式多样性于一身,易于推广和普及,具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体育项目。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一种圆转的、弧形的、刚柔相济、连绵起伏的拳术,柔力球积极借鉴、汲取太极拳运动和武术运动中的拳理、拳技,以祖国博大精深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为底蕴,奠定其自身的“先引后发、引进合出、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基本运动思想。

它摒弃传统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触接球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

其“弧形引化过程”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核心技术所在。

这是该项目与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等其它持拍隔网对打的球类运动项目最主要的区别。

柔力球运动是一项由中国人发明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融传统的太极运动方式与现代竞技双重特征于一体,强调身心内外双修,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球的和谐统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它借鉴了武术、网球、羽毛球等技术的精髓和规则,形成自己独特的运动方式。

它的主要技术特色是一改硬性击球方式,而以将球纳入球拍后的弧形引化后将球抛出。

柔力球运动形式既有体操、舞蹈等的套路形式,也有像羽毛球、网球一样有对抗性的竞技形式,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有氧的全身性、多方位的运动,它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方式和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特征,是一项民族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竞技性、优美性、适应性、活动方式多样性较强的运动。

目前在湖北、北京、辽宁等省市开展比较好,据悉,目前全国约有30万人参与柔力球活动。

特别在北京、天津、贵州、云南等省市,公园里随处可见柔力球爱好者在挥拍运动。

该运动项目很有发展前途,易于推广和普及,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适合在高校中开展。

第二学期

注:

(有底纹的为讲解部分)

柔力球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第一条场地

比赛场地为长方形,单打比赛长12米,宽6米;双打比赛长12米,宽7米。

场地四周至少有3米的无障碍空间。

第二条场地地面

场地地面必须是平坦、水平的木质或土质地面。

场地线的颜色应是白色、黄色或是其它容易辨认的颜色。

第三条界线

单打与双打的所有界线均宽5厘米。

其分别所属的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地,并包括在长12米,宽6米和长12米,宽7米的比赛场地内。

第四条中线

在球网下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并与端线平行的线叫中线。

中线的中心线均等的将比赛场地分别划分为长6米、宽6米和长6米、宽7米的两个场区。

第五条限制线与限制区

(一)限制线

在距中线的中心线两侧3米处,各画一条与边线连接,与中线平行的线叫做限制线。

(二)限制区

中线与限制线(其宽度包括在内)之间的区域为限制区(前场区),限制线与限制区向边线外无限延长。

第六条发球区

由场地端线与左右两侧边线延长线所构成的区域为发球区。

端线不包括在发球区内,发球区向端线外无限延长。

第七条球网

球网长9米、宽0.8米,设在中线的中心线垂直面上空,将场地空间分隔为相等的两部分。

球网为深色,网孔为方形。

网孔各边长均为5厘米,球网顶端用10厘米宽的淡黄色帆布对折而成,用绳索或钢丝从对折夹层中穿过,并连同球网上下沿同线系紧固定在两侧柱上。

第八条球网高度与网柱

(一)球网高度

球网高度从地面量起,男、女子网高均为1.60米。

球网高度应用量尺从中线中央处丈量,球网两端(双打边线上方)的高度必须相等。

(二)网柱

网柱是两根1.62米高,同地面垂直,并可调节高度固定球网的光滑圆柱,分别架置在两条边线以外一米处的中线延长线上。

网柱间完全被保持紧拉状态。

第九条球与球拍

(一)球

球为圆形塑料球或橡胶球,底色为浅色,表面成无光泽状并标有清晰显明太极图案。

球的直径为6.9-7.2厘米,重量为60-62克,球从2米高处自由下落自平整地面后弹起高度应在20-40厘米之间。

(二)球拍

球拍总长包括拍框、拍颈、拍柄,不超过54厘米。

拍框直径不超过24厘米,厚度不高过0.8厘米,拍柄总长不超过21.5厘米。

拍框内周直径为20.7厘米拍面由0.8-1.3毫米厚的圆形浅色橡胶片或塑料片制成。

其表面印有清晰、显明的太极八卦图案。

拍面静止平放时的下垂度应在0-0.2厘米之间。

拍框材料可以是碳纤维、铝合金、工程塑料或其它混合坚固材料制成。

球拍总重量不超过200克。

第十条球场固定物

球场固定物除包括球网、网柱等赛场必备设置外,还应包括挡板、看台、场地上空的设备和悬挂物,固定的或可移动的桌,以及其临场位置上的裁判员、司线员、有权临场工作的所有人员。

