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精品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精品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精品教案
黄崖洞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六
课题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主备人
张俊杰
课时
1
辅备人
【学习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2.能选择一两个情境,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方法写几句话。
【学习重难点、关键】
1.能选择一两个情境,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方法写几句话。
2.着眼于单元全局,着手于课文阅读,读写迁移,解决学生“初试”中存在问题。
【课前预设】
教学思路:
从多次阅读课文和范例中,提炼、归纳表达方法;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搜索素材;选择情境,运用表达方法写几句话,初试身手。
学习流程
【课上生成】
【自主学习】
一、整体阅读课文《匆匆》《那个星期天》和“交流平台”,巩固加深情感表达方法方式。
1.对比阅读课文《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巩固加深两篇课文情感表达的方法方式。
2.注意力集中,快速默读“交流平台”,反观自己的发现,进一步明晰这两篇课文情感表达方式的异同。
《匆匆》
《那个星期天》
异
1.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接问”“连续问”)直接表达情感;
2.作者用太阳象征时光,通过写太阳从早到晚的“挪移”“跨过”“飞走”“溜走”,表达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1.更多地将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间接表达;
2.作者通过对太阳光线的描写,“明媚”“渐渐暗下去”“消逝”等,表现“我”从兴奋到失望的心情变化。
同
融情于景
二、注意力集中,快速默读“初试身手”,再联系“交流平台”,明晰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的表达方法。
1.阅读“初试身手”,联系“交流平台”,明晰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的表达方法。
2.选择具体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进行练笔。
情境可以是教材中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的。
【合作探究】
一、合作探究“交流平台”
1.教师或学生说情感表达方式,学生说课文中相关内容;
2.教师或学生说情感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直接背出课文中相关语句或段落,如课文《匆匆》。
二、合作探究“初试身手”
1.选择情境,可以是教材中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的。
2.说说情境中的景物。
预设:
田野中,可能会看到花、草、树、天空、云朵、昆虫、小动物,可能会听到鸟叫、虫鸣、风声。
再说说心情好时,看到的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听到的这些声音是怎样的;心情不好时,看到的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听到的这些声音是怎样的。
3.动笔练写。
【展示交流】
学生阅读小练笔,聚焦重点,诊断讲评。
1.评价重点:
是否运用了“把情感融入具体人、事、景物中”的方法。
2.预设
①学生未能表现出事物因心情不同而不同。
引导学生再细读“初试身手”中提供的材料,或拓展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这时所写的周围环境是自己主观感受到的环境,感受不同,环境也会有所不同。
②在同一情境中写的内容雷同。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如,在田野中奔跑,从“看”的角度可以说说自己见过的田野中有什么,再借助图文、视频进一步开阔视野,去关注容易被忽视的事物,如草叶上的露珠、石头上的青苔等,而不仅仅是田野上的花草、小路上的石头;再如从“听”的角度,奔跑在田野上,既有容易听到的鸟叫、风声,更有非常细致的小昆虫的叫声等细微的声音。
③选择范例。
达到要求的范例,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作者眼中的事物是怎样的,从中感受作者怎样的心情;没有达到要求的,鼓励学生根据范例修改自己的练笔。
【达标检测】
一、小练笔标准
1.所选取情境是否是自己真实的生活经验,不能生编硬造;
2.是否做到了将情感融入具体的情境描写之中,初步学会运用这种情感表达方法。
二、范例赏析: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附:
板书设计
融情入境
情感↔情境
【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
初试身手(写作手法——借景抒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探究一种新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细心观察周边事物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三、教学辅助:
课件
四、教学对象:
六年级学生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1、导入
师: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六年级语文下册的《初试身手》,探究一个新的写作方法——借景抒情。
2、图片对比,引出学习内容。
师: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这幅美丽的夕阳时,会情不自禁地感慨:
“夕阳无限好!
”但是在第9课中,作者看到夕阳、沉下去的光线,内心是无比的委屈、惆怅,因为他第一次的盼望就要落空了。
师:
同样的夕阳,同样的生活环境,当我们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二)合作探究一:
小组交流。
师: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读一读这两个场景,根据不同的语境,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回答问题。
场景一:
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
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
写了什么事?
心情怎么样?
这时我看到听到了哪些景物?
景物是怎样的?
当我们高兴时,看到听到身边的景物也是开心、愉悦的!
场景二:
打篮球的时候,我有几个好机会没把握住,结果我们输给了二班。
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讥笑我。
写了什么事?
心情怎么样?
这时我看到了哪些景物?
景物是怎样的?
当我们低落、难过时,看到听到身边的景物也是难过、伤心的!
(三)合作探究二:
呈现新课。
师:
同样是写路旁的(花儿)、树上的(鸟儿),作者(心情不同),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
通过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就叫做(借景抒情)。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划横线的部分。
在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中,我们怎样把情感融入具体的景物之中,流露出情感呢?
1、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来感受景物
2、手法:
比喻、拟人、词语色彩等
(四)课堂练习,初试身手。
师:
接下来,请同学们以“走在小巷里”为情景,细心观察事物,用心感受事物,写一写自己心情好与心情不好的感受。
(1)优秀示例:
心情好:
这次数学,我考了100分,我拿着试卷,撑着雨伞,走在小巷里。
小雨滴滴答答地打在雨伞上,奏响着欢快的歌谣,风儿呼呼地在耳边伴奏,好像在表扬我,就连小巷两边的叶子也不甘寂寞,在风中沙沙作响,加入了欢迎我的队列。
(2)优秀示例:
心情不好:
这次数学考试不及格,我拿着试卷走在小巷里,淅淅沥沥的雨点滴落在雨伞上,似乎在为我哭泣。
狂风在耳边呼啸着,仿佛在讥笑我,就连小巷两边的叶子也在风中对我指手画脚地责骂。
(五)学以致用,妙笔生花。
师:
现在,请同学们把今天所学的知识,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
奔跑在田野中弹琴钓鱼
(六)课堂小结,硕果累累。
师:
今天,我们收获了什么?
