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doc.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494174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doc.docx

《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doc.docx

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doc

YJ0410-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

案例简要说明: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冶金技术专业教学要求,归纳提炼出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点,弱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使之与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一致,成为一个承载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案例。

该案例是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的分析案例,体现了转炉炼钢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的操作要点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与本专业炼钢基础知识、炼钢生产课程中脱碳反应及碳氧积、转炉炼钢冶炼工艺单元的教学目标相对应。

案例名称

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

适用说明

本案例适合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等院校冶金技术专业,在转炉炼钢或相似的综合性课程教学中使用,更适合在转炉炼钢工的职工培训中使用。

案例背景

转炉终点钢水氧含量决定了各种合金料的消耗,直接影响生产成本、钢水质量,同时也能够代表产品质量过程控制的稳定性。

某钢厂热轧部转炉车间目前确定中碳钢钢水氧位≤350ppm为合格。

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

转炉炼钢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设备

影响转炉中碳钢氧位的因素

案例所涉及的技能点

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的方法

案例工作任务的分解

(1)建立高拉补吹冶炼控制模式,提高转炉终点碳含量。

(2)优化前期造渣制度,增加低温脱磷时间,提高脱磷效率。

(3)定时监测转炉炉衬厚度,关注炉况

(4)维护转炉底吹喷枪,保证底吹效果。

(5)保证转炉后期压枪操作。

(6)对于终点氧位高于500ppm的炉次进行重点关注。

(7)提高工序间信息沟通。

(8)以标准化作业为契机,完善转炉区域各工序的操作标准。

教学目标

(1)了解中碳钢氧位的影响因素;

(2)掌握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的方法;

(3)全面复习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案例建议的教学时间

6~8学时

案例的操作演示

现场调研、问题讨论、点评、案例分析、讲授、课堂练习、大作业。

案例点评

案例教学可实现现场案例与所学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本案例学习,提升操作水平,提高转炉炼钢标准化水平。

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

1背景介绍

转炉终点钢水氧含量决定了各种合金料的消耗,直接影响生产成本、钢水质量,同时也能够代表产品质量过程控制的稳定性。

某钢厂热轧部转炉车间目前确定中碳钢钢水氧位≤350ppm为合格。

通过推行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进一步提升班组的操作水平,缩短炼钢班组间的技术水平差异,提高转炉炼钢标准化水平。

2主要内容

2.1现状调查

根据碳-氧平衡曲线(图1)可知,转炉终点氧位与碳含量有一个基本的平衡关系,碳含量越高,氧位越低。

图1终点碳质量分数与氧质量分数关系图

转炉终点碳含量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偏差。

图2各班组平均氧位

由图2可以看出:

班组间氧位控制能力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甲班3#炉平均氧位最低;丁班2#炉平均氧位最高。

图3氧位合格率与平均氧位关系图

由图3可以看出: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氧位合格率与平均氧位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平均氧位越高,合格率越低。

图4钢水氧位分布图

由图4可以看出,氧位以小于350ppm为合格,目前合格率为51.7%,不合格率为48.3%,这说明终点氧位的控制能力比较弱。

图5定氧温度与平均定氧氧位对应关系图

对终点氧位与温度进行数据透视分析,通过散点图图5可以发现:

在1600℃~1660℃之间,氧位与温度存在比较明显的线性关系。

随着终点温度的升高,氧位逐渐增加。

图6炉龄与氧位的关系

通过数据筛选,当终点碳含量为0.09%~0.11%时,在1#炉和3#炉各取100炉数据,计算平均氧位如图6所示,高炉龄炉座氧位较高。

分析得出,当炉龄高时,底吹效果差,碳氧不能趋于平衡,势必造成转炉终点氧位升高。

图7冶炼时间与氧位对应关系图

由图7可示:

冶炼时间与平均氧位存在比较明显的线形相关关系。

这说明生产节奏宽松,转炉终点氧位控制能力越强,相反节奏生产紧,为需要保证生产,转炉终点必须以成分、温度为首要控制点,氧位控制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2.2原因分析