第二章比赛项目

第一条团体赛

分设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等两项

团体比赛每队由2-4名运动员组成。

其中由两名运动员分别出任单打,由一对选手组成双打。

可由队中任一运动员兼任。

比赛采用三场两胜制,出场顺序为单、双、单。

第二条单项赛

分设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等五项。

第三章比赛参加者

第一条运动员

运动员系指所有参加比赛的人。

双打比赛以两名运动员为一方,单打比赛以一名运动员为一方。

一个回合中有发球权的一方叫发球方,对方叫接球方。

第二条比赛服装

运动员所穿赛服的上衣颜色应为浅色基调为主。

运动鞋为不带后根、柔软的胶底或皮底运动鞋。

团体赛或双打比赛时,同队队员必须身着相同颜色的服装。

第三条比赛号码

参赛运动员上衣必须佩带号码。

背后号码且号码、颜色与上衣颜色明显不同。

第四条运动员的权利和责任

(一)运动员必须了解和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以良好的风尚服从裁判的判定。

(二)比赛间断时、死球时间运动员经举手示意,并经裁判员认可后,可以有礼貌的对场上有异议的判罚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请求。

如果对裁判员的解释不满意,必须当即在下一次发球前,(如在一局结尾则应在离开场地前提出说明)。

该运动员的声明在比赛结束时,将纪录在纪录表上。

(三)比赛从开始到结束应连续进行,运动员不得以任何行为和表现去拖延死球时间,更不得有意延误和中断比赛。

(四)比赛进行中参赛运动员不得接受场外指导。

场下人员亦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场上运动员进行指导。

(五)比赛进行中运动员不得随意离开场地。

如遇球拍损坏等特殊情况,可提请主裁判同意更换球拍。

或球局间征得主裁判许可,可更换与原服装颜色号码相同的服装。

(六)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应向裁判员致谢,并在纪录表上签字。

第五条队长的权利与责任

(一)团体比赛开始前应认真检查,核实本队上场队员名单,并及时提交本队团体赛出场顺序。

(二)可组织团体赛运动员的赛前准备活动。

(三)团体比赛进行中,轮到临场比赛的该队队长必须坐在本方场地边线后的球队席上。

不得以任何行为和表现进行现场指导或干扰比赛进行。

局间休息时,可向本队运动员进行指导,但不得进入场区。

(四)无权就裁判员对本队团体赛其它成员的的临场判罚当场提出异议。

第六条教练员的权利与责任

(一)熟悉精通竞赛规程与竞赛规则,带头遵守赛会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严格管理教育队伍,认真做好赛前准备,临场观察比赛。

