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3549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docx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docx

第二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二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一、 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

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具体到语文学科来说,就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是语文所独有的。

那么,语文的性质是什么呢?

这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在教学法课本的第54页到65页论述了这个问题。

  这主要是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的争论。

其深层原因就是由于对于“语文”的理解不同造成的。

这在前面已经讲过。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关于语文性质的演变过程。

  

(一)特殊历史时期(1949——1966)

1、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包括政治、经济等等各方面。

在教育中,表现在语文上,认为应该对教师的思想进行改造,认为语文的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要对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这一时期的语文,要求既不能超脱政治,讲究单纯的语文,也不能超越语文单纯进行政治教育,认为语文教养和思想教育是一个很自然的统一过程,思想教育应该密切结合语言本身。

  2、但是、1958年,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语文知识教学,虽然,1959年,中央的“二月会议”批判了大跃进的浮夸,开始重视语文的落实和加强基础知识,认为教学生学会了文,学通道是自然的结果。

这时候,在全国引发了关于“语文教育目的”的讨论。

最后还是得出了结论:

非常笼统地承认,文、道不可分割(文以载道)但是,在1965年开始,语文教学开始显现“极端政治化”倾向,强调语文是学习用语言文字表达无产阶级的思想观点。

政治是灵魂,必须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的始终。

接下来,是我们这一代人为不可思议的十年动乱,什么都颠倒了。

  

(二)1978年之后,一直到1990年,这是工具性和思想性交替的时期

   1、1978年,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人发表了很多文章,要求语文教学要做到使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

刘国正还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教学艺术。

但是,这一时期的政治痕迹非常明显,编排教材时,那些文章被选入,是有标准的,,那就是政治标准,而且是政治标准第一。

记得我学过的课文中,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白洋淀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鸡毛信》《小英雄雨来》等等,很多战争故事,再就是《周总理的睡衣》《一夜的工作》《温暖》《朱德的扁担》《草地夜行》《丰碑》《珍贵的教科书》,还有写赵一曼的一篇文章,《一个陶瓷缸》?

《半夜鸡叫》等等,然后就是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和解放后的巨大变化的文章。

那时候的电影也是如此。

小时候也特别喜欢看红军长征的故事片,八路军和解放军的故事等等。

   直到现在,这样的文章在教科书中还占相当比例,但是已经明显减少。

因为,随着环境的变化,随着教育界对于语文工具性的强调,追求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对许多文章进行了小幅度的更换,虽然也强调思想性,但这时候的思想已经不是单纯的政治思想。

(三)关注人文(90年代以后)

90年代之后,关于语文教育争论的话题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要实现语文的人文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也就是读什么,说什么,写什么,听什么

 2、语言本身

 3、行为,怎样听说读写

 4、价值观念的筛选

 

为什么要讲这么一大通道理呢?

因为我们国家的语文教学有个“闻风而动”的习惯,我们的语文课基本上还是经验型的,别人让我怎么教我就怎么教,怎么时兴、流行怎么教,看了堂公开课觉得很好就照搬那样的模式。

至于为什么而教?

为什么那样教,却不知道,也没有很好地思考。

语文教师跟风的习惯,说实话,就是没有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思考,什么是语文?

语文的性质是什么?

,如果整体上这样思考语文,将这些思考与你的语文教学实际结合起来,那么,你的学生的语文水平肯定很高。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工具性

  

(1)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列宁说: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斯大林说:

“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

”如前所述,语文学科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统而言之的广义的语言学科。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就是语言。

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2)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思维主要依凭语言进行。

当然,也有形象思维,但不占主要地位。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力的强弱,思维的发展势必会促进智力的开发。

而思维的发展又必须借助语言的训练。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

“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

”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也就是进行思维训练,其结果必然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因此,教学语文,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掌握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3)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4)语文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

各门课程的学习,都要以祖国的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听说读写开展教学活动。

如果学生缺乏识字、释词、阅读、概括等能力,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自然及其它课本中的知识。

(例:

对“增加了、增加到”的理解)因此,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说中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基础课程的话,那么,语文课程便是基础的基础。

学生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增强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才干。

   2、人文性

     语文是工具,不过它和锄头、刨子等其他工具又有不同,它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

既然是表情达意,那么,语文一经人们掌握和运用,也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

同一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同一思想感情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人文:

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语文的人文性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语文教材中蕴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囊括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和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力意识和审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二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健全人格。

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又是潜移默化的。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心灵、精神律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语文教育绝不仅是概念的分析、概括,也不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养成,所以说其人文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需特别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工具”与“人文”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

工具是就其形式而言,人文是就其内容而言;工具性是躯壳,人文性是灵魂。

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文内涵无以依托;舍弃人文,语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语文应是这样的一门课程:

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三、小学语文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这个词我们非常熟悉,平时我们用它来指称课时目标,其实它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

“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目标、学校教学目标、各门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等”。

教学目标是一个体系,最底层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目标,往上是学校的目标,再往上是各门课程的目标。

然后是各科中的单元目标,最后是课时目标。

什么是课程目标?

