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4973367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docx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docx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认识猫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猫的外形特征及相应的生活习性。

2、感受猫的各种趣事、,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图片:

各种形态动作的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引起兴趣

教师:

今天有一只小动物要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2.出示小猫

(提醒小猫怕生,怕噪音,小朋友别发出很大的声音)

二、展开

1、观察小猫脚部特征

(1)小猫的爪子是什么样的?

观察小猫的爪子,尖尖的、弯弯的。

(鼓励幼儿用好听的词说说)

(2)你知道小猫尖尖的爪子有什么作用呀?

(幼儿学学爪子抓老鼠的样子。

(3)尖尖的爪子长在哪里呀?

(脚上)小猫有几只脚?

(4)小猫的脚上除了爪子还有什么?

说说那块肉垫

(5)小猫为什么走路要静悄悄。

2、观察小猫脸部特征

(1)看看小猫的嘴巴有什么特别吗?

(三瓣嘴)

(2)小猫的嘴边长着什么呀?

(胡子)

怎样的胡子?

(细细长长)

(3)小猫的胡子有什么本领你知道吗?

(4)这些都长在小猫的哪里啊?

(脸上)

3、感受猫的生活习性

(1)教师:

小猫主人给小猫拍了些照片,看看小猫在家都干什么呢?

(2)欣赏图片

调皮的小猫

睡觉的猫

爱干净的猫

它为什么老舔自己的毛呢?

说明小猫怎么样?

三、结束

小猫可以做我们的小伙伴,我们都要保护爱护它们,不要伤害它们,只有你去伤害它它才会攻击你。

小猫还有很多品种,让我们来看看其他种类的小猫是怎么样的?

(看照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知道鸡、鸭、鸟全都会生蛋,对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蛋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蛋

1、出示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

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蛋吗?

你们还认识什么蛋?

2、ppt课件:

各种各样的蛋

引导幼儿将动物图片与蛋一一对应。

3、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生蛋?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

1.教师:

这些蛋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重量、颜色来比较。

2.教师小结:

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

有的蛋是深黄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还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带斑点的。

三、由表及里观察,产生探索的兴趣。

1.教师:

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并将鸡蛋打开观察。

2.观察:

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种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样吗?

(逐一打开蛋。

3.教师小结:

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敲碎蛋壳,里面都有蛋黄、蛋清。

四、活动结束

教师讲述有关蛋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有关蛋的话题。

如:

蛋黄怎么会变成动物宝宝的?

为什么蛋有大有小?

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小鸡出生的秘密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

2、发展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对小动物产生爱心。

活动准备

1、幻灯片:

小鸡是怎么出生的

2、声音:

公鸡,母鸡,小鸡

活动过程

一、听听什么声音

播放声音:

鸡叫声音

提问:

请小朋友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知道小鸡是从哪儿来的呢?

(幼儿互说)

二、听故事:

可爱的小鸡

1、教师:

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那么小鸡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请小朋友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讲故事

提问:

瞧,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小鸡啊!

毛茸茸的,他们,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鸡妈妈生的。

教师:

鸡妈妈是怎么生的呢?

(鸡妈妈蹲在鸡蛋上,生出来的。

教师:

那么,蛋是从哪儿来的呢(母鸡生的)

三、了解鸡的成长

1、课件:

鸡的成长

母鸡生蛋→母鸡孵蛋→小鸡啄破壳出来了→变成毛茸茸的小鸡→小鸡长成公鸡、母鸡(环形圈)  

2、提问

(1)鸡蛋怎样才能变成小鸡呢?

(鸡要蹲在上面)

对了,鸡妈妈用自己的身体来暖和这些鸡蛋,鸡蛋在妈妈身体下面很暖和很暖和,

鸡妈妈要化好长的时间,这些鸡蛋里才能长出小鸡。

(2)鸡妈妈蹲在上面这叫什么呢?

(这叫孵蛋)

谁会用完整的话来讲一遍?

(鸡妈妈蹲在鸡蛋上这叫孵蛋)

小朋友都来学鸡妈妈孵蛋(动作)

3、教师:

鸡蛋里长出了小鸡,小鸡看到外面很热闹,它们可想出来了,可是小鸡它怎么出来呢?