进行中需坐在观众席或赛会指定的教练席上,及赛后总结工作。

(三)有权就本方队员的声明继续提出异议,但必须在该场比赛结束后半小时内向裁判长递交书面申诉材料。

第四章比赛的准备和进行

第一条抽签与准备活动

(一)抽签

进入比赛场地前,由主裁判召集双方队员进行抽签。

可采用掷挑边器的方法。

抽签赢方优先选择场区或发球权。

决胜局比赛前应重新组织抽签,确定场区和发球权。

(二)准备活动

抽签后的正式准备活动时间为5分钟。

第二条发球与接发球站位

(一)单打比赛

发球方队员可选择本方发球区内任一位置进行发球。

接发球方队员可后行选择本方场区内任一位置,做好接发球准备。

发球方与接发球方站位选择确定后,不得再行移位。

(二)双打比赛

发球方与接发球方站位选择方法同单打比赛。

但发球方另一不进行该次发球的运动员不得在本方场区内,抢占有碍对方视线的任一位置。

第三条首先发球与交换发球权

(一)首先发球

第一局和第三局决胜局由抽签取得发球权的一方首先发球,第二局由第一局为首先接球方先发球。

(二)交换发球权

每局比赛开始后每发满5球,双方即交换发球权,直至一局结束或双方比分出现20平(团体赛为14平)时,实行1球轮换发球法。

第四条双打比赛发球次序

双打比赛开始后对阵双方应各自确定每局比赛第一发球员和第二发球员,并在纪录台予以登确定每局比赛第一发球员和第二发球员,并在纪录台予以登记。

各局比赛发球次序应以首先发球方(A方)的第一发球员(A1)首先发球,发满5球后改由首先接球方(B方)第一发球员(B1)进行发球,第三个发球员应为首先发球方的第二发球员A2,第四个发球员应为首先接球方的第二发球员B2随后的发球均应以此为序进行交替轮换,整局比赛发球次序的排列应为A1、B1、A2、B2、A1…….以此类推,直至每局比赛结束。

双打比赛无接发球次序规定,轮到接发球的一方,可由该方任一队员进行接发球。

第五条局间休息与场间交换

(一)局间休息

第一局与第二局之间休息2分钟,第二局与第三局决胜局之间休息3分钟。

(二)场区交换

第一局结束后,双方交换场区进行下一局比赛,对内成员随之交换场外座位。

决胜局比赛需重新抽签选择场区发球权,比赛进行中当一方比分先到10分团体赛为8分时,双方再次交换场区继续进行比赛,交换场区时不进行休息,并不得接受场外指导。

交换场区后由交换场区前发球次数未尽的队员继续发球或由轮到发球序位的对方队员进行发球。

第六条比赛结果

(一)胜一球

比赛双方利用合法发球与接发球或在后继任意一小回合中利用合法还击致使对方出现失误或其它违例现象,则胜一球得一分。

(二)胜一局

单项比赛时当某方先得21分必同时领先对方2分时为胜一局。

当比分为20:

20时,比赛应继续进行,直至某方领先2分22:

20、23:

21、24:

22时为止。

团体比赛时当某方先得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为胜一局。

当比分为14:

14时,比赛应继续进行,直至某方领先2分为止。

(三)胜一场

先胜二局的一方为胜一场。

某方弃权或拒绝继续进行比赛,则判对方以21:

0团体赛为15:

0的比分和2:

