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八.docx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八.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八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八)
一、书写(5分)
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知识积累(26分)
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
(4分)
古城绍兴仿佛是名家笔下的一fú
(1) 水墨画。
bān
(2) 驳的青瓦台有些岁月了,但墙头的树枝爆出了可爱的新绿;旧石桥与乌péng(3) 船分明很有cāng(4) 桑感,但老店的茶是新茶,陈年的“女儿红”更令人心醉。
(曹正兴《说绍兴》)
2.品湖光水色,填诗文名句。
(10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
(《诗经。
蒹葭》)
(2) ,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4)浮光跃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借江水的依依不舍来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6)汉乐府《长歌行》中借江水东流的自然现象寄寓“珍惜时间”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
(7)中国传统文化为何能长久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因为她在不断地从人民生活中汲取营养,诚知朱熹《观书有感》所言:
“ , 。
”
3.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做注释。
(6分)
(1)友人惭,下车引①之,元方入门儿不顾②.(《陈太丘与友期》)
(2)家贫,无从致③书以观,每假④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
(3)人恒过⑤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与虑而后作⑥,佂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引:
②顾:
③致:
④假:
⑤过:
⑥作:
4.名著阅读。
(6分)
(1)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 ) (3分)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2)《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名字叫做圣地亚哥,但小说称呼他为“圣地亚哥”仅四处,以“老人”称呼他却有214处,结合人物形象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分)
三、文本阅读(51分)
(一)阅读《吃莲花的》,完成5-8题。
(17分)
吃莲花的
老舍
今年我种了两盆白莲。
盆是由北平搜寻来的,里外包着绿苔,至少有五六十岁。
泥是由黄河拉来的。
水用趵突泉的。
只是藕差点事,吃剩下来的菜藕。
好盆好泥好水敢情有妙用,菜藕也不好意思了,长吧,开花吧,不然太对不起人!
居然,拔了梗,放了叶,而且开了花。
一盆里七八朵,白的!
只有两朵,瓣尖上有点红,我细细的用檀香粉给涂了涂,于是全白。
作诗吧,除了作诗还有什么办法?
专说“亭亭玉立”这四个字就被我用了七十五次,请想我作了多少首诗吧!
这且不提。
好几天了,天天门口卖菜的带着几把儿白莲。
最初,我心里很难过。
好好的莲花和茄子冬瓜放在一块,真!
继而一想,若有所悟。
啊,济南名士多,不能自己“种”莲,还不“买”些用古瓶清水养起来,放在书斋?
是的,一定是这样。
这且不提。
友人约游大明湖,“去买点莲花来!
”他说。
“何必去买,我的两盆还不可观?
”我有点不痛快,心里说:
“我自种的难道比不上湖里的?
真!
”况且,天这么热,游湖更受罪,不如在家里,煮点毛豆角,喝点莲花白,作两首诗,以自种白莲为题,岂不雅妙?
友人看着那两盆花,点了点头。
我心里不用提多么痛快了;友人也很雅哟!
除了作新诗向来不肯用这“哟”,可是此刻非用不可了!
我忙着吩咐家中煮毛豆角,看看能买到鲜核桃不。
然后到书房去找我的诗稿。
友人静立花前,欣赏着哟!
这且不提。
及至我从书房回来一看,盆中的花全在友人手里握着呢,只剩下两朵快要开败的还在原地未动。
我似乎忽然中了暑,天旋地转,说不出话。
友人可是很高兴。
他说:
“这几朵也对付了,不必到湖中买去了。
其实门口卖菜的也有,不过没有湖上的新鲜便宜。
你这些不很嫩了,还能对付。
”他一边说着,一边奔了厨房。
“老田,”他叫着我的总管事兼厨子:
“把这用好香油炸炸。
外边的老瓣不要,炸里边那嫩的。
”老田是我由北平请来的,和我一样不懂济南的典故,他以为香油炸莲瓣是什么偏方呢。
“这治什么病,烫伤?
”他问。
友人笑了。
“治烫伤?
吃!
美极了!
没看见菜挑子上一把一把儿的卖吗?
”
这且不提。
还提什么呢,诗稿全烧了,所以不能附录在这里。
(载于一九三三年八月十六日《论语》第二十三期)
5.“我”对“吃莲花”持怎样的态度?