(它用嘴巴把鸡蛋壳啄破,就出来了。

哪个小朋友会说,小鸡是怎么出来的?

(小鸡啄破壳。

请小朋友一边学习鸡啄破壳,一边说(动作,语言)

教师:

小鸡啄破壳出来了,变得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4、教师:

小鸡每天要吃很多东西,你知道小鸡它吃些什么东西吗?

(米、虫、菜)

5、教师:

小鸡一天天长大了,变成什么了?

(公、母鸡)

公鸡怎样叫?

母鸣怎样叫?

四、请幼儿看图书说一说鸡的成长

1、这是谁?

它在干什么?

2、小鸡是怎么出来的?

3、小鸡变得怎么样?

4、小鸡长大变成什么啦?

五、教师总结

小朋友都知道小鸡是从哪里来的了,请小朋轻轻跟着老师说,

母鸡生蛋→鸡妈妈孵蛋→小鸣啄破壳出来了→变成毛茸茸的小鸡→小鸡吃很多东西→

又长成大公鸡和大母鸡→大母鸡又能生蛋了。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鸡蛋哥哥

活动目标:

1、尝试画封闭的圆,并添加线条画成小鸡等形象。

2、愿意像了不起的鸡蛋哥哥那样学着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活动准备:

炫彩棒、《你好,鸡蛋哥哥》和《加油,鸡蛋哥哥》部分画面、小草背景、山坡背景。

活动过程:

一、鸡妈妈生蛋

1、观察图一。

鸡妈妈在青草地上生下了许多蛋宝宝,蛋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圆圆的)

2、鸡妈妈说:

“我生了好多蛋,还有些蛋生在草堆里。

”大家快帮鸡妈妈把鸡蛋找出来吧。

(幼儿画圆表示找到的鸡蛋,共同分辨找到的是不是鸡蛋。

3、教师画一个较大的封闭的圆,鸡妈妈说:

“这个蛋壳特别厚、特别硬的大鸡蛋也是我的宝宝,就叫他鸡蛋哥哥吧。

4、幼儿用炫彩棒涂染鸡蛋宝宝,教师涂染鸡蛋哥哥。

二、小鸡出壳了

1、观察图二。

鸡妈妈天天孵蛋,会孵出谁呢?

过了好多天,“笃笃笃”,一只小鸡啄破薄薄的蛋壳钻出来了。

2、小鸡长得什么样?

(长着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眼睛?

两只小腿长得是长还是短?

小脚上还有什么?

)哦!

可爱的小鸡,黄黄的衣裳,尖尖的嘴巴,亮亮的眼睛,短短的腿,真漂亮1

3、听!

好多小鸡都啄破薄薄的蛋壳钻出来了,鸡蛋哥哥的蛋壳特别厚,他还啄不破呢!

(幼儿参与画以下的部位)

(1)尖尖的小嘴已经啄破蛋壳了(动作互动:

咱们一起帮小鸡啄破蛋壳好吗)。

(2)明亮的眼睛已经看见鸡妈妈了(语言互动:

小鸡圆圆的眼睛看见鸡妈妈了。

鸡蛋哥哥还在蛋壳里努力)。

(3)短短的小脚站起来了(动作、语言互动:

慢慢伸,轻轻踩,小腿小腿伸出来)。

4、鸡蛋哥哥钻出来。

(1)鸡蛋哥哥的蛋壳又大又硬,他始终没有把蛋壳打开。

(2)鸡妈妈说:

“宝宝,要我帮忙吗?

”鸡蛋哥哥说:

“不,我自己钻出来!

”鸡蛋哥哥“笃笃笃”地用尖尖的小嘴啄破了坚硬的蛋壳,睁开眼睛看看:

“哇!

妈妈你好!

大家好!

”(画一画嘴巴和眼睛)鸡妈妈说:

慢慢伸,轻轻踩,小腿小腿伸出来!

好勇敢的鸡蛋哥哥!