钢水终点氧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钢水终点碳含量

(2)钢水终点温度

(3)终点P要求

(4)炉渣的氧化性

(5)原料质量

(6)生产节奏

(7)造渣制度

(8)底吹效果

其中,各影响因素所占比重如图8所示。

图8终点钢水氧位影响因素比重图

从图8中可以看出,影响钢水终点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终点碳含量和终点温度。

2.3改善实施

(1)建立高拉补吹冶炼控制模式,提高转炉终点碳含量。

(2)优化前期造渣制度,增加低温脱磷时间,提高脱磷效率。

之前含铁物料集中中后期加入,仅起化渣降温作用。

改进后,头批料加入含铁物料,延长前期反应时间。

通过改善前期造渣模式,实现转炉高效去磷。

(3)定时监测转炉炉衬厚度,关注炉况

转炉车间自转炉砌筑结束后,定时监测转炉炉衬厚度,一方面摸清炉衬侵蚀规律,另一方面对炉衬薄弱部位予以重点关注。

图92#炉底厚度与护炉渣料消耗变化曲线图

图9为二号炉从开炉到3300炉的炉底平均厚度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炉龄1500炉时炉底厚度为695mm,为维护好炉况,转炉车间加大了护炉渣料消耗,使炉况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内,保证了生产的稳定。

为整个炉役路况维护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为转炉车间制定炉龄大于1000炉开始组织补炉护炉。

(4)维护转炉底吹喷枪,保证底吹效果。

(5)保证转炉后期压枪操作。

确立基本开吹枪位2.2~2.5m,开吹氧压0.82~0.86MPa。

过程枪位控制在1.8~2.2m,终点压枪1.6~1.7m,压枪时间不低于30s。

(6)对于终点氧位高于500ppm的炉次进行重点关注。

(7)提高工序间信息沟通。

(8)以标准化作业为契机,完善转炉区域各工序的操作标准。

2.4关键控制点

(1)留渣控制:

铁水Si<0.60%,留部分炉渣;Si≥0.60%,不留渣。

(2)炉渣碱度R控制为2.8~3.1。

(3)炉渣MgO控制在8~9%。

(4)炉渣ΣFe控制在11~15%。

(5)高拉补吹工艺,提高终点命中率,控制终点碳含量为0.10%~0.20%之间。

(6)控制一次拉碳温度为1620~1640℃之间。

(7)采用高、低、低枪位控制模式。

(8)一次拉碳磷含量必须小于0.030%。

(9)氧位控制要求大于200ppm,防止炉渣带铁。

3分析路径

该案例是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本生产案例体现了转炉炼钢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的操作要点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与冶金技术专业《炼钢基础知识》《炼钢生产》课程中脱碳反应及碳氧积、转炉炼钢冶炼工艺单元的教学目标相对应。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关于转炉炼钢工的工种要求,对应教学目标,从此生产案例归纳提炼出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点,弱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使之与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一致,成为一个承载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案例。

采用图片、案例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现场调研、讨论、点评、讲授等方式学习在转炉炼钢中影响中碳钢氧位的因素,掌握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4教学目标

(1)了解中碳钢氧位的影响因素;

(2)掌握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的方法;

(3)全面复习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5教学方式方法

现场调研、问题讨论、点评、案例分析、讲授、课堂练习、大作业。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5.1课前计划

(1)学生掌握知识:

转炉炼钢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设备;

(2)学生分组,指定组长;

(3)与现场联系,进行现场教学准备,包括安全教育、劳保用品、行走路线,现场兼职教师,现场教室等;

(4)安全教育,教师带领学生下厂调研,记录10炉钢冶炼中碳钢的工艺参数,收集中碳钢氧位记录数据;

(5)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习、调研中获得的资料,总结生产的操作要点;