请综合文章分析。
(3分)
答:
6.读文中的划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4分)
①专说“亭亭玉立”四个字就被我用了七十五次,请想我作了多少首诗吧!
(请结合加点词分析这个句子)
答:
②我自种的难道比不上湖里的?
真!
(“真”蕴含了“我”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语境分析)
答:
7.“这且不提”这个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8.“我”对友人的言行有多次误读,试以其中一次为例,简要写出友人的本意和“我”的理解,并探究误读的原因。
(6分)
答:
(二)阅读《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完成9-12题。
(14分)
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
2016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以306票对117票通过一部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
该法案规定,商家可自主选择标识形式,使用文字,符号或用智能手机读取二维码都可以,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有权知道他们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根据该法案,也不将在两年时间内制定具体的标识方案,并出台相关执法程序等,美国政府此前并不要求强制标识,理由是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
那么转基因食品该不该强制标识呢?
●正方:
转基因食品至少跟传统食品一样安全。
科学家培养转基因作物时,能确切知道转过去的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这样就能知道转基因作物同传统作物在成分上是否有本质区别,有哪些不同的成分。
而用传统育种方法将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我们对杂交出来的作物基因信息基本上是茫然无知的,无法预知其可能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有更大的把握。
目前,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验,在安全性上是不用担心的。
由于检验成本所限,传统食品反而做不到这一点。
转基因食品强制标示有何必要?
◎反方:
有两种亲本存在,大自然理论上也可以自行产生出他们的杂交品种,人工杂交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但转基因可不一样,在自然演化下,一个物种的基因自行转移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概率接近于零。
人类?
这是人工制造出新的物种,本身就蕴含着新的风险,一个基因很可能有多个功能,再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时科学家很可能只了解其部分功能,这意味着不可预知的风险。
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
能给将来一切可能的转基因食品背书吗?
对批准的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恰是一种对科学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
●正方:
转基因食品当然有风险,就像传统作物有风险一样,关键在于转基因作物的风险是否显著大于传统作物?
如果不是,凭什么把转基因食品单独拉出来强制标识?
由于一些人对转基因技术的妖魔化,部分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存在没有根据的恐慌与负面评价。
如果强制标识会强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
因此必须反对强制标识,还应该把“转基因农业”改名为“精准农业”,以弱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增加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
◎反方:
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有顾虑,不是很正常的吗?
在某种意义上,转基因作物是新创造出来的物种,人们不随随便便接受一种新物种食物,恰恰是刻在基因上的自我保护本能在起作用,也是一种合适的慎重态度,以为改成“精准农业”就能消除这种疑虑,太天真了吧?
在强制标识之后,认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人,就可以选择吃;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顾虑的人,现在可以选择不吃,将来观念改变了也可以选择吃。
两不干扰,有何不可?
●正方:
强制标识会拍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对穷人不利。
强制标识不仅是标注一行字或一个符号,还需要检测,实施起来成本太大。
因为一种食品往往包含多种成分,逐一检测是否转基因。
一次检测,就是一大笔费用。
如果消费者愿意对非转基因食品支付滥价,厂家会主动标识“非转基因”授其所好。
◎反方:
如果你生产的食品某些成分的原料是转基因作物,你会不知道?
标注一下有多大成本?
至于检测也不是那回事。
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抽样检测来确认商家有没有在标注上作假,检测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
(《南方周末。
第一争议》2016﹣07﹣25)
9.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你吗?
这一争议是由什么新闻事件引起的?
正反双方从哪三个方面展开辩论?