写作方法:
借景抒情。
1、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来描写景物。
2、手法:
运用比喻、拟人、词语色彩等来描写景物。
六、学情评价:
七、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语文要素】
2.能选择一两个情境,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中的方法写几句话。
【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能选择一两个情境,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中的方法写几句话。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总结方法
1.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文章都表达了细腻而真挚的情感,但表达方法上各有特点。
2.学习活动:
比较两篇课文的写法。
(1)分组梳理《匆匆》《那个星期天》表达情感的方法,在能够表现出“写法”的地方做标记。
(2)组内交流:
你觉得这两篇课文中最突出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什么?
二者有什么不同?
用文中的语句具体说明。
3.交流反馈。
(1)《匆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课文第4自然段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和叹惋。
(2)《那个星期天》:
这段时光不好挨。
我踏着……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作者用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不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四个事例来表现“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将焦急又兴奋的心情融在这些具体事例的叙述中。
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总结抒发情感的不同方法。
小结:
《匆匆》的作者通过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那个星期天》的作者通过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二、初试身手:
运用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初试身手”中的两则材料,体会心情对事物的感受的影响。
(1)学生自读材料,看看有什么发现。
(2)全班交流。
预设:
两则材料都写了花儿、鸟叫,但感受不同。
第一段文字让人感到很高兴,第二段文字让人感到垂头丧气。
启发思考: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3)引申:
如果把两则材料中的心情换一换,“我”看身边事物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①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不答应。
②篮球比赛中,我们赢了二班。
引导学生从①、②中任选一个说一说。
2.学生练笔。
(1)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情境,想想心情“好”与“不好”时看到的景物、听到的声音分别是什么样的。
要求:
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不是教材中的;应是自己熟悉的情境,能够做到有话可说。
(2)全班交流。
选择一两名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交流。
交流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交流的实际情况适时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心情“好”时,看到的景物、听到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提示:
如果学生的思路打不开,可以用小巷、田野等图片、视频给予帮助。
提醒学生要调动多种感官,关注易被忽略的事物。
(3)学生根据在交流中学到的知识调整自己的选择、思考。
(4)学生根据确定的情景,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要求:
至少写五句话,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择两个情境写。
3.交流评改。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的教学,我将其与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的课后练习第三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体会《那个星期天》《匆匆》情感表达方法的异同。
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发现,充分交流,再引导学生阅读“交流平台”,对照自己的发现,进一步明晰这两篇精读课文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
“初试身手”的教学,我引导学生利用现成的材料谈体会,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心情对感受事物的影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难度,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为后面学生的练笔作铺垫。
黄崖洞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课题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主备人
张俊杰
课时
1
辅备人
【学习目标】
1.能交流、总结写人的基本方法。
2.能试着用学过的方法描写一个同学;能列出表现家人特点的典型事例。
【学习重难点、关键】
1.能试着用学过的方法描写一个同学;能列出表现家人特点的典型事例。
2.仔细观察,对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进行细致描写,是关键。
【课前预设】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一位同学课间活动的表现,以及家人的特点及能反映家人特点的典型事例。
2.本节课拟采用“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教学策略。
先引导学生从本单元及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总结经验,而后阅读文本“交流平台”梳理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最后布置学生练笔,进行描写、选材的实践。
学习流程(第一课时)
【课上生成】
【自主学习】
一、从本单元及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总结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
课文
人物特点
典型事例
表现人物
特点的语句
表现人物
特点的方法
《人物描写一组》
《刷子李》
《景阳冈》
《军神》
一、注意力集中,抓关键词句,快速默读“交流平台”,梳理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
预设:
1.细致观察;
2.基本方法:
(1)选用典型事例,写具体;
(2)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3)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三、练笔
1.根据观察所得,动笔描写这位同学课间活动的语言、动作、外貌等。
2.简要地列出观察到的家人的特点和典型事例。
【合作探究】
1.在《景阳冈》《军神》课文中,这些课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出武松、刘伯承等人物的特点。
2.在以前的习作中,怎么表现人物特点的。
3.怎么修改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特点。
(1)小组分别选一个练笔讨论;
(2)运用修改符号,直接在原文上改。
【展示交流】
1.在《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课文中,主要人物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课文分别选取了什么事情来写?
课文为什么选取这些事情来写?
2.重温文中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语句。
(1)两篇课文中描写主要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的语句;
(2)《刷子李》一文中,描写曹小三举止、心理的语句。
【达标检测】
一、明确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
1.描写人物在典型事例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是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最基本的方法。
2.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
二、评析
1.问题预设
(1)描写外貌时,没有突出人物的特点,而是从长相到穿着一一罗列;
(2)描写动作时,不能准确使用动词;
(3)用讲述事件替代对人物表现的具体描写;
……
2.标准
(1)同学课间表现
①是否把某个同学在课间的表现具体描写出来了?
②哪些例子让人一读就能感受到这个同学的特点?
③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2)家人特点及典型事例
①所选的事例是否能表现家人某方面的特点?
②表现了什么特点?
③这件事情可以按什么顺序叙述?
可以重点叙述什么内容?
应该着重进行哪些方面的描写?
附:
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
细致观察
↓
选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描写周围人的反应
(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