(一)什么是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

它受国家为基础教育规定的教育目的的制约,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课程标准中属于主体部分。

语文课程目标则是从语文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

语文新课程的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组成。

 

(二)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但是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讲好小学语文课的关键。

总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总目标以及基础教育的各学段目标。

教学法第66页

1、总目标

(1)总目标介绍:

总目标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是从小学生入学到初中毕业,学生要达到的水平。

这一时间跨度太大,所以课标中总目标的语言表述就很笼统,很概括。

总共十条:

(参见解读第46页)

A.对总目标的分析(从三个纬度把握总目标,可以参照教学法69页——75页)

这十条并不是随意排列的,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大致而言,前五条是从宏观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过程和方法方面有所侧重(然后逐一解释,参见解读第46页),()后五条是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

分别解释。

这么说,也不是绝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纬度是相互渗透的,比如第一条

  B.总目标体现的思想:

第一,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比如学习方式方面,强调主动探究学习,第七条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二,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比如最后一条中,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九条中,重视口语交际,是适应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频繁的需要。

而且人际交流不只是要具备听的能力,还要求有说的能力,而且是将听和说结合起来,注重双向交流。

 另外,第四条中,改变了原来只注重听说读写的能力,比较偏重于思维能力。

原来也注重思维训练,比如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等,这些属于逻辑思维训练。

但是形象思维对学生同样重要,而且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创造潜能的发挥。

第二条要求学生关注中外文化,尊重不同的文化,具有全球视野,也和当前国际交往的频繁有关系。

第三,突出了实践性特点。

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实践,说白了,就是用语文。

这突出表现在第五条: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这一精神贯穿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会大大淡化对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授。

阅读方面,注重积累,形成语感。

第九条中明确要求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等等,都体现了对实践的重要规定。

也就是说,学语文,更要用语文,学以致用。

2.阶段性目标

总目标是对九年的语文学习的规定,具有概括性,但太笼统,不具有操作性,必须再分化,这就是阶段性目标。

九年语文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

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5-6年级,7-9年级为第四学段。

各个学段目标的达成,才会导致总目标的实现。

语文教学既要注重整体性又要注重阶段性。

下面,以识字写字为例看一下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

总目标的第六条: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字。

能正确公正的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这一表述是非常笼统地,什么是学会?

怎样算是“学会”?

怎样才是“认识”。

达到什么要求才是正确书写?

这在阶段目标中才能明白。

以“书写”为例

阶段目标(第68页)分四个学段,分别说明了每一学段的目标,非常详细,根据学生特点和内容安排,每一学段有所侧重

(三)语文课程目标的特点:

1、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A.九年一贯,通盘安排

     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颁布的课标或大纲中第一次整体考虑并通盘安排小学与初中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中小学教学的衔接。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在每个学段都保持合适的梯度,避免小学、初中脱节的状况。

  B.突出主体,注重实践

     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

它有三个鲜明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特色:

一是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总目标关于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述,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

二是凸显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总目标中有培养信息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表述,又有“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以及“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等精彩表述。

三是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大大淡化了对系统的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

即使设计必要的语文知识,也都是和有关能力的要求结合在一起表述的。

    C.阶段分明,大体有序

     语文新课程阶段目标根据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安排,每项目标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有些目标梯度不太明显,则大体有序。

  2.五个领域协调一致

     每个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提出要求。

各个领域的目标左顾右盼,协调一致,以利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协调发展。

比如,汉语拼音与识字,识字与阅读、写作,写字与写作,阅读与口语交际,等等,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考虑各种能力水平的协调。

   3.三个维度有机融合

     与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较,《语文课程标准》的最大发展,就是“系统地提出‘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这三个方面的目标综合性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

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纬度属于显性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属于隐性目标。

过去我们的目标设计,只是从可见的显性目标入手,而忽略了事实上对人的发展具有更大作用的隐性目标。

可以说,过去的单纯的工具训练对于人的培养来说,其弊端无异于釜底抽薪。

  A.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往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由于受单一“工具性”的片面影响,人们往往看不到作为语文知识、技能的“工具”实际上蕴涵着浓烈的“人文性”,而忽视了作为“工具”的知识、技能所黏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造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人为分裂。

实际上“工具”学习与使用的同时也实际地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语文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

如不注意这一点,可能就会造成比较恶劣的后果。

比如,让学生每个字抄写一百遍,尤其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这显然在培养着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相抵触的思想感情;又如,必须“同心协力”不能“齐心协力”,这种“标准答案”与其说在培养语言能力,毋宁说是扼杀个性;阅读教学中按一定模式“归纳中心”的技能,写作教学中按一定模式“构思作文”的策略,都不可避免地同时在练习、训练着对待语言文字、对待认识社会的一种态度、一种认识方式。

就像有人说的,一味宣扬“崇高+光明”的主题,“导致学生作文与做人的两极对立”,“我们的孩子们就是这样被纳入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套子之中,孩子们的精神、个性就是如此被泯灭的”。