请简要概括,完成提纲,不要求字数一致。
(3分)
10.选出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
( )(3分)
A.正方认为,一般来说,传统育种方法杂交出来的作物的基因信息是没法辨别的。
而转基因作物的基因信息是可以确切知道的。
B.反方认为转基因,就是一个物种的基因在自然演化下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
C.正方认为转基因农业改名,精准农业,能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
D.反方认为强制标是不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
11.辩论需要一定的语言技巧,以下面句子为例,分析双方多次使用反问的表达效果。
(4分)
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
答:
12.结合上面辩论中的相关言论,分析产生下面试验结果的原因。
(4分)
美国科斯坦尼格罗教授用实质相同的苹果对消费者进行了对比试验:
【试验一】在标识非转基因的苹果和无标识的苹果中人命,愿意多付38.6%的钱购买非转基因苹果。
【试验二】在强制标识转基因的苹果和无标识的苹果中人们愿意多付94.2%的钱购买无标识苹果。
答:
(三)阅读《资治通鉴》两则,完成13-18题。
(20分)
《资治通鉴》两则
江左夷吾
周①奔琅琊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
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②,见睿微弱,谓曰:
“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
”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曰:
“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
”
新亭对泣
诸名士相与登新亭③游宴,周一中坐叹曰:
“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因相视流涕。
王导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④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
”众皆收泪谢之。
【注释】①周:
两晋时大臣、名士,下文的琅琊王睿指司马睿,东晋元帝。
恒彝是谯国人,曾任骑都尉,两晋大臣。
王导,元帝即位后任丞相。
②避乱过江:
西晋灭亡,王室渡江流亡江左(今南京一带)。
③新亭:
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
④戮:
通“勠”,并力,勉力。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见睿微弱,谓曰 ②因相视流涕
③王导愀然变色曰 ④众皆收泪谢之
14.选出与“众皆收泪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其邻人之父亦云(《智子疑邻》) 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将军岂愿见之乎?
(《隆中对》)
1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
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译文:
16.给文中划横线部分断句。
(用\断三处)(3分)
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和 以 济 !
17.王导是个怎样的人?
结合两则短文,简要分析。
(3分)
答:
18.结合资治通鉴两则的相关内容,阅读陆游的《迫感往事》.联系全诗,品析划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分)
迫感往事①
宋陆游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②。
不忘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嘉泰元年,诗人当时七十多岁。
②秦:
指秦桧,主张议和投降。
答:
四、语言运用。
(68分)
19.探究下面的图文材料,写一篇《快递垃圾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建议》。
要求:
语言简介连贯,字数在150字以内。
(8分)
快递业迅猛发展,产生的垃圾带来很多问题。
环境志愿小分组组织了快递垃圾何去何从的实践活动。
以下是队员们从人民日报的媒体找到的有关资料。
·2016年快递邮件达到300亿件,其包装垃圾总量有400多万吨,但垃圾的实际回收率不足10%。
·常见的快递垃圾有纸箱,包装袋,胶带,运单,填充泡沫等。
·快递包装胶带的主要原料PVC(聚氯乙稀)埋在土里至少要经过上百年才有可能降解。
·右图
答:
20.生活中,你是更关注事情的开始,还是结果?
你可曾思考过两者的关系?
阅读下面这组言论,按要求完成写作。
(60分)
·出发,才能到达——朱兆瑞
·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
——叔本华
·大自然中一切的结束都喻示着新的开始。
——QQ经典说说
·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
——狄更斯
这些言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
请你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阐述观点,也可……
要求:
(1)任选一个角度立意,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诗歌不少于16行。
(3)不少于600字。
(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五、附加题(5分)(提示:
建议你先写作文,时间有余,可以选做。
)
1.下列句子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个文化流派?
根据句意选择。
(3分)
(1)礼之用,和为贵。
( )
(2)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
( )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利奥波德的《
(1) 》是一部描述土地与人类关系的著作,可与梭罗的散文集《
(2) 》相媲美,是自然主义的经典作品。
(2分)
参考答案
一、书写(5分)
略
二、知识积累(26分)
1.
(1)幅
(2)斑 (3)篷(4)沧
2.
(1)在水一方
(2)竹色溪下绿(3)小桥流水人家(4)静影沉璧(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①引:
拉;②顾:
回头看; ③致:
得到;④假:
借;⑤过:
犯错误;⑥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4.