”(画一画腿和爪子)

三、和鸡蛋哥哥一起走

1、观察图三。

鸡宝宝一天天长大,鸡妈妈说:

“宝宝,该自己去捉虫了。

”鸡宝宝摇摇头说:

不要不要,我要妈妈抱,我要妈妈喂。

”只有鸡蛋哥哥说:

“妈妈,我要自己捉虫吃!

”只见他挺起胸,勇敢地大步向前走。

2、我们都来做鸡蛋哥哥,画纸就是一片草地,鸡蛋哥哥快步走到草地上(幼儿画一只小鸡表示鸡蛋哥哥)。

3、其他鸡宝宝也跟着鸡蛋哥哥走(幼儿添画几只小鸡)。

4、鸡蛋哥哥走到草地上会看见什么?

做些什么?

(教师用情景性语言适时介入,及时给予幼儿鼓励,例如:

“鸡蛋哥哥看见一块大石头,勇敢地跳过去。

…‘鸡蛋哥哥看见小花、大树时说:

“小花姐姐们,你们好漂亮!

大树哥哥,你长得真高!

”“鸡蛋哥哥遇见了好朋友小兔,和小兔一起晒太阳!

”“小鸡们说:

‘鸡蛋哥哥,我们跟你一起去晒太阳、捉小虫。

,鸡蛋哥哥说:

好呀!

四、了不起的鸡蛋哥哥

1、出示情景画面。

前面有一个小山坡,鸡妈妈正在山坡上等着自己的宝宝呢!

鸡蛋哥哥大胆地登上了山坡(在山坡背景上贴作品,表示鸡宝宝登上山坡)

2、在音乐声中,幼儿欣赏画面,按照画面内容模仿鸡蛋哥哥进行情景表演。

3、瞧瞧!

我们都是了不起的鸡蛋哥哥!

鸡妈妈真高兴:

“我的鸡宝宝真能干!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啊呜

(一)内容简介

小兔、小猴、小猫和小熊来到一间屋子前,屋子里黑乎乎的,桌子上有什么东西呀——啊呜!

脑袋又圆又大、脸雪白雪白、眼睛血红血红的“啊呜”!

看得小动物们一个个逃了回来,直到小熊走进去……小熊怎么不出来了?

“啊鸣”究竟是什么呢?

小动物们会怎么办呢?

(二)主题分析

通过讲述小动物们探索与想象小黑屋里一个不为人知的东西——“啊呜"的故事,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对物品颜色、形状等特征的认知经验。

同时,通过描述小动

物们从“害怕一勇敢”的心理转变,引导孩子感受朋友间友谊的美好。

(三)情节分析

晴朗的天气,四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一座小黑屋前。

“黑乎乎的屋子里会有什么?

”孩子们一定和小动物一样,充满了好奇。

小兔、小猴和小猫怀着既好奇又有些害怕的心情走近门口张望,各自看到了模糊的影像:

又圆又大、雪白雪白、血红血红。

会是什么怪物呢?

小动物们想啊想,结果一个可怕

的“啊呜”形象就出现了。

勇敢的小熊要进屋揭开“啊呜”的真面目了!

此时,孩子们一定是既紧张又充满期盼。

可是小熊怎么不出来了呢?

小动物们的话说出了孩子们的担心与恐惧。

当大家为了救小熊,鼓起勇气一起冲进黑屋后,情节直转而下,出人意料的画面出现了:

原来,“啊呜”是个香喷喷的大蛋糕哪!

此时,孩子们一定会将眼前的大蛋糕和小

动物们说到的“啊呜”的样子进行比较:

又圆又大、雪白雪白、血红血红,可不就是它么!

恍然大悟之后,赶快和小动物们一起分享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吧!