     语文知识、技能中同时包含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后者往往更为关键。

这是以往语文教学的失误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着意要改观的。

现在按“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文课程目标,就是将过去在知识、技能中潜藏的往往被掩盖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凸显出来,从而引导教师正确面对。

结合课标举例。

    B.关注“过程和方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语文能力往往体现为正确地运用听、说、读、写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本来就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侧面,有时可能还是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的侧面。

但在过去,由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单维设计,过程和方法很大程度上也被掩盖了。

语文教学更关注那些结果性的东西,甚至使学生沦为“标准答案”的“刻录机”,而语文教师则很少反思教学中塞给结论、告知答案的做法有多少合理性。

“三个维度”的设计强有力地引导语文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这尤其体现在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

  

  C.落实“知识和能力”

     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并不等于轻视乃至放弃“知识和能力”。

关于知识与能力,现在有一种说法:

以前语文学习重视“双基”,即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在似乎不需要“双基”了。

这是一种误解,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有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语文课程也不例外。

本次课程改革从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维,说明语文课程不是不要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

但是,过去那种只追求知识和能力,并把它们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这样的教训必须记取。

     关于语文知识,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基础知识?

二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什么?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逐渐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

以知识为中心,必然导致对知识的烦琐分析和训练,并追求知识的“深刻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实践证明它容易使语文教学发生异化。

以知识为中心,教师只需要传授,学生则从根本上丧失了成为学习主体的可能。

因为这种教学中重视知识的本体价值而忽视知识的工具价值;只承认知识重要而轻视或完全忽视经验和体验的重要;只重视掌握知识的结果而轻视掌握知识的过程。

语文课程不是不要知识的教学,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重点应该是应用语言教学,重在言语技能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从言语技能培养的角度,或者说从语用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

对于实践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语文课程来说,应用、实践、体验无疑是更重要的。

(如“饱经风霜”的教学)

     关于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建国以来历次大纲的基础上,重申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

同时,对“语文能力”内涵作了一些新的界定:

在“前言”中提到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理念”中增加了“识字写字能力”,把听话、说话能力改为“口语交际能力”。

这是因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起点,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对于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国际交往都是极为重要的。

而口语交际的核心在于“交际”,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能力”的提法更全面、准确,更符合时代要求。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训练。

《标准》中言简意赅地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从形式上看,新课程似乎也淡化了训练,但从它强调“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来看,新课程遏制的只是充斥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机械训练和重复训练。

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然后围绕这些“点”设计大量的系统,再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还美其名曰“熟能生巧”,这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也是造成语文课程繁、难、偏、旧的罪魁祸首。

如“五颜六色”的意思,3-4年的学生不仅理解,而且无论在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中也很少用错,但有的教材编者设计的课文练习却不仅要学生回答“五颜六色”形容什么,而且还要回答“五”“六”各形容什么。

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量存在的真实状况。

而且,所有这些都打着加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的旗号进行。

对于这种训练,学生苦不堪言,因为它不是有意义的言语实践。

新课程遏制这种“题海战”的训练,倡导“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预示着我们的语文教学今后将一改旧的套路,形成一种崭新的格局。

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人的语言的发展是人的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毫无疑问,新课程必将把发展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置于中心的地位。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三个维度”是内在的融合在一起的。

所以对语文课程目标的把握,必须坚持“三维一体”的观点。

     总之,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问题探究

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怎样的?

2.怎样理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3.怎样理解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4.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怎样做才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学习目标

• 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的目标,并学会制定具体课文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要点

1、 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即从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双基训练、道德说教、课文讲析转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形象感知、熏陶体验、语言实践。

工具性是指为事物而用,使语文作为工具作用于人。

但是,语文作用于人是通过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实现的,我们必须要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要体现语文课程的文学性特点;要明确语文课程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工具性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思想、情感力量;语文课程最根本的学习目的是在加强语文积累的过程中塑造人的心灵,恰当地、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

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人文内涵是通过一个个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等语言单位而得以体现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很好地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学会通过语言文字本身去感受作家的思想、情感,如果不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作家的思想和情感,而只是孤立于文本的说情感,这样的情感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或者说,这样的情感获得方式不能体现出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

2.语文课程的目标

(1)语文课程目标是一个系统:

纵向的最高目标叫“总目标”。

接下来的目标叫做“阶段目标”(低段目标、中段目标、高段目标、初中段目标)。

横向分为“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

每一课书都要在横向和纵向目标之间找准一个点,才能制定出恰如其分的目标。

(2)课程总目标体现出的课程理念

突出人文性、主体性、现代性、实践性、发展性

(3)目标的组成:

三个维度:

知识和能力(显性知识)

过程和方法(隐性知识和策略知识):

让学生自己亲历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语文中获得对人生意义的正确认识,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把握什么是真正的美。

三、问题探究

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怎样的?

2.怎样理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3.怎样理解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4.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怎样做才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5.选择一篇教材,分析怎样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6.选择一篇教材,试制定其教学目标(要含有三个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