(1)D
(2)用“老人”称呼,能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圣地亚哥”不只是个体形象,而是在更广泛意义上代表一个群体形象(能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圣地亚哥”的形象具有更普高的意义);捍卫人类灵魂尊严、追求幸福理想的“硬汉”(“失败的英雄”“胜利的失败者”等)。
“圣地亚哥”只能揭示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不能暗示人物形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三、文本阅读(51分)
(一)(17分)
5.“我”对“吃莲花”是不理解的(不赞同的、否定的等)。
文中写到,“我”看到好好的莲花和茄子冬瓜放在一块就觉得很难过;看到友人摘了“我”的莲花感到天旋地转,最后甚至因莲花被毁痛心到把诗篇全烧了;文章还借老田之口问是否是偏方,侧面表现“我”的不理解。
可见“我”的对吃莲花的事、人及所呈现出来的生活态度都不理解(持否定态度等)。
6.
(1)“专说”表示“亭亭玉立”只是其中一个例词,“七十五”表示次数之多,可见“我”为莲花写了很多诗,表现了“我”对莲花喜爱的之深。
(2)“真”字表达了“我”对友人没有看上自种白莲而想买湖里莲花的不痛快,也暗含了“我”对自种白莲的欣赏。
7.“这且不提”一句反复出现,一是使内容结构与情感脉络更清晰;二是为了强调“我”对莲花被扼杀的遗憾和痛心之情。
8.例子分析
例1:
友人提出“云买点莲花来”时,本意是要买来吃;“我”误以为龙人要买莲花欣赏。
例2:
友人“看着那两盆花,点了点头”时,意思是这两盆花也能对付着吃了;“我”误以为友人赞同那两盆花也还可观。
例3:
友人“静立花前”时,是在观察那两盆花哪些可以用来吃;“我”误以为友人也很难,正在欣赏那两盆花的美丽。
误读原因
第一层级:
能分析出原因是“我”和友人喜爱莲花的角度不同。
示例:
两人喜爱莲花的角度不同。
“我”喜爱的是莲花的外形;而友人喜爱的是莲花做成食物的味道。
第二层级:
能分析出原因是“我”和友人看待莲花的角度不同。
示例:
两人看待莲花的态度不同。
“我”把莲花当作欣赏对象;喜爱莲花的形态美,追求的是精神文化;友人把莲花当作一种食材,喜爱莲花的美味,追求的是物质之享。
第三层级:
能分析出原因是“我”和友人在看待莲花上呈现的思想追求不同。
示例:
两人的思想追求不同。
“我”以欣赏的眼光年待莲花,对莲花、对生活主要从精神的角度看待(对莲花、对生活有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观照),关注的是它们的审美性;友人以分析的眼光看待莲花,对莲花、对生活主要以物质的态度看待,关注的是它们的实用性。
(二)(14分)
9.
(1)2016年7月,美国通过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
(2)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3)强制标识的成本是否太大?
10.A
11.辩论中,双方都多次使用反问,如例句使用反问,强烈地否定了“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的实质等同、一样的安全”的看法,加强了语气,使说理更有力(增强了辩论效果),也能引发读者(听众)的思考。
12.人们愿意多花钱买非转基因苹果,可能是因为人们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强制标识后,人们愿意花更多钱避开转基因苹果,是因为强制标识可能强化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
(三)(20分)
13.
(1)对……说,告诉
(2)眼泪(3)脸色,表情(4)道歉
14.D
15.风景没有差别,(只是)抬眼望去有长江黄河的区别。
16.我 以 中 州 多 故/来 此 求 全/而 单 弱 如 此 /将 和 以 济 !
17.王导是贤明的治国人才,别人将他看作管夷吾;王是一个热爱国家、迎难而上(积极面对困难)的人,面对国家危难,大家只是消极流泪,而他壮怀激烈,号召大家积极面对,为国效力。
18.这两句用了“江左夷吾”和“新亭对泣”的故事,感叹当时国家危急,官员却只懂得明哲保身,不要说会出现治国的能臣,连为国家悲伤哭泣的人都没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愤慨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四、语言运用(68分)
19.示例:
快递业产生的垃圾存在很多问题:
垃圾数量巨大,回收率却很低。
人们乱扔垃圾也给垃圾的处理带来了困难。
快递包装中有难降解的材料,造成环境污染。
我们建议:
对快递垃圾进行严格分类,不能随便乱扔;要提高垃圾的的回收率;选用环保的包装材料;还可建立快递包装的循环利用体系。
20.作文(略)
附加题(5分)
1.
(1)A
(2)D(3)B
2.
(1)《沙乡年鉴》
(2)《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