“啊呜,啊呜,真好吃!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一开始,四个动物同时出现。

虽然看到的只是小熊、小猫的背影,小猴挑着眉张着嘴以及小兔没有变化的严肃表情,却足以告诉我们这是四个好朋友,他们对眼前的小黑屋感到很好奇。

之后发生的故事中,那道被推开的门缝、小动物们转身拔腿就跑、挥手的动作以及张大嘴、皱眉、睁大眼或闭眼的神情,还有那幢远离变小的黑屋子,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小动物们彼时紧张、害怕、慌乱的心理变化。

小熊准备进黑屋了,稳重的步伐、严肃的面部表情,透露着小熊坚定、勇敢的决心。

故事的最后,小动物们舔着舌头、笑弯了的眼睛,那是发现秘密后一起分享大蛋糕时的快乐。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故事画面色彩鲜艳、明快,暗示着紧张与悬疑的故事情节下“美好、快乐”的谜底。

故事构图多处采用关联单幅并列的排列方式,突出情节的连续性,鲜明地展示出人物的心理变化。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图画书中,有许多人物背面的呈现,可以引发孩子的思考,体会人物此时的心理状态。

同一画面背景上出现同一人物的正面和反面形象,使得画面产生动感,便于孩子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云朵是幼儿图画书中经常运用的符号,表示“想……”。

在这个故事里,云朵演变成了凶恶的“啊呜”的形象,对着坐在地上哭的小熊张开了大嘴;云朵的另一处远远指向黑屋,表明了小动物们此时的想法:

黑屋里正发生着可怕的事情。

(六)语言分析

故事的语言简洁,在“让我看看……”中自然转换着一个个人物的出场和情节发展

用具有象声意义的“啊呜”一词来给故事和怪物命名,暗示着故事的谜底。

“啊呜”是和吃有关的东西,使得整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想象与童趣。

“又圆又大、雪白雪白、血红血红"这些以叠词形式出现的形容词,能帮助孩子强化

理解物品的特征,符合小班孩子的语言特点。

“呀、嗬、咦、啊”语气词的运用,突显出人物不同状态下的心理变化。

(二)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啊呜”到底是什么?

从小动物们探索黑屋的发现来看:

脑袋又圆又大、脸雪白雪白、眼睛血红血红,这就是“啊呜”——一个可怕的怪物!

可是,如果让我们小朋友来猜,你觉得“啊呜”会是什么呢?

赶快想想吧!

2、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感受故事人物的心理变化,知道要勇敢。

(2)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联系生活经验,并大胆想象。

3、活动准备

图画书

PPT课件

自制小黑屋一间,里面有4件物品的图片(方方的饼干、长长的油条、弯弯的香蕉、又小又圆的彩虹糖);对应物品的黑影置上,可取下黪食品:

饼干、油条、香蕉、彩虹糖若干

4、活动过程

(1)引发兴趣,导入故事

一(教师播放PPT课件,发出“啊呜”的声音。

)这是什么声音?

你在哪里听到过?

一(导入故事。

)“啊呜”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2)观察图片,理解故事

①出示第1、2页:

一草地上有4个小动物,它们是谁呀?

②出示第3~9页:

~小动物们去小黑屋瞧瞧的时候,心里怎样想?

(提示幼儿观察小黑屋的门。

一它们那么害怕,会看到了什么呢?

一你害怕吗?

你觉得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又圆又大、雪白雪白、血红血红的?

(鼓励幼儿想象,可点击ppt课件呈现相应图片启发幼儿思考。

⑧出示第1O~13页:

一谁要进小黑屋看看?

一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办?

④出示第14~15页:

一(播放音效。

)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小结:

原来“啊呜”是个大蛋糕!

大家一起吃蛋糕,啊呜、啊呜,真好吃!

(3)游戏:

找“啊呜”

一“啊呜”不是怪物,“啊呜"是好吃的蛋糕!

这里有一间小黑屋,里面也藏着“啊

呜”,敢不敢像小动物们一样找找“啊呜"?

一(出示小黑屋教具。

)你看到了什么?

猜猜它会是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一请一幼儿上前揭开黑影,看看是什么?

猜对了吗?

(继续游戏,同前。

小结:

小朋友们聪明又勇敢,找到那么多好吃的“啊呜”!

(4)延伸.

一我们一起来“啊呜、啊呜”尝尝吧!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思路

小动物们看到黑乎乎的屋子里有个可怕的“啊呜”!