(6)与技术人员交流,请技术人员准备讲授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7)教室设置成学习岛,准备投影,为每组准备2张0开白纸,大号记号笔1支、作业纸每人2张。

5.2课中计划

(1)学生按小组就座学习岛周围,选举记录人、发言人。

(2)采用头脑风暴法,每人总结一条操作方法要点,按顺时针顺序轮流发言,记录人将操作要点在0开白纸上按影响因素、解决方案、方案实施、结果分析分别记录。

要求每人发言,可以轮空,直到所有人员无法补充为止,时间15~20分钟;

(3)整理完成后,小组发言人上台展示0开白纸上的记录,并向全体师生汇报交流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的方法;发言学生汇报完成后,同组学生可以补充。

汇报完成,本组自评,其它组进行点评打分,现场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汇报的操作要点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每组时间8~10分钟;

(4)技术人员讲授实际生产实施方案,时间20分钟;

(5)教师讲授中碳钢氧位合格率的影响因素,提高氧位合格率的方法及生产操作要点,时间45分钟。

5.3课后计划

布置作业,见6.3。

6思考题及考评

6.1课前思考题

布置课前思考题,保证学生下厂调研知道找什么材料、看什么操作、思考为什么如此操作。

(1)为什么要降低钢水的氧含量?

(2)影响钢水氧含量的因素有哪些?

(3)转炉炼钢生产钢水终点C、S、P可以达到什么要求?

如何防止回磷?

(4)什么是高拉补吹工艺?

(5)怎样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

6.2课堂练习

课堂提问或者集体回答,目的:

及时复习、巩固知识,检查教学效果。

练习题

1、(单选)影响吹炼终点钢水中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A

A.钢水终点含碳量B.钢水中余锰含量

C.钢水温度D.终点枪位 

2、(单选)下面哪项不是转炉终点钢水含氧量的影响因素()B

A.终点含碳量B.碱度C.渣中(FeO)含量D.温度

3、(判断)钢按碳含量分为<0.25%称为低碳钢,0.25%~0.60%中碳钢,>0.60%高碳钢。

()√

4.(填空)一般情况下,脱磷主要在冶炼()进行。

前期

5.(简答)影响钢水氧含量的因素主要哪些?

答:

(1)钢中氧含量主要受碳含量控制。

碳含量高,氧含量就低;碳含量低时,氧含量相应就高;服从碳-氧平衡规律。

(2)钢水中的余锰含量也影响钢中氧含量。

在<0.1%时,锰对氧化性的影响比较明显,余锰含量高,钢中氧含量会降低。

(3)钢水温度高,增加钢水的氧含量。

(4)操作工艺对钢水的氧含量也有影响。

例如高枪位,或低氧压,熔池搅拌减弱,将增加钢水的氧含量,当<0.15%时,进行补吹会增加钢水氧含量;拉碳前,加铁矿石或氧化铁皮等调温剂,也会增加钢水氧含量。

因此,钢水要获得正常的氧含量,首先应该稳定吹炼操作。

6.3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复习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1)每人记录10炉以上转炉冶炼中碳钢的冶炼操作数据。

(2)每人结合自己调研结果,总结提高中碳钢氧位合格率的方案分析。

(3)生产过程中如何来操作以上方案。

(4)改善后的结果分析。

6.4评价

学生考核评价实施表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评价结果

得分

过程性

评价

(100%)

学生出勤(10%)

迟到一次及以下

8~10

迟到三次

5~7

缺勤

0

课堂参与

(50%)

小组评价

(20%)

小组合作融洽,讨论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16~20

小组合作比较融洽,讨论基本达到预定的目标

10~15

小组合作相对融洽或不融洽,讨论未达到预定的目标

1~9

展示评价

(20%)

展示内容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4~20

现场教学

评价

(10%)

遵守现场规章制度,有良好的安全意识。

0~10

完成作业(30%)

思路清晰,格式规范,内容正确

自我评价(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