0的比局取胜。

第五章、发球与接发球

第一条合法发球

发球员站在端线后的边线与两条边线延长间构成的发球区内用手将球抛起球从最高点下落时,用球拍将球做弧形引化。

详见第六章有关接抛球方法的规定并运用低手拍形,连续协调地将球顺势抛出,经网上落入对方场区。

第二条发球允许

开局时或主裁判报完得分手势后,且双方队员已做好发球与接发球准备,则允许发球。

第三条发球违例

(一)发球员未站在发球区域内发球或单双脚处及发球区界线发球。

(二)发球员发球时单双脚移位或单双脚离地跳起

(三)准备发球时,球未抛起离手,以做出欲挥拍晃动动作,或有任何破坏发球连续性的动作。

(四)发球员发球时未将球抛起。

(五)发球时,球拍以挥动而未能触及已抛起的球。

(六)发球引球过程中,弧形引化、顺势抛球动作不明显、不连贯。

(七)顺势将球发抛前,未能正确运用低手拍形动作。

(八)发球触网。

(九)发球不过网或球从往下穿过。

(十)发球后,球落在对方场区以外地面。

(十一)发球后,球处及球场固定物或本方队员双打

第四条接发球违例

(一)发球方发球的瞬间,接发球方队员先行移位。

(二)皆发球队员接抛引化动作不明显、不连贯。

第五条重发球

(一)发球员持球臂抛球离手后,持拍臂未做任何挥拍动作,将球接着或让球落地,球应予以重发。

(二)发球员在接球方未做好接发球准备时将球发出,该发球无效,应予以重发。

(三)双打比赛发球时,发球员同队另一队员的站位有碍对方视线,应予以重发。

(四)发球次序发生错误且球已发出,在下一次发球抛出钱被发现,该发球及该回合无效,应予以重发。

若该错误在下一次发球抛出前未被发现,则该错误不予以纠正。

(五)发球时发球方队员和接球方队员同时违例,该发球无效,应予以重发。

(六)发球时,如遇不可预见或意外情况时,该发球无效,应予以重发。

第六章、接抛球方法的规定

第一条合法接抛球

球拍触及球的瞬间,通过来球的进行方向和路线,以相应的拍形和缓冲速度,顺势将球引入球拍,并以明显、完整的弧形圆弧状曲线引化动作连贯流畅的将球抛出或抛入对方有效的球为合法抛接球。

第二条合法接抛球次数

(一)单打

在任意一个回合中,双方队员均需用一次合法的抛接球动作使球过网。

(二)双打

在任意一过回合中,双方均需采用一次含发球或两次合法的接抛球动作使球过网。

但场上每一个队员只限触球一次。

第三条接抛球违例

接抛球含发球过程中,球与球拍之间出现硬性撞击、弧形引化中断、连续接抛球等现象,为非法接抛球。

(一)硬性撞击

球拍触及球的瞬间,无引化缓冲动作,而是在来球或逆球的飞行方向与球直接发生的碰撞为硬性撞击。

(二)弧形引化中断

球拍在弧形引化过程中任意一点上的运行,出现间断、停顿、变向等任何引起引化轨迹中断,并致使球的离心力消失的现象,为弧形引化中断。

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1.引化间断:

在弧形引化轨迹的任意一点上,球拍引化进行出现短暂的间歇骤停后,又继续引化抛球。

2.折向发力:

脱离球拍与球的引化路线、轨迹,而突然改变方向作明显的折向加速发力。

3.引化逆转:

顺时针接球引化转为逆时针引化抛球,或逆时针接球引化转为顺时针引化抛球。

4.持球引化:

在引化过程任一阶段,其引化技术动作出现持拍托球或产生推、压、扇、抖等可见现象。

(三)连续接抛球

在完成接抛球引化过程中,球连续触及球拍两次或两次以上。

第七章、比赛中的一般规定与违例

第一条比赛中的一般规定

(一)界内球

落在比赛场区地面或触压在界在线的球为界内球。

(二)进攻球

队员采用合理接抛球方法直接向对方抛出的球,即为进攻球。

当球的整体通过球网上沿垂直面进入对方场区,则为完成一次进攻。

(三)死球

球触及地面,违例或重发球时则为死球。

(四)重赛

比赛进行中,如遇不可预见或意外情况时,应予以重赛,如遇司线员及裁判员未看清或均不能做出裁决判断的情况,应予以重赛或重发球。

第二条比赛中的违例

(一)球落在球场界线外

(二)球不过网或其从网下及网孔中穿过。

(三)球擦网或滚网不含发球时的擦、滚网后落在对方场区外(落在场内为有效界内球)

(四)球从网柱外过网区外进入对方场区。

(五)球触碰球场固定物。

(六)运动员不论站位于场内或场外,其身体和衣物触碰到球或被球击中。

(七)运动员的球拍、身体或衣物触及球网及网柱。

(八)双打比赛中同方队员在接抛球过程中球拍相碰撞。

(九)球拍与球的接抛过程不在本方场区一侧以球网及球网上方垂直面划分。

(十)双方队员的球拍或身体,以任何程度侵入对方场区或对方场区空间。

(十一)比赛进行中,任何一方运动员于网前做出举拍或举手等遮档动作。

第三条限制区的规定

(一)在限制区含限制线做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球,必须在单双脚触地的情况下进行。