可是,经过仔细观察,却发现

“啊呜”其实是个又大又圆的奶油蛋糕:

雪白雪白的奶油,上面还有红红的草莓,啊呜、啊呜,真好吃!

小朋友,你们喜欢奶油蛋糕吗?

让我们一起来自己动手做蛋糕吧1

2.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能用语言描述大蛋糕的特征。

(2)乐意动手涂涂、贴贴,装饰蛋糕。

3.活动准备

故事PPT

各种蛋糕图片

驼色圆形卡纸人手一份、油画棒、彩色小纸片、胶棒若干,示范卡纸一份

4.活动过程

(1)引发兴趣,故事导入

一(出示第1、2页。

)有四个好朋友,它们是谁呢?

一它们发现一幢屋子,黑乎乎的屋里会有什么呢?

(2)讲述故事,帮助理解

①出示第3~9页:

一谁去小黑屋里看了?

它看见了什么?

你能说说吗?

(引导幼儿说说“又圆又大、雪白雪白、血红血红”。

②引导幼儿观察蛋糕,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一为什么蛋糕像“啊呜”?

小结:

蛋糕又大又圆,上面有雪白雪白的奶油,还有血红血红的草莓。

(3)表达表现,分享交流

①出示各种蛋糕图片。

一这里有许多好吃又好看的蛋糕,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②教师介绍材料,引发幼儿兴趣。

一想不想自己也来做蛋糕?

老师这里准备了许多做蛋糕的材料:

又大又圆的蛋糕身体;油画棒可以变成你喜欢的奶油;还有许多彩色的纸片可以做水果。

⑧教师示范做蛋糕。

一(用白色油画棒涂画。

)我的蛋糕是牛奶味的,我给它涂上雪白雪白的奶油,涂得厚厚的,这样蛋糕才好吃。

一(贴纸片。

)还要给蛋糕加上好吃的水果,这是绿绿的……什么水果呢?

(启发

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一你还想我给蛋糕加上什么好吃的水果?

用什么颜色的纸片来表示?

④幼儿动手装饰蛋糕,教师观察指导。

一想想你要做什么味的奶油蛋糕,找一个颜色涂奶油。

一给蛋糕添上水果,说说是什么水果。

(4)交流分享

一和朋友介绍介绍你的奶油蛋糕,啊呜、啊呜,真好吃!

(三)活动拓展

1.结合PPT第1O~11页,和孩子一起玩玩找黑影的电脑游戏。

2.创设小黑屋的区角环境,提供各类物品,让幼儿进去摸摸、看看、猜猜。

3.提供各种蛋糕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蛋糕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四)阅读区的活动

录制故事,并创设小黑屋布景,提供故事角色指偶,让幼儿边听边表演故事。

(顾菊萍)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小猪肥肥

活动目标

1、学习从上到下地观察猪,了解猪的外形特征。

  

2、了解猪与人民的关系,知道猪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图片:

2、幼儿用涂色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胖胖的小动物,你们猜它是谁呀?

(然后出示玩具猪)

教师:

噢!

是小猪,还是一只胖乎乎的大肥猪。

二、引导幼儿观察猪,并观看老师的示范

1.了解、认识大肥猪的外形特征。

(1)大肥猪是什么样子的?

(2)圆圆的头上有什么?

是什么形状的?

(小小的圆圆的眼睛、象三角形一样的耳朵、圆圆的翘翘的鼻子。

(3)身体像什么形状?

(椭圆形)

(4)身体的后面有什么?

下面有什么?

是什么样子的?

(细细的尾巴,四条粗粗的短腿,脚上有尖尖的蹄子。

2.讨论怎样来剪出大肥猪的身体各部分,知道用什么图形来表示猪的哪个部位,

并能够正确的选择图形剪出图形。

3.介绍一种新的涂色拓印的方法。

(1)把白色的底版用回形针把剪好的大肥猪纸板固定住,

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蜡笔在底版上进行涂色,直至出现大肥猪的轮廓。

小朋友们在观察老师涂色的时候很细心,知道选择了什么颜色的蜡笔进行涂色,

也知道了是怎样来涂色的,在观看老师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了制作的方法。

三、幼儿进行操作,启发幼儿想象添画充实画面的背景。

1.在幼儿进行大肥猪的制作,教师交待制作要求:

底版和大肥猪纸板在涂色是不能移动,涂色是注意力度,以防底版画破。

2.启发幼儿,添加相应的事物。

你的大肥猪在什么地方呢?

(如:

农场里的房子、田野里的树木和草地,丰富画面的背景,使画面更加充实。

四、展览幼儿作品

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猪住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表情的变化

活动背景:

?

?

?

了解自己的表情,不仅可以丰富与人交往的技能,而且可富表达表现的手法,比如,绘画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时,对表情的了解善基础。

?

?

?

另外,了解表情的含义之后,还能学习适时地调节不积极的情绪,情绪,让自己持久地拥有健康的心理。

内容与要求:

?

?

?

1、能分辨基本的表情如开心、生气、伤心、害怕等,并对表情作出正确判断。

?

?

?

2、尝试体验和表达不同的毒情变化,感受积极的情绪。

?

?

?

3、“表情娃娃”人手一份(哭、笑、怒、愁)

?

?

?

——可以根据本班孩子认知发展特点,除去“愁娃娃”,因为愁的情绪内涵,孩子不容易理解。

?

?

?

4、事先录好的表示情绪的音带。

?

?

?

——可以是声音(笑声等),也可以是一句极有情绪的语言似口。

(如我们春游去了)

?

?

?

5、情景图若干,在领奖台上、女孩的帽子被风吹到树上去了

?

?

?

6、操作材料——“心情故事”、“表情面具”、“分类图片”人手一份

过程与指导:

?

?

?

一、游戏:

谁来了

?

?

?

听表现情绪的录音:

?

?

?

老师:

你听到谁来了?

你就举什么表情娃娃?

?

?

?

——游戏开始一句“你听到谁来了?

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孩子会比较感兴趣一此。

?

?

?

二、感受不同的表情,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

?

?

老师出示情景图(领奖、丢失了帽子):

你想想他现在应该是什表情娃娃,为什么?

?

?

?

?

?

?

——图上的孩子面朝里,等孩子说正确之后,再把图转过来

?

?

?

老师:

说说自己的表情:

你什么时候,会有开心(伤心)的表情?

?

?

?

?

?

——从自己的情绪中,体会表情的真正意义

?

?

?

老师: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想什么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

?

?

?

——从孩子的讲述中,取比较典型的事例分析。

通过讨论和相互交流,了解一些自我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

?

?

老师(小结):

平时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但是开心是最重要,所以,平时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找老师和小朋友帮个忙。

做个开心娃娃!

三、自由选择表情游戏,表达和表现对表情的认识

?

?

?

老师:

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好玩的“表情游戏",你可以选你喜欢的去玩一玩!

?

?

?

?

?

?

?

幼儿:

选择操作表情游戏。

四、交流分享

?

?

?

老师:

你玩了什么?

你怎么玩的?

?

?

?

——这些活动可以放在角落活动里进行。

在角落里.还可以放一些抱枕玩具,引导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在这样的环境里得以缓解,起心理疏导作用。

同事互动:

?

?

?

“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表情,年幼的孩子同样也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幼儿的情感内容不丰富,情感表现不稳定,因此,加强情感教育就愈显重要。

?

?

?

1、丰富幼儿的情感经验。

?

?

?

情感、情绪外在的体现,主要为表情,它离不开一定的情境。

教师通过录音、图片、语言描述等模拟出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情绪性问题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幼儿通过互相交流,有了更多的情绪体验与积累。

?

?

?

2、培养幼儿的情感智能。

?

?

?

多元智能理论使得幼儿情感教育受到重视。

本次活动,教师并未仅仅停留在幼儿对不同情绪体验上,而是将引导幼儿拥有积极健康的情绪作为最终目的。

教师创设“解决问题,做开心娃娃”之一环节,在师生、生生平等“对话”中,积累调控、排解消极情绪的多种方法,这是情感智能的启蒙,有利于幼儿逐步从自然属性的低级情感走出,有利于幼儿的情感学习。

(王海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