明显加速加力或有任何扣拍下压动作的进攻球为非法进攻球。

(二)以腾空形式完成的加速高点进攻球,其起跳点可以在本方场区的任意地点,但完成进攻动作后第一、第二落点或双脚落点必需首先落在限制线后地面。

(三)以单脚支撑形式完成的加速高点进攻,其支撑脚为必须位于限制线后地面,完成进攻动作的整个一位过程中,身体的任何部位均不得触及限制区地面。

第八章、技术行为的判罚

第一条技术犯规

双方队员或两队成员包括教练员或团体赛全队队员均应与裁判人员进行积极认真的密切合作,并应以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比赛作风,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比赛进行中含比赛全过程若有意或连续违反上述精神,均应视为技术犯规。

第二条违规技术行为

(一)不当行为

1.比赛进行中含死球时间,运动员接受场外指导;未经临场主裁判许可,离开比赛场区或擅自更换球拍与比赛服装含比赛号码

2.场下人员对运动员进行场外指导不含局间休息提示或喊叫,进入比赛场区。

3.以为恢复体力或镇定情绪等任何形式的行为与表现拖延死球时间。

4.做好发球准备后发球员迟迟不与将球发出,或有任何影响对方进行接发球准备的行为与效果。

5.发球方做好发球准备后,接球方迟迟不做接球准备,或有任何影响对方进行发球准备的行为与效果。

6.以大声喊叫恫吓对方或以故做姿态、随意戏弄等任何形式的行为与表现,影响和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7.对裁判员或对方队员举止言行欠尊,或对临场判罚以不当言词进行表述与争吵。

8.场下成员救裁判员的临场判罚当场提出异议,或在死球时间以任何形式进行表述。

9.规则未述的其它不当行为。

(二)不端行为

1.故意延误比赛,并使比赛出现一定时间的中断。

2.以违反道德原则的言词,羞辱嘲讽裁判员、对方对员或观众。

3.规则未述的其它不端行为。

(三)侵犯性行为

1.以任何行为严重干扰大会比赛进行。

2.辱骂裁判员、对方队员或观众。

3.寻滋事

4.规则未述的其它侵犯性行为。

第三条技术犯规的判罚与处理

(一)不当行为的判罚

1.显然是无意的或对比赛影响不大的技术犯规,应首先提出警告,警告后的再犯,应按技术犯规予以判罚。

2.有意的或有投机取巧性质的技术性违规,应当即按技术犯规予以判罚。

3.对不当技术性违规的判罚,应以给对方赢得一分的方式进行处理。

(二)不端行为的判罚

1.首次违规的判罚,应以给对方赢得一分的方式进行处理。

2.再次违规,应按判罚出局进行宣判,并以取消该局比赛资格的方式进行处理。

(三)侵犯性行为的判罚

一经认定,应按判罚出场进行宣判,并以取消该场比赛资格的方式进行处理。

(四)判罚等级

1.判罚等级表

行为等级次数处理方式出示判罚牌判罚结果

不当行为第一次警告一手持黄牌防止重犯

第二次判罚一手持红牌对方得分

不端行为第一次判罚一手持红牌对方得分

第二次判罚出局一手持红黄牌取消一局比赛资格

侵犯性行为第一次判罚出场两首分持红黄牌取消一场比赛资格

2.判罚等级的追加

同一队员或同队成员在同一局比赛中,第三次出现不当违规行为,应按判罚出局进行宣判,并以取消该局比赛资格的方式进行处理。

同一队员或同队成员在同一局比赛中,第三次出现不端违规行为,应按判罚出场进行宣判,并以取消该场比赛资格的方式处理。

(五)局前及局间技术犯规的判罚

局前及局间所出现的技术性违规,均应及时判罚和记录,并在下一局中执行。

(六)超时入场的判罚

超过该场开赛的时间15分钟未到达比赛场地的运动员队,即以自动弃权认定,并以取消该场比赛资格的方式进行处理。

(七)拒绝签字的判罚

一场比赛结束后,拒绝在比赛结果记录表上签字的运动员队,除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外,并以取消全部比赛资格的方式进行处理。

(八)技术犯规的纪录

宣判技术犯规的同时,均应按技术性违规的不同性质予以记录。

(九)判罚出局与判罚出场的比分、比局处理

1.判罚出局,宣判对方该局以21:

0团体赛15:

0的比分取胜。

2.判罚出场,宣判对方该场以2:

0的比局取胜。

第九章、临场裁判员与裁判工作

第一条临场裁判员

是指一场比赛中所有现场担负裁判工作人员的总称。

在一场比赛中,分设主裁判1人,副裁判1人,记录员1人,司线员2人。

第二条裁判员的义务与职责

(一)所有的临场裁判人员必须牢记裁判工作视为运动员及其运动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服务的。

(二)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言行和肩负的责任,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出色的管理水平,引导和把握好全场比赛的顺利进行。

(三)执裁过程中,要做到严格、认真、公平、准确、不滥用职权。

(四)临场裁判人员对所分馆职责的事实的决定是最后的决定。

裁决和宣判应果断、迅速、有权威。

发现错误应予以承认并及时更正。

第三条临场裁判分工

(一)主裁判

1.端坐在场地一侧网柱旁的高椅上

2.一场比赛的执行领导,全面负责该场比赛的全过程。

3.按照比赛进行程序,负责安排赛前、局间、决赛局前即比赛结束时的一切组织工作。

4.重点负责对各种技术动作及各类技术行为的违例违规判罚。

5.裁决一些因司线员或副裁判未看清的界内、外球。

6.比赛进行中,如遇不能预见或意外情况,有权决定暂时中断比赛。

7.主持宣判与报分,并始终先报发球方得分。

8.宣布每一局或每一场的比赛结果。

(二)副裁判

1.端坐在主裁判对面场地一侧网柱旁的矮椅上。

2.协助主裁判组织本场比赛

3.重点负责对限制区内和网上技术动作违例的判定。

4.裁决一些因司线员未看清的界内、外球。

(三)司线员

1.两名司线员应分别站在场区两端对角线场外延长部分约2米的地方

2.负责界内、外球的判定,并对所负责的线担负全责。

(四)记录员

1.端坐在场地一侧中央部分的纪录台前主裁判对面。

2.引导双方运动员入场,并进行赛前登记。

3.写团体赛双方出场顺序。

4.记录双打比赛中,双方第一、二发球员名单及该局发球次序。

5.记录双方得分翻得分板,记录主裁判的各类技术犯规。

6.决胜局某方先得10分团体赛为8分时,及时通知主裁判宣布交换场区。

7.比赛结束后,组织双方在比赛纪录表上签字。

第三学期

柔力球技术特点和基本要领

柔力球运动是借鉴了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技术的精髓和规则,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运动方式。

这一运动符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

可结合个人的技术特点形成各自的风格。

在竞技中能否运用合理的技术,也受到人的心理因素和意志的影响。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从入球到出球是由迎、引、抛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连贯、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的弧形引化过程。

它改变了传统的硬性击球方法。

要求首先顺着来球的方向、线路,主动伸拍迎球,使球从球拍的边框悄无声息地切纳入球拍。

球入球拍后,以两脚为支撑双腿发力,力通过腰的分配组合,使身体和手臂以及手臂所持的球拍和拍内的球,以身体的横轴、纵轴和垂直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在旋转中使球在球拍中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再以这个离心力的惯性将球沿弧线的切线方向甩出球拍的过程。

它与其它持拍球类运动的技术完全不同,它不是将球推打出去,而是用身体带动球拍挥旋,产生惯性离心力将球抛甩出去的一种技术。

比较接近的运动方式有田径运动中的链球和铁饼。

柔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它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

特别是由于圆形动作的变化比较复杂,随机多样,对训练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和发展多向思维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正确的弧形引化动作要求以肩为轴,肩、肘、腕保持一个弧形,因此整个上肢都不是紧张的,这有助于静脉血的回流,保护了心脏的安全。

它又是一种运动量可以灵活调节的运动:

体力差的可以以逸待劳,以不变应万变,体力好的可以左奔右突,前后变幻;初学者可以高接低抛,和平过渡;娴熟者可以四处封杀,各展雄风。

运动时圆灵轻活、闪展腾挪,人拍合一、心球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